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58)
- 2023(7375)
- 2022(6243)
- 2021(5257)
- 2020(4305)
- 2019(9672)
- 2018(9193)
- 2017(17930)
- 2016(9456)
- 2015(10188)
- 2014(10111)
- 2013(10172)
- 2012(9786)
- 2011(8528)
- 2010(8782)
- 2009(8371)
- 2008(8273)
- 2007(7404)
- 2006(6816)
- 2005(6440)
- 学科
- 济(66581)
- 经济(66553)
- 管理(33703)
- 业(29753)
- 企(24979)
- 企业(24979)
- 方法(22086)
- 数学(20120)
- 数学方法(20040)
- 财(19517)
- 地方(17256)
- 务(14470)
- 财务(14464)
- 财务管理(14431)
- 企业财务(13908)
- 中国(13250)
- 地方经济(12816)
- 业经(11005)
- 学(10595)
- 农(10552)
- 制(9018)
- 产业(8447)
- 环境(7946)
- 体(7873)
- 农业(7738)
- 融(7639)
- 金融(7639)
- 银(7194)
- 银行(7180)
- 经济学(7132)
- 机构
- 学院(141535)
- 大学(140745)
- 济(75453)
- 经济(74326)
- 管理(52042)
- 研究(51342)
- 理学(44411)
- 理学院(43961)
- 管理学(43447)
- 管理学院(43189)
- 中国(39947)
- 财(36139)
- 京(28249)
- 财经(27832)
- 科学(27360)
- 经济学(25644)
- 所(25555)
- 经(25186)
- 经济学院(22848)
- 研究所(22640)
- 中心(22183)
- 江(21469)
- 财经大学(20430)
- 农(19458)
- 院(18448)
- 北京(17887)
- 业大(17196)
- 州(16396)
- 范(15851)
- 商学(15693)
- 基金
- 项目(87365)
- 科学(69772)
- 基金(65317)
- 研究(63670)
- 家(56112)
- 国家(55740)
- 科学基金(48505)
- 社会(44894)
- 社会科(42993)
- 社会科学(42979)
- 基金项目(33916)
- 省(33598)
- 自然(28977)
- 自然科(28288)
- 自然科学(28281)
- 教育(28188)
- 自然科学基金(27823)
- 资助(27249)
- 划(26941)
- 编号(23324)
- 发(20423)
- 重点(20131)
- 部(19951)
- 国家社会(19729)
- 成果(18665)
- 教育部(17625)
- 济(17531)
- 经济(17388)
- 创(17362)
- 人文(17321)
共检索到224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文伟 周媛
本文以我国大陆各省(市、区)为研究对象,使用Fare-Primont指数法测算全要素生产率以衡量经济增长质量,进而构建空间面板模型来分析杠杆结构、债务效率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第一,近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较低。第二,整体来看,高杠杆率对经济增长质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分区域来看,中部和西部地区高杠杆率的影响比较显著,而东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第三,不同部门的杠杆率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政府部门高杠杆率的影响比较显著,而居民和企业部门的影响不显著。第四,提高债务资金使用效率有助于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上述研究结论表明,不同部门的债务效率与负债风险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债务风险的本质不在于杠杆率的高低,而在于杠杆结构的错配以及由此引起的资源配置效率下降。为了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要进一步实施结构性去杠杆,降低地方政府债务,尤其是要缩减地方城投债的规模,防控地方政府新增隐性债务;同时优化企业债务资金的配置,采取措施保障优质民营企业、创新型企业的融资需求,提高债务资金使用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少岩 吴尚燃
本文基于结构视角,通过对非金融企业、政府、居民三部门的债务杠杆率与经济增长率建立VECM模型,研究了我国不同部门债务杠杆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旨在深入理解我国债务杠杆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传导效应,从而为宏观政策的选择提供依据。研究表明,2006年以来,政府部门与非金融企业加杠杆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正向效应,政府部门债务杠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高于非金融企业,而居民部门债务杠杆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刺激效应。因此,在去杠杆引发的市场紧张情绪叠加中美贸易战带来的不确定性下,居民部门债务杠杆的加速增长不利于我国当前"稳增长"目标的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应通过债务杠杆效率的改进获得杠杆优化的持久动力,有效增加政府部门的债务杠杆水平,避免居民部门过度加杠杆对消费产生"挤出效应"。
关键词:
杠杆率 经济增长 结构性去杠杆 脉冲响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纪敏 李宏瑾 杨小玄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跨国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对杠杆率、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转型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讨论。理论分析表明,杠杆率、债务投资效率、投资率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经过长达三十年高速增长之后,传统的高储蓄支撑的投资导向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过于依赖投资主导的增长模式则不利于经济发展。同时也要看到,虽然降低杠杆率和投资率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如果债务效率下降过快,即使GDP能够保持一定增速,但杠杆率仍可能上升较快,由此也可能引发融资成本上升而带来债务流动性风险,最终也会引发"债务—通缩"风险,提高债务效率对债
关键词:
杠杆率 经济增长 经济结构转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一淼 赵洋
本文实证考察了如何使我国的公共债务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最大化问题,并研究了政府债务对私人与公共资本投资的影响。由此建议我国的债务管理目标,应该是使得公共债务规模在长期中收敛并稳定在最优债务水平上,且在此规模下的公共债务与其他重要宏观变量处于一个长期稳定的关系,从而实现公共债务对经济增长在长期中最佳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公共债务 经济增长 动态均衡 债务管理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哲希 任嘉杰 陈小亮
在提出测算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新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所测算的数据,从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的双重视角,全面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债务规模而言,当地方政府债务率相对较低时,增加债务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当地方政府债务率相对较高时,进一步增加债务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将会减弱。就债务结构而言,当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占比过高时,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更为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主要是因为隐性债务对民间投资的挤出作用更强。因此,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应采取"一刀切"的策略,而应从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两个视角综合考量,为各地量身打造防范与化解债务风险的最优策略。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成科 张欣 高星
基于2011~2015年中国31个省市数据,分别建立居民、企业、政府及金融机构理论分析框架,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就各部门杠杆率与债务效率对金融风险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机构债务效率、杠杆率对金融风险的冲击力度有所减弱;政府债务效率对金融风险的影响作用增强,但杠杆率对金融风险的负面影响趋弱;企业债务效率、杆杠率对金融风险的负面影响程度有所加深;居民债务效率对金融风险的影响增加,杠杆率对金融风险暂无显著性负面作用。基于此,中国应稳健实行金融机构去杠杆,有效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重点调控企业杠杆水平,警惕居民杠杆率水平扩张。
关键词:
杠杆率 债务效率 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勇 陈雨露
本文基于68个国家1981—2012年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金融杠杆及其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杠杆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金融杠杆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速会先升高后降低,存在一个"拐点"。与此同时,金融杠杆波动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金融杠杆波动性的加大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根据相关实证结果推算,预计中国将于2019—2020年进入拐点区域,此后宏观经济可能面临经济"保增长"和金融"去杠杆"两个基本问题。为此,应
关键词:
金融杠杆 杠杆波动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勇 陈雨露
本文基于68个国家1981—2012年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金融杠杆及其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杠杆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金融杠杆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速会先升高后降低,存在一个"拐点"。与此同时,金融杠杆波动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金融杠杆波动性的加大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根据相关实证结果推算,预计中国将于2019—2020年进入拐点区域,此后宏观经济可能面临经济"保增长"和金融"去杠杆"两个基本问题。为此,应积极加快经济的转型升级,同时采取稳健有序的"去杠杆化"策略,以实现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双重平衡。
关键词:
金融杠杆 杠杆波动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一林 蒲明
本文基于一个银行债务展期的理论框架,考察经济不确定性对银行债务展期决策和企业杠杆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经济不确定性会扭曲银行的债务展期决策,其后果是,当经济不确定性较高时,对于一些资不抵债、缺乏自生能力的企业,银行不但不对其提起破产清算,反而以债务展期的方式为其持续"输血",企业成为僵而不死的僵尸企业;另一方面,当经济不确定性较高时,对于一些具备偿债能力的正常企业,银行反而对其实行信贷紧缩式的去杠杆,导致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基于银行债务融资的特性,只有当经济环境相对稳定时,银行才有充分的意愿执行"优胜劣汰"的去杠杆决策。反之,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经济环境中,很有可能出现僵尸企业僵而不死、正常企业被动去杠杆的困境。
关键词:
去杠杆 债务展期 僵尸企业 经济不确定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明虎 郑军
宏观经济和资本结构是影响融资成本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中低速发展阶段,经济体系中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增大。文章主要运用动态资本结构理论,研究宏观经济增长以及资本结构波动对企业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通过对2004—2012年沪深股市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资本结构波动能够助推资债务资本成本上升;宏观经济增长有利于债务资本成本降低;在宏观经济发展速度较低的情况下,资本结构波动对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在当前宏观经济速度放缓的背景下,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将带来资本结构波动提高,债务资本成本也将进一步上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哲希 王兆瑞 陈小亮 陈彦斌
近年来,我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而政府债务负担不断攀升的局面,那么政府部门能否进一步加杠杆从而确保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成为各界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我国政府债务中的外债占比偏低的典型特征,收集了全球35个主要经济体2001-2018年的季度数据,从外债占比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一方面,政府债务中的外债占比偏低有助于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概率,因此可以视为政府债务问题的“安全垫”,这有助于拓宽政府部门的加杠杆空间;另一方面,政府债务中的外债占比偏低会通过“外债占比偏低-对投资的拉动作用减弱-政府债务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减弱”和“外债占比偏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拉动作用减弱-政府债务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减弱”这两条机制,弱化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因此,外债占比偏低是我国在“防风险”方面的一大优势,使得中央政府具有进一步加杠杆的空间,从而确保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但是,政府债务过于依赖内债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稳增长”方面的作用。未来我国可以适度优化外债规模,更好地在“防风险”与“稳增长”中寻求动态平衡。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汪川 张明进
通过将一般债务、专项债务和城投债纳入地方政府债务的统计范畴,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对经济增长呈现轻微的负面效果;对于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负;东部地区由于债务负担率较低,地方政府债务增加对经济增长仍呈现正向促进作用。采用面板门槛模型进一步验证了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发现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重门槛效应。根据上述结论,我国东中部地区债务负担率处于门槛值之内,仍有一定的债务空间;与此同时,面对快速增长的地方政府债务,应密切关注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积极预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财政风险的系统化演变。
关键词:
政府债务 经济增长 地区差异 门槛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兵 胡振兴
文章运用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00-2018年的平衡面板数据,构造交互效应模型与门槛效应模型,分析了结构性去杠杆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部门杠杆率水平的上升会显著降低经济增长速度,非金融企业部门、居民部门杠杆率水平的上升会促进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银行业金融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居民部门杠杆率与经济开放度、研发投入、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资本密集度、非金融企业流动资产份额具有显著的交互效应,各经济部门杠杆率的变化会通过交互效应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结构性去杠杆与经济增长速度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在以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作为门槛变量的研究中,当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高于门槛值时,银行业金融机构杠杆率水平上升对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的阻碍作用显著减弱,而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水平上升对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的促进作用显著减弱。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袁东
今天,我们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首开运用积极财政政策启动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管理之先河,特别是最近增发国债支持公共投资的扩张,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对此,我们能否从中外更长的历史时期就有关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与分析呢?一...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程宇丹 龚六堂
本文将政府债务引入包含两级政府的财政分权模型,通过Stackelberg博弈刻画消费者、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间的关系,在一个内生增长的框架下研究地方政府债务和中央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本文中,政府债务的改变通过三种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税收、公共支出和转移支付。本文发现:地方政府债务/gDP的改变对经济的影响依赖于地方政府获取税收的方式。当征收扭曲税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改变同时通过以上三种方式影响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债务/gDP的扩大在长期损害经济增长;当征收非扭曲税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变化仅影响非扭曲税的税率,地方政府债务/gDP的扩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中性的。中央政府债务/gDP的增加损...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债务 内生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