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68)
2023(9572)
2022(8619)
2021(8278)
2020(6918)
2019(16214)
2018(16188)
2017(31233)
2016(17236)
2015(19393)
2014(19390)
2013(19269)
2012(17597)
2011(15788)
2010(15450)
2009(13970)
2008(13531)
2007(11600)
2006(9935)
2005(8516)
作者
(50817)
(42008)
(41633)
(39728)
(26807)
(20257)
(18877)
(16637)
(16076)
(14828)
(14544)
(14138)
(13285)
(13257)
(12880)
(12842)
(12829)
(12519)
(11957)
(11836)
(10507)
(10271)
(10069)
(9450)
(9423)
(9395)
(9359)
(9190)
(8426)
(8410)
学科
(64972)
经济(64899)
管理(47732)
(45291)
(38173)
企业(38173)
方法(32466)
数学(27767)
数学方法(27443)
(17376)
(16899)
中国(15605)
(15375)
业经(14653)
地方(13555)
(12136)
贸易(12127)
(11951)
(11768)
理论(11705)
环境(11702)
农业(11401)
技术(10598)
(10207)
(9979)
(9898)
财务(9839)
财务管理(9824)
教育(9348)
企业财务(9300)
机构
大学(243319)
学院(240758)
管理(98333)
(89588)
经济(87542)
理学(86134)
理学院(85165)
管理学(83627)
管理学院(83220)
研究(80039)
中国(56874)
科学(53837)
(52314)
(41822)
(40852)
业大(40235)
(38878)
研究所(37854)
中心(35644)
(33407)
北京(33071)
农业(32993)
财经(32083)
(31886)
师范(31550)
(29488)
(29243)
(27698)
技术(26139)
师范大学(25686)
基金
项目(173978)
科学(135159)
基金(125029)
研究(124438)
(110059)
国家(109175)
科学基金(93044)
社会(75373)
社会科(71291)
社会科学(71272)
(68324)
基金项目(67541)
自然(63015)
自然科(61486)
自然科学(61471)
自然科学基金(60341)
(57820)
教育(56310)
资助(51805)
编号(50766)
成果(40418)
重点(38810)
(37478)
(36694)
(35981)
课题(34604)
科研(33809)
创新(33492)
计划(32506)
大学(32049)
期刊
(93265)
经济(93265)
研究(66695)
学报(43200)
中国(40659)
科学(38483)
(37027)
管理(34419)
大学(31895)
学学(30092)
(27451)
农业(26492)
教育(26232)
技术(20247)
(16031)
金融(16031)
业经(15578)
财经(14409)
经济研究(14172)
图书(13997)
(13894)
科技(13204)
理论(12464)
问题(12360)
(12101)
实践(11750)
(11750)
业大(11576)
林业(11561)
(11524)
共检索到334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晓章  彭晓英  周朴华  
为比较3种不同杨柳科植物对氰化物污染的修复潜力,采用长出新根须和嫩叶的植物枝条为材料,在自行设计的250mL生物反应器中生长72~120h,培养温度为18~20℃,氰化物的质量浓度0.45~0.49mg/L.试验结果表明,水溶液中大部分的氰化物能被试验植物去除,但去除率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垂柳(SalixbabylonicaL.)在72h内将水溶液中97.8%氰化物去除(去除率0.095mg/(kg.h)),其次为苏柳(SalixmatsudanaKoidz×SalixalbaL.)108h内将94.0%氰化物去除(去除率0.087mg/(kg.h)),意大利杨(Populusdeltoides...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岚  陈亚华  钱猛  沈振国  李向东  
用土培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螯合剂EDDS和EDTA对苏丹草、玉米、大豆、茼蒿、青菜吸收土壤重金属的影响。结果显示,施用5 mmol.kg-1EDDS和EDTA可以显著增加供试植物地上部Cu、Pb、Zn和Cd的含量及积累量。EDDS比EDTA具有更强的溶解土壤Cu和增加植物吸收积累Cu的能力;但对土壤Pb的溶解和增加其在植物地上部积累的作用,EDTA大于EDDS。在5种植物中,EDDS对茼蒿Cu含量和积累量的促进作用最大。EDDS处理下茼蒿地上部Cu含量和积累量分别达到973 mg.kg-1和每盆909μg。施用EDDS和EDTA后的5~30 d内,土壤水提取态Cu、Pb、Zn和Cd的含量随时间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路东晔  张磊  张国盛  郝蕾  
【目的】获取杨柳科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及序列特征,揭示杨柳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利用Excel和本地Blast,分析统计杨柳科已公布的23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大小、结构组成、基因数量、排列顺序及内含子等信息;同时基于55个共有单拷贝蛋白编码基因,采用NJ法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杨柳科23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大小在155~159 kb,主要由大单拷贝区(LSC)长度差异引起。各物种基因排列顺序基本一致,均为2个IRs和2个SCs的典型四元组合结构,4个边界主要位于rpl22、ycf1、rps19基因处。psbZ、ycf15、lhbA、infA、trnK、trnG、trnL、trnV、trnI、trnA等基因存在缺失现象,引起基因数量差异。内含子在细胞色素复合物(petB)基因、RNA聚合酶(rpoC2)基因和核糖体蛋白(rpl2)基因等内发生结构变异,引起基因长度差异。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杨树聚类为4个高支持率进化支,钻天柳等7种柳树分为2个进化支。【结论】叶绿体基因组支持杨属、柳属独立进化,为杨柳科系统分类和系统发育提供了分子证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金兰淑  林国林  许泳峰  玉龙植  
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重金属超积累植物的植物修复(phytoremediation)技术和使用化学改良剂来提高土壤中重金属有效度,促进重金属吸收的植物修复(enhanced phytoremediation)技术的研究方向和现状,还对利用转基因植物的植物修复技术最新研究动态和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宋玉婷  雷泞菲  李淑丽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意识逐渐加强。由于重金属污染危害极大,具有隐蔽性、长期性、不可逆转和难处理等特点,使得重金属污染土地治理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目前的植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植物提取、植物挥发、植物稳定、根际圈生物降解和根系过滤。全面梳理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其优缺点并指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推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科学治理,具有着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科璧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部分城市农田土壤及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对土壤中与农作物中重金属污染物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进行了分析;还介绍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以及该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姚斌  尚鹤  韩景军  梁景森  
植物修复是以植物忍耐和富集某种或某些有机或无机污染物为理论基础,利用植物或植物与微生物的共生体系,清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门环境生物技术,其核心是对植物能忍耐和超量积累重金属的生物学特性的利用。其具有费用低廉、节约土地资源或储藏费用、利用植物本身特性、不破坏生态环境和无二次污染等多方面的优点,有望成为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全新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植物修复将是今后污染土壤修复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将为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普遍推广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环境的转基因植物修复研究进展情况,重点介绍了重金属耐性基因和有机污染物耐性基因在植物清除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珣  陈宝楠  孙丽娜  
为探讨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佳乐麝香(HHCB)与镉(Cd)复合污染土壤技术的可行性及其相关修复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采用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与孔雀草(TageTes paTula l.)两种植物配合HHCB降解菌,对HHCB,Cd复合污染土壤进行联合修复研究,并使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在微观层面上进一步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孔雀草对Cd的富集效果要好于紫茉莉,且两种植物地上部分对于Cd的富集效果更好。HHCB含量的增加会导致降解菌的降解效率降低,在HHCB含量为100Mg·kg-1时,最好的降解效果可达到63.58%,在HH...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钟斌  陈俊任  彭丹莉  刘晨  郭华  吴家森  叶正钱  柳丹  
植物修复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一种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绿色环保技术。目前研究的修复材料主要集中在重金属超积累植物上面,而对速生林木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重点主要侧重于对修复材料的筛选。一般超积累植物主要集中在草本植物,它们对重金属具有吸收和转运能力,但其生物量小,生长缓慢,根系不发达等因素限制了在植物修复中的运用。速生林木相比超积累植物,具有生物量大,生长迅速等特点,将其应用在植物修复中可为大面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选择。综述了速生林木用于重金属土壤修复的特点,从对重金属的胁迫耐性、吸收转运、累积分布、强化技术及修复材料的回收利用方面进行论述,并为今后速生林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林男  吴晓芙  郭丹丹  陈永华  
以锰矿渣作为基质,选用牛耳枫Daphniphyllum calycinum Benth、蚊母Distylium racemosum Sieb. et Zucc.、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 Carr.、大叶樟Cinnamomum parthenoxylon(Jack)Nees、构树Broussonetiapa pyrifera作为测试植物,进行了室外盆栽植物筛选和基质改良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十个月后,5种试验植物生长良好,改良组成活率均在63%以上,试验植物中生物量较大的为构树和蚊母,其次是小叶女贞,大叶樟与牛耳枫的生物量最小。牛耳枫的茎叶和根部Mn含量均比较高,对照组根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石润  吴晓芙  李芸  冯冲凌  李韵诗  
综述了文献报道的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的超积累、本土和生态-经济型植物种类。超积累植物具有抗性强、耐受重金属浓度高和转移系数大的优点,不足之处是大多数超积累植物适生范围窄,生物量小、富集总量小,以至修复周期长。在复合重金属污染场地的治理中,多金属超积累植物的筛选已成为新的关注点。为了发挥植物修复技术在重建植被与景观、控制水土流失、丰富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地利用价值等诸多方面的功能,有必要扩大植物种类筛选与应用的范围。利用适生的本土先锋植物生长快的优势,结合用材、工业原料、药用、能源、景观等生态-经济型植物的功能构建复合植被群落,可望成为发展植物修复技术的新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光辉  卓岳  赵亚丽  郭兴强  熊韶峻  
本文综述了欧美国家对多年生根茎能源植物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北方该类植物的资源现状和潜力,讨论了我国在根茎能源植物应研究的几个问题。欧美国家综合了生物质产量水平、水分和养分利用、生态影响和生产成本等因素,普遍认为多年生根茎木质纤维素植物是边际土地上最有潜力的能源植物,例如欧美20多年的筛选研究确定了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芒草(Miscanthusspp.)、草芦(Phalaris arundinacea)和芦竹(Arundodonax)是理想的能源植物种类。我国北方地区有丰富的根茎植物资源,如耐旱能力较强的芨芨草(Achnatherumsplendens)、短柄鹅观草(R...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项伟  易自力  肖亮  刘清波  覃静萍  
【目的】芒属植物是目前国内外生物质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全球共有14个种,且具有种间杂交的特点。文章为建立芒属植物能源潜力评价体系,为从众多的芒属基因型中筛选优良种质和选育能源作物品种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文献法、调研法和专家咨询法探讨了芒属植物作能源作物应用的相关性状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根据能源用途不同按发电、制乙醇、产沼气、制生物油等4类,分别从农艺、品质、抗逆性等3方面,选取干物质产量、冠层高、茎高、茎径、基部直径、分蘖数、叶茎比、枯黄性、落叶性、含水量、灰分含量、挥发分含量、固定碳含量、热值、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矿质元素含量、耐盐性、抗旱性、抗寒性、耐淹性、抗病虫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新村  范希峰  武菊英  朱毅  张永侠  赵春桥  
为促进中国边际土地草本能源植物种植与生物质原料生产,基于京郊边际土地草本能源植物规模化种植的实践,从生产潜力、生物质品质、生物质利用潜力、生态效应等4个方面对荻的应用潜力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荻在京郊挖沙废弃地上的生产潜力为2.31t/hm2,达到京郊耕地条件下的8.41%,生物质品质优良,其标准煤折算当量、沼气产量、纤维素乙醇产量分别为1.42t/hm2、289.99m3/hm2、0.59t/hm2,分别达到京郊耕地条件下的8.38%、8.37%、8.15%,生态效应明显。荻在边际土地上具备良好的应用潜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明  王冬梅  王晓英  
随着金属矿藏的大量开采,重金属污染问题愈加严重。重金属的大量排放不但对大气、水、土壤环境等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进入环境的重金属将参与食物链循环并最终在生物体内积累,不但破坏了生物体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而且严重危害着人体健康。迄今,人类已采取了多种方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治理,菌根技术因其特有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总结了菌根菌对植物抵御重金属污染影响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从菌根菌对植物抗重金属胁迫的直接和间接作用等方面阐述了菌根菌对植物抗重金属毒害能力的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