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54)
2023(2671)
2022(2220)
2021(1824)
2020(1469)
2019(3268)
2018(2975)
2017(6017)
2016(3033)
2015(3234)
2014(3032)
2013(3143)
2012(2831)
2011(2628)
2010(2385)
2009(2028)
2008(1974)
2007(1725)
2006(1432)
2005(1244)
作者
(8639)
(7365)
(7359)
(7041)
(4611)
(3605)
(3218)
(2813)
(2727)
(2579)
(2507)
(2385)
(2380)
(2360)
(2302)
(2289)
(2250)
(2152)
(2069)
(2013)
(1800)
(1789)
(1775)
(1739)
(1669)
(1649)
(1645)
(1528)
(1477)
(1459)
学科
(16710)
经济(16694)
(9863)
方法(9581)
数学(9183)
数学方法(9140)
管理(8579)
(8259)
收入(7969)
(6113)
企业(6113)
(4979)
国民(4600)
国民收入(4429)
(4230)
财富(4230)
中国(4168)
农业(4117)
业经(2950)
分配(2891)
(2688)
贸易(2688)
(2622)
环境(2528)
(2402)
金融(2402)
(2343)
(2306)
财务(2303)
财务管理(2300)
机构
大学(46631)
学院(46069)
(25865)
经济(25624)
管理(18179)
理学(16555)
理学院(16435)
管理学(16227)
管理学院(16144)
研究(14932)
(11800)
中国(10685)
经济学(10108)
财经(9867)
经济学院(9466)
(9226)
(8533)
科学(8102)
财经大学(7624)
(7595)
(7026)
业大(6708)
中心(6531)
研究所(6517)
农业(5987)
(5692)
商学(5676)
经济管理(5659)
商学院(5609)
(5393)
基金
项目(35210)
科学(28863)
基金(28422)
(25161)
国家(24992)
研究(24017)
科学基金(21963)
社会(18618)
社会科(17945)
社会科学(17942)
基金项目(14497)
自然(13504)
自然科(13282)
自然科学(13276)
自然科学基金(13063)
(12497)
资助(11948)
教育(10693)
(10554)
国家社会(9149)
(8506)
重点(7835)
编号(7693)
教育部(7689)
(7394)
人文(7338)
(7317)
创新(7024)
(6986)
科研(6853)
期刊
(22167)
经济(22167)
研究(14060)
(8458)
学报(7622)
科学(6715)
(6344)
大学(6081)
管理(6042)
学学(5991)
中国(5605)
财经(5209)
经济研究(5045)
(4578)
农业(4319)
(3850)
金融(3850)
统计(3343)
技术(3216)
问题(3212)
业经(3120)
技术经济(2851)
(2845)
(2554)
决策(2505)
商业(2399)
(2201)
世界(2103)
财经大学(1970)
业大(1898)
共检索到59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晓光  刘元春  申广军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杠杆率对一国经济金融稳定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鲜有研究探讨杠杆率对收入分配等深层经济社会问题的影响;在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的当今社会,研究杠杆率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理论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世界银行1981—2015年跨国面板数据以及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2014年家户数据,就杠杆率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杠杆率总体上加剧了收入不平等的程度;杠杆率显著提高了高收入群体的收入份额,同时降低了其他各收入水平群体的收入份额,是杠杆率提高收入不平等程度的直接影响机制;杠杆率还可能对收入分配产生极化效应,表现为同时增加了富裕阶层收入份额和减少了赤贫阶层人口比重,但对中产阶级群体收入产生了较大不利影响;微观机制分析表明,初始收入较高的家庭更容易获得信贷,并通过加杠杆进行金融投资或创业获取更高的收入增长,从而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本文研究结论为全面认识杠杆率影响和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对于合理推动中国经济去杠杆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育蓉  齐结斌  楼东玮  
本文研究了企业杠杆率的两类动态调整效应——全要素生产率效应和企业风险效应,利用1998-2015年上市公司微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1)企业杠杆率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而与企业风险之间存在"U型"关系,后者对应的拐点杠杆率更低。(2)中长期较短期杠杆率可以在更大区间兼顾"提效率"与"降风险"目标。(3)企业向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迈进的过程中,"倒U型"和"U型"拐点来临更快,降杠杆的迫切性越来越高。为此,企业"去杠杆"需充分考虑杠杆率的"效率"与"风险"效应,并结合企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以及杠杆率期限结构特征的不同而采取差异化策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温美琴  
本文在分析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现状及其成因的基础上 ,探讨了运用税收杠杆促进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公平的基本构想 :运用税收杠杆校正市场缺陷 ,促进市场分配机制的完善 ,实现市场意义上的分配公平 ;运用税收杠杆直接调节个人收入 ,实现社会意义上的分配公平。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钟向东  林祥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彭斌  
企业研发有助于驱动科技型企业建立创新机制,实现企业持续稳健发展。从杠杆率角度,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结合我国科技型上市公司2010-2015年创新投入数据,探讨杠杆率如何影响企业研发强度效应,进而影响企业价值。研究发现,杠杆率削弱了研发强度效应,对于高杠杆率企业,增长机会对研发强度效应的积极影响转变为消极影响;研发强度提高,则企业价值呈递减趋势。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沁  
本文提出了一类新的具有杠杆效应的CARR模型,基于广义伽玛分布探讨了杠杆效应CARR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波动预测。以我国上证指数的2011年6月至2014年3月的每日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EARCH模型、传统CARR模型和杠杆效应CARR模型对上证指数的波动率进行拟合,并根据MAE、RMSE和MAPE三个损失函数进行了预测能力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杠杆效应CARR模型在波动性预测方面比EARCH模型的效果更好一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浪南  洪如明  
本研究构建了转换杠杆效应模型,并用以研究股票市场波动率的基于已知信息的修正杠杆效应。本文将已预期信息引入非对称GARCH模型,建立了转换杠杆效应GARCH模型(Switching Leverage Effect GARCH,SLE-GARCH)来检验样本市场的修正杠杆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九个样本市场都呈现显著的基于已知信息的修正杠杆效应和传统杠杆效应,而且市场基于已知信息对未预期消息的修正都呈现为反向修正。因此,已预期的好消息助长杠杆效应,已预期的坏消息则抵减杠杆效应,当已预期坏消息的规模超过转换杠杆效应的阀值时,修正杠杆效应将发生反转。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君  何东伟  何知仁  
金融中介基于风险感知而非真实风险进行投资决策。由于风险感知具有主观性和易变性,金融中介对投资需求的预期会反过来影响风险感知。在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金融中介对投资需求的预期取决于其对金融周期的判断。由于缺乏客观的公共信息,市场对投资需求的预期可能"自我实现"。在结构上,本文首先建立了以内生性风险感知为核心的简单模型,刻画金融中介的杠杆率、风险感知和名义利率的内生作用机制;其次,本文具体讨论货币政策通过调控利率水平进而影响金融市场风险感知和杠杆率的机制,并通过引入风险感知的跨境传导机制,讨论了国际储备货币发行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钰  胡维  
在金融危机影响持续深化、国际黑天鹅事件频发、中国经济增速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的新常态大背景下,稳步去杠杆是我国金融工作的中心任务和重要目标。早在201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将"着力防控债务风险"列为2014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主要任务之一。当前,去杠杆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位列"三去一降一补"之首。2016年底,中央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牛慕鸿  纪敏  
"杠杆率"首先是微观的财务概念,一般是指经济主体通过负债实现以较小的资本金控制较大的资产规模。在统计上,负债与股权之比、资产与股东权益之比、资产与负债之比,以及上述指标的倒数,都可用于衡量杠杆率,本轮危机后国际银行监管领域新设的"杠杆率"监管指标,就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一级资本与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钰  胡维  
在金融危机影响持续深化、国际黑天鹅事件频发、中国经济增速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的新常态大背景下,稳步去杠杆是我国金融工作的中心任务和重要目标。早在201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将"着力防控债务风险"列为2014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主要任务之一。当前,去杠杆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位列"三去一降一补"之首。2016年底,中央经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伯超  柏培文  
本文从微观视角考察了制造业企业杠杆率对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影响,同时将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短债长用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分析其与杠杆率的交互效应问题。本文以2006—2018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杠杆率与其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性之间呈显著倒U型关系,当制造业企业杠杆率低于47.92%时,提升杠杆率水平能够优化其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性,反之,继续提升杠杆率水平则会对其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性有恶化作用,且该倒U型关系拐点值因负债期限、来源和要素密集度异质性而不同。相对于商业杠杆率和长期杠杆率,短期杠杆率与企业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性倒U型关系拐点值更大,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杠杆率与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倒U型关系拐点值大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短债长用与杠杆率形成显著交互效应,对制造业企业杠杆率与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且劳动与资本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越高,短债长用越能增强杠杆率提升对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性的优化作用。短债长用与杠杆率之间的交互效应仅存在于非国有企业。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结构性去杠杆政策的实施具有借鉴意义,为去杠杆背景下优化要素收入分配格局提供实证依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植才  
运用税收杠杆促进个人收入公平分配的思考□刘植才分配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整个社会经济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分配得公平与否,不仅会影响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率,而且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政局的稳定。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和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竹泉  谭云霞  宋晓缤  
"结构性去杠杆"要在准确测度杠杆率的基础上,分部门(政府、居民、非金融企业)界定与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杠杆率阈值标准。但是,目前收益债务比形式的宏观杠杆率与资产负债率形式的微观杠杆率严重脱节,且虽然有助于进行不同经济体宏观杠杆率的国际比较及国内不同时期宏观杠杆率的比较,但是分部门的杠杆率却未能与其自身的收益水平相联系从而难以确定各部门的真实风险水平和合理阈值,各地区在确定其分部门的杠杆率阈值时就更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本文基于我国2008~2017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不同地区实体经济的真实杠杆水平以及传统杠杆指标的错估程度进行了分析,采用"双重"杠杆率的测度体系,建立各地区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阈值标准。研究结果显示:(1)2017年我国上市公司资本负债率在整体上呈现"东南低—西北高"的地区分布,传统的杠杆率指标对真实杠杆水平产生系统高估,近10年的高估程度在40%以上。(2)结合地区资本价值创造能力以及实体企业对去杠杆的耐受程度,确定各地区杠杆率结构性优化方向和力度。其中,青海、云南、黑龙江、海南、新疆、天津、宁夏、河北、辽宁、福建地区要"逐步降杠杆";吉林、北京、湖北、湖南、山西、重庆、甘肃地区要做到"稳杠杆";西藏、浙江、陕西、安徽、江西、四川、陕西、内蒙古、上海、山东、江苏、河南、广东、广西地区可以适度"加杠杆"。(3)近10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总体财务风险和短期财务风险呈现为明显的"东南降—西北升"的趋势,部分地区风险快速升高,主要由于所在地区高风险企业"杠杆率进一步升高"的风险拉动作用。虽然本文仅以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分析,但其重要意义在于,首次确立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杠杆率阈值标准的科学方法,从而为各地方政府有效把握杠杆结构性优化的方向和力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苏林  王岩  
波动率研究是金融领域的核心变量,Chou提出的条件自回归极差模型在估计波动率方面显示一定的优越性。利用扩展的条件自回归极差模型(CARRXY),对近年来我国沪深两市波动率的周内效应和杠杆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沪深两市波动率均存在明显的周内效应,但这种波动率的周内效应与收益率的周内效应相悖,同时两市均出现明显的负杠杆效应,这是新兴市场的异象,是与成熟市场不同的异常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