- 年份
- 2024(7305)
- 2023(10486)
- 2022(9358)
- 2021(8789)
- 2020(7319)
- 2019(16938)
- 2018(16914)
- 2017(32285)
- 2016(17814)
- 2015(19894)
- 2014(19740)
- 2013(19619)
- 2012(17847)
- 2011(16009)
- 2010(15784)
- 2009(14208)
- 2008(13598)
- 2007(11830)
- 2006(10101)
- 2005(8464)
- 学科
- 济(66813)
- 经济(66741)
- 管理(49859)
- 业(46806)
- 企(39257)
- 企业(39257)
- 方法(33380)
- 数学(29008)
- 数学方法(28683)
- 农(17584)
- 学(16996)
- 财(16499)
- 中国(16377)
- 业经(15071)
- 地方(13669)
- 农业(11885)
- 贸(11825)
- 贸易(11821)
- 理论(11532)
- 易(11458)
- 环境(11194)
- 和(11187)
- 技术(11158)
- 制(10799)
- 务(10625)
- 财务(10568)
- 财务管理(10552)
- 企业财务(9994)
- 划(9752)
- 教育(9354)
- 机构
- 大学(250485)
- 学院(248801)
- 管理(100358)
- 济(92632)
- 经济(90489)
- 理学(87973)
- 理学院(87007)
- 管理学(85417)
- 管理学院(85000)
- 研究(83513)
- 中国(58435)
- 科学(56363)
- 京(53381)
- 农(46205)
- 业大(43308)
- 所(42962)
- 财(40874)
- 研究所(39971)
- 中心(36853)
- 农业(36647)
- 江(34730)
- 财经(33778)
- 北京(33509)
- 范(32022)
- 师范(31679)
- 经(30845)
- 院(30757)
- 州(28590)
- 技术(27053)
- 经济学(26948)
- 基金
- 项目(182182)
- 科学(141194)
- 基金(131088)
- 研究(127947)
- 家(117111)
- 国家(116202)
- 科学基金(98138)
- 社会(77986)
- 社会科(73850)
- 社会科学(73829)
- 省(71752)
- 基金项目(70944)
- 自然(67026)
- 自然科(65432)
- 自然科学(65412)
- 自然科学基金(64197)
- 划(61303)
- 教育(58080)
- 资助(53764)
- 编号(51596)
- 重点(41089)
- 成果(40732)
- 部(39119)
- 发(38435)
- 创(37867)
- 科研(35495)
- 课题(35452)
- 计划(35399)
- 创新(35315)
- 大学(33141)
共检索到344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少元 何应同 曾祥福 郑红波 彭锦云
在湖北省江汉平原选择有代表性的3种土壤立地,进行南方型杨树氮、磷、钾常规肥料多点施肥试验(1991~1995)。结果表明:施氮肥能显著促进杨树生长,单施磷、钾肥效应均不好;平原粘湿土壤还呈显著负效应,只宜单施氮肥;平原冲积土、湖区沉积土立地均以氮+磷混施效应最佳。优化施肥量:平原粘湿土立地按400kgN/hm2、平原冲积土立地按200kgN/hm2+100kgP2O5、湖区沉积土立地按100kgN/hm2+100kgP2O5/hm2,折算成尿素和过磷酸钙。5年提高蓄积生长量35%~75%,纯增益6000~11000元/hm2。
关键词:
南方型杨树,土壤立地,施肥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樊巍 高喜荣 郭良 杨洪义 曲进社
本文报道了施肥4年对杨树人工林土壤养分的消长、水分物理特性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N含量,其最适处理(100kgN/hm2+100kgP2O5/hm2)分别比施肥前提高21%、60%和14%;而施肥对全P、速效P以及土壤水分物理特性影响不大;对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的分析表明,施肥使土壤微生物总数比造林前提高了377%,从而提高土壤活性,促进林木生长。适当地施肥并不会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生态环境造成剧烈的影响。
关键词:
施肥,影响,土壤养分,土壤环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晓婷 赵亚丽 杨艳 张星 张谋彪 李潮海
【目的】研究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在不同类型土壤上的养分吸收特点及施肥增产效应,为因土施肥和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池栽试验,选用4种土壤(中壤潮土、砂壤潮土、砂姜黑土、黄褐土),设置3个施肥水平(不施肥、中量施肥、高量施肥),研究不同土壤的养分供应特点和施肥增产效应及肥料利用效率。【结果】在不施肥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的植株氮素、磷素、钾素积累量和产量在4种土壤上均表现为:中壤潮土>砂姜黑土>黄褐土>砂壤潮土,表明不同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和基础生产力差别较大。施肥显著增加了冬小麦、夏玉米植株的养分积累量和产量,周年植株氮素积累量增加37.7%—98.7%,磷素积累量增加23.6%—75....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逢龙 焦一杰 张星耀 樊军锋 梁军
调查了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杨树树冠结构和溃疡病的病情,分析了立地条件对树冠结构的影响以及树冠结构与溃疡病病情的关系。结果表明:树冠表面积(CSA)与土壤类型、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总叶面积(TLA)只与土壤类型呈显著正相关;冠幅(W)与土壤类型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腐殖质层厚度呈显著正相关;枝下高(Hub)与土层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腐殖质层厚度呈显著正相关。杨树溃疡病病情与树冠结构密切相关:病情指数与W、冠长树高比(PLCH)、CSA呈极显著负相关,与TLA呈显著负相关。各树冠结构指标对病情指数的直接作用如下:正向作用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叶面积指数(LAI)、冠形率(CSR)、W、...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世绩 刘雅荣 刘建伟 张建国 冷国友 周树理
对粉煤灰复田立地上欧美杨人工幼林施肥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N、P、K和绿肥肥效均极其显著。相比较而言,N肥和绿肥肥效高于P、K肥。N、P、K和绿肥肥效显著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立地土壤养分极缺之故;②连续4a施肥,最大肥效出现在造林的当年。与对照相比,15个施肥处理林分树高和胸径在第4年时比对照分别提高47.7%~71.7%和37.7%~71.7%,表明施肥处理肥效极其显著;③粉煤灰复田立地欧美杨人工幼林最佳施肥方案为:N(150g/株)+P(32.775g/株)+K(62.25g/株)+(绿肥20kg/株)。
关键词:
粉煤灰,复垦,欧美杨,施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潘洁 肖辉 王立艳 程文娟 于彩虹 陆文龙
在典型滨海盐碱地区,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玉米需肥特性、施肥效应及土壤供肥能力,以期为滨海盐碱地区合理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玉米籽粒养分含量平均为:N 1.224%,P2O50.480%,K2O 0.377%;秸秆养分含量平均为:N 0.820%,P2O50.142%,K2O 2.552%;生产100 kg经济产量所需养分量平均为:N 1.92 kg,P2O50.60 kg,K2O 2.55 kg。肥料增产率高低顺序为氮肥(44.39%)>磷肥(13.79%)>钾肥(6.55%);每千克氮、磷、钾肥可分别增产9.44,8.38,2.83 kg籽粒;玉米氮、磷、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19....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玉米 肥料效应 土壤供肥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洪顺山 胡炳堂 江业根
为探讨毛竹林的施肥效果和合理的施肥配方,在浙江省安吉县、福建省沙县和长汀县三处设置了毛竹施肥试验林。六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立竹结构较合理的毛竹密林(立竹数3 000株/hm~2左右),施用三要素化肥肥效显著,年均增产鲜竹材2.67~5.70 t/hm~2,鲜笋0.34~0.75t/hm~2,每公斤肥料(按有效成分N、P、K计算)累计增产鲜竹材27.8~62.5 kg、鲜笋2.75~9.15 kg;最佳施肥配方为每公顷N310 kg,P 83kg,K 118kg。毛竹疏林(立竹数
关键词:
毛竹林 施肥配方 肥效 材性 养分平衡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卜基保
研究了安徽境内长江沿岸洲滩土壤、芦苇、水淹程度3个主要立地条件在动态情况下对杨树生长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培育短轮伐期杨树人工林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杨属 造林 立地条件类型 河岸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任开磊
本试验通过设置N、P、K肥3因子、3水平涉及9个处理辣木幼苗配方施肥试验,研究其不同施肥配方处理下的苗木的生长效应和产量构建的变化,确定适合辣木有效生长和高产的肥料配方。通过研究4种源辣木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长、生物量和生理生化响应,观测苗木的生长状况,测定生长性状、各部分生物量、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PS)含量、脯氨酸(Pro)含量等指标,探讨不同种源辣木幼苗的耐旱性差异,筛选出耐旱的优良种源。主要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会民 吕家珑 李菊梅 徐明岗 刘红霞
介绍了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钾素形态和钾素平衡、土壤含钾矿物含量和转化,以及土壤水溶性钾、交换性钾、非交换性钾和全钾含量的影响,综述了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土壤钾素固定、非交换性钾释放、K+吸附和解吸的特性,并对土壤钾素容量和强度(Q/I)关系曲线评价长期定位施肥土壤钾素的有效性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了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土壤钾素化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以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立梅 黄绍文 刘双全 周卫
采用传统统计和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规模经营的黑龙江江川农场76.5hm2水稻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与高效平衡施肥效应进行了研究。试区土壤养分主要限制因子是N、P、K和Zn,不同土壤养分的变异情况各不相同;三种网格(50m×50m、100m×100m和150m×150m)取样尺度下试区9个水稻田块间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差异总体上均显著,但同一田块三种网格取样尺度下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差异总体上均不显著;三种网格取样尺度的同一土壤速效养分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明显的空间相似性。表明按150m×150m网格进行土壤取样,能对规模经营稻田不同田块土壤主要养分状况进行正确评价;对规模经营的江川农场试区稻田可按田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霞 赵亚南 黄玉芳 闫军营 叶优良
【目的】整理2005—2013年在河南省布置的1 247个小麦的"3414"田间试验,分析不同地力水平下小麦施肥后的增产效果、经济效益及氮、磷、钾肥利用效率,明确不同地力水平下河南省小麦施肥效应,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不施肥处理(N_0P_0K_0)、-N处理(N_0P_2K_2)、-P处理(N_2P_0K_2)、-K处理(N_2P_2K_0)和NPK处理(N_2P_2K_2),根据不施肥处理的产量将土壤基础地力划分为6.0 t·hm~(-2 )4个等级,研究不同处理不同地力水平下小麦施用氮、磷、钾肥的增产量、增产率、产值、施肥成本、施肥利润和产投比,以及肥料的农学效率、偏生产力、肥料贡献率、地力贡献率。另外,分析不施肥处理及各缺素处理的产量与相应养分肥料贡献率的关系。【结果】相比不施肥处理,施肥后小麦的产量显著提高,各施肥处理的增产量及增产率随地力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其中基础地力6.0 t·hm~(-2)时仅为24.35%、15.39%、10.36%、8.70%。在施肥经济效益方面,各施肥处理的产值、施肥成本、施肥利润及产投比均随地力水平的提高而升高,其中小麦产值和施肥利润均以基础地力>6.0 t·hm~(-2)时的氮磷钾配施处理最高,分别为19.64×10~3、18.24×10~3 yuan/hm~2,基础地力6.0 t·hm~(-2)的4个等级的地力贡献率平均分别为43.57%、57.80%、70.29%、80.34%。肥料贡献率随相应不施肥处理小麦产量的提高呈对数趋势下降,并且显著相关,说明提高基础地力可减少小麦的对化肥的依赖。【结论】提高土壤基础地力能够促进小麦增产、增收,降低小麦产量对施用化肥的依赖;河南省小麦生产中应重视培肥土壤,并根据不同地力水平合理施肥以保证小麦高产稳产、提高施肥利润及肥料施用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伟妮 鲁剑巍 李银水 邹娟 苏伟 李小坤 李云春
【目的】研究在当前生产条件下化肥施用对不同作物产量的影响,明确化肥对不同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及肥料的农学利用率现状。【方法】2006年至2008年在湖北省分别布置水稻、小麦、油菜和棉花的田间肥效试验251、47、62和26个,分析研究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农作物的增产效果,以及目前不同作物的肥料贡献率和肥料农学利用率现状。【结果】目前农作物平衡施用氮、磷、钾肥的增产效果显著,但不同作物的施肥效应差异较大。与不施肥相比,水稻、小麦、油菜和棉花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分别平均增产2269、2200、1438和1617kg·hm-2,增产率分别为46.7%、109.8%、173.7%和68.6%;相对应的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利花 杨淑英 吕家珑
对长期 (2 4年 )不同施肥土壤中磷淋溶趋势的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耕层 Ca Cl2 - P和 Water- P的含量远比 Olsen- P要小得多 ,可以淋溶的磷素含量普遍较低 ;长期施用厩肥和化肥加秸秆并休闲的土壤更易发生磷素淋溶 ;Ca Cl2 - P和 Water- P之间以及 Water- P和 Olsen- P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土壤耕层中 Olsen- P含量达 2 3mg/ kg,是该土壤发生磷素淋溶的“阈值”。
关键词:
土壤磷 磷淋溶 阈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良 高占峰 徐晓荣 曾艳军 林余益 龚云池 徐季娥
以三年生鸭梨树为试材,应用~(15)N标记尿素,探讨了不同施氮期土壤中速效氮和肥料氮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氮素营养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时期对土壤中NH_4~+-N影响较小,对NO_3~--N影响较大;不施肥和秋施的土壤中NO_3~--N在年周期内有两个高峰;而春施、夏施仅出现一个峰值.NO_3~--N高峰出现的时间,秋施和春施比不施肥的提前1~2个月,其峰值高3.6~4.4倍.峰值的大小顺序是秋施>春施>夏施;结果还表明,土壤中肥料氮主要分布在0~50cm土层;植株体内总氮量与根层土壤中NO_3~--N含量密切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