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61)
2023(13812)
2022(12141)
2021(11348)
2020(9492)
2019(21832)
2018(21750)
2017(42272)
2016(23007)
2015(25538)
2014(25609)
2013(25331)
2012(23095)
2011(20857)
2010(20713)
2009(19081)
2008(18807)
2007(16522)
2006(14416)
2005(12910)
作者
(66273)
(54960)
(54751)
(52117)
(35095)
(26456)
(24871)
(21345)
(20779)
(19658)
(18780)
(18609)
(17510)
(17425)
(17142)
(16994)
(16380)
(16275)
(15746)
(15674)
(13618)
(13520)
(13274)
(12531)
(12349)
(12266)
(12167)
(12165)
(11124)
(10791)
学科
(87285)
经济(87153)
管理(71653)
(66935)
(57285)
企业(57285)
方法(41068)
数学(35407)
数学方法(35014)
(27396)
(23036)
中国(23002)
(22689)
业经(20305)
(19863)
(17935)
财务(17865)
财务管理(17825)
(17094)
银行(17049)
企业财务(17045)
(16277)
金融(16274)
(16239)
地方(15943)
(15867)
理论(15324)
农业(15021)
(14743)
贸易(14736)
机构
大学(327727)
学院(323835)
管理(128874)
(127890)
经济(125044)
理学(111694)
理学院(110459)
管理学(108613)
管理学院(108012)
研究(107610)
中国(80923)
(69324)
科学(66422)
(63383)
(53836)
(51398)
财经(50340)
研究所(48984)
中心(48678)
业大(48458)
(46915)
(45807)
北京(43603)
(41469)
师范(41057)
农业(40332)
经济学(39190)
(39153)
(37883)
财经大学(37808)
基金
项目(223805)
科学(176225)
基金(163868)
研究(162740)
(142823)
国家(141692)
科学基金(121912)
社会(103095)
社会科(97704)
社会科学(97681)
基金项目(87007)
(86330)
自然(79785)
自然科(77888)
自然科学(77867)
自然科学基金(76488)
教育(74616)
(73020)
资助(67547)
编号(65353)
成果(53724)
(49986)
重点(49825)
(46656)
(46207)
课题(44890)
(43638)
创新(43562)
教育部(43076)
科研(42907)
期刊
(137940)
经济(137940)
研究(96860)
中国(61413)
学报(53306)
(49508)
科学(48039)
管理(47484)
(46547)
大学(40598)
学学(38339)
教育(34686)
农业(31908)
(31218)
金融(31218)
技术(26600)
财经(25210)
经济研究(21940)
业经(21461)
(21405)
问题(17778)
理论(16565)
(15799)
科技(15772)
(15465)
图书(15441)
实践(15146)
(15146)
技术经济(15053)
现代(14472)
共检索到470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潘再见  陈振  
在新资本协议的高级内部评级法框架下,最低资本要求取决于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然而,监管当局与商业银行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商业银行存在隐瞒其真实风险状况的动机,而监管当局审查和验证银行风险状况的能力是有限的,这可能导致银行持有的资本过少,从而危及银行体系的稳定。杠杆率限制可以降低有限负债下的看跌期权价值,提高银行净值,从而提高资本监管的有效性。次贷危机的教训也要求我国在实施高级内部评级法过程中应重视初始杠杆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袁鲲  阮永平  饶素凡  
文章构建了一个传统资本监管与杠杆率规则相结合对于提高银行风险监管有效性的理论模型,分析了中外商业银行在次贷危机爆发前面对资本监管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差异。论文认为,杠杆率监管有助于银行披露真实的风险水平,避免监管套利,从动态长期的角度看,将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模式、风险管理与资本质量形成刚性约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庆禄  
构建一个双边随机边界模型,估计和分析资本监管当局与商业银行对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能力及其影响效应,借以评估资本监管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监管当局与商业银行不同的影响能力对银行风险水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商业银行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和更强的影响能力,双方的综合影响结果导致实际风险水平比均衡风险水平高34.78%,中国商业银行对风险仍具有较强的承受能力,资本监管有效性相对不足。监管当局需要提高资本充足监管水平,并加强对商业银行的行业信息和个体信息的深度了解,进一步增强资本监管的有效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人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对市场化资源配置的需求日益增加,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程度也日益提高。如何实现对资本市场的有效监管,保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保障资本市场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已经成为重中之重,而且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积累的遗留问题、制度性缺陷和结构性矛盾也逐步开始显现。在发展过程中,不断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卓怀  陈海勇  叶红  
任何一项监管措施的实施效果,都受到客观条件以及主观因素的限制,资本充足监管也不例外。本文尝试从“监管误差”的角度探讨资本充足监管的有效性,发现:监管误差对资本充足监管的有效性具有巨大的影响,甚至会造成资本充足监管的无效;同时,资本充足监管对抑制监管误差的负面影响具有一定的作用。实际上,正是监管误差的存在导致了资本充足监管制度的产生与不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颖荻  章宁宁  
随着新巴塞尔协议的实行和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渐开放,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有效性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从国内外理论研究的现状中可以看出目前对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评价莫衷一是,鉴于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业的重要地位,所以本文应用计量经济学软件对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光宇  杨博  
为了检验资本充足性管制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风险水平的影响,本文在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联立方程模型。根据这个模型,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管是资本充足情况较好的银行,还是资本充足情况较差的银行在资本充足性管制的压力下都提高了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性管制促进了商业银行风险的降低。不过,由于多数银行已超过资本充足性管制中的最低标准,该标准产生的管制效应正在减弱。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晓晖  姜彦福  
本文构造多种监管有效性表征变量,重点考察独立董事和机构投资者这两种资本市场治理新参与者的实际监管效率。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比例较高或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样本,出现违规行为或信息披露不完全、不真实的概率较低,但在抑制关联交易或以“圈钱”为目的的配股增发行为中,两者的作用都没有得到实证支持。研究结果还显示,在监管有效性比较中,独立董事、机构投资者均起着积极的作用,独立董事的作用相对更为明显,而监事会的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华庆  李良松  
我国要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必须建立一个正确的金融监管制度。目前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制度是"双峰"监管,即微观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金融监管制度改革是实现有效监管的核心我们曾在前面说过,有效的监管必须符合四大条件,那么,什么样的监管制度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呢?相对而言,"双峰"监管模式比较符合中国的现实情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华庆  李良松  
我国要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必须建立一个正确的金融监管制度。目前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制度是"双峰"监管,即微观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对监管有效性的认识金融监管发展回顾金融业自诞生之初,就伴随一定的风险。金融业早期主要依靠市场主体自发组织行业管理,真正的外部监管始于20世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华庆  李良松  
我国要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必须建立一个正确的金融监管制度。目前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制度是"双峰"监管,即微观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金融监管制度改革是实现有效监管的核心我们曾在前面说过,有效的监管必须符合四大条件,那么,什么样的监管制度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呢?相对而言,"双峰"监管模式比较符合中国的现实情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华庆  李良松  
我国要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必须建立一个正确的金融监管制度。目前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制度是"双峰"监管,即微观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对监管有效性的认识金融监管发展回顾金融业自诞生之初,就伴随一定的风险。金融业早期主要依靠市场主体自发组织行业管理,真正的外部监管始于20世纪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建华  程杞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邬玉婷  
阐述我国服务贸易外汇监管在有效性评估方面存在的不足,并结合现有的金融监管理论,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服务贸易外汇监管有效性进行评估,进一步完善服务贸易外汇管理体系,提升服务贸易监管的有效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东卫  
本文依据国际金融监管的相关理论,分析了银监会成立以来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实践,以及监管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难,提出现阶段实现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有效性应从改进和创新监管方法、兼顾公平与效率等五个方面着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