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83)
2023(6759)
2022(5464)
2021(5213)
2020(3909)
2019(8847)
2018(8496)
2017(16148)
2016(9103)
2015(10303)
2014(10171)
2013(9442)
2012(8655)
2011(7931)
2010(8344)
2009(7546)
2008(7420)
2007(7021)
2006(6420)
2005(5880)
作者
(23977)
(20089)
(19781)
(19259)
(13022)
(9488)
(9031)
(7632)
(7544)
(7465)
(6778)
(6530)
(6480)
(6447)
(6428)
(6068)
(6034)
(6007)
(5814)
(5794)
(4947)
(4930)
(4835)
(4651)
(4575)
(4552)
(4498)
(4387)
(4015)
(3968)
学科
(30899)
经济(30867)
管理(27038)
(26486)
(21896)
企业(21896)
(12373)
中国(10779)
(10047)
业经(9054)
(8836)
方法(8617)
地方(8291)
农业(8090)
(7558)
教育(7265)
(7145)
贸易(7139)
(6987)
数学(6859)
数学方法(6621)
理论(6221)
及其(6214)
(6081)
银行(6077)
(5996)
技术(5911)
(5880)
政策(5811)
方针(5202)
机构
学院(125111)
大学(119856)
(50150)
经济(48905)
管理(46658)
研究(42958)
理学(39425)
理学院(38951)
管理学(38291)
管理学院(38014)
中国(32617)
(25307)
(25218)
科学(23971)
(20861)
(20782)
中心(19656)
财经(18773)
(18693)
师范(18588)
研究所(18508)
(17383)
(16894)
(16551)
北京(16278)
(16165)
业大(15028)
技术(14819)
师范大学(14297)
经济学(14105)
基金
项目(77418)
研究(64097)
科学(61806)
基金(53355)
(44729)
国家(44232)
社会(39074)
科学基金(38129)
社会科(36909)
社会科学(36903)
(31799)
教育(31063)
编号(28459)
基金项目(26895)
(26543)
成果(24872)
自然(22450)
自然科(21877)
自然科学(21874)
自然科学基金(21485)
资助(21457)
课题(21403)
(18429)
(18383)
重点(17652)
(17463)
项目编号(17230)
(17107)
(16847)
规划(16155)
期刊
(62915)
经济(62915)
研究(40941)
中国(30050)
教育(25303)
管理(19190)
(18461)
(17543)
科学(14908)
(14711)
金融(14711)
学报(13831)
农业(11987)
业经(11759)
技术(11629)
大学(11573)
学学(10532)
经济研究(9766)
财经(9048)
职业(8067)
(7844)
问题(7666)
(7490)
(6837)
论坛(6837)
国际(6508)
现代(6422)
(5687)
改革(5609)
(5609)
共检索到200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佳妮  
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两所城市29位来华留学生的深度访谈和分析编码,发现对母国世界与留学国世界的比较、想象世界与留学国世界的比较构成了来华留学生就读或积极感知或消极感知。但是,留学生就读的积极感知和消极感知可以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和某些"关键事件"的影响发生转化。留学生就读积极感知会产生留学行动选择的"增殖效应",反之,留学生消极感知产生"蔓延效应"和"连锁效应"。由此提出了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媒体和出版业为提升来华留学生的积极感知可采取的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军  
我国来华留学教育呈现出绝对数量增长迅速但层次结构偏低的特点;来华留学教育的基本定位应基于国家战略与文化影响力的考虑,以提升高等教育开放程度,培养知华、友华人士为主要目标。目前来华留学生的"宽进宽出"政策、语言瓶颈及跨文化障碍等因素制约了留学生教育质量,应建构外国申请者入学考核体系、来华留学生预备教育体系、趋同化教学与个性化助学相结合的国际学生培养体系,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输出的质量和声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维春  杨晓平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衡量一个城市对外开放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国际化办学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尺。近十几年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留学生教育在规模与结构等方面均取得质的提升,在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处于"中心"位置,具有较强的拉力与吸引力。尽管目前存在增速渐缓、研究生比例偏低、学科结构发展不平衡、来源国际性不强等问题,但客观而言,学校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胡瑞  沈祖贤  李爱丽  
发展中东欧来华留学教育是"一带一路"倡议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东欧国家来华留学生总规模稳步扩大、层次结构不断优化、奖学金数量持续攀升。然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及其人才需求变化,中东欧来华留学生教育还存在规模偏小、高层次学历来华留学生不足、奖学金覆盖面偏窄且体系不健全等发展障碍。优化中东欧来华留学教育要注重留学生规模、质量和结构的协调发展,打造高效多元的奖学金资助体系,推进来华留学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提高来华留学教育管理服务水平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荣明  
"一带一路"倡议为发展留学生教育提供机遇。来华留学生教育推动"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来华留学生教育有利于培养知华友华的国际友人。"一带一路"倡议需要大量专业建设人才,更需要沿线国家民心相通,这就要求高校按照战略要求履行使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增进青年学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全面加强来华留学生教育。"一带一路"倡议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泽鸿  全克林  
广西与东盟各国的教育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果,随着东盟来华留学生人数的逐年递增,各高校面临的留学生教育管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留学生管理模式陈旧、教育教学工作者缺乏跨文化意识、教育教学实施不完善、留学生管理水平不高等,都有待解决。留学生教育实施标准化管理能够提升我们的办学标准,使我们的留学生教育达到国际化水平,扩大广西教育在东盟各国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东盟学子来华。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尹妍妍  
本研究对重庆九所高校抽样的433名留学生实施问卷调查,辅以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法等进行资料梳理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留学生拥有"文化诉求心理、跨国生活追求、经济衡量标准"三类来华留学初衷,以"文化诉求心理"最为突出;留学生生活学习压力以"活动参与及经济承受压力"最为突出,环境适应、日常交往、应对学业、文化融合、生活自理压力依次紧随。基于调研结果将诱因归纳为四个方面:来华理想与现实间存在落差感;日常生活存在孤独感;经济、学业、文化融合存在窘迫感;人身财产信仰存在无助感。本研究提出四项防范管理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梅倩  
基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时代诉求、“走出去”企业的现实需求以及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针对培养定位、培养内容、培养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校校联合、校企合作、政校企协同三个维度,分析来华留学生精准培养的实施路径,形成以企业需求为切入点、以校企协同为突破口、以“三教”改革为助推器、以“横向贯通、产教联通”为落脚点的来华留学生精准培养策略,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来华留学生培养新格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司林梅  鞠晓辉  杨光  
通过调查问卷,文章发现民办高校学生在自我效能、韧性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不同学科学生在韧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在自我效能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乐观和韧性维度上不存在年级差异;不同生源地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各维度没有显著差异。文章提出,民办高校应建立和完善积极心理资本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学生也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成长,提升积极心理资本,促进心理健康水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颖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创造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目前来华高职留学生教育呈现出规模小、非学历生为主、生源层次低、奖学金支持力度不足等特点;且存在着招生及就业保障机制不完善、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不高以及对留学生管理能力不够等问题。为促进来华高职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应积极拓宽留学生招生和就业渠道,着力优化留学生专业教学设计,努力提升为留学生服务的水平,大力加强留学生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庆华  郭长龙  梁阳  黄陈  
东南亚是一带一路倡议核心区域,高职院校招收留学生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江苏高职院校招收全日制留学生起步较早,目前规模最大,其中又以东南亚留学生居多,具有代表性,其就业质量是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成败的试金石。高职院校要着力提升留学生就业能力,通过建立留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机制、完善留学生招生机制、拓展就业能力提升途径等措施,提高留学生核心竞争力,为一带一路建设输出优秀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海洋  王志勇  毕萌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来华留学生越来越多,其教育规模日益扩大,在此背景下,必须提高教育层次及质量,通过借鉴一些国外留学生先进的教育经验,找出适合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方法,促进留学生教育效果的提升。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润东  
教师作为学校变革的"主力军",其对学校变革的态度对于变革实践具有重要价值。国外关于教师对学校变革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聚焦于:从态度持有者本身来看,有教师的教龄、个体经历、时间和精力、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教师对变革的认知和情感;从学校变革这一态度对象来看,有变革的民主性和实用性。这对于国内教师对学校变革积极态度的形成有如下启示:合理协调学校变革远景及当下行动;辩证看待变革理念和教师认知的统一性;关注教师的生存处境;增强教师的参与性;重视教师变革行动的情感体验;考虑不同地方与不同学校的差异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文倩  
近年来,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高等教育的开放程度增强,中国的留学生数量飞速增加。来华留学生数量和层次的变化,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具有跨文化的视野、知识、技能,在课堂上进行跨文化的有效沟通、协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慧君  
在国与国的交往中,有一群特殊的使者,他们背着书包和行囊走进中国的校园,在一种跨文化的氛围中开始了各自的学习、研究和探索。一段时间后,也许几个月,也许一年、三年,他们带着新的知识和文化印迹踏上新的征途,还有人会留在中国生活、工作,我们通常把这些人称作来华留学生,并把他们看作我国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