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52)
2023(14041)
2022(11548)
2021(10344)
2020(8481)
2019(18870)
2018(18577)
2017(35776)
2016(18903)
2015(21309)
2014(21376)
2013(21397)
2012(19969)
2011(18018)
2010(18678)
2009(17371)
2008(17540)
2007(16320)
2006(14958)
2005(13731)
作者
(55898)
(47069)
(46690)
(43777)
(29790)
(22425)
(21063)
(18269)
(17760)
(17031)
(15998)
(15441)
(15208)
(15135)
(14602)
(14149)
(13751)
(13593)
(13562)
(13481)
(11728)
(11708)
(11446)
(10917)
(10651)
(10542)
(10526)
(10518)
(9524)
(9441)
学科
(94765)
经济(94666)
(91722)
(73503)
企业(73503)
管理(66387)
(47526)
业经(33836)
农业(32169)
方法(31335)
中国(26701)
地方(25635)
(24184)
技术(22659)
数学(22458)
数学方法(22318)
(18949)
(17435)
财务(17407)
财务管理(17387)
(17026)
贸易(17009)
(16748)
(16487)
企业财务(16406)
(16145)
(15160)
(15148)
理论(15014)
产业(14804)
机构
学院(286868)
大学(274454)
(127223)
经济(124802)
管理(115486)
理学(97983)
理学院(97039)
研究(96728)
管理学(95931)
管理学院(95384)
中国(76911)
(58881)
(58245)
科学(55511)
(54960)
(48532)
(47370)
中心(44790)
农业(44448)
业大(43559)
研究所(43242)
财经(42701)
(38378)
(37332)
北京(36765)
经济学(36661)
(36379)
师范(36083)
(34221)
经济管理(33800)
基金
项目(181184)
科学(144717)
研究(139133)
基金(129781)
(110981)
国家(109824)
科学基金(95750)
社会(91186)
社会科(86315)
社会科学(86296)
(74950)
基金项目(68990)
教育(60576)
(59625)
自然(58129)
编号(57925)
自然科(56719)
自然科学(56707)
自然科学基金(55724)
资助(50690)
(46512)
成果(44828)
(41556)
(40623)
重点(40165)
课题(39568)
(39426)
发展(38571)
创新(37970)
(37948)
期刊
(159972)
经济(159972)
研究(85185)
中国(63961)
(61749)
管理(47261)
(43280)
农业(41663)
科学(39472)
学报(36809)
业经(33549)
(31003)
金融(31003)
技术(29604)
大学(29487)
教育(28455)
学学(28177)
经济研究(22604)
(22297)
问题(21458)
财经(21072)
(18430)
技术经济(18351)
世界(16313)
商业(15370)
现代(15310)
农村(15284)
(15284)
(15026)
农业经济(14995)
共检索到454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德翼  李同升  
依据农业科技特性及发展规律、杨凌社会经济科技人文资源禀赋特征和区域比较优势原理,结合西北农业的科技需求,提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目前应以适用技术推广为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奋力迈开二次创业步伐杨凌示范区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东距西安82公里,西距宝鸡86公里,总面积135平方公里,其中,国家批准的示范区规划面积22.12平方公里,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波  彭瑾  盖小静  王力立  常爽  
近几年在全国蓬勃发展的土地流转亟需系统科学、成熟有效的模式和经验予以参考。杨凌作为全国惟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其土地流转极具调研价值和理论梳理的必要。通过对杨凌土地流转中涉及的多方主体进行实地访谈和入户调查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结合已有研究对资料进行细致的扎根和统计分析,得出杨凌区土地流转的特征及现状,总结归纳其在土地流转中的有益经验,最后全方位析出其存在问题,从流转意愿、土地银行、政府管理及保障机制四个方面给出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宝利  刘薇  
介绍了"小农理性"以及农业标准化相关理论,通过对杨凌示范区农业标准化过程中农户的认识及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杨凌示范区农民对标准化了解程度不够、农业标准化效益不高和生产规模偏小等农业标准化制约因素,提出了大力普及农业标准化知识,开展不同层次的农业标准化培训,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和加大检验检测服务,加强对农业标准化实施的监督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崔炳钰  
论文基于对陕西杨凌地区实地调查所获取的农户小额贷款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在辨识各种增信方式对农户信用贡献度的基础上,围绕挖掘潜在增信资源、拓宽增信渠道、满足农户有效信贷需求这个目标,从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户等维度出发,提出帮助农户个体增信和村镇整体增信的合理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崔炳钰  
论文基于对陕西杨凌地区实地调查所获取的农户小额贷款数据,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在辨识各种增信方式对农户信用贡献度的基础上,围绕挖掘潜在增信资源、拓宽增信渠道、满足农户有效信贷需求这个目标,从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户等维度出发,提出帮助农户个体增信和村镇整体增信的合理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超  
针对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结合杨凌示范区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探讨了建设生态型城镇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以循环经济为指导,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城镇基础设施体系、生态环保体系和社会事业体系的生态型城镇的构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冯献    李瑾    范贝贝    曹冰雪    马晨  
首先,在界定“四链”融合本质内涵的基础上,以吉林长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农高区”)为例,对农高区“四链”融合的内在机理进行剖析。研究表明,“四链”深度融合的本质是以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有机融合方式促进创新要素与资源汇聚,不断提升区域产业创新力与竞争力,形成持续高效运行的区域创新生态。研究认为,创新链是产业链发展的动力之源、是产业链各环节实现价值增值的基础,产业链是创新链落地生根的载体,创新链产业链协同是“四链”融合的核心,资金链和人才链是支撑,围绕产业链创新链精准配置资金链和人才链是根本保障,通过打造“四链”融通的现代产业体系有助于实现农高区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德禄  张建宁  
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①王德禄张建宁北京市应当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才能完成中央提出的“四个服务”的要求。从北京市的现实经济结构来看,建国以来形成的大而全的产业格局是不合适的。在制定北京市未来十五年(1996—2010)的发展战略的时候,必...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向世聪  
基地化带动战略、长株潭“增长极”带动战略、民营高科技集团化战略、开放开发带动战略是适合湖南省情、带动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基本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塔,姚士谋  
自七十年代初世界性石油危机以来,与大型传统制造业衰退形成鲜明对比,以微电子为核心的信息工业等高技术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八十年代初,我国也开始注意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性,在条件较好的地区陆续兴建了一些科学工业园和新技术开发区。厦门是唯一可以实行某些自由港政策的经济特区,由于同台湾的地理和血缘关系,随着1997年的来到和香港问题的解决,厦门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厦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为发展我国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探索一条有效的途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明珩  袁必槐  
四川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探讨四川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郑明珩袁必槐一、发展现状建国以来,四川经历了三线建设和改革开放两个重要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后,在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和社会发展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从一个农业大省发展成为有相对完整工业体系的工农业大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辜胜阻  
本文从重视科技发展战略出发 ,克服资源分散、组织分制的局面 ,达到将科技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目的。得出两点结论 :一是按知识经济特区模式 ,培育“硅谷土壤” ,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二是加速国民经济的信息化和管理现代化 ,推动传统产业的高科技化。从而强化支柱产业 ,壮大优势产业 ;培植新兴产业 ,带动结构升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戒辉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面临着政策优势减弱、产业粗放、土地资源减少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文章认为,应当从政府政策的持续支持、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及建设"以人为本"的完善的和谐的人文新园区等方面着手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倩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强大的生产力 ,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新的技术突破与融合 ,使全球范围的高新技术产业呈持续高速增长态势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既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提高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必然战略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