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11)
- 2023(13922)
- 2022(12096)
- 2021(11354)
- 2020(9312)
- 2019(21529)
- 2018(21427)
- 2017(40523)
- 2016(22308)
- 2015(25219)
- 2014(25366)
- 2013(25028)
- 2012(23348)
- 2011(21316)
- 2010(21613)
- 2009(19631)
- 2008(19164)
- 2007(16833)
- 2006(15076)
- 2005(13474)
- 学科
- 济(92728)
- 经济(92632)
- 管理(60620)
- 业(58465)
- 企(47166)
- 企业(47166)
- 方法(37386)
- 数学(31430)
- 数学方法(31031)
- 中国(27530)
- 农(25755)
- 地方(24886)
- 学(22161)
- 业经(21673)
- 财(19455)
- 农业(17608)
- 贸(15863)
- 贸易(15848)
- 理论(15726)
- 制(15695)
- 和(15474)
- 环境(15406)
- 易(15253)
- 银(15096)
- 银行(15047)
- 技术(14933)
- 融(14739)
- 金融(14737)
- 行(14503)
- 发(13784)
- 机构
- 大学(322209)
- 学院(320288)
- 管理(124239)
- 济(122036)
- 经济(119158)
- 研究(114174)
- 理学(106707)
- 理学院(105385)
- 管理学(103403)
- 管理学院(102844)
- 中国(83885)
- 科学(73717)
- 京(71485)
- 所(59018)
- 农(55715)
- 财(55033)
- 研究所(54018)
- 中心(50483)
- 业大(49924)
- 江(48169)
- 范(46237)
- 北京(45877)
- 师范(45766)
- 财经(43654)
- 农业(43563)
- 院(41489)
- 州(39655)
- 经(39563)
- 师范大学(37095)
- 技术(35374)
- 基金
- 项目(218570)
- 科学(170795)
- 研究(159221)
- 基金(156089)
- 家(137112)
- 国家(135917)
- 科学基金(115283)
- 社会(97434)
- 社会科(92104)
- 社会科学(92080)
- 省(86337)
- 基金项目(83312)
- 自然(75917)
- 自然科(74099)
- 自然科学(74079)
- 划(73416)
- 教育(72827)
- 自然科学基金(72716)
- 编号(65411)
- 资助(64013)
- 成果(53947)
- 发(50299)
- 重点(49419)
- 部(47098)
- 课题(46145)
- 创(45088)
- 创新(42006)
- 科研(41464)
- 计划(39977)
- 教育部(39768)
- 期刊
- 济(141094)
- 经济(141094)
- 研究(96691)
- 中国(65152)
- 学报(54130)
- 农(51438)
- 科学(50089)
- 管理(46655)
- 教育(40963)
- 大学(40194)
- 财(39092)
- 学学(37456)
- 农业(36172)
- 技术(28665)
- 融(28148)
- 金融(28148)
- 业经(24183)
- 经济研究(21504)
- 财经(20426)
- 图书(19519)
- 业(18248)
- 问题(18165)
- 经(17320)
- 科技(16585)
- 理论(15797)
- 技术经济(15375)
- 版(15290)
- 资源(15158)
- 现代(14744)
- 实践(14612)
共检索到480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刘霞
杨柳科(Salicaceae)是一个分布极广的植物类群,自林奈创建杨柳科以来,该科只包括杨属和柳属两个属。根据经典形态学分类方法,杨属分为6大派。由于早期的研究所用分子标记包含的系统信息不足或取样的限制,杨属6大派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关于杨属起源、演化历史和进化的时间框架等都是系统学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首先以蓖麻属(Ricinus)的蓖麻(Ricinus communis)为外类群,选取54个代表了广义杨柳科中的11个属的物种,使用matK和rbcL联合序列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鹏 周惠娟 刘占林 Keith E. Woeste 呼东峰 党萌 李忠虎 王玛丽 赵桂仿
胡桃属植物约有21种,在亚洲、欧洲和美洲均有分布,为间断分布类群。该属植物种质资源丰富,栽培历史久,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经济价值。综述胡桃属植物分子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方面的研究历史和进展,对美国白核桃及我国特有种麻核桃、野核桃和胡桃楸的归属及系统地位等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该属植物遗传多样性、起源分布与进化历史方面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预计二代测序技术将成为研究非模式植物胡桃属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的有利工具。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马春艳 沈盎绿 马凌波 倪勇 张永
以鳀科鱼类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线粒体16S rRNA基因片断序列,探讨了5属11种中国鳀科鱼类的亲缘关系。得到16S rRNA可比序列长度为472~501 bp,共存在20个插入/缺失,125个变异位点。总体上看,序列中转换多于颠换,转换/颠换之比为1.4。根据16S rRNA基因片段差异计算的种间遗传距离从0.22%(黄吻棱鳀和中颌棱鳀,刀鲚和凤鲚)到18.54%(长颌棱鳀和康氏侧带小公鱼),以金色小沙丁鱼作为外群构建的系统树,棱鯷属依次与鲚属、黄鲫属相聚,再与棱鳀属的赤鼻棱鳀相聚;最后与鳀属和侧带小公鱼属形成的分支相聚。赤鼻棱鳀自成单独的一支,建议将赤鼻棱鳀从棱鳀属中划分出来。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国庆 梁冠宇 杨森 蔡林豪 何静 董烨玮 梁日深
为从分子水平分析九棘鲈属鱼类(Cephalopholis)物种分类关系,并验证细胞色素C 氧化酶亚基 Ⅰ (COI) 作为DNA条形码对九棘鲈属物种鉴定的有效性。本研究采集了我国分布的九棘鲈属鱼类12种,利用PCR扩增及测序方法获得COI基因部分序列,结合GenBank下载的4种九棘鲈COI基因共同分析,利用MEGA7.0软件计算碱基信息与遗传距离,基于最大似然法和邻接法构建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 16种九棘鲈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 002,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42,两者相差71倍,表明COI基因可作为九棘鲈鱼类分子鉴定的条形码基因。构建的分子系统进化上,16种九棘鲈属鱼类聚为体色特征不同的三个类群,其中七带九棘鲈(Cephalopholis igarashiensis)与卜氏九棘鲈(Cephalopholis polleni)体色为多彩颜色,两者最先分化,位于进化树底部。剩下的九棘鲈主要形成体色为红色与体色为褐色的类群,与形态学的分类结果一致。部分存在误鉴或同种异名分类争议的九棘鲈品种:青星九棘鲈(Cephalopholis miniata)与半斑九棘鲈(Cephalopholis hemistiktos)、橙点九棘鲈(Cephalopholis aurantia)与黑边九棘鲈(Cephalopholis spiloparaea),进化树枝长能清晰区分各物种,并且两两之间的遗传距离也远大于0.020。揭示其各自应为独立的物种,研究结果为九棘鲈属鱼类的分类及物种鉴定提供分子水平分类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浩 顾泽茂
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1种寄生于大口黑鲈体表的鲺(Argulus sp.)进行鉴定,并根据SSU rDNA序列探究鲺属内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鲺体呈淡黄色;雌性体长1.93±0.46(1.42~2.54) mm,雄性体长2.18±0.49(1.57~2.87) mm;背甲马蹄形,侧叶末端伸达第三游泳足后缘;吸盘由多条(雌性:44~52;雄性:46~47)几丁质条组成,每条几丁质条含不等数量(雌性:5~6;雄性:7~8)的几丁质片。形态学与形态测量学结果与日本鲺(Argulus japonicus Thiele, 1900)最为相似。比对该物种SSU rDNA序列发现与日本鲺JN558647的序列相似性高达99.77%(1 274/1 277),进一步支持鉴定为日本鲺。ML系统进化树显示:鲺属内物种主要分为3个进化支;其中,日本鲺株系多位于Clade I中且与A.foliaceus和A.rhipidiophorus呈并系类群;本次采集的日本鲺(MW866569)聚于Clade I的基部,与日本鲺KF747859和KF747860株系亲缘关系最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潘欣 张健 朱天辉 梁洪萍
采集巨桉林下马勃子实体,培养其菌丝体,提取子实体及菌丝体基因组DNA,进行rDNA-ITS区序列的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并对rDNA-ITS不同区域作序列分析,首次构建马勃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野外采集获得马勃子实体10种,其中成功培养6种,测序结果表明马勃rDNA-ITS区长度在607~766bp之间,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硬皮马勃属(Scleroderma)与豆包菌(Pisolithus)亲缘关系较近,秃马勃属(Calvatia)、马勃属(Lycoperdon)及横膜马勃属(Vascellum)之间亲缘关系较近,ITS1-5.8S rDNA-ITS2区可建立马勃类真菌属间系统发育树,ITS2区...
关键词:
巨桉林 马勃 系统发育 ITS序列 四川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彩云 陈俊愉 Maarten A.Jongsma
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的基本关系就是在DNA水平探索生物进化的原因和机制 ,以生物大分子的信息推断生物进化的历史 ,重建系统谱系关系。该文分析了几个在菊花及其近缘种起源与亲缘关系研究中有代表性的CHS基因、CDS基因和核糖体nrITS基因等的分子进化和以其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进化差异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 ,概述了前人基于RAPD、AFLP和SSR等分子标记的以基因组DNA扩增片段的多态性构建的菊花及其近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进展。作者比较了基于分子特征和表征特征研究菊花及其近缘种及品种起源与亲缘关系的异同点 ,认为只有将分子进化的系统发育研究与传统的基于形态、细胞和生理学研究的表征特征结合起来 ,才能最终...
关键词:
菊花 近缘种 分子进化 系统发育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健 张晓军 任炳忠
对天牛科4亚科32种天牛的28S rDNA基因部分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并结合GenBank数据库中6种天牛的28S rDNA基因部分序列,采用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法重建天牛科7亚科38种天牛的系统发育树,探讨它们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在获得的772bp的序列中,保守位点521个,占全部位点的67.5%;简约信息位点136个,占全部位点的17.6%。G+C的平均含量为60.8%,明显高于A+T的平均含量,碱基组成偏向G和C,转换稍高于颠换。系统发育树表明:天牛亚科、锯天牛亚科、花天牛亚科及沟胫天牛亚科均为单系群,与传统形态分类结果一致。28S rDNA序列是一种有效的解析天牛科高级分类阶元系统发育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建军 田向楠 伍建榕 郑艳玲 田斌 马焕成
以开红花和黄花木棉属木棉Bombax malabaricum的14株个体的核糖体DNA ITS序列测序结果,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并选取与木棉属较近亲缘关系的吉贝属Ceiba Mill.emend.Gaertn.、轻木属Ochroma Swartz的种作为外类群,基于Maximum likelihood analysis(最大似然法)、Maximum parsimony analysis(最大简约法)和Bayesian inference(贝叶斯方法 )对木棉属红花和黄花的木棉个体植株进行分子系统发育重建。结果表明,开红花木棉和开黄花木棉的植物学特征描述基本一致,来源于不同地点或同一地点供试木棉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建军1 田向楠1 伍建榕1 2 郑艳玲1 田 斌1 马焕成1
摘 要:以开红花和黄花木棉属木棉 Bombax malabaricum 的 14 株个体的核糖体 DNA ITS 序列测序结果,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并选取与木棉属较近亲缘关系的吉贝属 Ceiba Mill.emend.Gaertn.、轻木属 Ochroma Swartz 的种作为外类群,基于 Maximum likelihood analysis(最大似然法)、Maximum parsimony analysis(最大简约法)和Bayesian inference(贝叶斯方法)对木棉属红花和黄花的木棉个体植株进行分子系统发育重建。结果表明,开红花木棉和开黄花木棉的植物学特征描述基本一致,来源于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邱蓉 程中平 王章利
为了弄清桃亚属中国分布植物的系统发育及演化关系,对这些种类的植物学性状以及核ITS序列和叶绿体psbA-trnH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植物学性状和ITS序列分析分别采用SPSS和MEGA构建系统树,psbA-trnH序列分析采用Network构建进化网络。结果表明:新疆桃确为普通桃的一个亚种;陕甘山桃不是山桃的变种,而是一个独立的种;桃亚属植物的演化关系为光核桃→甘肃桃,甘肃桃通过其中一支演化为山桃→陕甘山桃,另一支演化为普通桃和新疆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卫尊征 郭丽琴 张金凤 李百炼 张德强 郭华
对杨属4个派17个主要栽培树种及杂种共26个雌雄单株进行了叶绿体trnL-F间隔区序列的PCR扩增、回收和纯化,并分别克隆到pGEM-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在杨树中基因trnL-F间隔区序列的长度为771~811bp,G+C含量为30.6%~31.9%;排序后的比对长度为857个位点,其中46个为变异位点,33个为系统发育的信息位点。以嵩柳和极地柳为外类群,分别用邻接法和UPGMA方法构建了杨属主要栽培树种的系统发育进化树。系统进化分析显示:1)白杨派能聚类形成一个单独分支,而黑杨派亚支与青杨、胡杨派亚支聚类形成另外一个主要的分支,其中胡杨派和青杨派不能区分开;2)青杨派的藏川杨独立...
关键词:
杨属 trnL—F序列 系统发育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高爱保 王兰 袁慧
利用RT-PCR技术,扩增了长江华溪蟹(Sinopotamon yangtsekiense)β-actin基因片段,测序并结合GenBank数据库中蓝蟹(Callinectes sapidus)、中华绒螯蟹(E.sinensis)、黑背地蟹(Gecarcinus lateralis)、张口蟹(Neohelice granulata)、远海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6种蟹的同源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长为338 bp的β-actin同源序列中有115个变异位点,57个单碱基变化位点。7种蟹的种间核苷酸变异值从1.6%到25.3%,碱...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苏辛
本刊卷首数次提及国外学者关于采用历史研究方法研究远程教育的观点,意在倡导借鉴这种方法研究我国远程教育发展问题,并表达对于相关研究成果的期待。然而正像穆尔教授指出的那样,人们可能没有意识到通过历史研究,能更好认识远程教育发展进程中一些当时"悬而未决"的问题以及经验教训。采用历史研究方法研究远程教育,对于我国远程教育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包括学科建设,显然都有特殊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遗憾的是,这些年来还是鲜见较有分量的研究成果。究其缘由,本身或许就是挺有意思的研究课题。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指的是通过收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赖瑞芳 张秀杰 李艳和 吴俊颉 杨东辉 王卫民
基于GenBank中团头鲂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和三角鲂、厚颌鲂、广东鲂的部分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三角鲂、厚颌鲂和广东鲂3种鱼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同时对4种鲂属鱼类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种鲂属鱼类线粒体基因组基因排列顺序完全相同,排列紧密,均包含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2个rRNA、1个非编码控制区(D-loop区)和1个轻链复制起始区(OL区)。除ND6和8个tRNA在L链上编码外,其余的基因均在H链上编码。4种鲂属线粒体基因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均呈现出较强的A+T偏向性和C碱基偏好。全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共有758个变异位点,其中非简约性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