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9)
2023(1257)
2022(1175)
2021(1035)
2020(1005)
2019(2231)
2018(2320)
2017(4144)
2016(2641)
2015(3120)
2014(3095)
2013(3216)
2012(3156)
2011(2842)
2010(2854)
2009(2668)
2008(2884)
2007(2597)
2006(2274)
2005(2110)
作者
(10414)
(8740)
(8657)
(8309)
(5747)
(4402)
(4057)
(3462)
(3364)
(3247)
(3065)
(3043)
(2973)
(2942)
(2880)
(2784)
(2758)
(2676)
(2661)
(2590)
(2300)
(2233)
(2226)
(2098)
(2059)
(2020)
(1955)
(1934)
(1919)
(1912)
学科
(9744)
经济(9730)
方法(5936)
(5219)
管理(5119)
(5089)
数学(4966)
数学方法(4751)
(4140)
企业(4140)
(2179)
(1942)
理论(1880)
(1828)
贸易(1827)
(1818)
(1783)
(1610)
金融(1608)
水产(1600)
中国(1547)
(1432)
教育(1387)
业经(1368)
地方(1354)
(1347)
(1331)
技术(1308)
(1288)
动物(1280)
机构
大学(43969)
学院(41888)
研究(17466)
科学(13919)
(13486)
(13313)
经济(13123)
管理(12953)
中国(12089)
农业(11212)
理学(11177)
理学院(10958)
(10935)
管理学(10467)
管理学院(10410)
(10259)
研究所(10184)
业大(10069)
中心(7509)
农业大学(7210)
(7018)
(6618)
实验(6536)
北京(6472)
(6358)
实验室(6357)
(6234)
(6120)
(6117)
重点(6089)
基金
项目(29455)
科学(21716)
基金(20822)
(20358)
国家(20239)
研究(16682)
科学基金(15880)
自然(12376)
自然科(12115)
自然科学(12110)
自然科学基金(11872)
(11641)
(10741)
资助(10350)
基金项目(10081)
社会(8780)
社会科(8293)
社会科学(8290)
计划(7892)
教育(7573)
科技(7509)
重点(7107)
科研(6213)
(6140)
(6080)
专项(5966)
编号(5858)
(5662)
(5563)
(5531)
期刊
学报(13222)
(13098)
经济(13098)
(11689)
研究(10399)
科学(9372)
大学(8720)
学学(8404)
农业(8258)
中国(8187)
管理(4579)
业大(4368)
(4365)
(4349)
统计(4176)
农业大学(3903)
教育(3582)
(3327)
技术(3204)
决策(3191)
(3108)
中国农业(2574)
(2426)
金融(2426)
自然(2372)
科技(2283)
图书(2203)
技术经济(2160)
经济研究(2147)
自然科(2137)
共检索到61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蔡春尔  李春霞  藤一悦  林子龙  顾碧莹  何培民  
研究了我国主要经济红藻之一条斑紫菜藻红蛋白各种粗提方法。采用"溶胀+组织捣碎"法破碎条斑紫菜叶状体细胞,依次研究活性炭、利凡诺等化学试剂和等电点、溶液浓度、pH、温度、差速离心等物理条件对条斑紫菜破碎液中藻红蛋白纯度和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小量活性碳与利凡诺的结合使用不能提高藻红蛋白纯度,单独使用活性碳,随用量提高,其纯度上升,在活性碳用量是紫菜用量的1/10时提纯效果最佳。藻红蛋白等电点沉淀后纯度反而下降,但pH调节与硫酸铵沉淀结合可显著提升纯度,且与原溶液浓度成正比,藻红蛋白纯度最高达到1.35。此外,盐析过程中差速离心还可继续提升纯度,达到1.42,而通过控制温度来变性蛋白的方法不能达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方勇  杨方美  赵殿峰  杨文建  赵立艳  辛志宏  马宁  施瑛  胡秋辉  
【目的】研究木瓜蛋白酶对条斑紫菜R-藻红蛋白的抗氧化性和肿瘤增殖抑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波破壁法提取条斑紫菜R-藻红蛋白,用DEAE柱层析法纯化后进行木瓜蛋白酶酶解,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以还原力A700为考察指标确定酶解反应的最佳工艺参数,进一步测定获得的R-藻红蛋白及其酶解物的还原力、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和对人肉瘤细胞U2O及人肝癌细胞HepG-2的肿瘤增殖抑制活性。【结果】R-藻红蛋白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木瓜蛋白酶添加量25 000 U.g-1,pH 7.0,温度50℃,酶解时间4 h。在此条件下,R-藻红蛋白酶解物还原力为0.573,较未酶解的R-藻红蛋白提高了2.35倍;清除羟自由...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宋惠平  于佳  李钐  魏玉西  王文秀  许丽娜  韩丹  
以条斑紫菜为原料,分别提取水溶、酸溶、碱溶、盐溶性蛋白质,并用6种蛋白酶酶解,将所得24种酶解物采用琼脂孔穴扩散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四联微球菌(Micrococcus tetragenus)、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以及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4种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水溶性胃蛋白酶酶解物的抑菌活性最优。将水溶性蛋白质经硫酸铵沉淀以及超滤分级,比较不同饱和度硫酸铵沉淀所得蛋白质酶解物以及不同分子量多肽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水溶性蛋白在硫酸铵饱和度为40%、50%时沉淀所得蛋白的胃蛋白酶酶解物中,相对...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凤  陶慧卿  何培民  
对紫菜多糖提取液中的杂蛋白质去除方法和条件优化进行了研究。采用Sevag法与三氯乙酸(TCA)法去除紫菜多糖中的游离蛋白质,分别研究了不同溶剂体积比、用量、处理温度和时间等主要因子对蛋白质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Sevag法最佳脱蛋白条件为氯仿∶正丁醇=3∶1,样品:氯仿-正丁醇=3∶1,振荡时间为30 min;三氯乙酸法(TCA法)最佳脱蛋白条件为反应温度80℃、三氯乙酸用量4%、反应时间30 min。两种脱蛋白方法比较发现:三氯乙酸法去除蛋白质质的效果优于Sevag法。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孟庆俊  林少珍  项彬彬  南春容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N、P浓度、不同化合态N及N∶P比值对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N、P吸收速率,以及P浓度对坛紫菜生长速率和藻红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营养盐浓度的升高,坛紫菜对N、P的吸收速率也随之增高,当无机氮浓度达到100μmol/L时,坛紫菜对N、P的吸收速率趋向接近最大值;当NO3--N∶NH4+-N比值为1∶5时,坛紫菜对N的吸收达到最大值;坛紫菜对P的吸收速率随NO3--N∶NH4+-N比值的减小而略有增大;坛紫菜对N的吸收速率随着N∶P比值的增大而增大,而对P的吸收速率随着N∶P比值的增大而减小;在磷浓度低于12μmol/L的情况下,坛紫菜的生...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顾善邦  
吕四紫菜养殖海区,每年九、十月份是浒苔硅藻繁殖、附生旺季。其危害紫菜出苗和单孢子附着,轻者减产、重者失收。防除紫菜苗网上杂藻,除用柠檬酸海水液浸泡和冷冻外,采用干燥法——晒网,也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概述如下: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施敏健  王惠冲  
绿藻是条斑紫菜养殖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它严重地降低了紫菜的产量和加工时的品级率。目前,已有晒网、柠檬酸浸泡、冷藏网等多种办法除绿藻,均有一定效果。而对绿藻的预防应该从育苗时开始,因为,在育苗期,海水和果孢子水中的绿藻孢子亦能钻入贝壳,并与条斑紫菜营养藻丝同步生长、发育、成熟、放散,至秋季采苗时,与壳孢子同时附着于网帘,成为海区绿藻难以根除的主要原因。而这点往往被人工育苗所忽略,现就条斑紫菜育苗期绿藻的预防介绍几种办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冯子慧  李信书  魏华  何培民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紫外辐射(UVR)对条斑紫菜藻体不同部位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以探讨条斑紫菜不同部位对紫外辐射反应的差异性。在全光谱PAB(PAR+UV-A+UV-B,280~700 nm)和滤除紫外辐射UVR(UV-A+UV-B)的有效光辐射(PAR,395~700 nm)两种处理下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PAB处理后的各部位藻体最大光化学效率下降程度均高于PAR处理后,且弱光期恢复程度低、速度慢。藻体不同部位间最大光化学效率下降程度也存在差异,藻体梢部对PAB的耐受性高,恢复也较快;基部耐受性最差,恢复也较慢。藻红蛋白(phycoerythrin,PE)和藻蓝...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杭楠  谢潮添  陈昌生  纪德华  徐燕  
蛋白质样品的制备是双向电泳分析的关键。为探索适用于坛紫菜叶状体蛋白质双向电泳样品的制备方法,实验对3种常用植物蛋白质分离方法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并分别同3种蛋白质裂解液联用,比较了9种方法的总蛋白质得率及双向电泳图谱效果。结果发现,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与裂解液C(7 mol/L尿素,2 mol/L硫脲,2%CHAPS,2%TritonX-100,2%IPG Buffer pH 3~10,65 mmol/L DTT)联用的方法,坛紫菜叶状体的蛋白质得率最高,且双向电泳图谱显示此法获得的蛋白质点数最多,蛋白点形状规则,水平和垂直拖尾情况较轻,图像清晰。实验结果还发现,在进行双向电泳分析时,采用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颖颖  刘筱潇  阎斌伦  王长海  
研究条斑紫菜水溶性抽提液对前沟藻、中肋骨条藻、米氏凯伦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等4种赤潮微藻生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甲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和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浸泡条斑紫菜干粉,经抑藻圈方法检测条斑紫菜水溶性抽提液的抑藻活性。通过测定藻细胞密度和细胞体积,观察藻细胞形态,分析藻细胞内叶绿素、蛋白质和多糖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对抑藻活性最大的提取物对前沟藻、米氏凯伦藻、中肋骨条藻和塔玛亚历山大藻赤潮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进行分析,并依次以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为提取溶剂,采用液液分离法对此提取物做了进一步分离。结果表明,当条斑紫菜水溶性抽提液浓度超过16g/L时能显著抑制4种赤潮微藻的生长,尤其是对...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杰  牟宗娟  杨慧超  茅云翔  阎永伟  莫照兰  
绿斑病(Green spot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海区栽培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病害,在整个紫菜栽培期间都可能发生,以每年11~12月份最为严重,主要出现在幼叶期和成叶期。首先,在叶状体上出现红色或淡红色小斑,而后逐渐转变为绿色,病斑继续扩展,在叶状体表面形成若干孔洞,后期几乎整个藻体变绿。本研究对日照地区患绿斑病的条斑紫菜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得到5株优势菌(编号为Y1~Y5),人工回感实验结果显示,Y1可以引起健康条斑紫菜发生绿斑病。对Y1进行了生理生化检测、16S rRNA、dnaA和dnaN基因序列分析,确定病原菌为海洋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marina)。对绿斑病的发病进程进行了观察,并检测了培养温度、海水比重和养殖密度等环境因子对绿斑病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温和高密度养殖会加速绿斑病病情的发展,海水比重为1.022时,绿斑病发病较严重。本研究确定了一株引起条斑紫菜绿斑病的病原菌,并分析了部分理化因子对感染的影响,为条斑紫菜绿斑病的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盛  吴祖建  林奇英  谢联辉  
藻红蛋白(PE)具有特征性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是一种新颖的荧光分子探针.经反复探索研究建立了盐析、离子交换层析、羟基磷灰石吸附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的分离纯化方案,从珊瑚藻中分离纯化出R-藻红蛋白(R-PE),其纯度[D(565nm)/D(280nm)]高达1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唐隆晨  丁洪昌  严兴洪  
从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绿色突变体和红色突变体种内杂交产生的F_1叶状体中,分离出新品系LC-14。该品系的F_1叶状体在生长速度和品质等方面均显著优于条斑紫菜野生型栽培品系(WT)。日龄70 d的叶状体平均长度和湿重,LC-14品系分别为106.53 cm和3.07 g,分别是WT品系的4.39和10.27倍。培养至第55天,LC-14品系的3种主要光合色素(叶绿素a、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含量分别为9.85 mg/g、52.09 mg/g和23.26 mg/g,分别比WT品系提高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玲  曹荣  王联珠  刘淇  刘胜男  
为探讨烤制对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主要风味物质的影响,研究烤制前后条斑紫菜挥发性成分的变化。采用电子鼻、FlavourSpec?风味分析仪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对比分析条斑紫菜在烤制前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变化。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条斑紫菜烤制前后的挥发性成分存在一定差异,二者的第一、二主成分相同,均为烃类、含氮化合物类物质,但其对主成分的贡献率不同。风味分析表明条斑紫菜烤制前后挥发性成分差异显著,烤制后出现吡嗪类特征风味物质。SPME-GC-MS分析表明醛类、醇类、酮类和烷烃类构成了条斑紫菜的主体风味,烤制后吡嗪、甲基吡嗪、2,5-二甲基-吡嗪、2-乙基-5-甲基-吡嗪、3-乙基-2,5-二甲基-吡嗪和2-乙基-6-甲基-吡嗪等物质含量显著增加。综上所述,经过烤制,构成条斑紫菜的主要风味物质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吡嗪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显著增加。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玲  曹荣  王联珠  刘淇  陈少凡  符鹏飞  
以不同收割期的靖海湾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营养价值并评价其鲜味。通过测定基本营养成分、无机元素组成和氨基酸组成,分析其营养学特征,通过测定游离氨基酸与呈味核苷酸组成,进而计算滋味活性值(Tasteactivevalue,TAV)与味精当量(Equivalent umamiconcentration,EUC)。结果显示,靖海湾条斑紫菜蛋白质含量丰富,头水和二水紫菜的蛋白含量均在49%以上,显著高于四水和六水紫菜(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