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6)
2023(1731)
2022(1473)
2021(1375)
2020(1144)
2019(2622)
2018(2574)
2017(4442)
2016(2681)
2015(2918)
2014(2907)
2013(2996)
2012(2707)
2011(2484)
2010(2520)
2009(2353)
2008(2430)
2007(2236)
2006(1936)
2005(1704)
作者
(10649)
(9012)
(8921)
(8500)
(5606)
(4436)
(4023)
(3544)
(3437)
(3261)
(3018)
(2997)
(2989)
(2969)
(2903)
(2898)
(2855)
(2718)
(2650)
(2631)
(2445)
(2254)
(2147)
(2077)
(2053)
(2026)
(2022)
(1988)
(1977)
(1918)
学科
(9211)
经济(9202)
管理(6051)
(5722)
方法(5542)
数学(4820)
数学方法(4554)
(4405)
企业(4405)
(4363)
(2886)
(2026)
农业(1804)
理论(1735)
中国(1682)
业经(1571)
(1521)
(1492)
地方(1440)
(1374)
贸易(1373)
(1368)
(1362)
(1338)
(1302)
环境(1298)
财务(1275)
财务管理(1271)
水产(1255)
及其(1247)
机构
大学(41593)
学院(41297)
研究(16145)
(14435)
科学(13917)
管理(12488)
农业(12094)
(11881)
经济(11499)
中国(11392)
业大(10940)
理学(10796)
理学院(10608)
管理学(10026)
管理学院(9986)
(9985)
(9404)
研究所(9338)
农业大学(8010)
(7263)
中心(7024)
(6865)
实验(6763)
技术(6666)
实验室(6590)
(6523)
(6390)
工程(6229)
重点(6185)
科学院(5787)
基金
项目(29986)
科学(22043)
基金(21326)
(20993)
国家(20873)
科学基金(16727)
研究(15870)
自然(13463)
自然科(13187)
自然科学(13180)
自然科学基金(12921)
(12608)
(11065)
资助(10330)
基金项目(10228)
计划(8421)
社会(8329)
科技(8104)
社会科(7932)
社会科学(7924)
教育(7258)
重点(7052)
科研(6219)
专项(6075)
(6030)
(5774)
(5667)
(5579)
编号(5518)
(5478)
期刊
学报(14327)
(13402)
(12236)
经济(12236)
科学(9819)
大学(9632)
学学(9458)
农业(9359)
研究(9002)
中国(8443)
业大(5145)
管理(5079)
农业大学(4640)
(4516)
(4055)
技术(4029)
统计(3976)
(3673)
(3224)
决策(3125)
中国农业(3051)
自然(3050)
自然科(2737)
自然科学(2737)
教育(2552)
科技(2495)
技术经济(2245)
(2080)
金融(2080)
经济研究(2077)
共检索到59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凤  陶慧卿  何培民  
对紫菜多糖提取液中的杂蛋白质去除方法和条件优化进行了研究。采用Sevag法与三氯乙酸(TCA)法去除紫菜多糖中的游离蛋白质,分别研究了不同溶剂体积比、用量、处理温度和时间等主要因子对蛋白质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Sevag法最佳脱蛋白条件为氯仿∶正丁醇=3∶1,样品:氯仿-正丁醇=3∶1,振荡时间为30 min;三氯乙酸法(TCA法)最佳脱蛋白条件为反应温度80℃、三氯乙酸用量4%、反应时间30 min。两种脱蛋白方法比较发现:三氯乙酸法去除蛋白质质的效果优于Sevag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丽源  彭卫红  甘炳成  
对桑黄多糖提取液中的蛋白质去除方法和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Sevag法与三氯乙酸(TCA)法去除桑黄多糖中的游离蛋白质,比较两种方法对蛋白质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氯乙酸法去除蛋白质的效果优于Sevag法,其最佳脱蛋白条件为:5%三氯乙酸用量,处理3次,反应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蛋白质去除率为82%,多糖损失率为10.8%。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蔡春尔  李春霞  藤一悦  林子龙  顾碧莹  何培民  
研究了我国主要经济红藻之一条斑紫菜藻红蛋白各种粗提方法。采用"溶胀+组织捣碎"法破碎条斑紫菜叶状体细胞,依次研究活性炭、利凡诺等化学试剂和等电点、溶液浓度、pH、温度、差速离心等物理条件对条斑紫菜破碎液中藻红蛋白纯度和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小量活性碳与利凡诺的结合使用不能提高藻红蛋白纯度,单独使用活性碳,随用量提高,其纯度上升,在活性碳用量是紫菜用量的1/10时提纯效果最佳。藻红蛋白等电点沉淀后纯度反而下降,但pH调节与硫酸铵沉淀结合可显著提升纯度,且与原溶液浓度成正比,藻红蛋白纯度最高达到1.35。此外,盐析过程中差速离心还可继续提升纯度,达到1.42,而通过控制温度来变性蛋白的方法不能达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梅新娅  
为了探讨南瓜多糖的制备方法,采用热水浸提和乙醇沉淀提取南瓜粗多糖,分别用三氯乙酸(TCA)法、NaCl法和CaCl2法研究其脱蛋白,用薄层层析(TLC)对南瓜多糖的单糖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2种方法相比,TCA法脱蛋白效率最高,但其多糖损失率也较高。另外,CaCl2法脱蛋白效率比NaCl法要高。南瓜多糖是由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和鼠李糖这6种单糖组成。说明依次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和TCA法脱蛋白的方法能制备高纯度的南瓜多糖。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宋惠平  于佳  李钐  魏玉西  王文秀  许丽娜  韩丹  
以条斑紫菜为原料,分别提取水溶、酸溶、碱溶、盐溶性蛋白质,并用6种蛋白酶酶解,将所得24种酶解物采用琼脂孔穴扩散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四联微球菌(Micrococcus tetragenus)、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以及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4种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水溶性胃蛋白酶酶解物的抑菌活性最优。将水溶性蛋白质经硫酸铵沉淀以及超滤分级,比较不同饱和度硫酸铵沉淀所得蛋白质酶解物以及不同分子量多肽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水溶性蛋白在硫酸铵饱和度为40%、50%时沉淀所得蛋白的胃蛋白酶酶解物中,相对...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李苹苹  丁霄霖  
探讨了酶法与Sevage法联用脱除紫贻贝(Mytilus edulislinnaeus)多糖蛋白。通过正交中心组合实验,应用响应面分析法考察酶法脱蛋白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酶法脱蛋白的最优工艺参数为:pH7.1,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加入量0.5 U/mg粗多糖,温度41℃,氯化钙加入量7.4 mg/g,时间3 h。在酶解的基础上应用Sevage法脱除游离蛋白,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氯仿∶正丁醇=5∶1,料液比4∶1,振摇时间20 min。酶法与Sevage联用法脱除贻贝多糖蛋白的脱除率为78.5%;与其它传统脱蛋白方法比较,该法适应范围广、样品损耗少、经济、快速、效果理想,为多糖的分离纯化研究提供了...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何芳  汪之和  马婉婉  施文正  
采用4种不同截留分子量(MWCO)的超滤膜对条斑紫菜多糖(Pyropia yezoensis Polysaccharide,PP)进行分离,得到分子量分别为PPⅠ(MW≥100 000)、PPⅡ(MW:50 000-100 000)、PPⅢ(MW:10 000-50 000)、PPⅣ(MW:5 000-10 000)和PPⅤ(MW≤5 000)5种不同分子量的多糖,进一步对5种多糖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不同分子量的PP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DPPH·自由基都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自由基清除率均随多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方勇  杨方美  赵殿峰  杨文建  赵立艳  辛志宏  马宁  施瑛  胡秋辉  
【目的】研究木瓜蛋白酶对条斑紫菜R-藻红蛋白的抗氧化性和肿瘤增殖抑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波破壁法提取条斑紫菜R-藻红蛋白,用DEAE柱层析法纯化后进行木瓜蛋白酶酶解,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以还原力A700为考察指标确定酶解反应的最佳工艺参数,进一步测定获得的R-藻红蛋白及其酶解物的还原力、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和对人肉瘤细胞U2O及人肝癌细胞HepG-2的肿瘤增殖抑制活性。【结果】R-藻红蛋白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木瓜蛋白酶添加量25 000 U.g-1,pH 7.0,温度50℃,酶解时间4 h。在此条件下,R-藻红蛋白酶解物还原力为0.573,较未酶解的R-藻红蛋白提高了2.35倍;清除羟自由...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杰  牟宗娟  杨慧超  茅云翔  阎永伟  莫照兰  
绿斑病(Green spot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海区栽培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病害,在整个紫菜栽培期间都可能发生,以每年11~12月份最为严重,主要出现在幼叶期和成叶期。首先,在叶状体上出现红色或淡红色小斑,而后逐渐转变为绿色,病斑继续扩展,在叶状体表面形成若干孔洞,后期几乎整个藻体变绿。本研究对日照地区患绿斑病的条斑紫菜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得到5株优势菌(编号为Y1~Y5),人工回感实验结果显示,Y1可以引起健康条斑紫菜发生绿斑病。对Y1进行了生理生化检测、16S rRNA、dnaA和dnaN基因序列分析,确定病原菌为海洋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marina)。对绿斑病的发病进程进行了观察,并检测了培养温度、海水比重和养殖密度等环境因子对绿斑病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温和高密度养殖会加速绿斑病病情的发展,海水比重为1.022时,绿斑病发病较严重。本研究确定了一株引起条斑紫菜绿斑病的病原菌,并分析了部分理化因子对感染的影响,为条斑紫菜绿斑病的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凤  顾中凯  何培民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唐隆晨  丁洪昌  严兴洪  
从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绿色突变体和红色突变体种内杂交产生的F_1叶状体中,分离出新品系LC-14。该品系的F_1叶状体在生长速度和品质等方面均显著优于条斑紫菜野生型栽培品系(WT)。日龄70 d的叶状体平均长度和湿重,LC-14品系分别为106.53 cm和3.07 g,分别是WT品系的4.39和10.27倍。培养至第55天,LC-14品系的3种主要光合色素(叶绿素a、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含量分别为9.85 mg/g、52.09 mg/g和23.26 mg/g,分别比WT品系提高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玲  曹荣  王联珠  刘淇  刘胜男  
为探讨烤制对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主要风味物质的影响,研究烤制前后条斑紫菜挥发性成分的变化。采用电子鼻、FlavourSpec?风味分析仪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对比分析条斑紫菜在烤制前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变化。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条斑紫菜烤制前后的挥发性成分存在一定差异,二者的第一、二主成分相同,均为烃类、含氮化合物类物质,但其对主成分的贡献率不同。风味分析表明条斑紫菜烤制前后挥发性成分差异显著,烤制后出现吡嗪类特征风味物质。SPME-GC-MS分析表明醛类、醇类、酮类和烷烃类构成了条斑紫菜的主体风味,烤制后吡嗪、甲基吡嗪、2,5-二甲基-吡嗪、2-乙基-5-甲基-吡嗪、3-乙基-2,5-二甲基-吡嗪和2-乙基-6-甲基-吡嗪等物质含量显著增加。综上所述,经过烤制,构成条斑紫菜的主要风味物质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吡嗪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显著增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培民  张政值  张荣铣  
对3 种不同株系丝状体和同一紫菜养殖群落不同植株的光合作用进行了比较, 并研究了光、温、溶解无机碳(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DIC) 浓度对紫菜叶状体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紫菜叶状体在15 °C时的光补偿点约为70 μm ol/ (m 2 ·s), 光饱和点为250 μm ol/ (m 2·s); 而20 °C时光补偿点约为180 μm ol/ (m 2·s), 光饱和点在750 μm ol/(m 2 ·s) 附近。25~30 °C, DIC为10 m m ol/L时叶状体的光合速率最高。不同株系丝状体及同一紫菜养殖群落不同品种藻株间的光合速率均存在显著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玲  曹荣  王联珠  刘淇  陈少凡  符鹏飞  
以不同收割期的靖海湾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营养价值并评价其鲜味。通过测定基本营养成分、无机元素组成和氨基酸组成,分析其营养学特征,通过测定游离氨基酸与呈味核苷酸组成,进而计算滋味活性值(Tasteactivevalue,TAV)与味精当量(Equivalent umamiconcentration,EUC)。结果显示,靖海湾条斑紫菜蛋白质含量丰富,头水和二水紫菜的蛋白含量均在49%以上,显著高于四水和六水紫菜(P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梁丽  马家海  林秋生  丁怀宇  闵建  周亚文  
通过海区采样,运用光镜和电镜观察等实验方法,研究了条斑紫菜叶状体色落症,并对患病紫菜加工成的干品进行了初步的品质分析。光镜检查结果表明,患病藻体细胞的液泡很大,色素体萎缩或是挤向细胞边缘,藻体基部死亡细胞较多;电镜下患病藻体细胞的红藻淀粉颗粒增多。品质分析显示,患色落症干紫菜的总糖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干紫菜,粗蛋白、脂肪、色素和游离氨基酸等指标均比正常干紫菜低,尤其是三种呈味氨基酸(Asp,Glu和Ala)所占比例非常低,由此造成紫菜品质低劣,对紫菜质量的影响较大。对健康藻体和患病藻体进行红外线活体吸收光谱的测定结果也表明,患色落症的藻体色素含量极低。用添加营养盐的海水对患色落症的藻体进行培养,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