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98)
- 2023(11017)
- 2022(9197)
- 2021(8335)
- 2020(6813)
- 2019(15524)
- 2018(14687)
- 2017(28761)
- 2016(15607)
- 2015(17481)
- 2014(17368)
- 2013(17388)
- 2012(16624)
- 2011(14423)
- 2010(15052)
- 2009(14128)
- 2008(14306)
- 2007(12675)
- 2006(11327)
- 2005(10498)
- 学科
- 济(73366)
- 经济(73286)
- 管理(54568)
- 业(54512)
- 企(45150)
- 企业(45150)
- 财(36233)
- 方法(30896)
- 数学(26945)
- 数学方法(26846)
- 中国(23782)
- 地方(21373)
- 务(21152)
- 财务(21136)
- 财务管理(21050)
- 农(20635)
- 企业财务(19987)
- 业经(16602)
- 制(16433)
- 农业(14112)
- 财政(13700)
- 融(12528)
- 金融(12528)
- 银(12494)
- 银行(12486)
- 审计(12279)
- 贸(12059)
- 贸易(12040)
- 行(11805)
- 体(11772)
- 机构
- 学院(218551)
- 大学(215579)
- 济(95645)
- 经济(93781)
- 管理(84010)
- 研究(71584)
- 理学(71508)
- 理学院(70813)
- 管理学(70087)
- 管理学院(69668)
- 中国(59159)
- 财(57684)
- 京(45472)
- 财经(41553)
- 科学(38179)
- 经(37636)
- 所(35388)
- 江(34467)
- 中心(33399)
- 财经大学(30495)
- 研究所(30237)
- 农(30204)
- 经济学(30160)
- 北京(28817)
- 州(27767)
- 经济学院(27325)
- 范(26780)
- 师范(26542)
- 院(25760)
- 业大(25650)
- 基金
- 项目(133905)
- 科学(106588)
- 研究(103306)
- 基金(97644)
- 家(82151)
- 国家(81358)
- 科学基金(71289)
- 社会(68717)
- 社会科(65390)
- 社会科学(65374)
- 省(52438)
- 基金项目(50924)
- 教育(47363)
- 划(42776)
- 自然(42350)
- 编号(41898)
- 自然科(41323)
- 自然科学(41315)
- 自然科学基金(40586)
- 资助(40479)
- 成果(35571)
- 发(33153)
- 部(30871)
- 重点(30154)
- 课题(29526)
- 国家社会(28733)
- 性(28264)
- 创(27975)
- 发展(27694)
- 教育部(27592)
- 期刊
- 济(113078)
- 经济(113078)
- 研究(74029)
- 财(53838)
- 中国(51471)
- 管理(31494)
- 农(28583)
- 学报(27345)
- 融(26919)
- 金融(26919)
- 科学(25592)
- 大学(22441)
- 财经(21799)
- 教育(21618)
- 学学(21239)
- 经济研究(19688)
- 农业(19175)
- 业经(18598)
- 经(18520)
- 技术(17154)
- 会计(15762)
- 财会(15690)
- 问题(14552)
- 贸(12230)
- 技术经济(10621)
- 商业(10611)
- 通讯(10470)
- 会通(10453)
- 审计(10281)
- 国际(10206)
共检索到354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廖义刚 张玲 谢盛纹
本文以2000-2005年我国财务困境上市公司为样本,经实证研究发现:(1)随着负债水平的上升,公司代理成本将显著增加,其中非国有控股公司上升幅度更大;(2)独立审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公司代理成本,表现为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次年,公司代理成本有显著降低;(3)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如果独立审计机制与杠杆治理机制同时存在,则会产生积极的协同效应,该协同效应可以大大降低负债的边际代理成本,但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没有发现该协同效应。
关键词:
杠杆治理 独立审计 代理成本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新桂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保持公司财务健康的必要条件。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来阐明财务困境企业治理结构的特征,从治理结构层面寻找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引导企业对治理结构进行重新安排和设计,使其向着高效、健康和合理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财务困境 治理失败 治理结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玲 曾志坚
本文以2000年重组公司为例,采用ROI、EPS、ROE指标,结合资本结构对非ST公司与ST公司的重组绩效分别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用一个财务困境预警模型对ST公司的重组绩效进行了验证,同时也验证了该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显示不管是非ST公司还是ST公司重组的绩效并不理想,资本结构需要调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龚凯颂 吴静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行为引起了包括股东、债权人及政府部门等各方面的关注,担保与财务困境的关系也因此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中国制度背景入手,指出担保在我国具有不同的功能效应,为分析担保与财务困境的相关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数据,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担保指标与财务困境指标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和分析,得出了较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对外担保 财务困境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廖义刚 张玲 谢盛纹
本文以2000—2005年我国A股财务困境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going-concern opinion,以下简称"GCO")后,审计意见、制度环境与银行贷款变化的关系。研究发现,被出具GCO的上市公司,次年银行贷款水平有显著的降低;由于政府控制的公司债务约束软化,被出具GCO后,这类公司的银行贷款无明显的降低,并且制度环境因素对其没有促进作用;最后,对于非政府控制的公司,被出具GCO后,公司的银行贷款有显著的下降,且公司是否被出具GCO与次年银行贷款变化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显著地受制度环境因素的影响,即在市场化进程较快、金融发展水平高、法治水平高的地区,这种负向关系更为...
关键词:
独立审计 控制人性质 制度环境 银行贷款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周冬华 康华 赵玉洁
股改完成后内部人交易日益常态化,内部人交易受到监管层和市场各方的关注。为了降低事后被查处的可能性,发生内部人交易的财务困境类上市公司可能会要求审计师签发更好的审计意见。基于2007至2013年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数据,研究发现:财务困境类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显著负相关;审计师对上市公司经济依赖的程度越高,内部人卖出交易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负相关关系越显著。更进一步地,内部人交易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负相关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股权制衡度较低、分析师跟进数量较少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上市公司,表明上述公司治理机制有效地遏制了财务困境类上市公司发生内部人交易后胁迫审计师签发干净审计报告的行...
关键词:
内部人交易 持续经营 财务困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颖林 罗焰
企业的资本结构能否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应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问题,而频现的上市公司债务违约事件又将这一问题推上了舆论风口。本文以电力生产业上市公司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影响财务杠杆效应的因素,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每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显著程度,并对我国上市公司改善资本结构、发挥财务杠杆效应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财务杠杆效应 资本结构 净资产收益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章之旺
选取 1998~ 2 0 0 2年度沪深股市 4 2家ST摘帽公司为财务困境企业样本 ,从财务和市场两个视角定量考察我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财务困境成本。研究发现 ,从陷入财务困境之前到解除财务困境之后企业经行业调整之后的经营业绩平均增长了 8% ,但从权益市场价值的变化角度来看 ,投资者平均承担 4 .91%的财务困境成本。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困境成本 ST公司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功富 宋献中
以2003~2005年因连续两年亏损被ST的79家公司为对象,从投资对现金流敏感度的变化和投资战略的调整两方面对财务困境企业的资本投资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陷入困境后的企业因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而遭受更严重的融资约束;与缩减投资规模相比,财务困境企业扩大投资规模更有利于其走出困境。
关键词:
财务困境 资本投资 融资约束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袁卫秋
以2005年上半年沪深两市中首次被ST的52家公司和52家非ST公司为研究对象,同时利用这些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和公司治理信息来构建财务困境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公司治理特征对公司陷入财务困境具有显著的影响(;2)公司治理信息不能为财务信息所覆盖。这一方面说明,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的财务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当前应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另一方面也说明今后在研究和构建财务困境预测模型的时候,不仅要考虑会计信息,还应考虑公司治理信息等,以构建出更为有效的预测模型。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财务困境 预测模型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黄辉 崔飚
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与正常经营的公司有着内外环境的差异,它导致公司治理对企业的财务困境成本和企业价值的影响都不相同。以中国2000年~2006年发生财务困境的193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中国公司治理因素对财务困境成本的影响。研究表明,公司的股权制衡度与公司财务困境成本显著正相关,国有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和管理费用率与财务困境成本显著负相关,股权集中度、两职合一、高管持股比例和违规行为与财务困境成本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研究结论对财务困境公司改善公司治理机制并摆脱财务困境有所帮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明辉 胡波
笔者借助公司内部治理框架,运用2001—200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了代理成本对于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存在其他变量时,独立董事制度、高管层持股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设置情况对审计定价存在显著影响,这一结果表明独立董事制度、高管层持股对于公司内部治理具有积极意义;加快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分离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改善公司内部治理。
关键词:
公司治理 代理成本 审计定价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培莉 干胜道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4~2006年因财务困境而被ST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计量了其财务困境成本,并进一步分析股权结构对财务困境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成本平均为17.27%,且各公司间差异较大。公司的控股股权性质显著影响财务困境成本,国有控股公司的财务困境成本较小,而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对财务困境成本不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股权结构 财务困境 财务困境成本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章之旺 薛野
本文以1998—2002年间沪深股市42家ST公司为财务困境企业样本,分别从财务业绩和市场业绩两个角度初步定量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成本状况。研究发现,从陷入财务困境之前到解除财务困境之后企业经行业调整之后的经营业绩平均增长了8%,但从市场角度看权益的市场价值经过行业调整之后平均下降了4.91%,即投资者也承担了企业的财务困境成本。实证检验还发现,财务困境成本的高低除了与财务困境程度正相关,还与行业经济状况正相关,即当财务困境企业所在行业业绩不佳时财务困境成本更高。
关键词:
财务困境成本 经济困境 特别处理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高雷 李芬香 张杰
本文利用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公司治理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股权集中度国家股比例、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治理环境、公司透明度、企业规模与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股权制衡度、领取报酬的董事比例、领取报酬的监事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股东大会会议次数与代理成本显著正相关;高管持股、独立董事比例、监事会会议次数、两职分离与代理成本无显著关系;财务杠杆率与代理成本的关系是混合的;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与总样本基本一致。
关键词:
代理成本 公司治理 内部治理 外部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