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50)
- 2023(4855)
- 2022(3923)
- 2021(3363)
- 2020(2828)
- 2019(6480)
- 2018(6167)
- 2017(11232)
- 2016(6616)
- 2015(7225)
- 2014(7041)
- 2013(7129)
- 2012(6840)
- 2011(6545)
- 2010(6411)
- 2009(5885)
- 2008(5977)
- 2007(5285)
- 2006(4629)
- 2005(4094)
- 学科
- 济(25142)
- 经济(25106)
- 管理(15205)
- 业(14149)
- 方法(11458)
- 企(10736)
- 企业(10736)
- 学(10154)
- 数学(10072)
- 数学方法(9885)
- 农(7093)
- 中国(6372)
- 财(6206)
- 业经(5329)
- 农业(4860)
- 融(4730)
- 金融(4729)
- 贸(4629)
- 贸易(4629)
- 易(4467)
- 环境(4384)
- 制(4150)
- 银(3888)
- 法(3848)
- 地方(3847)
- 银行(3844)
- 行(3732)
- 理论(3471)
- 和(3418)
- 技术(3328)
- 机构
- 大学(104307)
- 学院(101938)
- 研究(43278)
- 济(36245)
- 经济(35526)
- 科学(32634)
- 管理(30745)
- 农(30336)
- 中国(29880)
- 理学(27034)
- 理学院(26562)
- 所(25765)
- 管理学(25736)
- 管理学院(25581)
- 农业(24828)
- 研究所(24264)
- 京(22398)
- 业大(22267)
- 中心(17797)
- 财(16421)
- 农业大学(15940)
- 江(15863)
- 院(15859)
- 室(15566)
- 省(15020)
- 科学院(14741)
- 实验(14693)
- 实验室(14150)
- 范(13758)
- 业(13717)
- 基金
- 项目(76568)
- 科学(57619)
- 基金(55790)
- 家(54565)
- 国家(54189)
- 研究(45294)
- 科学基金(42628)
- 自然(31081)
- 自然科(30366)
- 自然科学(30349)
- 自然科学基金(29820)
- 省(29514)
- 基金项目(29143)
- 社会(27834)
- 划(27010)
- 社会科(26345)
- 社会科学(26337)
- 资助(23249)
- 教育(19896)
- 重点(18939)
- 计划(18764)
- 科技(17747)
- 发(16307)
- 部(16133)
- 科研(15786)
- 创(15361)
- 编号(15271)
- 创新(14637)
- 专项(14467)
- 业(14172)
共检索到144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尚德荣 赵艳芳 宁劲松 盛晓风 郭莹莹 张明
首次研究了江苏省3个主产区条斑紫菜中总砷及各种形态砷的含量从1月至4月不同收割时期的变化规律以及条斑紫菜对砷的富集系数。结果发现,条斑紫菜中不同形态砷含量差异很大,以砷糖含量最高,占总砷含量的90.40%~98.14%;二甲基砷次之,无机砷含量最低,含量在0.054~0.14 mg/kg,三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月份收割的紫菜样品总砷和砷糖含量最高,之后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无机砷含量及其占总砷百分比则从1月至4月逐渐降低。条斑紫菜对砷具有极强的富集能力,富集系数在454.4~623.8。本研究进一步证明,条斑紫菜中无机砷含量远小于我国标准规定的无机砷限量。
关键词:
条斑紫菜 无机砷 砷糖 富集系数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勤 马家海 雎敏 陆勤勤 沈辉
通过分析我国条斑紫菜主产区紫菜产品中无机砷、栽培海区海水、沉积物中总砷含量在整个生产周期中的变化情况,初步探讨栽培海区环境中砷含量与条斑紫菜中砷含量的关系。于2012-2013年紫菜栽培季节,按实际生产的采收批次,分别采收条斑紫菜原藻、加工品,对样品中的无机砷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并对栽培海区的海水及表层沉积物中总砷进行定量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条斑紫菜原藻样品中无机砷含量为0.22~0.70mg/kg,加工品中无机砷含量为0.12~0.32 mg/kg,原藻及加工品中的无机砷含量随生产阶段的推后呈下降趋势,完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限量标准;栽培海区海水总砷含量为0.000 83~0.004 ...
关键词:
条斑紫菜 无机砷 总砷 限量标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秦玉燕 时鹏涛 王运儒 蓝唯 罗清 杜国冬 陆仲烟 温立香
【目的】研究不同茶树品种对Se、Hg、As富集特性,从中筛选出富硒抗As、Hg污染的茶树品种。【方法】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10个不同茶树品种嫩叶和对应土壤中Se、Hg、As含量,分析叶片Se、Hg、As含量的因素。【结果】(1)土壤样品总Se含量为273.6535.7μg/kg,部分土壤达到富硒标准,总Hg、总As含量较低,达到国家土壤一级标准;叶片Se、Hg、As含量范围分别为:16.245.7、2.16.6、5.231.0μg/kg,含量均较低,适宜发展无公害茶叶;(2)叶片Hg富集系数与p H显著正
关键词:
茶树品种 硒 汞 砷 富集特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舒本胜 王飞久 尚德荣 宁劲松 孙修涛 赵艳芳 汪文俊 李涛 翟毓秀
通过分析不同养殖海域、不同品种海带中无机砷和总砷含量在养殖期间的变化,研究海带中总砷及无机砷的富集规律。结果显示,在生长期内海带对总砷的富集呈增长趋势,而无机砷含量则逐渐降低,其占总砷的比例由3月份1.36%~1.47%下降到7月份的0.41%~0.57%;同一海域、不同品种的海带对总砷和无机砷的富集具有差异性;同时期在不同养殖海域采收的同品种海带总砷和无机砷含量差异显著。基于监测数据对海带中的无机砷进行分析,所有海带样品中无机砷含量远低于现行食品卫生标准中的限量要求,不对食用安全性造成影响。
关键词:
海带 总砷 无机砷 富集规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玲仙 曾民 陈玲 付坚 柯学 王波 陈越 程在全
【目的】应用不同外植体建立蜈蚣草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技术体系,并进行组培苗对砷的富集研究。【方法】以蜈蚣草的孢子、幼芽,以及无菌苗的幼叶、幼茎和顶芽为外植体,以不同浓度的蜈蚣草混合匀浆配比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优选出蜈蚣草组培快繁的最适条件。【结果】幼叶为最佳外植体,其次是孢子,顶芽和茎最差。1/2MS+2,4-D 2 mg/L+蜈蚣草茎叶匀浆混合液(PVCLM)60 g/L为最佳的愈伤诱导培养基,愈伤诱导率可达100%;1/2MS+6-BA 2 mg/L+NAA 0.2 mg/L+PVCLM 200 g/L
关键词:
蜈蚣草 植株匀浆液 组培技术 砷富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崇华 赵方慈 喻琪盛 陈杨沁 张春华 葛滢
为探明胞外聚合物(EPS)对微藻砷的富集和迁移的作用效果,采用1mmol/L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莱茵衣藻EPS进行提取,测定EPS含量及其主要成分,运用LIVE/DEAD BacLight staining–LSCM观察去除和未去除EPS的莱茵衣藻的生长情况,并对藻细胞进行AsV处理(20μg/L、处理6.0 h),比较有(无)EPS的莱茵衣藻对砷的吸收、吸附和转化的差异。结果表明:莱茵衣藻EPS总量为16.12 mg/g,其主要成分为多糖(89.96%),并含有少量的蛋白质(7.41%)和DNA(2.63%),EDTA提取EPS后没有细胞自溶现象产生,不影响微藻的生长;去除EPS后的莱茵衣藻对AsV的还原能力显著降低,且在6.0h内对砷的吸收没有明显变化,但砷吸附量占富集的比例(43.03%~66.23%)显著高于有EPS的砷吸附占比(10.68%~31.90%),表明EPS在莱茵衣藻对砷的富集和形态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莱茵衣藻 胞外聚合物 砷 富集 转化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杜晶 马家海 张勤 孙彬 黄健 沈辉
为比较中国、日本、韩国紫菜加工品中的总砷和无机砷含量,分别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和银盐法检测2012~2013年中国、日本、韩国紫菜加工品的总砷含量和无机砷含量。结果显示:中国坛紫菜(Pyropia haitanensis)加工品、中国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加工品、日本条斑紫菜加工品和韩国条斑紫菜加工品的总砷含量分别为21.58~60.25 mg·kg-1、17.96~33.79 mg·kg-1、11.18~38.12 mg·kg-1、17.76~41.87mg·kg-1,其均值分别为41.74、26.39、25.81、29.09 mg·kg-1。中国坛紫菜加工品、中国...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韩国 总砷 无机砷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文君 李赟 戴继勋
以光镜和电镜观察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自由丝状体生长过程中,从营养藻丝、壳孢子囊枝到成熟的壳孢子囊枝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光镜下自由丝状体在生长过程中细胞外部形态、色素体位置和颜色均发生变化;电镜观察显示了3个不同时期细胞的超微结构,主要包括细胞壁、细胞核、色素体、类囊体、内质网、蛋白核、线粒体、液泡、红藻淀粉和质体小球等。在自由丝状体的生长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的主要变化为细胞壁增厚并产生脊突;色素体数量减少、分布位置从连续排列在细胞两侧到分散排列在细胞边缘,并且在类囊体膜之间出现空隙;红藻淀粉量增多并充满细胞间质。对这些变化与自由丝状体生长环境水温、光照强度和...
关键词:
条斑紫菜 自由丝状体 超微结构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施敏健 王惠冲
绿藻是条斑紫菜养殖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它严重地降低了紫菜的产量和加工时的品级率。目前,已有晒网、柠檬酸浸泡、冷藏网等多种办法除绿藻,均有一定效果。而对绿藻的预防应该从育苗时开始,因为,在育苗期,海水和果孢子水中的绿藻孢子亦能钻入贝壳,并与条斑紫菜营养藻丝同步生长、发育、成熟、放散,至秋季采苗时,与壳孢子同时附着于网帘,成为海区绿藻难以根除的主要原因。而这点往往被人工育苗所忽略,现就条斑紫菜育苗期绿藻的预防介绍几种办法。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谢程亮 马家海 张华伟 陆勤勤 许璞 黄健 宋武林
按照国标GB19643-2005《藻类制品卫生标准》中测定无机砷的第一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HG-AFS)对来自我国福建、江苏以及从日本和韩国进口的紫菜样品中的无机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使用HG-AFS法测定的紫菜样品无机砷含量均明显超过该标准中规定的无机砷限量值;在不同的酸度3%、8%、20%,添加还原剂或不添加还原剂的条件下对二甲基砷(DMA)产生氢化物的效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HG-AFS法的测定条件下,DMA产生氢化物的效率可达到34.4%。根据实验结果认为使用HG-AFS法测定的紫菜样品无机砷含量超标的原因是按照HG-AFS法的前处理方法处理紫菜样品后,提取液中含有的砷糖降解物二...
关键词: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 紫菜 无机砷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玲 曹荣 王联珠 刘淇 刘胜男
为探讨烤制对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主要风味物质的影响,研究烤制前后条斑紫菜挥发性成分的变化。采用电子鼻、FlavourSpec?风味分析仪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对比分析条斑紫菜在烤制前后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组成变化。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条斑紫菜烤制前后的挥发性成分存在一定差异,二者的第一、二主成分相同,均为烃类、含氮化合物类物质,但其对主成分的贡献率不同。风味分析表明条斑紫菜烤制前后挥发性成分差异显著,烤制后出现吡嗪类特征风味物质。SPME-GC-MS分析表明醛类、醇类、酮类和烷烃类构成了条斑紫菜的主体风味,烤制后吡嗪、甲基吡嗪、2,5-二甲基-吡嗪、2-乙基-5-甲基-吡嗪、3-乙基-2,5-二甲基-吡嗪和2-乙基-6-甲基-吡嗪等物质含量显著增加。综上所述,经过烤制,构成条斑紫菜的主要风味物质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吡嗪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显著增加。
关键词:
条斑紫菜 烤制 风味变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培民 张政值 张荣铣
对3 种不同株系丝状体和同一紫菜养殖群落不同植株的光合作用进行了比较, 并研究了光、温、溶解无机碳(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DIC) 浓度对紫菜叶状体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紫菜叶状体在15 °C时的光补偿点约为70 μm ol/ (m 2 ·s), 光饱和点为250 μm ol/ (m 2·s); 而20 °C时光补偿点约为180 μm ol/ (m 2·s), 光饱和点在750 μm ol/(m 2 ·s) 附近。25~30 °C, DIC为10 m m ol/L时叶状体的光合速率最高。不同株系丝状体及同一紫菜养殖群落不同品种藻株间的光合速率均存在显著差...
关键词:
条斑紫菜 光合作用 温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汤晓荣 费修绠
紫菜(Porphyra)是重要的经济海藻。目前,紫菜作为食品年产值已达1.8亿美元[Radmer1996]。条斑紫菜(P.yezoensis)是重要的栽培种类,苗源主要是壳孢子苗。用于栽培的紫菜网帘上,由壳孢子形成的幼苗实际数量很少,其放散单孢子形成...
关键词:
条斑紫菜,壳孢子苗,生长,单孢子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曹殿嘉 严兴洪
为寻找适宜的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品系间种质分子标记鉴定法,利用4种基因条码(rUBisCo sPaCer、UPa、Cox2-3和iTs-5.8s)对产自中国和日本的6个条斑紫菜品系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6个条斑紫菜品系中,上述4种基因条码的序列同源性较高,同源性为97.8%–100%,其中,rUBisCo sPaCer序列的同源性为100%。UPa序列的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产的Ls、B4、HT和TM18品系中,该序列完全相同,但与日本产的GT和ros-2两个品系的序列有差异,该序列的同源性为99.2%。在6个品系中,Cox2-3和iTs-5.8s...
关键词:
条斑紫菜 基因条码 品系 种质鉴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