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62)
2023(7203)
2022(5860)
2021(5166)
2020(4538)
2019(9899)
2018(9756)
2017(19111)
2016(10233)
2015(11233)
2014(10968)
2013(11150)
2012(10279)
2011(8687)
2010(8867)
2009(8414)
2008(8755)
2007(7943)
2006(7020)
2005(6624)
作者
(29717)
(24951)
(24718)
(23290)
(16084)
(11823)
(11222)
(9496)
(9288)
(8966)
(8399)
(8276)
(8228)
(8054)
(7904)
(7579)
(7439)
(7246)
(7132)
(6926)
(6225)
(6075)
(5993)
(5703)
(5613)
(5558)
(5530)
(5493)
(5062)
(4822)
学科
(69481)
(67197)
企业(67197)
(53699)
经济(53633)
管理(49203)
方法(24713)
业经(23879)
(21857)
(18484)
财务(18481)
财务管理(18465)
(17956)
企业财务(17549)
数学(17474)
数学方法(17402)
技术(14377)
农业(14064)
(12020)
企业经济(11759)
(11382)
经营(10683)
(10524)
(10354)
技术管理(9864)
中国(9861)
理论(9653)
(9191)
决策(8501)
体制(8368)
机构
学院(154106)
大学(146585)
(70607)
经济(69670)
管理(64826)
理学(55561)
理学院(55123)
管理学(54597)
管理学院(54319)
研究(45238)
中国(39093)
(34517)
(29558)
(28826)
财经(27030)
科学(26226)
(24572)
(24059)
(23100)
农业(22917)
业大(22173)
经济学(21514)
中心(20697)
研究所(20468)
商学(20288)
商学院(20128)
财经大学(19766)
经济学院(19660)
(18475)
经济管理(18253)
基金
项目(96415)
科学(78595)
基金(73016)
研究(69863)
(62573)
国家(61953)
科学基金(55840)
社会(47061)
社会科(44846)
社会科学(44835)
(39389)
基金项目(38568)
自然(36449)
自然科(35683)
自然科学(35674)
自然科学基金(35161)
(30794)
教育(30556)
(29585)
资助(29432)
编号(26351)
(24190)
创新(21625)
重点(21323)
(21193)
(21186)
国家社会(19924)
(19638)
成果(19416)
人文(18635)
期刊
(81320)
经济(81320)
研究(43496)
(32290)
管理(30288)
中国(27762)
(27725)
科学(20843)
学报(20641)
农业(19067)
大学(16107)
学学(15923)
(15722)
金融(15722)
业经(15430)
技术(15425)
财经(14351)
经济研究(13061)
(12843)
(12491)
技术经济(11334)
财会(10739)
问题(10341)
现代(8782)
世界(8710)
商业(8506)
会计(8497)
经济管理(7990)
(7977)
(7516)
共检索到231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光  刘元春  
高杠杆和短债长用是企业面临的两大核心债务问题,本文将其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基于2000—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分析其对企业绩效和债务风险的影响,并首次考察了两者的交互效应。研究表明:第一,杠杆率降低了企业总资产回报率并提高了债务风险,但有利于提高净资产回报率,构成企业杠杆融资的微观基础;短债长用既不利于企业绩效又提高债务风险,且加剧了债务风险的隐蔽性和突发性,反映了企业融资期限约束下的被动选择。第二,短债长用与杠杆率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弱化了杠杆率的积极作用,强化了杠杆率的消极影响,恶化了企业的风险融资体征和破产风险。第三,杠杆率与短债长用通过增加企业财务成本和降低研发投入两方面恶化企业绩效。第四,上述影响存在一定的企业异质性和长短期差异。本文为杠杆率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和经验证据,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学理支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增福   陈嘉滢  
纾解实体企业短债长用难题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企业ESG表现对其短债长用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企业ESG表现显著降低了企业短债长用程度,并且这一负向影响在风险偏好高、实体投资需求大、长期债务融资能力弱及非国有的样本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能够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增进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降低企业过度投资,从而缓解企业短债长用程度。此外,通过降低企业短债长用程度,企业ESG表现还促进了企业业绩的提升、降低了企业的破产风险。上述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发掘ESG对金融市场的作用效果,从而为政府有关部门降低企业短债长用、防范金融风险提供理论和操作依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伯超  柏培文  
本文从微观视角考察了制造业企业杠杆率对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影响,同时将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短债长用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分析其与杠杆率的交互效应问题。本文以2006—2018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杠杆率与其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性之间呈显著倒U型关系,当制造业企业杠杆率低于47.92%时,提升杠杆率水平能够优化其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性,反之,继续提升杠杆率水平则会对其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性有恶化作用,且该倒U型关系拐点值因负债期限、来源和要素密集度异质性而不同。相对于商业杠杆率和长期杠杆率,短期杠杆率与企业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性倒U型关系拐点值更大,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杠杆率与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倒U型关系拐点值大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短债长用与杠杆率形成显著交互效应,对制造业企业杠杆率与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且劳动与资本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越高,短债长用越能增强杠杆率提升对生产要素收入分配公平性的优化作用。短债长用与杠杆率之间的交互效应仅存在于非国有企业。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结构性去杠杆政策的实施具有借鉴意义,为去杠杆背景下优化要素收入分配格局提供实证依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琪   周琳   李梦函  
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1—2022年数据,探讨企业ESG表现对杠杆操纵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的提高能够显著抑制上市公司的杠杆操纵行为。机制分析表明,企业ESG表现的提高能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信息透明度、减少明股实债行为抑制杠杆操纵。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较差、审计质量较低企业的ESG表现对杠杆操纵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瑞欣   郭淑娟   刘玎琳  
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追求绿色低碳转型的背景下,探究如何治理企业杠杆操纵并揭示ESG表现的潜在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ESG表现对企业杠杆操纵的作用效果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ESG表现能显著降低杠杆操纵程度。机制检验表明,ESG表现的信息效应和资金效应是治理杠杆操纵的主要渠道,即ESG表现能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缓解融资约束抑制企业杠杆操纵。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地区法治建设较好、行业竞争程度较低、非污染企业和账面杠杆率较大的企业中,ESG表现对杠杆操纵的降低作用更明显。经济后果分析表明,ESG表现对杠杆操纵的治理效应能够进一步降低财务风险并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原劼  施建淮  
基于2007~2018年间我国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企业的季度数据,研究了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短期国际资本流入增加会推高企业杠杆率,对短期杠杆率的影响大于对长期杠杆率的影响,对银行信贷杠杆率的影响高于对商业信用杠杆率的影响;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民营企业短期杠杆率的影响大于国有企业,对国有企业长期杠杆率的影响大于民营企业;在融资约束较强和投资回收期较长的上市企业中,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对企业杠杆率上升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加强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降低外部冲击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影响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伟  李连发  
在基于投资生产的债务偿还模型中,本文发现,当企业债务偿还能力短期内较弱、企业发行债务期限较短时,出现两难困境不可避免:要么发行大量短期限债务,以出现不良债务的代价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么举债规模不足以达到资源配置效率,但不出现不良债务。当资源配置效率被融资不足所制约时,货币政策强化产出目标,减少债务偿还目标的权重,同时延长债务期限,有利于使得产出与资源最优配置的水平保持一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彬  周彩  
本文以2004—2016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合地级城市的土地出让等城市和宏观层面数据,试图捕捉土地财政与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杠杆率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存度增加会提高企业的过度负债概率,在依次引入可能对估计结果产生干扰的控制变量和使用工具变量方法缓解潜在的内生性问题的情况下,结论依然稳健。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土地财政与企业偿债能力及持续发展能力的关系,发现土地财政依存度的增加会提高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与未来偿债压力,同时降低过度负债企业的盈利与持续发展能力。这种现象在房地产抵押物价值较低地区企业、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等负债程度更高的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这对于进一步理解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非金融企业的高杠杆现象与债务风险的防范化解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姚凯辛  李为  项后军  
本文采用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实证检验地方债务对实体企业杠杆率结构分化的影响以及财政压力在其中发挥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地方债务规模扩张,总体上挤出了实体企业从银行获得的信贷资金,显著降低了企业的杠杆率。第二,地方债务对于实体企业融资的挤出效应,存在显著的产权结构和期限结构分化,挤出效应主要体现在非国企部门和企业长期融资,对国企部门和企业短期融资影响不大。第三,财政压力催化地方债务导致企业杠杆率的产权结构分化和期限结构分化更加显著。以上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破除所有制问题上的传统观念束缚,有效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进一步完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匹配,合理控制地方债务扩张速度,避免实体企业融资被过度挤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俊现  
选取2009—2018年的城投债和非金融企业微观财务数据,基于债务治理转型视角,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广义倍差法量化评估城投债扩张对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治理转型前,具有隐性担保属性的城投债通过“资金组合效应”提高了非金融企业的融资约束,降低了企业杠杆率;治理转型后,城投债扩张对非金融企业融资的影响机制失去效力。异质性分析表明:治理转型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非国有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对负债期限和杠杆类型的影响则不存在显著差异。效应评估结果显示:治理转型对非国有企业短期融资、国有企业长期融资和借贷融资渠道的治理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建春   朱桂芳   王站杰  
ESG作为一种追求企业长期价值增长的投资理念和非财务绩效评价标准,对于解决我国公司内部治理及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2~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ESG表现、融资约束、市场化水平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ESG表现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正相关,良好的ESG表现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第二,在ESG表现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融资约束具有中介作用;第三,相对于位于高市场化水平地区的企业,位于低市场化水平地区企业的ESG表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大。本文结论对引导企业全面绿色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葛格   肖翔   李珍珠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日益紧迫,探讨ESG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考察ESG表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显示:良好的ESG表现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ESG表现通过改善投资效率,即减少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ESG表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在成长性好、重污染行业企业和市场化水平高的企业中更明显;相较于公司治理表现,环境表现和社会责任表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强。为推动我国ESG的发展,应当构建跨部门的协调机制、统一ESG信息披露标准、规范ESG信息披露管理和完善ESG考核评价的奖惩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石磊  张迪  刘柯含  
本文利用2012~2022年间我国企业ESG评级和企业新发境外债券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企业ESG表现对境外债券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对境外债券融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企业ESG评级得分每增加1个单位标准差,企业境外债券融资利差约降低88个基点,境外债券融资额度约增加0.23亿美元,境外债券融资期限约延长0.60年。企业ESG表现对境外债券融资的促进效应主要来自企业价值提升、企业风险降低和企业偿债能力增强等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在环境保护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现对境外债券融资的影响较大,而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对境外债券融资的影响有限。对此,建议进一步完善ESG相关信息披露机制,鼓励企业将ESG理念纳入管理决策全过程,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ESG建设的支持,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廉永辉  何晓月  张琳  
基于2009—2020年沪深A股2631家上市企业半年度数据,实证考察了企业ESG表现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ESG表现较好的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较低。从作用机制上看,良好的ESG表现能够通过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信息风险和代理风险三个途径来影响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分析表明,对于非国有企业、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和所处宏观经济环境较差的企业,ESG表现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更为明显。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洋   孙禹馨  
基于2012—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检验了企业ESG表现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1)企业ESG表现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其债务融资成本,且通过稳健性检验以及内生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2)中介检验显示企业ESG表现通过提高企业声誉、降低融资约束来降低债务融资成本;(3)通过异质性分析得出非国有企业和中东部地区企业的ESG表现对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效应更为明显。根据结果,呼吁企业积极加强ESG实践,完善ESG信息披露;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完善ESG披露制度,做好监督和引导;投资者在关注财务指标的同时应注意到企业ESG实践以降低投资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