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67)
- 2023(7001)
- 2022(5940)
- 2021(5341)
- 2020(4275)
- 2019(9608)
- 2018(9489)
- 2017(17116)
- 2016(9769)
- 2015(11190)
- 2014(11319)
- 2013(11164)
- 2012(11210)
- 2011(10464)
- 2010(10810)
- 2009(10068)
- 2008(10021)
- 2007(9399)
- 2006(8593)
- 2005(8156)
- 学科
- 济(45504)
- 经济(45456)
- 业(23398)
- 管理(23273)
- 地方(17208)
- 企(16863)
- 企业(16863)
- 中国(16720)
- 农(14184)
- 学(12346)
- 业经(11397)
- 方法(11291)
- 地方经济(9845)
- 农业(9782)
- 发(9538)
- 数学(8907)
- 融(8876)
- 金融(8876)
- 银(8791)
- 银行(8752)
- 数学方法(8717)
- 行(8590)
- 制(8278)
- 贸(7939)
- 贸易(7928)
- 环境(7695)
- 易(7561)
- 财(7313)
- 技术(7129)
- 发展(7078)
- 机构
- 学院(147084)
- 大学(144536)
- 研究(61237)
- 济(54817)
- 经济(53411)
- 中国(46851)
- 管理(46582)
- 科学(41489)
- 理学(38047)
- 理学院(37385)
- 管理学(36424)
- 管理学院(36152)
- 所(34436)
- 京(33920)
- 农(32495)
- 研究所(31168)
- 中心(26817)
- 江(25703)
- 农业(25598)
- 财(25270)
- 业大(23721)
- 范(22932)
- 师范(22591)
- 北京(22301)
- 院(22199)
- 省(21851)
- 州(20775)
- 技术(19541)
- 科学院(19252)
- 财经(18607)
- 基金
- 项目(90521)
- 科学(68928)
- 研究(64053)
- 基金(61268)
- 家(55547)
- 国家(54997)
- 科学基金(44629)
- 省(37543)
- 社会(37412)
- 社会科(35195)
- 社会科学(35188)
- 划(31971)
- 基金项目(31486)
- 自然(29250)
- 教育(28703)
- 自然科(28538)
- 自然科学(28530)
- 自然科学基金(27975)
- 发(26384)
- 编号(26328)
- 资助(26028)
- 成果(22372)
- 重点(21756)
- 发展(20740)
- 展(20378)
- 课题(20357)
- 部(18284)
- 计划(18281)
- 创(18227)
- 科技(17260)
共检索到250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尹彦强 傅荣兵 黄旭雄 温文 施兆鸿 罗海忠 严佳琦
研究了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从初孵仔鱼到孵化后33日龄稚鱼期间的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条石鲷初孵仔鱼体内可检测到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但胰蛋白酶、酸性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均很低。9日龄仔鱼胰蛋白酶总活力(U/larva)有显著升高,并随发育的进行逐渐升高。28日龄稚鱼酸性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总活力有显著增大,33日龄稚鱼的蛋白酶和脂肪酶总活力较28日龄稚鱼显著增大。9日龄仔鱼的淀粉酶总活力显著升高,并随发育的进行逐渐增大,但进入稚鱼期后淀粉酶活力随稚鱼生长发育而显著降低。研究表明条石鲷仔稚鱼消化酶活性与其发育阶段及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芹 龙勇 屈波 罗莉 刁晓明
测定了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仔稚鱼从出膜至30日龄时的生长、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在仔鱼出膜后第1天,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均能检测到活性,而胃蛋白酶活性在第22日龄才检测到。可溶性蛋白的含量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活性随着仔稚鱼的发育而发生变化,其全活力与比活力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蛋白酶比活力在仔鱼4日龄时达到最大值(4.193±0.04)U/mgprotein;之后随日龄的增加比活力降低,直至15日龄达到最小值(0.452±0.07)U/mgprotein。之后从15日龄到30日龄比活力逐渐增加。淀粉酶比活力从1日龄逐...
关键词:
瓦氏黄颡鱼 发育 消化酶 酶活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孙敏 柴学军 许源剑 王跃斌 胡则辉
测定了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多种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在日本黄姑鱼的胚胎发育阶段即能检测出较低的淀粉酶、脂肪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而胃蛋白酶和酸性磷酸酶不能被检出;淀粉酶、脂肪酶和胃蛋白酶的活性随着仔稚鱼的生长变化显著,淀粉酶和脂肪酶在仔鱼孵化后活力迅速增强,在仔鱼开口前比活值增至较高水平,分别为(0.433±0.010)U/mg和(388.53±16.16)U/g,这表明日本黄姑鱼在开口前体内就已经存在相应的消化酶,并可能具备了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的消化能力,为其食物摄取作准备。胃蛋白酶活性最早于8d仔鱼中检出,比活力值仅为(0.33±0.09)U/mg,...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 仔鱼 稚鱼 消化酶 酶活性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常抗美 毛建平 吴剑锋 张科杰
通过对条石鲷胚胎发育和仔鱼发育形态的观察,确定了条石鲷早期发育的进程。条石鲷的受精卵为圆球形、透明、浮性,卵径为0.90~0.95 mm,油球1个,卵裂为盘状卵裂。在水温23~24℃,盐度26~28的条件下,受精后7 h 10 min,胚胎发育至原肠期;受精后12 h,眼囊形成;受精后20 h 30 min,心跳开始搏动;受精后26 h 30 min,仔鱼孵出。初孵仔鱼全长1.78~2.03 mm,至5日龄全长3.25~3.30 mm时,卵黄囊完全消失;至8~15日龄,全长3.50~4.97 mm时,鳔形成;至18~20日龄,全长7.10~7.31 mm时,尾鳍鳍条发育完整。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永士 张海明 施永海 谢永德 陆根海 刘建忠 税春
选取梭鱼(Liza haematocheila)受精卵及出膜后3~28日龄鱼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变化以及鱼苗的生长特点。结果表明,梭鱼苗全长、体重与日龄均呈指数相关;全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增长相关,且为异速生长。梭鱼受精卵及鱼苗可检测到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淀粉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且在受精卵中活性较低,未检测到脂肪酶活性。3~16日龄,胃蛋白酶活性逐渐降低至最小值,胰蛋白酶活性先升高,最大值出现在10日龄,之后降低,16日龄后,两种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均在28日龄达到最大;淀粉酶活性分别在3~10日龄和22~28日龄不断升高,最大值出现在28日龄;3~7日龄...
关键词:
梭鱼 早期发育 生长 消化酶 营养需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云龙 樊启学 彭聪 胡培培 宗克金 宋林 沈凡
研究了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从孵化至30 DAH(日龄,Days after hatching)几种消化酶及碱性磷酸酶比活力的变化情况。胃蛋白酶直至30 DAH仍未检出活性。而胰蛋白酶表现出较高的比活力,其比活力在初次摄食之后显著上升,6 DAH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显著降低(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正荣 柳学周 于毅 史宝 张言祥 徐永江 王滨 姜燕 孙冉冉
为了解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早期发育阶段的消化生理特性,测定了黄条鰤胚胎、仔稚幼鱼阶段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在黄条鰤仔鱼出膜前胚胎阶段,即能检测到脂肪酶、淀粉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初孵仔鱼体内(1 d)初次检测出胰蛋白酶的活性。脂肪酶和碱性磷酸酶比活力在仔鱼孵化后迅速增强(P
关键词:
黄条鰤 胚胎 仔稚幼鱼 消化酶 比活力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芹 唐洪玉
测定了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仔稚鱼从出膜到30日龄的生长、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初孵仔鱼即能检测到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性,2日龄检测到碱性磷酸酶活性。投喂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日龄的增加显著增加(P<0.05),饥饿组可溶性蛋白含量6日龄前增加不显著,6日龄后开始下降。所测消化酶的全活力与比活力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模式。各消化酶的全活力基本是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投喂组胰蛋白酶比活力在10日龄达最大值,随后显著下降;饥饿组胰蛋白酶比活力在4日龄达最大值,随后显著下降。投喂组淀粉酶在5日龄达到最大值,从6日龄到12日龄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随后增加至1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铭 胡先成 韩强 罗颖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和分析了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 ophila)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活性及其变化。结果显示,在胚胎发育初期,其胃蛋白酶的活性一直很低,在孵化前期,其胃蛋白酶的活性增高,之后继续升高,在孵出后5 d的仔鱼,其胃蛋白酶的活性达到最高。在胚胎发育初期,其胰蛋白酶活性相对较高,在眼黑色素出现期时明显升高,而在孵化前期时再次升高,孵出后5 d的仔鱼,其胰蛋白酶的活性亦达到最高。这也说明在河川沙塘鳢的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其蛋白酶的活性总体呈上升的趋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中之 柳学周 徐永江 李娟 曲建忠 兰功刚 梁翻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饥饿对条石鲷仔稚幼鱼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18、22和26℃时,初孵仔鱼的PNR点分别出现在6~7d、6~7d和4~4.5d。仔鱼开口摄食时间随温度降低而滞后,22℃时初次摄食率最高,26℃时初次摄食率降至50%以下。温度对仔稚幼鱼耐饥饿的能力影响明显,18和22℃时,前期仔鱼半数死亡时间为4~5d,而13日龄仔鱼半数死亡时间为2.5d,24日龄稚鱼的为1.5~2d,实验鱼饥饿3d后,大部分已经不能恢复摄食。在26℃时,前期仔鱼和13日龄仔鱼的半数死亡时间为1.5d,24日龄稚鱼为2~2.5d,而45日龄幼鱼在22和26℃时半数死亡时间都为6d,表明随着生长发育,苗种对...
关键词:
条石鲷 仔稚幼鱼 饥饿 生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礼龙 吴伟军 叶华 李哲 柯真林 周康奇 李育森 林勇 苏胜齐
本实验探究了乌原鲤(Procypris mera)1 DAH(Day after hatching,日龄)仔鱼到80 DAH幼鱼的生长过程中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规律及其生长和肠道组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乌原鲤仔稚幼鱼阶段全长和体质量的拟合增长方程分别为y=-0.00481x2+1.00636x+3.33020(R2=0.985,P<0.05)和y=0.1731x2+3.76634x-40.61142(R2=0.990,P<0.05),特定生长率为7.740 2%/d。肠道组织8 DAH时出现大量的杯状细胞和黏膜褶皱,15 DAH时肠道组织分层明显,27 DAH时黏膜褶皱高度不一、肌肉层增厚,45 DAH时出现肠腺,标志发育趋于完善。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碱性磷酸酶在1 DAH时均已检测出活性,且这4种消化酶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脂肪酶活性在1~13 DAH时期是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并于13 DAH达到最小值(0.654±0.165) U/g,在17 DAH达到峰值(1.437±0.110) U/g后呈先波动下降后显著上升的趋势;淀粉酶活性在3 DAH达到最小值(0.039±0.002) U/g,随后显著上升,在7 DAH达到最大值(0.146±0.005) U/g后呈波动下降趋势;胰蛋白酶活性在6 DAH达到最小值(232.677±26.620) U/mg,在6~13 DAH时期显著上升,在17 DAH后总体呈上升趋势;碱性磷酸酶活性在1~4 DAH时期缓慢上升,在5~13 DAH时期显著上升,在13~35 DAH时期波动下降,在35 DAH后又呈显著上升趋势。由此可得出结论,乌原鲤早期发育过程中的主要消化酶活性随着生长发生显著变化,其消化功能逐渐完善;在5~15 DAH应投喂含有足量蛋白质和脂肪的饵料,在15~45 DAH需投喂充足蛋白质和脂肪的配合饲料,在45~80 DAH需投喂营养均衡并含有一定比例碳水化合物的配合饲料。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滔 肖志忠 刘清华 李军
为完善条石鲷的早期组织发育过程,探索条石鲷仔鱼早期高死亡率的内在发育机制,实验对鳃器官的早期发育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条石鲷仔鱼在1日龄时出现鳃原基;2日龄,原始鳃弓形成;3日龄,鳃丝原基出现;6日龄,鳃丝两侧的扁平细胞向外突出而形成原始的鳃小叶,假鳃出现;7日龄,鳃小叶基部出现泌氯细胞;8日龄,泌氯细胞开始分泌蛋白样物质;14日龄,鳃的结构分化发育完善。钠钾三磷酸腺苷酶(Na+,K+-ATPase)的相对活性从胚胎分裂期不断增加,直至器官分化期。此后活性逐渐降低,并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直至9日龄活性才开始上升。而12日龄之后又不断下降,到14日龄降至最低值(0.246±0.126)U/g。此...
关键词:
条石鲷 鳃 发育 钠钾三磷酸腺苷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仁协 洪万树 张其永 陈仕玺 王琼
采用酶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大弹涂鱼前期仔鱼、后期仔鱼、稚鱼和早期幼鱼发育过程中胰腺酶、肠酶和胃蛋白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4种胰腺酶(淀粉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羧肽酶A)和8种肠酶(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海藻糖酶、纤维二糖酶、碱性磷酸酶、氨基肽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的比活力均在仔鱼期较高,稚鱼期降至最低,早期幼鱼则急剧上升,而每尾鱼酶的总活力却随着幼体的发育而逐渐增加;(2)胃蛋白酶活性在后期仔鱼才开始检测到,此后一直呈显著上升趋势;(3)早期幼鱼肠部位的4种胰腺酶活性分别占其酶总活性的百分比均显著高于稚鱼期;(4)稚鱼期仅3种肠酶(麦芽糖酶、纤维二糖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高度富积...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马爱军 柳学周 吴莹莹 徐永江
研究了半滑舌鳎仔、稚、幼鱼期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的变化及其在成鱼肝脏、前肠、中肠和后肠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半滑舌鳎受精卵时期就有了一定的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淀粉酶活力在30日龄和60日龄最高,2日龄最低;蛋白酶活力在8日龄最高,14日龄仔鱼、30日龄稚鱼和60日龄幼鱼略低,2日龄最小。成鱼体内淀粉酶的比活力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肝脏>后肠>前肠>中肠,肝脏与各肠段内淀粉酶比活力差异极为显著(P后肠>中肠>前肠。肝脏内的两种酶比活力都很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超 杨瑞斌 胡文彪 范锦桧
采用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得到黄颡鱼(Pelteobagrusf ulvidraco)消化系统胰蛋白酶原基因cDNA,并且对其早期发育过程中仔稚鱼(1~3日龄)消化系统胰蛋白酶原基因表达进行检测和定量。结果表明,黄颡鱼消化系统中胰蛋白酶原的基因表达起始于1日龄,1~6日龄表达量快速增加、6~23日龄表达量呈起伏式增加、23~30日龄表达量显著增加。该结果同时表明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黄颡鱼胰蛋白酶原基因的表达量,能反映其肠道消化功能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建议黄颡鱼仔稚鱼转饵时间在23日龄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