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78)
2023(4037)
2022(3367)
2021(3565)
2020(2769)
2019(6455)
2018(6522)
2017(10185)
2016(7254)
2015(8317)
2014(8489)
2013(7444)
2012(7135)
2011(6859)
2010(7311)
2009(6152)
2008(6141)
2007(5638)
2006(5070)
2005(4728)
作者
(19146)
(15873)
(15863)
(15100)
(10032)
(7631)
(7263)
(6363)
(6270)
(5955)
(5515)
(5496)
(5217)
(5115)
(5052)
(5043)
(4985)
(4729)
(4713)
(4541)
(4293)
(4236)
(3896)
(3858)
(3775)
(3719)
(3520)
(3498)
(3383)
(3275)
学科
教育(19973)
(13177)
经济(13149)
中国(11637)
管理(9440)
理论(8079)
(8030)
(7849)
教学(6685)
(5518)
(5454)
企业(5454)
(4943)
方法(4769)
(4589)
思想(4195)
发展(4087)
(3965)
政治(3919)
(3710)
制度(3705)
数学(3687)
研究(3687)
思想政治(3665)
政治教育(3665)
治教(3665)
德育(3630)
数学方法(3533)
技术(3515)
(3501)
机构
大学(95466)
学院(90827)
研究(39386)
教育(30340)
(25428)
师范(25299)
科学(24969)
(23821)
(23313)
管理(23036)
经济(22695)
中国(21753)
(21443)
师范大学(21048)
研究所(19737)
理学(19301)
理学院(18804)
管理学(18097)
管理学院(17895)
(17247)
(16600)
技术(16575)
北京(15952)
中心(15795)
职业(15369)
(13825)
农业(13795)
业大(13438)
(12528)
(12308)
基金
项目(55902)
研究(47580)
科学(44296)
基金(35379)
教育(31821)
(31582)
国家(31132)
社会(25214)
科学基金(23976)
(23519)
社会科(23290)
社会科学(23282)
(23229)
编号(22677)
成果(22176)
课题(20388)
基金项目(17636)
(17355)
重点(15061)
自然(14446)
(14301)
规划(14234)
资助(14096)
自然科(14073)
自然科学(14064)
自然科学基金(13802)
(13568)
(13188)
项目编号(12843)
(12629)
期刊
教育(51440)
研究(36047)
中国(34440)
(29770)
经济(29770)
学报(16446)
(15645)
职业(14158)
科学(13851)
大学(12775)
技术(12487)
农业(11006)
学学(10200)
技术教育(9579)
职业技术(9579)
职业技术教育(9579)
(8444)
管理(7296)
(7272)
论坛(7272)
(6445)
(5980)
高等(5745)
(5634)
成人(5396)
成人教育(5396)
图书(5332)
(5227)
金融(5227)
高等教育(5036)
共检索到151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晓田  谢德新  
杨卫玉是我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先驱,他分别对职业补习教育的定义、目的、需要、功能、范围、设施原则、设科、师资、教材和教学进行了阐述:职业补习教育要以国计民生为旨归,设施要以社会需要为原则,设科要因地制宜,教师要兼具学识和经验,教材要注重实践技能,教学要考虑学生的特殊性。杨卫玉在职业补习教育方面的独到见解,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职业补习教育思想体系,在当时的职业补习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当前我国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仍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德新  汤婷婷  
江恒源是我国近现代重要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他分别对补习教育的定义、目的、类型、功效、设科、师资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补习教育的目的注重学生技能的提高,兼顾知识、道德和体格的全面发展;补习学校的门类繁多,整合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来发挥其效能;补习教育的功效显著,值得重视并加以提倡;补习教育的设科灵活机动,能兼顾个人与社会的需要;补习教育的师资紧缺,应鼓励教师义务担任,并指定相关大学来培养。江恒源关于补习教育的独到见解,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仍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延强  
战前的职业补习教育过于重视商业补习和学校教育形式,存在教学配套措施缺乏等问题。抗日战争期间,职业补习教育的重心发生了转变,重点实施了工农职业补习教育,针对特殊群体开展职业补习教育,成立荣誉军人职业协导会,对伤残军人进行职业补习。其启示在于:要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进一步加强对特殊群体的职业培训。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红梅  谢长法  
杨卫玉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职业教育家,作为我国早期职业教育理论的主要奠基人,在积极从事于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同时,他致力于女子职业教育理论的探讨,重视女学校家事教育,钟情女子职业指导,并最早对我国女子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进行梳理,引入东西方发达国家女子职业教育,从而形成了其颇具特色的女子职业教育思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牛金成  
杨卫玉是我国近代著名职业教育家,他积极推进小学教育改革,倡导在小学进行职业陶冶,主张对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通过教育生活化和学校社会化的途径来实施职业陶冶;他倡导并推动女子职业教育发展,认为家事职业教育对民族复兴至关重要,主张扩大家事教育的范围,重视家事职业教育,培养"造就将来能支配家政,改进社会的女子";他还倡导军队职业教育,并在职业教育师资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论建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艳  谢长法  
民国初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职业补习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从西方引入我国,一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二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三是西方先进职业补习教育的驱使。鉴于此,一批知识分子、报刊机构、社会团体及地方教育机关等充当了引进与传播的主体,通过出国考察、译介书籍、著书发文、报告演讲等形式进行传播和推广,并努力在各地试行。在此过程中,显现出主体多层次、信息单向性、内容多样化、传播形式以有组织引进与分散传播相结合的特点,这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补习教育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葛吉霞  王志坚  
"开通商智"是近代中国商会创办的重要宗旨。兴办职业教育是近代中国商会"开通商智"的方式之一。近代常州商会创立后,采用了灵活多样的职业补习教育形式,形成了近代常州职业教育发展中教育界和工商界深度融合的特色,这一方面有助于工商群体增进工商知识,更好地推动工商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教育界和工商界的沟通,进而有利于回归教育的社会导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智  何光全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职业补习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传入我国,经过职业教育提倡者的探索,渐渐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补习教育制度,文章从职业补习教育内涵、制度、类型、课程、编制、管理和师资等几方面对民国时期职业补习教育的基本情况和相关问题进行了评述,以期能对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之宸  
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杨贤江在长期教育实践和理论求索中逐渐凝练出自己独特的职业教育观。他注重在时代变局中求索职业教育的变革路向,自觉用历史唯物主义把握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坚持在国际视野和本土实践的深度结合中推进职业教育。其对职业教育的探索,不仅推进了职业教育思想的中国化实践,也对当代中国职业教育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启迪。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亚慧  
杨卫玉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职业教育家,特别是在民国时期,他积极投身于职业指导实践活动,致力于职业指导理论的探讨。他认为职业指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职业的意义、唤起职业的兴趣,明白社会上各种职业间的互相联系,要对就业指导和升学指导给予同等重视;职业陶冶是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从小学开始就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陶冶。杨卫玉的职业指导理论和实践活动对于我国早期的职业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静  
我国早期卓越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青年运动领导人杨贤江,主张以培养学生实科能力与劳动素养为要的健全人格为主旨,秉持教育与劳动相融合的职业教育本质观,提出涵育学生主体性,注重科学技能素养和劳动生活能力的培养,实施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和教材使用革新是职业教育有效实施的主要路径。启示当下的中国高职教育发展坚守涵育学生健全的主体性人格的培养主旨和坚守尊崇劳动、服务民生和社会发展的办学主旨及引入学科、融入生活、多育并举的教学主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德新  谢长法  
何清儒是我国近代著名职业教育家,他分别对职业补习教育的内涵、特征、原则、教材、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职业补习教育设科应以社会需要为依据,教材以职业界实况为出发点,学生培养以工作能力为目标,学习期限宜多样,授课以业余时间为主,教师以技师为来源;这些理论对今天的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参考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德新  谢长法  
职业补习教育是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抗战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并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随着学术界对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研究的推进,职业补习教育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回顾这些研究成果,分析其研究的现状特征,预测其研究的趋势,既能为学术界进一步研究近代中国职业补习教育提供借鉴,也能推动职业教育学术史的建设和发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全功  程蹊  李忠斌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大城市、小县城、乡村三类梯次变化地区的学生接受课外补习情况进行调研,得到城乡补习教育发展的基本结论。城乡补习教育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供给者、补习的规模、补习的内容和强度、补习的经济成本等方面。城乡补习教育发展不平衡,将维持、甚至创造着城乡差距和社会的不平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全功  
当前,补习教育主要有非正式组织的家教和机构化的校外培训两种形式。它在全球迅速蔓延,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城市到乡村,都可以看到课外补习现象。它的规模存在地区间的差异,凸显了社会不平等状况。它具有社会复制和社会分层两大负面效应,是维护和加剧社会不平等的一个具体通道。虽然各国政府对补习教育的态度和政策响应各异,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发展已不可阻挡,理应得到有效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