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5)
- 2023(11439)
- 2022(9270)
- 2021(8718)
- 2020(7461)
- 2019(16701)
- 2018(16336)
- 2017(31069)
- 2016(16276)
- 2015(18242)
- 2014(17333)
- 2013(17305)
- 2012(15872)
- 2011(14275)
- 2010(14327)
- 2009(13801)
- 2008(14013)
- 2007(12423)
- 2006(10887)
- 2005(10200)
- 学科
- 业(81973)
- 企(76867)
- 企业(76867)
- 济(76815)
- 经济(76726)
- 管理(66807)
- 方法(32890)
- 业经(28445)
- 财(25693)
- 数学(24660)
- 数学方法(24554)
- 农(23893)
- 中国(21325)
- 技术(20039)
- 务(19652)
- 财务(19646)
- 财务管理(19632)
- 企业财务(18609)
- 农业(17154)
- 贸(16649)
- 贸易(16635)
- 制(16633)
- 易(16303)
- 策(15364)
- 划(14938)
- 和(13843)
- 技术管理(13787)
- 理论(13413)
- 体(13087)
- 企业经济(12426)
- 机构
- 学院(237018)
- 大学(234517)
- 济(114676)
- 经济(113139)
- 管理(101143)
- 理学(86903)
- 理学院(86154)
- 管理学(85501)
- 管理学院(85027)
- 研究(77167)
- 中国(64148)
- 财(51762)
- 京(49064)
- 财经(41225)
- 科学(39487)
- 经(37767)
- 所(36692)
- 经济学(35540)
- 江(34660)
- 中心(34207)
- 农(33249)
- 研究所(32722)
- 经济学院(32040)
- 北京(31397)
- 财经大学(30513)
- 商学(30080)
- 商学院(29813)
- 业大(28369)
- 经济管理(27814)
- 院(27302)
- 基金
- 项目(150313)
- 科学(123816)
- 研究(115587)
- 基金(114589)
- 家(97317)
- 国家(96471)
- 科学基金(86209)
- 社会(79656)
- 社会科(75844)
- 社会科学(75830)
- 基金项目(60101)
- 省(56107)
- 自然(52529)
- 自然科(51507)
- 教育(51502)
- 自然科学(51496)
- 自然科学基金(50774)
- 划(46329)
- 资助(45494)
- 编号(44365)
- 创(38336)
- 业(35872)
- 部(35523)
- 成果(35188)
- 创新(34747)
- 国家社会(34399)
- 重点(32980)
- 发(32775)
- 教育部(31749)
- 制(31744)
- 期刊
- 济(128058)
- 经济(128058)
- 研究(75655)
- 中国(47327)
- 管理(44950)
- 财(43306)
- 农(31354)
- 科学(29807)
- 学报(25044)
- 融(23989)
- 金融(23989)
- 技术(22111)
- 农业(21945)
- 财经(21722)
- 经济研究(21526)
- 业经(21475)
- 大学(21388)
- 教育(21286)
- 学学(19968)
- 经(19006)
- 问题(16494)
- 贸(15984)
- 业(15665)
- 技术经济(15663)
- 世界(15595)
- 国际(14437)
- 现代(12428)
- 商业(11805)
- 科技(11544)
- 财会(11514)
共检索到363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诸竹君 王芳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业面临较强的来自美国的进口竞争,这是否促进了中国企业的创新行为,仍存在较大学术争议。在中美经贸关系趋向平缓和中国扩大进口战略的背景下,本文将产业链关联和技术差距引入基准分析框架进行扩展,揭示了来自美国的进口竞争对中国企业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上,来自美国的进口竞争显著提升了中国企业创新数量、质量和效率,同行业正向作用大于前向关联负向作用,后向关联影响整体不显著;总效应关于来自美国的进口竞争程度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绝大多数行业处于正向作用区间。机理上,进口竞争对中国企业创新行为存在正向竞争逃避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资源重置效应,以及负向竞争挤出效应和产品锁定效应;基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回归表明,竞争效应主要存在于同行业,技术溢出效应存在于同行业和上游行业,产品锁定效应存在于上游行业。政策上,强化与日本、韩国和德国等“第三国”进口合作,提升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效率和地区市场化水平,有利于更好发挥进口竞争的正向创新效应。本文对扩大进口战略提升中国企业创新发展水平和重新理解中美经贸关系,推动新发展格局下创新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进口竞争 创新行为 产业链关联 中美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赵宸宇
加入WTO后,中国在开放国内市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的进口贸易自由化。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提出要"激发进口潜力、主动扩大进口",这将进一步促进市场竞争,对企业的创新行为产生一系列影响。基于这一背景,文章在整合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CEPII-BACI数据库的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同时构造行业进口渗透率指标,系统分析和检验了进口竞争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看,进口竞争对企业创新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于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抑制了其创新效率的提高;而对于一般贸易企业,进口竞争虽然促进了其创新投入,但并未获得规模效益,表现为创新效率的下降。另外,对于高生产率企业和国际化企业,进口竞争对其创新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弱;对于国有企业和高技术行业企业,进口竞争对其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相对更大。文章结果还显示,要素市场扭曲会强化进口竞争对创新效率的负向作用。文章的结论对于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提高企业创新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进口竞争 创新效率 异质性 要素市场扭曲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关鑫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巫俊 魏浩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及中国海关贸易数据,考察了进口竞争对工资扭曲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工资扭曲主要表现为向下扭曲,即企业员工所获得的工资报酬低于其边际产品价值。中间品进口将抑制工资扭曲,而资本品进口将促进工资扭曲,经过多种稳健性分析后,结论仍然成立。从影响机制来看,中间品进口能够促进创新进而抑制工资扭曲,而资本品进口能够提高资本密集度进而促进工资扭曲。进一步分析表明,中间品进口抑制了向下扭曲,而资本品进口同时促进向上扭曲和向下扭曲。本文有助于更全面地揭示我国在对外开放中所面临的风险和机遇,为扩大进口贸易战略的制定与调整提供了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羽
本文选取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及WITS数据库ISICRev3分类的4分位进口数据,使用并拓展了Hall(1988)和Domowitz et al.(1988)的模型框架,考察了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竞争可以显著降低国内企业的加成率,当进口竞争程度在当前基础上增加10%,企业的加成率将降低3.42%。进一步回归结果显示,具有较高出口强度和赋税强度的企业对进口竞争造成的加成率下降具有较高的缓解作用,但进口竞争总体上仍然降低了国内企业的加成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羽
本文选取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及WITS数据库ISICRev3分类的4分位进口数据,使用并拓展了Hall(1988)和Domowitz et al.(1988)的模型框架,考察了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竞争可以显著降低国内企业的加成率,当进口竞争程度在当前基础上增加10%,企业的加成率将降低3.42%。进一步回归结果显示,具有较高出口强度和赋税强度的企业对进口竞争造成的加成率下降具有较高的缓解作用,但进口竞争总体上仍然降低了国内企业的加成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冬新 蔡源
利用2014—2021年中国行业贸易数据和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发现,美国进口竞争促进了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有利于增加发明专利,但对策略性创新的影响不显著。美国进口竞争对低融资约束企业创新促进明显,尤其对国有企业创新促进显著。与此同时,面临进口竞争冲击的企业会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创新能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彭建娟
逆创新指首发于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模式。后金融危机时代,逆创新受到关注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竞争性情报是新兴国家的企业实施逆创新的重要战略工具。逆创新模式下的企业应更注重技术创新对标的市场的理解,这要求竞争性情报工作下移。以本国为创新产品首发地,进行技术预测,构建人际竞争情报网络,进行持久有序的竞争情报活动并加强反竞争情报意识是中国企业逆创新的路径。
关键词:
竞争性情报 逆创新 路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浩 林薛栋
本文基于2000—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通过对已有企业层面进口产品质量测算方法的改进,从进口产品质量角度研究了我国进口促进政策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从一般贸易的进口来看,进口中间品质量的提升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进口资本品质量的提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表现为倒U型;技术溢出和市场扩大是企业进口产品质量促进创新的两个显著性路径,但是,降低生产成本路径不是影响企业创新的显著性路径;进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显著增加了企业持续创新的时间。本文的政策启示是:中国实施进口促进政策具有合理性,实施积极的进口贸易政策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进口产品质量 企业创新 持续创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魏浩 林薛栋
本文基于2000—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通过对已有企业层面进口产品质量测算方法的改进,从进口产品质量角度研究了我国进口促进政策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从一般贸易的进口来看,进口中间品质量的提升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进口资本品质量的提升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表现为倒U型;技术溢出和市场扩大是企业进口产品质量促进创新的两个显著性路径,但是,降低生产成本路径不是影响企业创新的显著性路径;进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显著增加了企业持续创新的时间。本文的政策启示是:中国实施进口促进政策
关键词:
进口产品质量 企业创新 持续创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严冰 张相文
笔者对2005年~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库、WTO关税在线分析数据库和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进行匹配,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探索进口竞争和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进口竞争和中国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然后,本文使用替代变量和工具变量检验证明该研究结果稳健;最后,笔者在分类回归中考虑到制造业企业全球化战略和所处地理区域因素,进一步发现进口竞争对这些企业产品创新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并给与相应解释。
关键词:
进口竞争 产品创新 制造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倪一宁 孟宁 马野青
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和不断扩大的技术引进规模,不仅在数量层面影响企业创新水平,更在质量层面对企业创新产生了重要作用。文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数据库,实证检验了进口竞争如何通过对外技术引进影响企业创新质量。研究发现:第一,进口竞争水平的降低促进了企业对外技术引进,进而提高了企业创新质量,在经过一系列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第二,对于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民营企业、研发强度低的企业和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企业,在进口竞争水平下降后,更有动机通过引进技术提升创新质量。第三,以中国对外反倾销作为政策冲击,发现中国对外反倾销导致的进口竞争水平下降较好保护了国内企业实现技术引进以提升创新质量。第四,技术吸收能力更强的企业,在面对进口竞争带来的对外技术引进规模下降的同时,企业创新质量下降幅度更大;同时,出口企业能够通过增加出口额来缓解对外技术引进下降对创新质量的抑制作用。第五,知识溢出是进口竞争下降通过扩大对外技术引进提升企业创新质量的重要渠道,并且大规模企业对周边企业的“创新质量促进”呈现“辐射效应”,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尤其明显。
关键词:
进口竞争 对外技术引进 企业创新质量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辉 吴唱唱 闫强明
基于异质性企业理论模型及2000—2013年的专利和贸易数据,本文考察了生产率异质性企业面临进口竞争的创新行为差异及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进口冲击下,高生产率企业通过研发创新可以抵御进口竞争带来的成本加成下行压力,因此高生产率企业更有动力为“逃离竞争”而加强创新投入。(2)从长期来看,随着进口结构的升级,进口竞争的冲击也会逐步向高端演化,驱使本土企业创新能力的升级。(3)通过行业创新产出的动态分解,本文发现进口竞争通过提升企业创新的集约边际和改善企业间的资源配置促进了我国行业整体研发创新产出的提升。
关键词:
进口竞争 异质性企业 企业创新 进口结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冯祯祯 苗翠芬 崔凡 邓兴华
在中国主动扩大进口的政策背景下,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考察了关税削减引致的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价值攀升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进口竞争通过提高企业创新产出水平、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从而促进了出口价值的攀升。异质性分析表明,进口竞争显著促进了非国有企业、中、东部地区企业的出口价值攀升,但对国有企业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此外,对于本就生存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的企业,其对进口竞争冲击的应对能力更强。鉴于此,本文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了如何在进口竞争中推动企业出口价值攀升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苏昕 周升师
文章基于组织二元性理论、资源基础理论,探究了双元性创新与企业竞争地位的关系以及冗余资源的权变影响,并以2009-2015年我国上市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显示:探索式创新对企业竞争地位的影响具有"拐点效应",呈正"U"型,利用式创新促进了企业竞争地位的提升;双元性创新的互补性降低了企业竞争地位,而平衡性则对企业竞争地位的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财务冗余强化了双元性创新对企业竞争地位的促进作用,并能缓解利用式创新的负效应;人力资源冗余弱化了探索式创新对企业竞争地位的积极效应,但对利用式创新与企业竞争地位的关系却未表现出显著影响。统计结果在基于勒纳指数年度行业排名的面板排序模型和一阶差分模型中依然保持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探索式创新与双元性创新互补性的积极作用具有"时滞效应",利用式创新及双元性创新平衡性之积极影响存在差异化的效应周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