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50)
2023(5378)
2022(4607)
2021(4620)
2020(3801)
2019(9082)
2018(9325)
2017(17149)
2016(10550)
2015(12394)
2014(12632)
2013(11521)
2012(10977)
2011(10247)
2010(10794)
2009(9651)
2008(9491)
2007(9021)
2006(8346)
2005(7791)
作者
(26039)
(21376)
(21109)
(20583)
(13672)
(10238)
(10038)
(8159)
(8145)
(8022)
(7024)
(6982)
(6942)
(6805)
(6762)
(6619)
(6565)
(6376)
(6202)
(6129)
(5707)
(5240)
(5136)
(5040)
(4848)
(4838)
(4820)
(4818)
(4283)
(4231)
学科
(32428)
经济(32402)
管理(23113)
(22449)
教育(20656)
中国(18374)
(17564)
企业(17564)
方法(14111)
(13860)
贸易(13855)
(13729)
数学(12718)
数学方法(12539)
(11615)
(9931)
(9608)
理论(8636)
(8566)
(8322)
出口(8321)
出口贸易(8321)
教学(7807)
(7116)
银行(7114)
(6916)
技术(6905)
(6680)
业经(6465)
(6437)
机构
大学(145430)
学院(141707)
(54971)
经济(53553)
研究(49268)
管理(46790)
理学(39489)
理学院(38930)
管理学(38206)
管理学院(37895)
中国(32903)
(32800)
教育(31049)
(29518)
师范(29424)
(28434)
科学(25465)
师范大学(23950)
(23792)
(22909)
北京(22268)
财经(22107)
研究所(21038)
中心(20579)
(19933)
(18315)
技术(18030)
职业(18030)
(17650)
经济学(17421)
基金
项目(78493)
研究(69670)
科学(63057)
基金(52471)
(42549)
国家(42021)
教育(41584)
社会(41463)
社会科(39057)
社会科学(39050)
科学基金(34981)
编号(32620)
(31378)
成果(30561)
(28468)
课题(26308)
基金项目(26238)
(22618)
资助(22211)
(20527)
项目编号(19774)
规划(19539)
(19399)
重点(18815)
教育部(18771)
自然(18535)
(18462)
自然科(18055)
自然科学(18050)
自然科学基金(17714)
期刊
(62663)
经济(62663)
研究(58308)
教育(54956)
中国(37682)
(19870)
管理(18363)
技术(16076)
学报(14030)
(13852)
金融(13852)
科学(13840)
职业(13700)
(13129)
大学(12814)
财经(11269)
(11174)
经济研究(10649)
业经(10602)
学学(9904)
(9773)
问题(9369)
国际(9294)
农业(9238)
(8807)
论坛(8807)
技术教育(8483)
职业技术(8483)
职业技术教育(8483)
图书(7316)
共检索到233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维春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来华留学生教育体系,招收并培育了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知华友华的外国留学生。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有了更全面和更深入的认识,与我国签署了双边学历学位互认协定,为来华留学生教育扩大规模、提高层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来华留学生无论在人数、国别、层次上都有了空前的提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迅速,高等教育比较优势日趋显现,来华留学生教育呈现出跨越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理论与政策跟踪"课题组  彭继民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尚庆梅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国企业应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各类企业以多种形式“走出去”,以境外投资为龙头,扩大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带动产品、设备和技术出口,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本文就企业如何“走出去”作了详细的论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宝银  
2005年元旦期间,校园里很静,我伏在办公桌前仔细地阅读着商务部一位同志关于“走出去”战略的论文。文章见地精辟,甚为深刻。一气读完之后,文章又引领我陷入深深的回忆与思考之中。记得是2004年12月初的一个周末,北京市经济学总会和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联合举办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战略”研讨会。在会上,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宁向东副主任就自己对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研究作了重点发言。围绕着宁向东老师的研究报告,我、人民大学的杨瑞龙教授、原北京大学校长吴树青教授先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一些问题。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朝晖  张春胜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推进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在此背景下中国各类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到沿线国家寻求发展,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由于国际化起步晚、经验缺乏、国际品牌竞争力不足等,中国企业在吸引和留用高质量人才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最终导致雇佣成本的提高、效率的低下以及风险的上升。借鉴国际上领先人才雇佣和开发策略,应立足长远从源头上解决人才储备问题,来华留学生是符合中国企业人才诉求的重要群体。培养高水平的留学生人才,应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中国政府奖学金的支持和约束作用,将预科教育纳入必修课当中,构建与沿线国家的联合培养机制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怡  
构建来华留学生就业促进与“走出去”企业本土人力资源开发协同机制,其实质是从人力资源开发储备角度,建立校企双方供需匹配、合作共赢关系。这一机制有利于企业利用好来华留学生资源,获得更加高效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能力;有利于来华留学生实现职业发展,提高来华留学含金量;有利于高校提升来华留学教育供给水平。现阶段行业特色院校和高职院校在人力资源校企协作方面走在前列,综合性工科院校亟需加入竞争。与此同时,校企协作也面临着企业动力不足、高校重视不够、毕业生质量不强等现实问题。为走出困境,政府决策层、高校育人主体和企业用人主体应该发挥各自作用,共同促成协同机制发挥最大作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高文志  余建星  宁向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燕生  
加入WTO十年后,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认为,根据购买力平价测算,2016年中国GDP将由2011年的11.2万亿美元升至19万亿美元,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望  蔡小军  
本文对我国“4”战略的发展历程及其内涵、动因、走出去的基本方式及其战略框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文章着重指出“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主体是我国政府或者企业,客体是国际市场,目标是获取发展条件和持续竞争优势,方式是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的观点。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红英  朱子阳  
近年,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大量在海外投资。经历了30多年的投资净流入后,中国成为了投资输出国。中国的许多政策都是围绕对外投资的,例如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此外,从2009年开始,中国开始其人民币国际化征程。有许多研究分析了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动因及影响。部分研究把"走出去"视为中国在国际领域的雄心和改变国际秩序的诉求。事实上,原因远非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劼  盛梅  张军  
2001年我国正式启动"走出去"战略。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走出去"战略成果显著,整体达到了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预期战略目的。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资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面临新形势和新环境,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对"走出去"行为进行阶段性评估,有利于在下一阶段扬长避短、优化投资结构,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