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86)
- 2023(9901)
- 2022(8888)
- 2021(8488)
- 2020(7167)
- 2019(16620)
- 2018(16718)
- 2017(32086)
- 2016(17702)
- 2015(20136)
- 2014(20136)
- 2013(19820)
- 2012(18353)
- 2011(16346)
- 2010(16284)
- 2009(14965)
- 2008(14561)
- 2007(12711)
- 2006(11079)
- 2005(9529)
- 学科
- 济(66982)
- 经济(66903)
- 管理(50995)
- 业(47425)
- 企(40514)
- 企业(40514)
- 方法(32980)
- 数学(28186)
- 数学方法(27773)
- 农(17415)
- 学(16850)
- 中国(16818)
- 财(16525)
- 业经(14801)
- 地方(13407)
- 理论(12771)
- 制(11765)
- 贸(11760)
- 贸易(11754)
- 和(11646)
- 农业(11520)
- 易(11388)
- 务(10992)
- 技术(10951)
- 财务(10928)
- 财务管理(10904)
- 环境(10418)
- 教育(10348)
- 企业财务(10329)
- 划(9732)
- 机构
- 大学(252374)
- 学院(249270)
- 管理(100550)
- 济(90796)
- 经济(88540)
- 理学(87547)
- 理学院(86561)
- 管理学(84828)
- 管理学院(84399)
- 研究(81828)
- 中国(59532)
- 京(54785)
- 科学(54346)
- 所(41802)
- 农(41732)
- 财(40992)
- 业大(40385)
- 研究所(38354)
- 中心(37036)
- 江(35576)
- 北京(34642)
- 范(33725)
- 财经(33430)
- 师范(33393)
- 农业(32811)
- 经(30376)
- 院(29986)
- 州(29456)
- 技术(27615)
- 师范大学(27048)
- 基金
- 项目(174986)
- 科学(135827)
- 研究(125866)
- 基金(125517)
- 家(110174)
- 国家(109257)
- 科学基金(93127)
- 社会(76019)
- 社会科(71848)
- 社会科学(71827)
- 省(68430)
- 基金项目(67466)
- 自然(62780)
- 自然科(61317)
- 自然科学(61301)
- 自然科学基金(60161)
- 划(58013)
- 教育(57774)
- 资助(52251)
- 编号(51897)
- 成果(42265)
- 重点(38702)
- 部(37699)
- 发(36224)
- 创(35863)
- 课题(35508)
- 科研(33740)
- 创新(33359)
- 大学(32592)
- 项目编号(32146)
共检索到356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进波 苌姗姗
对杨木应拉木和正常木试样在有机溶剂置换过程中的纵向和弦向形变进行测定,并从细胞壁水平对应拉木在有机溶剂中的形变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弦向上,正常木和应拉木在弦向上均发生润胀,在70%浓度附近,试样的润胀量达到最大,随后随着浓度增加,润胀量有所回落。纵向上,正常木在溶剂置换过程中发生润胀,而应拉木依置换溶剂的极性差异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有机溶剂置换过程中,应拉木中残余应力释放是应拉木产生纵向收缩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增龙 陈秀 董丰收 刘新刚 徐军 郑永权
【目的】在人工氙灯光照、室内自然光照和避光培养条件下,探究呋虫胺外消旋体(Rac-呋虫胺)及其对映体(S-呋虫胺和R-呋虫胺)在甲醇、乙醇、异丙醇、乙酸乙酯、乙腈、二氯甲烷、超纯水以及β-环糊精水溶液中的手性稳定性,为大宗用量的手性新烟碱类杀虫剂呋虫胺的准确检测分析、药效和环境安全的正确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培养周期内分段取样,以直链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为手性固定相,正己烷/甲醇/乙醇(85/10/5,v/v/v)为流动相,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70 nm,进样量为20μL,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进行分离分...
关键词:
呋虫胺 对映体选择性 光化学降解 转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汉 冯建国 徐勇 李静 吴学民
采用重量法测量了280.55~318.75K印楝素A在甲醇、无水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印楝素A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乙酸乙酯和丙酮中的溶解度较大但随温度升高增加相对不明显;在甲醇和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小但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加,溶解度最大的乙酸乙酯最适合作为印楝素A的提取溶剂。采用多项式经验方程和理想溶液方程对试验数据进行关联,结果表明,这2种方程均能较好地关联溶解度试验数据。根据关联方程计算表明冷却结晶理论收率较高的无水乙醇和甲醇适合作为冷却结晶纯化印楝素A的溶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平 黄家乐 史清翠 巫光宏 初志战 黄卓烈
【目的】探寻疏水参数(logP)不同的有机溶剂对木瓜蛋白酶及其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制备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在疏水参数不同(logP=-1.30,-1.10,-0.76,-0.33,-0.24,0.28,0.49,0.68,0.80,1.31,1.80,2.0,2.5,3.5和5.0)的15种有机溶剂及其不同体积分数(φ=5%,10%,15%,20%,25%,30%,35%,40%,50%,60%和70%)的溶液中,测定木瓜蛋白酶及其固定化酶的活性,以不含相应有机溶剂的0.1 mol/L pH 7.2磷酸缓冲液或Tris-盐酸缓冲液为对照,分析不同有机溶剂及其体积分数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付建 沈宏林 李衍春 陈纪文 陈侣平 廖诗敏 彭莺 陈满英 冯艳 黎军
建立了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溶剂型木器涂料中13种有机溶剂含量的方法。以丙酮稀释样品,正庚烷为内标物,同时检测样品中13种有机溶剂含量。方法加标回收率在90.74%~101.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32%~1.22%之间。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是一种检测溶剂型木器涂料产品中有机溶剂含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木器涂料 有机溶剂 气相色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有科 鲍甫成 吕建雄
对杉木、马尾松各 5株生材进行了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丙酮和戊烷溶剂逐级过渡置换及气干 ,并通过水上升置换法对溶剂置换材和气干材的心材和边材流体渗透性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 :杉木和马尾松溶剂置换材的总体平均渗透性比气干材的渗透性高。杉木溶剂置换干燥生材心材为 2 1 6× 1 0 - 1 2m3·m- 1 ,气干材心材为 0 .1 1× 1 0 - 1 2 m3·m- 1 ,前者是后者的 1 9.7倍 ;杉木溶剂置换干燥生材边材为 4.72×1 0 - 1 2 m3·m- 1 ,气干材边材为 0 .99× 1 0 - 1 2 m3·m- 1 ,前者是后者的 4.7倍 ;马尾松溶剂置换干燥...
关键词:
渗透性 心材 边材 溶剂置换材 气干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明华 方桂珍 韩世岩 张彦华 荣海宏 郭军 史永纯
以制药废弃物刺五加根茎剩余物为原料,采用丙酮有机溶剂法提取木质素,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料液比、乙酸体积分数、丙酮体积分数等工艺条件对木质素得率和木质素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丙酮有机木质素抗氧化性能影响最显著,其他因素不显著。优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80℃、丙酮体积分数80%、料液比1:20、反应时间80min。重复性验证实验得知,丙酮有机木质素DPPH去除能力EC50值为1.518mg/mL,丙酮有机木质素抗氧化活性比常规碱法木质素抗氧化活性高,但低于商业合成抗氧化剂BHA。
关键词:
刺五加 丙酮 有机木质素 抗氧化活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沁娜 徐启新
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判定污染土壤是否需要修复或再次开发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某区域土地置换开发为案例,结合区域未来土地利用类型,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土壤多环芳烃(PAHs)污染可能给未来入住人群带来的健康风险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显示,在正常情况与极端情况两种暴露场合下,考虑直接接触不慎摄入、呼吸土壤尘和皮肤直接接触土壤3种途径,计算出的土壤PAHs污染的致癌风险相对较高,部分点位已经超过了人体健康可接受的致癌风险程度。且以敏感人群儿童为例,利用摄入量和风险评价反推得出,当土壤中PAHs含量低于634μg/kg时,在极端情况下,儿童致癌风险可降低到可接受的致癌风险水平。随着环境管理工作的深入...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履勤 章明奎
通过比较自然林地、农地和造林地红壤表土不同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氮和磷的组成及分布特点,探讨林地开垦为农地和农地退耕还林过程中土壤养分的变化机理。结果表明:林地开垦为农地后,有机碳(特别是颗粒状有机碳)和全氮明显下降,有机碳的下降程度高于全氮,有机磷向无机磷转化。自然林地土壤有机碳平均比农地土壤高出219%,土壤总氮平均比农地高出15%。而当农地退耕还林后,有机碳、氮和磷呈相反的变化。自然林地、农地和造林地土壤的平均颗粒状有机碳分别占土壤总有机碳的65%,11%和47%,差异很大,大团聚体中颗粒状有机碳和有机磷的稳定性较低,最易受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而改变。表5参14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敏姑 郭英杰 郝子越 于莹莹 杨芳霞 张军华
[目的]研究氯化胆碱/乳酸(choline chloride/lactic acid,C hCl/Lac)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s)对杨木的预处理效果,及稀酸、稀碱和水在ChCl/Lac预处理杨木过程中的协同效果,为利用杨木制备可发酵糖提供依据。[方法]以粉碎的杨木原料为试验材料,采用ChCl/Lac(物质的量比为1:2)及质量分数1%H_2SO_4、质量分数1%Na_2CO_3和去离子水分别协同ChCl/Lac预处理杨木,每种预处理方式均设置120,150和170℃3个温度,分析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杨木化学组成、结构形态及酶水解效率的影响。[结果] ChCl/Lac预处理及1%H_2SO_4、1%Na_2CO_3和去离子水分别协同ChCl/Lac预处理对杨木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均有比较好的脱除效果,其中在反应温度大于150℃时,1%H_2SO_4协同ChCl/Lac预处理可以使杨木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脱除率分别达到96%和71%以上,效果最好;与ChCl/Lac预处理相比,去离子水协同ChCl/Lac预处理对木质素的脱除反而有抑制作用。与杨木原料相比,各种预处理方式均提高了杨木样品的结晶度和纤维素含量,并增强了杨木样品的热稳定性。1%H_2SO_4协同ChCl/Lac在150℃预处理后可使样品72 h酶水解的葡萄糖得率达96.3%,是杨木原料(16.8%)的5倍以上。与ChCl/Lac预处理相比,1%Na_2CO_3和去离子水协同处理对酶水解效率没有明显促进效果。[结论]1%H_2SO_4协同ChCl/Lac预处理可明显提高杨木中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脱除率及杨木的结晶度、破坏杨木的纤维结构、降低结构强度、影响热稳定性,进而有效提高杨木酶水解效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力 陈永忠 彭邵锋 王湘南 陈隆升 王瑞 杨小胡 罗健
以油茶饼粕为原材料,采用水作提取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液固比、温度、时间和pH值对油茶饼粕中茶皂素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液固比为11∶1,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6 h、pH为9时,茶皂素的提取率可达95.50%。
关键词:
油茶饼粕 茶皂素 浸提溶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苌姗姗 胡进波 赵广杰
采用CO2超临界干燥、冷冻干燥和常规干燥对杨木应拉木和对应木进行干燥预处理,通过干燥前后试样的形变和吸附等温线,比较不同干燥预处理对杨木应拉木孔隙结构的影响,为定量表征应拉木的微观孔隙结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经CO2超临界干燥的杨木应拉木具有完好的介孔特征(孔径在2~50nm),BET比表面积和中孔体积显著高于冷冻和常规干燥预处理的试样;冷冻和常规干燥预处理均引起试样在纵向和弦向上产生较大的收缩形变,而CO2超临界干燥能有效克服因界面张力造成的试样内部骨架结构塌缩等缺陷,在干燥过程中能较好地复制试样的孔隙结构,是表征应拉木孔隙结构的一种有效干燥预处理方法。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向晟 刘奇磊 张磊 都健
碳捕集技术的发展对于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意义重大。有机胺作为一种常用的二氧化碳(CO_2)吸收剂备受关注,然而常用的有机胺溶剂仍存在化学吸收反应动力学较差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集成反应动力学模型与数学规划方法的计算机辅助碳捕集有机胺溶剂设计框架。首先,基于量子化学方法,构建可调控有机胺化学吸收CO_2的活化Gibbs自由能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其次,利用过渡态初猜结构生成方法,集成反应动力学模型与数学规划方法,自动、反向及优化设计有机胺分子结构,使有机胺分子结构的活化Gibbs自由能最小且满足其他性质要求。最后,通过相互作用区域指示函数验证有机胺设计结果在反应动力学方面的合理性。相比于工业上常用的乙醇胺,该框架设计得到的最优有机胺活化Gibbs自由能降低了10.7%,具有更快的化学吸收反应动力学速率。研究结果验证了设计框架可行有效,有助于碳捕集有机胺的研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从杰 鹿洪蕾
跨部门岗位轮换一直被企业作为培训和激励员工、促进部门交流的重要手段,但是岗位轮换过程中的冲突问题作为阻碍岗位轮换成功实施的重要因素逐渐凸显出来。本文全面梳理了跨部门岗位轮换过程中不同层次冲突的表现形式及冲突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基于沟通视角,从文化、制度和沟通管理方法三方面提出了系统的冲突管理对策,并以某房地产公司和博世集团为例分析了其在企业具体实践的可行性,最后总结了这一冲突管理对策给其他企业实施岗位轮换带来的管理启示。
关键词:
冲突管理 跨部门岗位轮换 沟通管理方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岩 何静 路婷 蒲俊文
为了使木材纤维素改性以制备功能材料,该文研究了木材纤维素在LiClDMAc中的溶解特性,确定LiCl在木材纤维素溶剂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验证了溶解机理,并对溶解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①LiCl在LiClDMAc溶剂体系中起重要的作用,可与木材纤维素生成中间络合物,减少纤维素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提高其溶解性能.②非水溶剂法是对木材纤维素溶解的较好方法,红外谱图分析表明,在纤维素的特征吸收宽峰—OH的位置(3400cm-1),其吸收强度大大减小,即纤维素羟基缔合程度减小,分子间氢键受到破坏.③LiClDMAc溶剂体系能有效地溶解木材纤维素,为木材纤维素改性制备功能材料提供了较好的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