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8)
- 2023(9924)
- 2022(9032)
- 2021(8480)
- 2020(7208)
- 2019(16603)
- 2018(16532)
- 2017(31783)
- 2016(17675)
- 2015(19856)
- 2014(19796)
- 2013(19746)
- 2012(17921)
- 2011(16092)
- 2010(15861)
- 2009(14249)
- 2008(13611)
- 2007(11559)
- 2006(9852)
- 2005(8397)
- 学科
- 济(65803)
- 经济(65734)
- 管理(47608)
- 业(45393)
- 企(37655)
- 企业(37655)
- 方法(33696)
- 数学(29415)
- 数学方法(29098)
- 农(17982)
- 学(16501)
- 中国(15851)
- 财(15076)
- 业经(14581)
- 地方(13304)
- 农业(11949)
- 理论(11775)
- 贸(11403)
- 贸易(11399)
- 制(11262)
- 易(11042)
- 和(10942)
- 环境(10892)
- 技术(10765)
- 教育(10294)
- 务(9913)
- 财务(9855)
- 财务管理(9840)
- 划(9426)
- 企业财务(9323)
- 机构
- 大学(249211)
- 学院(246538)
- 管理(99630)
- 济(90784)
- 经济(88555)
- 理学(87774)
- 理学院(86724)
- 管理学(85114)
- 管理学院(84687)
- 研究(82264)
- 中国(56693)
- 科学(55616)
- 京(53215)
- 农(46782)
- 业大(43202)
- 所(42377)
- 研究所(39318)
- 财(38598)
- 农业(37274)
- 中心(36607)
- 江(34658)
- 北京(33070)
- 范(32923)
- 师范(32528)
- 财经(32074)
- 院(29680)
- 经(29265)
- 州(28175)
- 技术(27747)
- 师范大学(26434)
- 基金
- 项目(179751)
- 科学(139801)
- 基金(129239)
- 研究(127349)
- 家(114331)
- 国家(113388)
- 科学基金(96443)
- 社会(77377)
- 社会科(73255)
- 社会科学(73234)
- 省(71861)
- 基金项目(70020)
- 自然(65624)
- 自然科(64061)
- 自然科学(64040)
- 自然科学基金(62886)
- 划(60715)
- 教育(58689)
- 资助(53054)
- 编号(51902)
- 成果(41465)
- 重点(40282)
- 部(38783)
- 发(37881)
- 创(37503)
- 课题(35790)
- 科研(34969)
- 创新(34897)
- 计划(34560)
- 大学(33069)
共检索到339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薛兆亮 严兴洪
以往研究紫菜细胞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时,常以叶状体的酶解单离体细胞为材料,但由于来自同一个叶状体的体细胞处于不同的分化阶段,离体培养时,体细胞的成活、再生和发育途径均不相同,从而无法准确地判断抗生素对紫菜离体细胞的生长和发育影响。以成活、萌发和发育途径等几乎一致的条斑紫菜壳孢子为研究材料,较系统地观察了3种抗生素对壳孢子的成活、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卡那霉素能促进条斑紫菜壳孢子的萌发、生长和发育。加卡那霉素培养7d,26%的壳孢子萌发体,其细胞数多于20个,比对照组多2倍,培养11d和18d,萌发体的平均长度分别为对照组的1.6倍和2.1倍。氨苄青霉素能显著地抑制条斑紫菜的壳孢子萌发、生长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凤美 王飞 张雯 酒立君 罗静 吴楠 吴恒
【目的】建立葡萄风信子体细胞胚再生体系,通过外部形态判断愈伤组织的类型,并探索胚性愈伤组织对头孢霉素和潮霉素的敏感性。【方法】以多年生葡萄风信子‘蓝穗’的盛花期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筛选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时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质量浓度及配比;石蜡切片法观察不同愈伤组织内部的细胞结构,诱导具有胚性的愈伤组织形成体细胞胚,进而获得再生植株;在培养基中加入头孢霉素或潮霉素,观察2种抗生素对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和体细胞胚发生的影响。【结果】葡萄风信子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0.5mg/L 2,4-D+0.1mg/L TDZ,在该培养基上诱导率高达100%。石蜡切片观察发现,外观质地紧密、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峰 田成丽 朱盼盼 王媛媛 朱晓峰 段玉玺 陈立杰
前期研究获得了6株具有杀线虫活性的链霉菌Snea253的形态突变株,为进一步明确突变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采用杯碟法对11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测定,并进行耐药性菌株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突变株Snea253-A比原始菌株Snea253更敏感,而突变株Snea253-B、Snea253-F、Snea253-G、Snea253-H和Snea253-J均比原始菌株耐药性增强。6株突变株对巴龙霉素、阿布拉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和庆大霉素均比较敏感,但对四环素、氨苄霉素、青霉素和奇霉素比较耐受,而对潮霉素反应不一致。用链霉素做为耐药菌株的筛选剂,浓度为10μg·m L-1时,突变株Snea2...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昌福 王敏 罗宇良
测定了17种抗生素对20株柱状嗜纤维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发现从湖北省各地患病鱼上分离的菌株对大多数供试药物都高度敏感,而从广东省中山的患病翘嘴鳜和斑鳢上分离的菌株则对四环素类、氨基甙类和大环类酯类的部分抗生素显示出高度耐药性。推测这是由于无序使用抗生素的结果。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昌福 王敏
本研究测定了17种抗生素对24株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从湖北和安徽各地患病鱼上分离的菌株对大多数供试药物都高度敏感,而从广东中山的患病翘嘴鳜和斑鳢上和从湖北黄石、荆沙等地患病中华鳖上分离的菌株则对四环素类、氨基甙类和大环类酯类的部分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推测滥用抗生素和用药方法不适当是导致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顾登辉 朱竹君 胡代福 杨锐 骆其君 陈娟娟 吴玮 陈海敏
为研究坛紫菜及其外生菌群对氯霉素、竹桃霉素和头孢噻肟3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通过将其与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的组合,优化坛紫菜叶状体的除菌方法,并利用涂布平板、qRT-PCR及16S rRNA测序分析其除菌效果。结果显示,当坛紫菜先以氨苄青霉素(300 mg/L)、卡那霉素(100 mg/L)和庆大霉素(100 mg/L)混合处理18 h,再以氯霉素(50 mg/L)、头孢噻肟(200 mg/L)和竹桃霉素(50 mg/L)混合处理4 d,叶状体的健康率保持在96.3%以上,而对可培养细菌的抑制率达到99.9%。根据qRT-PCR和16S rRNA的结果可知,该种组合方法较前3种抗生素的组合,其菌总数下降41.5%,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指数明显下降。其中,假单胞菌、交替赤杆菌、交替单胞菌以及海杆菌等得到针对性的抑制。研究表明,多种抗生素的优化组合能够对坛紫菜叶片的菌群结构产生显著影响,使其受到抑制,但仍无法达到绝对除菌的效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汤晓荣 费修绠
紫菜(Porphyra)是重要的经济海藻。目前,紫菜作为食品年产值已达1.8亿美元[Radmer1996]。条斑紫菜(P.yezoensis)是重要的栽培种类,苗源主要是壳孢子苗。用于栽培的紫菜网帘上,由壳孢子形成的幼苗实际数量很少,其放散单孢子形成...
关键词:
条斑紫菜,壳孢子苗,生长,单孢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冰雪 马志 曲岩 陆兆新 吕凤霞 赵海珍 张充 别小妹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耐药性细菌对其他抗生素是否会产生交叉耐药性及附属敏感性。[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情况,并选择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为目标菌株进行人工诱导,研究单一抗生素耐药菌株对其他抗生素的药敏情况,同时用产生附属敏感性的抗生素进行二次诱导,观察其耐药性的变化。[结果]对ATCC 27853进行单一抗生素人工诱导试验30 d后,菌株对所诱导的药物除多肽类外均产生耐药性,对多肽类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也有所增加。对耐药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发现耐药菌株对同类抗生素中的其他抗生素会产生交叉耐药性,同时可能会对其他类型的抗生素产生附属敏感性,但附属敏感性的规律与交叉耐药性相比并不明显。用不同类型的药物进行二次诱导,发现有7株耐药菌株对原耐药抗生素的敏感性增强,耐药性降低。[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在应用抗生素期间易产生耐药性,且同时会伴随交叉耐药性和附属敏感性的产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雷杰 丁洪昌 严兴洪
设计了氨苄青霉素、硫酸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3种抗生素的不同组合处理坛紫菜叶状体,旨在筛选出坛紫菜叶状体藻际微生物的最优去除方法;同时,探究紫菜叶状体生长与微生物群落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低浓度(10μg/mL)的硫酸庆大霉素或高浓度(800μg/mL)的卡那霉素处理,对坛紫菜叶状体生长均具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不同浓度的氨苄青霉素处理均促进了叶状体生长。500μg/mL的氨苄青霉素、500μg/mL的硫酸庆大霉素与300μg/mL的卡那霉素3种抗生素混合处理叶状体24 h,不会抑制叶状体的生长;同时,对藻际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家海 申宗岩
贝壳紫菜(Porphyratenuipedalis)的叶状体是由丝状体直接产生的。通过试验,笔者发现贝壳紫菜生活史中虽没有亮孢子,但存在着单孢子。由单孢子萌发产生的叶状体在形态上与由丝状体直接发育而来的叶状体相似,而前者的生长速度较后者快。经Wittmann氏染色法染色,1~3细胞期的单孢子幼叶状体的细胞间不存在胞间联系。本种的单孢子囊仅出现在叶状体成熟阶段,在幼苗期未发现有单孢子放散。由于在贝壳紫菜的生活史中存在着果孢子和单孢子而没有壳孢子,这就使它有别于紫菜属的其他种类,也为该种紫菜的人工采苗、栽培提供了前提条件。
关键词:
贝壳紫菜,单孢子,叶状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珊珊 丁洪昌 严兴洪
本实验以条斑紫菜转录组测序筛选得到的差异性表达基因(Contig-21827)序列为基础,采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了条斑紫菜单孢子形成相关基因PyMFG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发现,PyMFG基因的ORF全长为1 224 bp,编码一个包含407个氨基酸的多肽片段,其分子量为46.24 ku,等电点为9.08。结构域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含有保守的TEA结构域和YAP结构域,属于TEA-ATTS超家族结构域。通过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该蛋白与真菌分生孢子形成蛋白聚为一个大的分支,亲缘关系较近。此外,不同品系间的单孢子放散能力和qRT-PCR分析结果显示,PyMFG基因在PY26W和PY26W’ 品系中的表达趋势与宏观统计结果高度一致,在PY26R和PY26R’ 品系中的表达则与统计结果存在差异。由此推断,父本(PY26W)/偏父本品系(PY26W’)中调控单孢子形成、放散的相关基因种类和具体分子机制与母本(PY26R)/偏母本品系(PY26R’)存在差异,因而导致单孢子的宏观统计结果与荧光定量结果存在差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培民 张政值 张荣铣
对3 种不同株系丝状体和同一紫菜养殖群落不同植株的光合作用进行了比较, 并研究了光、温、溶解无机碳(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DIC) 浓度对紫菜叶状体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紫菜叶状体在15 °C时的光补偿点约为70 μm ol/ (m 2 ·s), 光饱和点为250 μm ol/ (m 2·s); 而20 °C时光补偿点约为180 μm ol/ (m 2·s), 光饱和点在750 μm ol/(m 2 ·s) 附近。25~30 °C, DIC为10 m m ol/L时叶状体的光合速率最高。不同株系丝状体及同一紫菜养殖群落不同品种藻株间的光合速率均存在显著差...
关键词:
条斑紫菜 光合作用 温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白义川 谷希树 徐维红 胡学雄 郝永娟 刘佰明
为筛选对大棚菜豆美洲斑潜蝇寄生蜂毒性小的农药,在丽潜蝇姬小峰、潜蛾姬小峰等寄生蜂大龄幼虫至蛹期,用18种常用农药的常规剂量进行分区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和联苯菊酯毒性最大,寄生蜂校正死亡率大于90%;阿维菌素中度有害,校正死亡率为55.29%;高氯、啶虫脒、哒螨灵、腈菌唑、嘧霉胺、霜脲锰锌处理的校正死亡率25%~45%;灭蝇胺、阿克泰、吡虫啉、氟硅唑、苯醚甲环唑、多菌灵、速克灵、安克、代森锰锌处理的校正死亡率则小于25%。此外,为验证药剂残留对寄生蜂的影响,调查了药后7 d羽化的成蜂48 h存活率,灭蝇胺处理的成蜂存活率接近90%,高氯、啶虫脒、哒螨灵、吡虫啉均在80%以上,阿维菌素为41...
关键词:
农药 美洲斑潜蝇 寄生蜂 敏感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玲 曹荣 王联珠 刘淇 刘胜男
为探讨烤制对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主要风味物质的影响,研究烤制前后条斑紫菜挥发性成分的变化。采用电子鼻、FlavourSpec?风味分析仪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对比分析条斑紫菜在烤制前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变化。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条斑紫菜烤制前后的挥发性成分存在一定差异,二者的第一、二主成分相同,均为烃类、含氮化合物类物质,但其对主成分的贡献率不同。风味分析表明条斑紫菜烤制前后挥发性成分差异显著,烤制后出现吡嗪类特征风味物质。SPME-GC-MS分析表明醛类、醇类、酮类和烷烃类构成了条斑紫菜的主体风味,烤制后吡嗪、甲基吡嗪、2,5-二甲基-吡嗪、2-乙基-5-甲基-吡嗪、3-乙基-2,5-二甲基-吡嗪和2-乙基-6-甲基-吡嗪等物质含量显著增加。综上所述,经过烤制,构成条斑紫菜的主要风味物质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吡嗪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显著增加。
关键词:
条斑紫菜 烤制 风味变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宇航 马家海 林秋生
对附着在条斑紫菜上的丝状细菌进行了详细的观察,结果表明,丝状细菌为无色、不分枝的丝状体,成熟的菌丝呈串珠状。菌丝体的基部可以进入细胞壁的表层,但不能穿透细胞壁。从大量附着丝状细菌的藻体上分离得到了丝状细菌菌株YL,经感染试验证实发病症状与自然海区患病紫菜的症状一致,说明该菌为条斑紫菜丝状细菌附着症的致病菌。对菌株YL的形态及致病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菌为需氧革兰氏阴性菌,不能水解淀粉,接触酶呈阳性,在淡水中不能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指纹状菌落;在液体培养基中所形成的微生子可聚集成玫瑰花环样结构及绳结状拓扑结构,初步确定其为毛霉亮发菌(Leucothrix mucor)。该菌最适生长条件为盐度2...
关键词:
条斑紫菜 丝状细菌附着症 毛霉亮发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