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17)
2023(13707)
2022(11713)
2021(10821)
2020(9063)
2019(19724)
2018(19593)
2017(37110)
2016(20262)
2015(22353)
2014(21965)
2013(21027)
2012(19195)
2011(17346)
2010(17351)
2009(16186)
2008(15418)
2007(13982)
2006(12103)
2005(11074)
作者
(56151)
(46904)
(46597)
(44661)
(29624)
(22466)
(21346)
(18001)
(17681)
(16794)
(16007)
(15962)
(15244)
(14638)
(14635)
(14450)
(14076)
(13820)
(13612)
(13170)
(11675)
(11603)
(11285)
(10787)
(10553)
(10413)
(10408)
(10248)
(9457)
(9338)
学科
(72150)
经济(72029)
管理(61413)
(51082)
(42391)
企业(42391)
方法(26014)
(23906)
数学(22045)
数学方法(21752)
(21484)
中国(20788)
(20455)
地方(19437)
业经(17222)
(16637)
(14789)
农业(13973)
(13641)
银行(13614)
(13183)
财务(13141)
(13134)
金融(13126)
财务管理(13105)
(13036)
理论(12569)
环境(12390)
企业财务(12373)
技术(11667)
机构
学院(270830)
大学(268472)
(103843)
经济(101297)
管理(99017)
研究(92931)
理学(84685)
理学院(83599)
管理学(82032)
管理学院(81501)
中国(71201)
科学(58002)
(57185)
(54467)
(46876)
(46494)
中心(43565)
(43365)
研究所(42231)
财经(41327)
业大(39914)
(37321)
(37014)
师范(36577)
农业(36385)
北京(35074)
(34617)
(34307)
经济学(31869)
(31174)
基金
项目(185063)
科学(146015)
研究(136843)
基金(133029)
(116731)
国家(115766)
科学基金(99022)
社会(86519)
社会科(81852)
社会科学(81835)
(74141)
基金项目(70245)
自然(63333)
教育(63165)
(62185)
自然科(61849)
自然科学(61828)
自然科学基金(60703)
编号(56042)
资助(52887)
成果(46183)
重点(42460)
(40385)
(40374)
课题(40003)
(39063)
(38194)
创新(36655)
(35956)
国家社会(35881)
期刊
(121069)
经济(121069)
研究(80416)
中国(61647)
(45064)
学报(44339)
(43216)
科学(39651)
管理(37121)
教育(34234)
大学(33446)
学学(31330)
农业(28864)
(26515)
金融(26515)
技术(22911)
业经(20781)
财经(20496)
经济研究(19132)
(17653)
问题(15427)
(14637)
(13903)
图书(13380)
科技(12915)
资源(12123)
财会(12040)
理论(11868)
(11772)
论坛(11772)
共检索到415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田先红  
条块关系掣肘是中国政府治理必须克服的一个难题。阶段性重点工作为我们重新审视县域政府、理顺条块关系、推进县域治理提供了一扇窗口。县域政府为了推动阶段性重点工作落地,以县域党政体制为载体,通过纵向与横向一体化动员,综合采用正向激励、逆向激励、行政包干和政治仪式等动员手段,使县域内各"条线"部门和"块块"组织达至协同与整合。发达地区县域政府动员机制与中西部地区县域政府动员具有共性,但其在动员的频率、强度和广度等方面又具有独特性。县域政府动员形成的一体化治理模式具有快速、高效等优势,是理解县域治理方式的一个重要维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宇  
根据新常态下国家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的战略定位,立足宏观科技管理的基本规律,紧紧围绕科技与经济脱节的核心矛盾,具体阐述我国现行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全面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以转变政府职能和调整公共政策为抓手的系列关键举措及其成效基础上,从剖析现阶段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的结构性本质入手,结合科技强国目标的实现,为后续工作的推进提出对策和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曦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将使计划经济特色很强的县域经济,从内涵到外延,从量到质,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和巨大的飞跃。县级政府作为上层建筑最基础、最庞大的组成部分,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对县域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华  张丹丹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层层加码”,客观上导致了政策变通和体制失衡等现实困境,然而在县域治理实践中,上级“层层加码”的空间也是下级“讨价还价”的空间,上下级之间存在着沟通式的政策动员机制。构建了“外部压力—内在共识”的分析框架,以C县公共政策执行为例,剖析了县域上下级政府部门在谈判过程中的沟通机制,探讨了上下级协同治理的执行效果。研究发现,客观性归因、组织化协调、制度性反馈、差异化激励等沟通式动员,在上下级之间构建了层级责任连带、主体责任内化和集体行动共识的政策执行单元,上下级政策主体围绕共同的政策目标达成执行共识,由此形成了运动式治理常规化、非问责体制有限动员和地方执行自主性空间三种政策动员效果。沟通式动员,作为多层级单一制政府体制压力传导的缓冲机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策实施路径,实现了政府体制的自我调适、增强了政府体制的制度韧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华  张丹丹  
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层层加码”,客观上导致了政策变通和体制失衡等现实困境,然而在县域治理实践中,上级“层层加码”的空间也是下级“讨价还价”的空间,上下级之间存在着沟通式的政策动员机制。构建了“外部压力—内在共识”的分析框架,以C县公共政策执行为例,剖析了县域上下级政府部门在谈判过程中的沟通机制,探讨了上下级协同治理的执行效果。研究发现,客观性归因、组织化协调、制度性反馈、差异化激励等沟通式动员,在上下级之间构建了层级责任连带、主体责任内化和集体行动共识的政策执行单元,上下级政策主体围绕共同的政策目标达成执行共识,由此形成了运动式治理常规化、非问责体制有限动员和地方执行自主性空间三种政策动员效果。沟通式动员,作为多层级单一制政府体制压力传导的缓冲机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政策实施路径,实现了政府体制的自我调适、增强了政府体制的制度韧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朝弟  
开展小企业金融服务是银行支持小企业发展、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形成。是现有金融体系阶段性约束因素作用的结果,但随着宏观环境和微观基础的变化。这些阶段性的约束条件将逐渐得到弱化和矫正;而且,随金融深化和多元化融资格局的形成,现有金融体系有足够的动力和压力开展好小企业金融服务,因此,无须求助于设立新的金融机构或新的融资框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汤林闽  
本文通过对2011年开始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工作和2014年以来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相关进展进行分析、评价,认为截至目前,中国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许多成果,基本符合改革步骤(时间表)的要求,但仍存在制度建设不足、基础条件薄弱和统筹协调需要加强等问题。未来改革应主要从这三个方面着力加强,以争取改革能够顺利实现预期目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林岩  臧国平  
论我国经济的非均衡性与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选择孙林岩,臧国平本文以市场与非市场两个层面同时作为考察的出发点,全面而系统地重新界定了中国经济的非均衡类型,详述了转轨时期中国经济不同非均衡类型的特征,进而根据非均衡的不同表现形式,论证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井万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县域经济的地位日益更加突出,工业化、城镇化成为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与方向,县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趋于优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工农关系从"剥夺"到"补助",农村综合改革配套推进。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尹旭  
地方财力是县域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保障,因受经济增速放缓、财税体制不完善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县域政府财力增长趋缓、地区间失衡等问题日益明显。基于此,本文对县域政府财力的内涵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梳理,运用2008年-2017年江苏省41个县域地区的经济、财政数据对地方政府财力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着重探讨了当前县域政府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影响因素,具体为:全省经济增长放缓、县域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和发展不平衡、中美贸易冲突升级下征税负面效应显现等经济因素;事权和财权划分不合理、地方税体系不健全及转移支付功能亟待提升等制度因素;县域政府债务存在隐患、技术进步和创新不够、地方发展方式未根本转变等其他因素。针对相关问题,本文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地方主体税种,促进县域地区协调发展;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合理划分政府财权、事权;健全转移支付制度,提升转移支付效率和功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峰  汤毅  
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的"市领导县"体制产生了一种"地域性城市",初衷旨在转轨经济背景下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本文基于浙江、黑龙江、甘肃三省的县级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评估这种"市领导县"体制的确立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市领导县"体制削弱了县域经济增长率2.19个百分点,同时也削弱了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5.05个百分点。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削弱作用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变得更严重,并且对距离地级市越近的县更加明显,而且不论地级市与所辖县是何种"强弱"组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峰  汤毅  
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的"市领导县"体制产生了一种"地域性城市",初衷旨在转轨经济背景下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本文基于浙江、黑龙江、甘肃三省的县级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评估这种"市领导县"体制的确立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市领导县"体制削弱了县域经济增长率2.19个百分点,同时也削弱了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5.05个百分点。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削弱作用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变得更严重,并且对距离地级市越近的县更加明显,而且不论地级市与所辖县是何种"强弱"组合,地级市都在抽取辖县资源,而不是支持辖县的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陈虹  
在一国转向更灵活汇率制度的过渡时期,如果同时缺乏完善的市场利率体系,贸易信用引起的资金跨国流动,是导致一国金融秩序混乱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从贸易信用变动与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关系出发,分析了贸易信用的特点,包括贸易信用在内的贸易金融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日本实例对资本项目自由化后针对贸易金融风险的监控手段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家强  尹庆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