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96)
- 2023(12298)
- 2022(10861)
- 2021(10275)
- 2020(8572)
- 2019(19787)
- 2018(19649)
- 2017(37594)
- 2016(20854)
- 2015(23173)
- 2014(23019)
- 2013(22969)
- 2012(21137)
- 2011(19078)
- 2010(18763)
- 2009(17034)
- 2008(16383)
- 2007(14203)
- 2006(12151)
- 2005(10640)
- 学科
- 济(76795)
- 经济(76704)
- 管理(55738)
- 业(53850)
- 企(44472)
- 企业(44472)
- 方法(36998)
- 数学(31873)
- 数学方法(31477)
- 学(22334)
- 农(20684)
- 中国(19620)
- 财(19445)
- 业经(16685)
- 地方(15292)
- 农业(14124)
- 理论(13595)
- 制(13466)
- 贸(13142)
- 贸易(13137)
- 和(12764)
- 易(12655)
- 技术(12562)
- 务(12558)
- 财务(12498)
- 财务管理(12475)
- 环境(12136)
- 企业财务(11903)
- 银(11192)
- 银行(11127)
- 机构
- 大学(295283)
- 学院(291570)
- 管理(112037)
- 济(106572)
- 经济(104102)
- 研究(103867)
- 理学(97879)
- 理学院(96643)
- 管理学(94634)
- 管理学院(94149)
- 中国(73343)
- 科学(71405)
- 京(63874)
- 农(60813)
- 所(54846)
- 业大(52597)
- 研究所(50830)
- 农业(48652)
- 财(47922)
- 中心(45667)
- 江(41804)
- 北京(39849)
- 财经(38887)
- 范(38455)
- 师范(37904)
- 院(37868)
- 经(35535)
- 州(34086)
- 技术(33318)
- 省(32290)
- 基金
- 项目(210977)
- 科学(163288)
- 基金(152603)
- 研究(145073)
- 家(137604)
- 国家(136539)
- 科学基金(114472)
- 社会(87924)
- 省(83325)
- 社会科(83087)
- 社会科学(83060)
- 基金项目(81562)
- 自然(79509)
- 自然科(77618)
- 自然科学(77588)
- 自然科学基金(76182)
- 划(71625)
- 教育(66098)
- 资助(63301)
- 编号(57484)
- 重点(48090)
- 成果(46300)
- 部(45267)
- 发(44645)
- 创(43810)
- 计划(42606)
- 科研(41609)
- 创新(40983)
- 课题(40340)
- 大学(38205)
- 期刊
- 济(112462)
- 经济(112462)
- 研究(81290)
- 学报(60428)
- 中国(55162)
- 农(54819)
- 科学(52244)
- 大学(43320)
- 学学(41168)
- 管理(39902)
- 农业(38031)
- 财(34856)
- 教育(31289)
- 技术(23019)
- 融(21319)
- 金融(21319)
- 业(19890)
- 财经(18376)
- 业经(18013)
- 经济研究(17824)
- 业大(17046)
- 版(16014)
- 科技(15991)
- 经(15570)
- 图书(15534)
- 问题(14544)
- 林业(13826)
- 理论(13825)
- 农业大学(13798)
- 资源(13013)
共检索到414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盛浩 汪丹丹 李海超 刘西平
【目的】对杨凌和长武两地小麦根际土壤中能产生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细菌的多样性进行调查比较。【方法】以ACC为唯一氮源从小麦根际土壤中富集和纯化产ACC脱氨酶细菌,使用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富集产物进行多样性检测,构建16S rDNA基因克隆文库,对所分离的产ACC脱氨酶细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利用R语言绘图,对两地区该类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长武地区小麦根际土壤2个样品中优化后的序列共计55 715条,基于97%的相似性被划分为35个OTU,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43
关键词:
ACC脱氨酶 根际细菌 种群多样性 小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盛浩 汪丹丹 李海超 刘西平
【目的】对杨凌和长武两地小麦根际土壤中能产生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细菌的多样性进行调查比较。【方法】以ACC为唯一氮源从小麦根际土壤中富集和纯化产ACC脱氨酶细菌,使用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富集产物进行多样性检测,构建16SrDNA基因克隆文库,对所分离的产ACC脱氨酶细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利用R语言绘图,对两地区该类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长武地区小麦根际土壤2个样品中优化后的序列共计55 715条,基于97%的相似性被划分为35个OTU,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43和
关键词:
ACC脱氨酶 根际细菌 种群多样性 小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国壮 李海超 孙永林 刘西平
【目的】从西北地区旱地小麦根际土壤中筛选产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的细菌,为探讨该类细菌在作物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富集培养,以ACC为惟一氮源进行筛选,从旱地小麦根际土壤中分离产ACC脱氨酶的菌株,并测定其ACC脱氨酶活性。对筛选所获菌株的菌落形态进行观察,并结合生理生化指标和利用16SrDNA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对筛选菌株的潜在促生能力(包括产3-吲哚乙酸(IAA)、铁载体的能力和溶解无机磷的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共分离出5株产ACC脱氨酶菌株,将其分别命名为BL、CL1、CL2、DL和DS;BL、CL1、CL2、DL和DS产生ACC脱氨酶的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秦宝军 罗琼 高淼 胡海燕 徐晶 周义清 孙建光
【目的】了解小麦内生固氮菌数量,筛选具有ACC(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1-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活性的小麦内生固氮菌,确定筛选菌株的系统发育地位与分类地位,为微生物肥料生产收集菌种资源。【方法】样品表面灭菌后采用无氮培养法筛选内生固氮菌,乙炔还原法测定菌株固氮酶活性;采用ACC唯一氮源法筛选ACC脱氨酶阳性菌,比色法定量测定ACC脱氨酶活性;PCR扩增得到菌株16S rDNA,通过序列测定和相似性分析研究菌株的系统发育;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比对鉴定菌种。【结果】小麦体内固氮菌数量为(0.2—17.8)×105cfu.g...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铭 李玲 杨红艳 刘家麒 刘延吉
以ACC(1-氨基环丙烷-1-羧酸)为唯一氮源,采用PAF、DF和ADF培养基定向富集的方法筛选具有ACC脱氨酶耐盐活性的促生菌株,并确定其产酶条件。结果表明:筛选出53株活性菌株,其中jz1和jz5的活性较高,分别为0.2802U·mg-1和0.2415U·mg-1;其产酶条件的最适pH值为7.5,最佳培养时间为24~42h,最适温度为25~30℃,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酶活性上升。筛选出的活性菌株对黄瓜种子均有不同程度的促生作用,其中jz1和jz6处理较为明显,处理后黄瓜根长103.19mm,下胚轴长52.89mm。
关键词:
ACC脱氨酶 耐盐 促生菌株 产酶条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窦雅静 康丽华 陆俊锟 侯俊杰 朱亚杰
根瘤菌能够利用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催化ACC脱氨基,从而降低植物体内抑制其生长的乙烯含量,促进植物生长。本研究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菌株的ACC脱氨酶活性并对其acd S基因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扩增174株供试菌株中,151株检测出ACC脱氨酶活性,但酶活性差异较大。121株扩增出acd S基因,菌株的系统发育关系与地理来源具有相关性,中慢生根瘤菌属菌株的acd S基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菌株ACC脱氨酶活性的高低与acd S基因存在与否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ACC脱氨酶活性的检测方法将为快速筛选高效根瘤菌菌株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付静 刘堰凤 梅眉 黄永红
在前期研究发现,韭菜处理可以减轻香蕉枯萎病和根结线虫病害的发生,推测韭菜中含有能抑制病原菌及致死根结线虫的生防菌。对韭菜根际真菌和内生(叶片和根系)真菌的种群结构及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分离鉴定韭菜中抑菌和杀根结线虫的生防真菌提供理论依据。通过Illumina平台对韭菜根际真菌和内生(叶片和根系)真菌样品中的18S rRNA序列进行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从韭菜根际土壤、根系、叶片中获得348 484高质量序列和123个操作分类单元(OTU)。根际真菌的Chao、ACE、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内生真菌(叶片和根系),而Simpson指数则显著小于内生真菌。根际真菌群落主要由子囊菌门(Ascomycota)(67. 20%)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24.44%) 2个菌门组成;而内生真菌主要由子囊菌门组成,在叶片和根系中含量分别为91. 39%和96. 60%。在检测到的5个菌门中,内生真菌中子囊菌门显著高于根际土壤,其他菌门则显著低于根际土壤。叶片和根系中内生真菌稍有不同,但是差异并不显著。该研究表明,韭菜根际真菌和内生真菌的种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根际真菌的多样性及丰富性显著高于内生真菌。该研究为分离鉴定韭菜中抑制植物病原菌及致死根结线虫的生防真菌提供参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红 姜慧明 吕国忠 刘志恒 张志博
为了解辽宁省花卉根际土壤真菌的种群分布特点,2011和2012年的5~10月间在辽宁省凌源、开原、大洼、庄河、东港、熊岳、辽中7个主要设施花卉种植基地采集土壤样品140份,通过采用稀释平板法和土壤颗粒平板法进行土壤真菌的分离和培养,共分离和鉴定出20属31种真菌,其中接合菌3属4种、子囊菌1属2种、无性型真菌16属25种。分离到的部分真菌种类是重要植物病原菌,如Fusarium moniliforme、Fusarium solani和Verticillium dahliae。结果表明: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木霉属Trichoderm和镰孢菌属Fusariu...
关键词:
花卉 真菌 形态鉴定 辽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小林 辜运富 张小平 涂仕华 伍仁军
【目的】研究烟草成熟期的根际及非根际土壤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方法】运用PCR-DGGE技术对攀枝花市盐边县主要烟区采集的5个烟草根际土样和5个非根际土样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样品的DGGE图谱表明:各个土壤的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有较大差异。根际土壤的多样性指数(H)、丰度(S)及均匀度(EH)并非都高于非根际土壤,这可能与烟草成熟期根系分泌物对硝化细菌的抑制有关。不同的土壤类型间的硝化细菌结构有较大的差异。回收的DGGE条带序列结果显示,大部分与冰川、溶岩等极端环境中非培养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 sp.)相近,而小部分与目前尚未可知的非培养硝化细菌相近。【结论】成熟期的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小蓉 林启美 孙焱鑫 张有山 王幼姗
在冬小麦苗期 ,利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测定分解卵磷脂和溶解磷酸三钙的细菌 ,发现根际土壤解磷细菌的数量大大高于非根际土壤 ,但无论是根际还是非根际土壤 ,有机磷细菌比无机磷细菌多。根际土壤解磷细菌种类较多 ,而非根际土壤解磷细菌种类较少。根际土壤的有机磷细菌主要为假单胞菌属 ,无机磷细菌主要是假单胞菌属和欧文氏菌属 ,而非根际土壤的优势解磷菌属不明显。
关键词:
小麦 根际 解磷细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方扬 张小平 陈露遥 黄怀琼
通过对四川省重点推广的4个花生品种——天府11号、12号、13号和岳易各生育期、各部位内生细菌种群动态的系统研究,分离出内生细菌170株,其中放线菌15株;鉴定结果表明,天府系列花生内生细菌共16个属,其中芽孢杆菌属11个种,为花生内生细菌的优势种群。对链霉菌属放线菌进行了抗菌性检测,其中13株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拮抗作用,淡紫灰类群菌株11-02和13-10的抑菌效果最为显著。
关键词:
天府花生 内生细菌 种群多样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喆栋 曾小波 李友国
利用大肠杆菌S17-1与根瘤菌进行两亲本接合转移,将苜蓿中华根瘤菌Sm1021中的ACC脱氨酶基因导入大豆快生根瘤菌HH103,在苜蓿中华根瘤菌Sm1021中过表达ACC脱氨酶基因,探讨ACC脱氨酶对根瘤菌共生固氮及竞争结瘤的影响。结果显示:接种过表达ACC脱氨酶的重组根瘤菌Sm1021,宿主植物地上部分鲜质量与结瘤数量有所增加;接种外源导入ACC脱氨酶的重组根瘤菌HH103,能够增加结瘤数,提高植物地上部分干质量且竞争结瘤能力增强。但是,接种2种重组根瘤菌后,宿主植物的根瘤鲜质量和根瘤固氮酶酶活性无明显变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贺字典 高增贵 高玉峰 张洋
采用传统的形态学特征和分子方法(ITS、TEF序列和UP-PCR)研究了蔬菜保护地土壤中木霉菌种群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提交genbank 11个木霉种的序列,分别为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非钩木霉(Trichoderma inhamatum)...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晓敏 杨永 任长忠 胡跃高 曾昭海
运用PCR-DGGE技术研究燕麦/豆科不同间作组合和单作处理对根际土壤固氮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单作燕麦根际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在间作系统中,除灌浆期差异显著外,间作燕麦根际固氮微生物群落比较稳定。在整个生育期,间作豆科作物相对于其单作,根际固氮微生物群落较为接近。间作系统中作物根际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更为稳定,变化幅度小,或趋于一致,尤其在燕麦/大豆间作系统中表现更为突出。DGGE条带测序可知,燕麦的根际固氮微生物都属于变形菌门,主要为α-变形菌纲的慢生根瘤菌属、β-变形菌纲的AzohyDRomonAs和少数其他菌属。豆科作物根际固氮细菌种类较丰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