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84)
- 2023(2956)
- 2022(2519)
- 2021(2296)
- 2020(2055)
- 2019(4625)
- 2018(4634)
- 2017(8058)
- 2016(5182)
- 2015(5894)
- 2014(5816)
- 2013(5854)
- 2012(5685)
- 2011(5281)
- 2010(5354)
- 2009(4800)
- 2008(5100)
- 2007(4520)
- 2006(4009)
- 2005(3459)
- 学科
- 济(17112)
- 经济(17081)
- 管理(11009)
- 业(10868)
- 企(8566)
- 企业(8566)
- 学(8343)
- 方法(8224)
- 数学(6707)
- 数学方法(6578)
- 农(5243)
- 财(4562)
- 中国(4077)
- 业经(3552)
- 农业(3531)
- 地方(3517)
- 理论(3286)
- 和(3021)
- 务(2943)
- 财务(2940)
- 环境(2937)
- 财务管理(2934)
- 制(2856)
- 企业财务(2824)
- 水产(2824)
- 贸(2759)
- 贸易(2756)
- 融(2738)
- 金融(2735)
- 易(2652)
- 机构
- 大学(81102)
- 学院(79157)
- 研究(33887)
- 农(27412)
- 科学(27174)
- 济(24522)
- 经济(23976)
- 管理(23002)
- 农业(22647)
- 中国(22514)
- 所(20788)
- 理学(20204)
- 理学院(19783)
- 研究所(19562)
- 业大(19455)
- 管理学(19056)
- 管理学院(18937)
- 京(18048)
- 农业大学(14742)
- 中心(14377)
- 室(14052)
- 实验(13292)
- 江(13209)
- 实验室(12909)
- 省(12521)
- 业(12485)
- 重点(12270)
- 科学院(11899)
- 财(11663)
- 院(11531)
- 基金
- 项目(58044)
- 科学(43931)
- 基金(42419)
- 家(41280)
- 国家(40994)
- 研究(33407)
- 科学基金(32407)
- 自然(24835)
- 自然科(24235)
- 自然科学(24223)
- 省(23793)
- 自然科学基金(23784)
- 基金项目(22534)
- 划(21173)
- 社会(18962)
- 社会科(17849)
- 社会科学(17841)
- 资助(17380)
- 教育(15631)
- 计划(15260)
- 重点(14371)
- 科技(14291)
- 发(12432)
- 科研(12263)
- 部(12048)
- 农(12039)
- 专项(11887)
- 创(11797)
- 编号(11501)
- 业(11317)
共检索到113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珊珊 丁洪昌 严兴洪
本实验以条斑紫菜转录组测序筛选得到的差异性表达基因(Contig-21827)序列为基础,采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了条斑紫菜单孢子形成相关基因PyMFG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发现,PyMFG基因的ORF全长为1 224 bp,编码一个包含407个氨基酸的多肽片段,其分子量为46.24 ku,等电点为9.08。结构域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含有保守的TEA结构域和YAP结构域,属于TEA-ATTS超家族结构域。通过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该蛋白与真菌分生孢子形成蛋白聚为一个大的分支,亲缘关系较近。此外,不同品系间的单孢子放散能力和qRT-PCR分析结果显示,PyMFG基因在PY26W和PY26W’ 品系中的表达趋势与宏观统计结果高度一致,在PY26R和PY26R’ 品系中的表达则与统计结果存在差异。由此推断,父本(PY26W)/偏父本品系(PY26W’)中调控单孢子形成、放散的相关基因种类和具体分子机制与母本(PY26R)/偏母本品系(PY26R’)存在差异,因而导致单孢子的宏观统计结果与荧光定量结果存在差异。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蕾 周一红 王素娟 汪玉祥 马凌波 周志刚
条斑紫菜具有放散单孢子的特性,其在紫菜苗种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探索条斑紫菜营养细胞分化发育成单孢子的机理,以条斑紫菜叶状体为研究材料,依据单孢子的形成过程,将其划分为营养细胞、单孢子母细胞(或单孢子囊)及未释放的单孢子等3个区域,同时收集刚刚放散的单孢子,相应地代表了单孢子发生过程中的四个阶段。显微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随着营养细胞向单孢子的分化,细胞颜色由深绿色变成金黄色,大小由营养细胞的15~30μm变成单孢子的10~13μm,形状由多角形变成圆球形,细胞内的液泡逐渐变小以至消失,星状叶绿体逐渐浓缩并居细胞中央,红藻淀粉和大小纤维囊泡大量出现,线粒体数目显著增加等等。对上述3个...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汤晓荣 费修绠
紫菜(Porphyra)是重要的经济海藻。目前,紫菜作为食品年产值已达1.8亿美元[Radmer1996]。条斑紫菜(P.yezoensis)是重要的栽培种类,苗源主要是壳孢子苗。用于栽培的紫菜网帘上,由壳孢子形成的幼苗实际数量很少,其放散单孢子形成...
关键词:
条斑紫菜,壳孢子苗,生长,单孢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向红 李信书 王萍 阎斌伦 滕亚娟 易乐飞
为了研究HSP90在条斑紫菜胁迫耐受中的作用,克隆了条斑紫菜HSP90基因(命名为PyHSP90),采用定量RT-PCR研究了其表达规律。PyHSP90基因包含一个长2274nt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757个氨基酸。PyHSP90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具有HSP90蛋白家族的特征序列和保守结构域,与多种生物的HSP90具有较高的序列一致性。在进化树上条斑紫菜等红藻的HSP90与隐藻的亲缘关系最近,与绿藻和陆生植物亲缘关系较远。低温和高温胁迫都能显著性地诱导条斑紫菜叶状体PyHSP90基因的表达,而且表达量与胁迫程度成正相关;低盐胁迫下PyHSP90基因表达上调;而失水胁迫下PyHSP90基因表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向红 易乐飞 李信书 王萍 阎斌伦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是一类多功能蛋白家族,主要参与解毒和抗氧化防御过程。为了研究GST在条斑紫菜叶状体解毒过程中的作用,克隆并分析了条斑紫菜一个可溶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命名为PyGST)的基因组DNA序列和cDNA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了其在铅胁迫下的表达规律。PyGST包含一个长624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区内含有一个长248 bp的内含子。PyGST具有GST蛋白家族的保守碱基和保守结构域。PyGST与藻类GST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动物Sigma型GST的亲缘关系次之;在进化树上PyGST等大多数藻类GST与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马家海 申宗岩
贝壳紫菜(Porphyratenuipedalis)的叶状体是由丝状体直接产生的。通过试验,笔者发现贝壳紫菜生活史中虽没有亮孢子,但存在着单孢子。由单孢子萌发产生的叶状体在形态上与由丝状体直接发育而来的叶状体相似,而前者的生长速度较后者快。经Wittmann氏染色法染色,1~3细胞期的单孢子幼叶状体的细胞间不存在胞间联系。本种的单孢子囊仅出现在叶状体成熟阶段,在幼苗期未发现有单孢子放散。由于在贝壳紫菜的生活史中存在着果孢子和单孢子而没有壳孢子,这就使它有别于紫菜属的其他种类,也为该种紫菜的人工采苗、栽培提供了前提条件。
关键词:
贝壳紫菜,单孢子,叶状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邓淑贞 王斌 高磊 牛倩雅 刘涛 翁曼丽 郭宝太
以叶状体总DNA为模板,用3对DNA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了坛紫菜6-磷酸海藻糖合成酶基因(PhTPS)3个重叠的片段,大小分别为1.3,1.1,0.7 kb。用pMD18-T载体克隆这些片段,经测序与序列拼接获得了该基因完整的ORF序列,其长度为2 727 bp。在已经构建条斑紫菜TPS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ET22b-PyTPS的基础上,用PhTPS基因替代该表达载体中的PyTPS基因,获得了PhTPS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2b-PhTPS。重组菌BL21(pET22b-PhTPS)经IPTG诱导,SDS-PAGE显示获得了约100 kDa的特异性蛋白条带;目测及OD600的测定结果表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熙 任明见 李鲁华 杨喜翠 徐如宏
【目的】探明贵紫麦1号小麦灌浆期变紫后和变紫前2个时期籽粒的转录组差异,发掘影响贵紫麦1号花青素合成的关键基因和关键酶,丰富小麦籽粒色素转录组数据信息,为转录因子的克隆及表达提供参考。【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 2000TM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贵紫麦1号籽粒变紫前和变紫后2个时期进行转录组测序、文库构建及建库质量评估,对测序结果进行信息学分析。采用TTM对read count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随后用DEGseq进行差异分析,设定q-value1为阈值。通过筛选分析,获得两者间差异表达基因,按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沈颂东 贺丽虹 黄鹤忠
酶解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得到单细胞,培养于添加不同浓度H2PO4-的0.7%琼胶培养基上。观察磷浓度变化对细胞分化发育速度、细胞团和幼苗的比例、幼苗生长和单孢子放散等的影响,探讨条斑紫菜单细胞固体培养的适宜磷浓度。结果显示,在磷质量浓度10 mg/L、20 mg/L时,细胞的发育速度和幼苗的生长速度都比较快,能够形成正常大苗。培育14 d幼苗即大量放散单孢子。在添加4 mg/L磷营养盐的培养基上,幼苗生长慢,培育22 d能够形成少量大苗,未见放散单孢子。当磷质量浓度低于2 mg/L或高于40 mg/L均不能形成正常大苗。
关键词:
条斑紫菜 固体培养 磷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唐隆晨 丁洪昌 严兴洪
从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绿色突变体和红色突变体种内杂交产生的F_1叶状体中,分离出新品系LC-14。该品系的F_1叶状体在生长速度和品质等方面均显著优于条斑紫菜野生型栽培品系(WT)。日龄70 d的叶状体平均长度和湿重,LC-14品系分别为106.53 cm和3.07 g,分别是WT品系的4.39和10.27倍。培养至第55天,LC-14品系的3种主要光合色素(叶绿素a、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含量分别为9.85 mg/g、52.09 mg/g和23.26 mg/g,分别比WT品系提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文 吕峰 严兴洪
通过室内培养和海区栽培实验验证条斑紫菜耐高温品系(T-17)优良性状的稳定性和栽培适用性。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品系(WT)相比,T-17品系的叶状体,在生长率、最大光化学效率、主要光合色素含量、藻体厚度和产量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优势。将在18℃下培养50 d的小苗再在18、22和24℃下培养35 d,T-17的绝对生长率分别为WT的17.71、15.81和33.00倍,特定生长率分别为WT的4.59、4.38和9.15倍,最大光化学效率分别为WT的1.17、1.29和1.58倍。WT的小苗在22、24和25℃下再分别培养25、15和10 d,叶片的颜色就转深变黑,藻体卷曲变硬,出现腐烂;而T-17...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林彬 黄文 严兴洪
以条斑紫菜两个耐高温品系(YZ-4和TM-18)为对象,以野生型品系(WT)做对照,分析其叶状体在高温、低盐胁迫下的生长和光系统Ⅱ最大光量子产量(F_v/F_m)的数值,为筛选既耐高温又耐低盐的条斑紫菜抗逆品系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在适宜培养条件(温度18°C和盐度26)下,YZ-4和TM-18叶状体在50~85 d的生长速率快于WT,F_v/F_m和主要光合色素含量均高于WT,各品系的绝对生长率和F_v/F_m之间均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另外,WT叶状体在70 d左右开始形成精子囊时,绝对生长率和F_v/F_m明显下降。在高温胁迫下培养,各品系叶状体的F_v/F_m和绝对生长率均呈下降趋势,且胁迫的温度越高或时间越长,其降幅越大。在24°C高温胁迫35 d后,WT、YZ-4和TM-18的F_v/F_m分别下降了56.7%、43.2%和28.7%。在25°C高温胁迫15 d时,WT的生长完全停滞,而YZ-4和TM-18则分别保持0.51和0.84 cm/d的绝对生长率,说明二者确实是耐高温的。低盐胁迫对叶状体的影响与高温胁迫的类似,在盐度为9的低盐下培养35 d后,WT、YZ-4和TM-18的F_v/F_m降幅分别为46.2%、42.0%和32.0%,三者的绝对生长率分别为0.12、0.10和0.90 cm/d。另外,WT和YZ-4在盐度为5时生长受到明显影响,叶状体在15 d时颜色加深、卷曲变硬并腐烂,而TM-18在相同盐度下培养25 d也未腐烂,F_v/F_m仍高达初始值的72.8%。这表明TM-18在高温或低盐胁迫下的耐受性比WT和YZ-4的都强,其内在原因是叶状体F_v/F_m的降幅较小,间接说明F_v/F_m可作为条斑紫菜抗逆品系选育的新指标。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薛兆亮 严兴洪
以往研究紫菜细胞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时,常以叶状体的酶解单离体细胞为材料,但由于来自同一个叶状体的体细胞处于不同的分化阶段,离体培养时,体细胞的成活、再生和发育途径均不相同,从而无法准确地判断抗生素对紫菜离体细胞的生长和发育影响。以成活、萌发和发育途径等几乎一致的条斑紫菜壳孢子为研究材料,较系统地观察了3种抗生素对壳孢子的成活、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卡那霉素能促进条斑紫菜壳孢子的萌发、生长和发育。加卡那霉素培养7d,26%的壳孢子萌发体,其细胞数多于20个,比对照组多2倍,培养11d和18d,萌发体的平均长度分别为对照组的1.6倍和2.1倍。氨苄青霉素能显著地抑制条斑紫菜的壳孢子萌发、生长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茅云翔 崔菁菁 孔凡娜
高分子量基因组文库是开展条斑紫菜基因组学研究的必备工具。构建了由23 040个Fosmid克隆组成的条斑紫菜孢子体无偏倚基因组文库。检测分析表明:文库克隆重组率为100%;插入DNA片段长度为28~40kb,平均长度为35kb,文库覆盖率约为条斑紫菜基因组的2.78倍;从超级池中筛查条斑紫菜18S rRNA、atpA、h2A、rbcL基因,至少能得到一个阳性克隆,印证了计算所推测的文库覆盖率;随机选取6个Fosmid克隆经100代传代后插入DNA片段未发生丢失或长度变化,表明克隆传代的稳定性。该文库的构建为开展条斑紫菜基因组特性分析和基因克隆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闫咏 马家海 许璞 孙其焕 王汉清
从栽培海区采回的发病条斑紫菜 (Porphyraeyezoensis)上共分离筛选出 5 1株菌株 ,全部进行人工感染 ,其中 17# 菌株发病症状最典型 ,而感染对照组没有可见变化。初步确定 ,17# 菌株是条斑紫菜绿斑病的主要致病菌。17# 菌株为短杆状、极生单鞭毛可运动的革兰氏阴性菌 ,产生紫褐色色素 ,可水解明胶、酪蛋白、淀粉等大分子物质。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 (O/F)为氧化性、氧化酶阳性、ONPG反应阳性 ,V -P反应阴性 ,生长需Na+ 等生化特性 ,G +C含量 4 0 .5mol% ,脂肪酸主要成分为C17∶1ω8c和C16∶1ω7c。基于 16SrRNA的系统进化分析均表明...
关键词:
条斑紫菜 绿斑病 柠檬假交替单胞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