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86)
- 2023(7672)
- 2022(6376)
- 2021(5950)
- 2020(4945)
- 2019(10990)
- 2018(10398)
- 2017(21174)
- 2016(11103)
- 2015(12145)
- 2014(11984)
- 2013(11744)
- 2012(10873)
- 2011(9850)
- 2010(10331)
- 2009(10154)
- 2008(9306)
- 2007(8483)
- 2006(7874)
- 2005(7341)
- 学科
- 济(41380)
- 经济(41339)
- 业(37036)
- 管理(32484)
- 企(28557)
- 企业(28557)
- 融(27312)
- 金融(27312)
- 银(26068)
- 银行(26066)
- 行(25247)
- 中国(21704)
- 方法(17303)
- 数学(15832)
- 财(15779)
- 数学方法(15645)
- 制(14720)
- 农(13147)
- 中国金融(11436)
- 险(11028)
- 保险(10937)
- 务(10786)
- 财务(10761)
- 财务管理(10742)
- 地方(10428)
- 企业财务(10310)
- 业经(10032)
- 策(9863)
- 贸(9231)
- 贸易(9221)
- 机构
- 学院(150967)
- 大学(148133)
- 济(69809)
- 经济(68298)
- 管理(59021)
- 中国(50364)
- 理学(49105)
- 研究(48991)
- 理学院(48699)
- 管理学(48065)
- 管理学院(47766)
- 财(38742)
- 京(29695)
- 财经(29412)
- 经(26672)
- 中心(25926)
- 科学(24818)
- 融(24335)
- 银(24279)
- 金融(23925)
- 江(23484)
- 银行(23383)
- 所(23340)
- 经济学(22810)
- 财经大学(22046)
- 行(21979)
- 农(20729)
- 经济学院(20707)
- 研究所(20571)
- 人民(20126)
- 基金
- 项目(92138)
- 科学(73443)
- 研究(71446)
- 基金(67834)
- 家(56668)
- 国家(56127)
- 科学基金(49374)
- 社会(46875)
- 社会科(44625)
- 社会科学(44616)
- 省(35401)
- 基金项目(34072)
- 教育(32194)
- 自然(29992)
- 资助(29838)
- 自然科(29344)
- 自然科学(29335)
- 编号(29217)
- 划(29185)
- 自然科学基金(28846)
- 成果(24802)
- 部(21177)
- 重点(20466)
- 课题(20377)
- 发(20280)
- 性(20034)
- 创(19558)
- 国家社会(19327)
- 教育部(18938)
- 制(18801)
共检索到245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习习 魏鹏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深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期间我国战略工作重点,去杠杆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去杠杆是指降低我国总体债务水平以及优化金融市场资产结构。截止2016年底,我国总体债务杠杆率高达284.6%,金融风险巨大。加快推进金融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确保银行业稳健运行;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潜力等,是金融去杠杆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杠杆率 金融风险 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彦斌 随晓芹 刘哲希
历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一个经济体的过度负债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根源,它会引发资产泡沫从而加剧金融体系不稳定性。因此,如何事前地判断一个经济体是否过度负债,提供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预警,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相较于杠杆率这一常用的预警指标,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含有资产泡沫和融资约束的宏观模型,系统论证了"杠杆率/投资率"是更好的预警指标。随后,本文基于41个代表性经济体1991—201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验证。(1)"杠杆率/投资率"上升会显著放大杠杆率对资产价格的影响,更容易引发资产泡沫风险;(2)杠杆率上升不一定会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概率显著增加,但如果同时出现了"杠杆率/投资率"上升的情况,那么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概率会显著增大。2012年以来,中国开始出现"杠杆率/投资率"持续扩大的情况,需要高度警惕。未来,中国要打好防控金融风险的攻坚战不仅要在"结构性去杠杆"上下功夫,还要通过提振民间投资需求等手段有效降低"杠杆率/投资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成思 贾翔夫 廖闻亭
本文研究我国经济金融化对杠杆率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测度杠杆率水平,基于8个经济部门的24个相关因子抽取系统性金融风险信息,利用时变参数因子增强向量自回归(TVP-FAVAR)模型构建杠杆率、金融化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间的动态关系,并进一步研究杠杆率和金融化的溢出效应及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基于2004—2019年季度数据的经验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化程度的提升对宏观杠杆率产生正向冲击,对微观杠杆率产生负向冲击,且冲击在2008年后快速减小;宏观杠杆率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负向冲击,而在2008年后转为正向且冲击逐渐增大,微观杠杆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与宏观杠杆率相反。这些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宏观和微观杠杆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差异化影响,可以更好地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建堂 董小君 时红秀 徐杰 马小芳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杠杆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名义杠杆率并不高,但潜在风险并不小,一是存在较多隐性债务,二是债务增长偏快。杠杆率的过快上升,与过度依赖间接融资、资金使用效率偏低、过剩产能占压大量资金以及货币信贷政策过度工具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如何在稳增长下有效化解债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当前金融监管的首要任务。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擎 刘军 毛锐
基于"CAMELS"评级体系构建区域银行业风险系数,计算大型、中型、小微企业和居民部门的杠杆率水平,从全国和地区层面系统性地研究杠杆率水平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全国范围内大型企业杠杆率的提升将提高区域性金融风险,而中小型企业杠杆率提升将降低区域性金融风险;东部地区企业杠杆率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与全国保持一致,中部地区大型企业、小微企业杠杆率会提高区域性金融风险,西部、东北地区影响则不显著;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会提高区域性金融风险。稳杠杆和防控区域性金融风险政策的制定应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
关键词:
区域性金融风险 企业杠杆 居民杠杆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成科 张欣 高星
基于2011~2015年中国31个省市数据,分别建立居民、企业、政府及金融机构理论分析框架,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就各部门杠杆率与债务效率对金融风险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融机构债务效率、杠杆率对金融风险的冲击力度有所减弱;政府债务效率对金融风险的影响作用增强,但杠杆率对金融风险的负面影响趋弱;企业债务效率、杆杠率对金融风险的负面影响程度有所加深;居民债务效率对金融风险的影响增加,杠杆率对金融风险暂无显著性负面作用。基于此,中国应稳健实行金融机构去杠杆,有效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重点调控企业杠杆水平,警惕居民杠杆率水平扩张。
关键词:
杠杆率 债务效率 金融风险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欧阳正杰
美联储前主席本·伯南克说过:理解金融危机是宏观经济学的圣杯。尽管本轮金融危机之前,居民杠杆率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系并不为学界重视,很多金融市场的因素如银行的流动性、雷曼破产和政策不确定性被认为是引发金融危机的更为重要的因素,但是当前大量的学者开始对金融危机之前美国居民杠杆率过快上涨的现象进行了重新关注与深刻反思。主要的原因在于,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表明,居民杠杆率过高有可能成为金融脆弱性的
关键词:
杠杆率 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蕾
山东省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已超国际认定警戒线,并且由于统计口径不完备,山东省实际杠杆率水平高于当前计算结果,已无加杠杆空间。从当前可计算的杠杆率分结构看,山东省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高企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基建行业及国有企业。通过对山东省内2009年以来17地市的杠杆率与不良贷款率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不良贷款率与杠杆率变动之间存在稳定的反向关系,杠杆的加速变动会加大金融风险的暴露。建议应在稳步去杠杆的基础上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使非金融企业与区域金融体系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 杠杆率 金融风险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郑智勇 何剑 王小腾
杠杆不稳定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重要隐患,因而如何进行风险识别在金融动荡时期具有显著意义。为识别杠杆波动对系统性风险的直接影响及可能造成的风险内部溢出效应,首先选择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TVP-SVAR)识别杠杆波动对系统性风险的冲击效应,并结合中国几次"去杠杆化"政策时点进行补充分析,其次采用时变参数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模型(Tvpdy)对杠杆波动下系统性风险内部溢出关联效应进行动态刻画。研究表明:一方面,杠杆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异质性冲击影响,短期效应最为显著。近年来累积的外部市场与货币流动风险对宏观经济与资产泡沫风险起到周期性的抑制作用。其中,"扩内需"去杠杆举措可有效缓释当前存在的宏观经济与外部市场风险,而"防风险"措施则对整体风险的抑制效应较为稳健。另一方面,杠杆波动下系统性风险内部溢出效应明显。各子风险多为风险的净输入者,在经济过热或金融危机等杠杆异常波动时期,溢出效应较为显著。外部市场风险后期有显著抬升的趋势,而宏观经济风险溢出方向由输入向输出转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毛振华
去杠杆时需要注意方法和节奏,同时注重防范风险,避免在这一过程中引发大的经济震荡自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16年"三去一降一补"的五大任务以来,从政府部门到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各方都围绕清理过剩产能、企业去杠杆、房地产去库存展开了一系列动作,由此带来的市场环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玉玲
坚定不移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限制产能过剩行业进一步扩张,加快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使实体经济杠杆率在结构分布上更加均衡目前,企业杠杆率过高依然是金融风险产生并累积的重要方面。要切实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降低企业杠杆率显得十分重要。湖北省高杠杆企业分布状况及特点总量视角:湖北省企业杠杆率由增转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文采用"债务余额/GDP"来计算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银行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
关键词:
杠杆率 湖北省 资产负债率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郑智勇 何剑 张梦婷 王心怡
本文基于SV-TVP-VAR模型,对不同微观部门杠杆波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各方面的关系进行时变分析。研究发现:(1)不同部门的杠杆波动在短期会滋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而长期则会对风险起到缓释作用;(2)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变动会导致相应领域杠杆水平发生调整,不同部门间存在显著差异;(3)政府重心不同的“去杠杆”举措,会造成风险即期的异质性变动,但风险水平会逐渐回落。因而,当前需灵活制定不同部门的杠杆调控政策,依托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实现结构性“稳杠杆”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
微观部门 差异性杠杆 风险构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学平 杨利敏 徐梦洁
近年来,我国居民杠杆率增长过快,且结构性特征突出。主要是政府主导加杠杆、银行刺激加杠杆、居民主动和盲目加杠杆所致。居民杠杆率过快增长,导致金融机构存款减少,对实体经济贷款产生挤出效应,还带来金融风险和社会不稳定因素。本文以荆州市为例,通过对多家银行及相关部门的走访调查,分析居民杠杆率的增长特征、原因及影响,展现普通居民最切实的负债压力,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居民杠杆率 结构特征 金融风险 影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贾松波 周兵 徐健翔
为应对2008年次贷危机,我国采用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在经济复苏的同时,各部门杠杆率的较大攀升和整体杠杆率水平的上升,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结构性去杠杆成为国家应对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通常认为,快速上升的区域杠杆率往往会带来较大的区域性金融风险,但通过选取我国2006-2018年31个省市数据,研究发现:区域杠杆率的上升会显著增大区域性金融风险,然而这一影响作用受制于区域经济增长水平的高低,当区域经济增长水平较低时,区域杠杆率的增加会提升区域性金融风险,而当区域经济增长水平较高时,区域杠杆率的增加反而可以对区域性金融风险起到一定的缓释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区域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能够通过区域金融部门杠杆率进行传导。因此,应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建立差异化的区域杠杆率预警体系,并加强对区域金融部门的重点监管,从而有效防范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桂虎 郭金龙
当前,宏观杠杆率已经成为衡量一国债务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本文介绍了当前全球宏观杠杆率以及相应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状况,然后基于全球40个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来检验宏观杠杆率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门槛效应。分别使用借贷利率和金融稳定指数滞后一期作为门槛变量,并采用固定效应、系统GMM模型及稳健性检验进行模型参数估计后,本文发现:借贷利率和金融稳定指数滞后一期均呈现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对应的宏观杠杆率的拐点值分别为182%和188%;当小于182%时,宏观杠杆率与系统性金融风险负相关;当介于182%和188%之间时,两者之间的正负关系未必发生变化,但是线段的斜率或截距已经发生了变化;当大于188%时,宏观杠杆率将会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最后,本文给出了对中国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宏观杠杆率 系统性金融风险 门槛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