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04)
2023(8982)
2022(8124)
2021(7696)
2020(6454)
2019(15055)
2018(15038)
2017(29137)
2016(15951)
2015(17988)
2014(17963)
2013(17851)
2012(16165)
2011(14390)
2010(14277)
2009(12796)
2008(12201)
2007(10366)
2006(8874)
2005(7554)
作者
(45918)
(37935)
(37595)
(35795)
(24097)
(18219)
(17086)
(15158)
(14445)
(13385)
(13103)
(12589)
(11826)
(11808)
(11644)
(11474)
(11426)
(11287)
(10746)
(10600)
(9511)
(9159)
(9093)
(8558)
(8458)
(8441)
(8368)
(8246)
(7595)
(7553)
学科
(59728)
经济(59662)
管理(45450)
(42745)
(36379)
企业(36379)
方法(29885)
数学(25763)
数学方法(25474)
(15450)
中国(14936)
(14509)
(14200)
业经(13540)
地方(12270)
理论(10949)
(10863)
(10461)
贸易(10456)
(10439)
农业(10320)
(10134)
技术(10103)
环境(9727)
教育(9585)
(9568)
财务(9510)
财务管理(9495)
企业财务(8989)
(8860)
机构
大学(222337)
学院(219403)
管理(91929)
(82158)
理学(80514)
经济(80091)
理学院(79635)
管理学(78285)
管理学院(77895)
研究(71310)
中国(50441)
(47708)
科学(46162)
(36027)
(35487)
业大(34421)
(34264)
研究所(32643)
中心(32075)
(30783)
北京(30171)
财经(29688)
(29658)
师范(29403)
(27064)
农业(26813)
(26479)
(25341)
师范大学(23936)
技术(23530)
基金
项目(158092)
科学(123856)
研究(115937)
基金(114111)
(99283)
国家(98438)
科学基金(84782)
社会(70722)
社会科(66914)
社会科学(66896)
(62070)
基金项目(61757)
自然(56649)
自然科(55292)
自然科学(55279)
自然科学基金(54271)
教育(53117)
(52382)
编号(47910)
资助(46804)
成果(38416)
重点(34854)
(34398)
(33069)
(33002)
课题(32703)
创新(30602)
科研(30380)
项目编号(29761)
大学(29587)
期刊
(87717)
经济(87717)
研究(62955)
中国(40542)
学报(35691)
科学(32998)
管理(32519)
(30226)
教育(26981)
大学(26730)
(25522)
学学(24956)
农业(21720)
技术(18916)
(14942)
金融(14942)
业经(14239)
图书(13538)
财经(13494)
经济研究(12941)
理论(11837)
科技(11680)
(11285)
实践(11185)
(11185)
(11025)
问题(10979)
情报(10359)
技术经济(10324)
现代(9913)
共检索到307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许锋华  陈俊源  张斌  
杨叔子在培养研究生方面成绩斐然,这主要源于他对人才成长规律的体悟以及对我国传统教育精粹的弘扬。杨叔子强调,培养研究生,一要打下宽广的知识基础,不仅包括一般文化基础与专业文化基础,还包括科学文化基础与人文文化基础;二要树立学科交叉意识,养成跨学科问题求解能力;三要"做学合一",既"在做中学",也"在学中做",以学习、思考与实践的融合来寻求创新;四要以德立身,将爱国情怀与学术道德作为自我发展的重要向导;此外,导师应怀仁爱之心,给予学生人文关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杨叔子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杨叔子是一位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教育专家、教育思想家。他对人非常谦和,对事非常认真,对事业非常执著,对学问非常严谨,是一位很值得尊重的老者、长者。综观《杨叔子教育雏论选》,回顾杨叔子同志过去从事过的事业,感到:一、杨叔子同志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东升  
《杨叔子教育雏论选》表明,杨叔子已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结构严谨、主题鲜明的教育思想体系:"育人"是其主题,文化育人是主题的基本内涵。"育人"是正题,它的反题就是"制器"。文化育人体现在,只有强调文化的整体性才能培养整体的人。文化的民族性决定了文化育人既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的养分,更要突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教育。"育人"的途径在于:学习知识是基础,思考可以激活知识、活跃思维、掌握方法和原则,最终,文化源于人类实践,又必须回到实践。大学的"育人"必须建立在"治学"的基础上,建立在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国定  
杨叔子继承萨顿的新人文主义思想,从中华文化这一特定的人文与历史视角出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科学观。杨叔子的人文科学观从整体观、变化观与本质观这三个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哲理和人文精神,既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邵军  
安庆师范学院选编、出版了《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演讲录》,对大学生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也为研究杨叔子先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思想提供了宝贵材料。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绿色教育"。安庆师范学院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实践是杨叔子院士"绿色教育"思想指导作用的有力说明和佐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青松  
《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演讲录》从科学人文艺术相融合、知识能力素质相协调、学习思考实践相推动三个层面上,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进行科学定位,揭示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道路;在杨叔子院士文化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安庆师范学院提出和实施"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服务为重"的人才培养新方案,全力推进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程。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魏兆锋  
作为导师,钱穆指出,研究生不仅应当在"求学"与"做人"上"齐头并进",更要能将两者"融通合一";应当先求为"通人",再求为"专家";应当以"救火"般迫切的心情去读书;应当结合自己的研究问题灵活寻求相应的研究方法;应当根据自己的学术背景与志趣选定论文题目;写作时应当字斟句酌、态度庄重。钱穆对于研究生的指导实际上秉承自中国传统儒家教育思想,即视做人为人生第一要务,尊重自己的才性之所近,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钱穆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成功,不仅证明了他对研究生的谆谆教导至今仍然值得研究生们虚心聆听,同时也证明了他对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贤栋  
陈寅恪指导研究生进行学术阅读和论文写作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授课向学生展示自身经验,一种是个别指导。他指导学术阅读重在培养研究生学会从原典中获取知识、发现问题;指导论文写作分两个阶段,先是通过指导研究生写小论文培养他们掌握学术史及搜集分析资料的能力,然后再通过指导他们撰写毕业论文培养其选题与逻辑能力。由于指导科学有序,他指导的毕业论文日后很多都成了学术名著,这种成功经验值得研究生导师学习借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龙立荣  杨英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指导行为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指导行为具有学业支持和心理支持功能,其评价指标分为客观绩效指标与主观绩效指标,导师和研究生之间存在工具型、情感型、理性型和教练型四种不同的指导关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春梅  
指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研究生导师指导的有效性。认为研究生导师的有效指导意味着把研究生带到知识前沿、形成研究问题、指导方法和规范、引导批判和创新;研究生导师指导的有效性反映在指导的适时、适度和适当等三个方面。提出研究生导师的有效指导应注意提高导师素质,建立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戴尔·F.布卢姆  乔纳森·D.卡普  尼古拉斯·科恩  
(北京大学出版社)《如何成为优秀的研究生》是风靡美国的"生物科学和自然科学类研究生求学指南"。它无意从纯哲学或教育理论的层面入手讨论研究生培养过程,而更多着眼于研究生生活的细节。它以感性的笔触传递过来人的经验之谈,详细介绍了美国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包括申请研究生院、课程学习、选择导师、博士资格考试、博士论文选题、全时科研工作及学术交流、博士学位论文的撰写与答辩等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有富  
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叙述了程千帆先生在思想和学习方面关心研究生的事例,同时介绍了程先生在治学方法方面对学生的教诲,以及他以教学为重,致力于培养人才的做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武永江  
导师经常通过交谈与研究生进行沟通,进而实施教育。在导师与研究生的谈话中,除了常见的"指导型谈话"外,还应构建一种"非指导型谈话",以体现"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非指导型谈话"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做法,但需要避免一些误区,以满足研究生发展的需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处辉  
以自己从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之初当研究生到当下作为博士生导师的亲身经历和事例出发,谈了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了30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模式发生的一些内在变化,提出了我国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过程中如何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教育的五项建议,即坚持研究生教育的精英人才培养理念,研究生教育要鼓励学科交叉、拓宽学科基础,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关心当前研究生导师队伍自身素质的提高,严格进行研究生的培养过程管理,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