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50)
- 2023(16186)
- 2022(14051)
- 2021(13186)
- 2020(11181)
- 2019(25600)
- 2018(25163)
- 2017(49016)
- 2016(26175)
- 2015(29393)
- 2014(29050)
- 2013(28445)
- 2012(25940)
- 2011(22897)
- 2010(22582)
- 2009(20415)
- 2008(20130)
- 2007(17464)
- 2006(14894)
- 2005(12584)
- 学科
- 济(101215)
- 经济(101094)
- 管理(82500)
- 业(78457)
- 企(68360)
- 企业(68360)
- 方法(51727)
- 数学(45267)
- 数学方法(44627)
- 财(31583)
- 农(25417)
- 中国(24614)
- 业经(22874)
- 务(21703)
- 财务(21623)
- 财务管理(21580)
- 制(21212)
- 学(20690)
- 企业财务(20437)
- 地方(18529)
- 贸(17781)
- 贸易(17771)
- 易(17252)
- 理论(17171)
- 农业(16840)
- 技术(16663)
- 银(16370)
- 银行(16332)
- 和(15829)
- 融(15682)
- 机构
- 大学(365185)
- 学院(363069)
- 管理(149479)
- 济(142281)
- 经济(139230)
- 理学(130820)
- 理学院(129487)
- 管理学(127113)
- 管理学院(126472)
- 研究(112513)
- 中国(85446)
- 京(75613)
- 科学(69992)
- 财(68132)
- 财经(55297)
- 农(54597)
- 所(54525)
- 业大(53872)
- 中心(52889)
- 江(50577)
- 经(50570)
- 研究所(49815)
- 北京(46852)
- 范(45879)
- 师范(45424)
- 农业(42909)
- 经济学(42883)
- 财经大学(41806)
- 州(41415)
- 院(41396)
- 基金
- 项目(255986)
- 科学(202693)
- 基金(188422)
- 研究(185074)
- 家(163571)
- 国家(162266)
- 科学基金(141648)
- 社会(117750)
- 社会科(111731)
- 社会科学(111703)
- 基金项目(100415)
- 省(99044)
- 自然(93847)
- 自然科(91799)
- 自然科学(91779)
- 自然科学基金(90124)
- 教育(85917)
- 划(83178)
- 资助(77717)
- 编号(74868)
- 成果(58933)
- 部(56871)
- 重点(56445)
- 创(53435)
- 发(52341)
- 课题(50095)
- 创新(49792)
- 教育部(49484)
- 科研(49386)
- 国家社会(48520)
- 期刊
- 济(145863)
- 经济(145863)
- 研究(101747)
- 中国(62792)
- 学报(57413)
- 财(55228)
- 管理(53845)
- 科学(51837)
- 农(48170)
- 大学(44396)
- 学学(41966)
- 教育(36930)
- 农业(33611)
- 技术(31577)
- 融(31421)
- 金融(31421)
- 财经(26722)
- 业经(24258)
- 经济研究(23643)
- 经(22761)
- 问题(18647)
- 图书(17914)
- 理论(17743)
- 技术经济(17226)
- 版(17220)
- 业(17147)
- 科技(17100)
- 财会(17061)
- 实践(16271)
- 践(16271)
共检索到509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岩 李佳宾 黄良佳
融资结构是决定公司并购成败的基础和关键,合理的融资结构不仅能提供充裕的并购资金,还可以降低并购方的融资成本和财务负担,影响并购方资本结构的变化和控制权的转移。文章选取2003—2015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6 459个上市公司成功主动并购事件的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融资结构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以及在高管持股条件下对其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普遍采取现金并购的支付方式下,高债权融资结构有利于提高并购绩效;高管持股比例越大的公司,采用高债权融资结构对并购绩效的正向作用越弱;另外,高债权融资结构对公司并购绩效保持短期持续性正向作用后趋于稳定。本研究认为,有主动并购倾向的国内上市公司在考虑融资时应更多地采取债权融资方式,同时限制高管行为,削弱高管对公司的控制权。
关键词:
并购绩效 融资结构 高管持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岩 李佳宾 黄良佳
融资结构是决定公司并购成败的基础和关键,合理的融资结构不仅能提供充裕的并购资金,还可以降低并购方的融资成本和财务负担,影响并购方资本结构的变化和控制权的转移。文章选取2003—2015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6 459个上市公司成功主动并购事件的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融资结构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以及在高管持股条件下对其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普遍采取现金并购的支付方式下,高债权融资结构有利于提高并购绩效;高管持股比例越大的公司,采用高债权融资结构对并购绩效的正向作用越弱;另外,高债权融资结构对公
关键词:
并购绩效 融资结构 高管持股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步丹璐 黄旭兰 李华
本文以中国沪深股市2006-2010年间作为买方发生并购行为的362个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公司并购行为对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敏感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资产回报率、市场回报率与公司高管薪酬显著正相关。说明并购前,高管薪酬与资产回报率以及市场回报率显著正相关,即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敏感度较高。并购所增加的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与高管薪酬在10%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可见,企业并购显著降低了高管薪酬与公司资产回报率以及市场回报率的业绩敏感度。并购规模无论是通过会计绩效还是市场绩效检验分析,都显著与高管薪酬正相关,说明高管薪酬与并购规模的扩大显著正相关。为进一步分析并购绩效是否会影响高管薪酬变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自愿 李影
立足于企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诉求,并购成为企业实现迅速扩张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本文选取2009—2014年发生并购重组事件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并购交易绩效、并购整合绩效和并购可持续增长绩效多重指标为研究侧重点,结合我国特有的产权制度背景,考察内部控制有效性、高管代理成本对多重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改善多重并购绩效,高管代理成本会抑制并购后主并公司的多重并购绩效;同时,内部控制能减弱代理成本对并购绩效的损害程度,但这一治理作用在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中表现各异。研究结论为我国进一步加强包括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机制在内的制度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辉 顾乃康
文章以1998年~2004年间沪、深股两市的上市企业为对象,在区分了债务对投资的治理效应与制约效应基础上,考察了投资与杠杆之间的敏感性及其在不同状况下的差异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杠杆和投资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行业调整后的低成长性公司,其杠杆与投资之间的负相关程度显著地大于高成长性的公司;通过拟合合理投资额并将公司区分为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公司之后,文章发现过度投资公司的杠杆和投资之间的敏感性更高;在使用了工具变量法克服了可能的内生性影响之后,这些统计关系没有发生改变。这意味着债务对成长性较低或者发生了过
关键词:
投资——杠杆的敏感性 治理效应 制约效应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晓珊
公司负债融资是否是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利用我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并基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视角实证检验公司负债融资的相机治理作用,结果发现:公司负债融资与高管薪酬之间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公司负债融资会显著提高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对于外部竞争程度较低和内部高管薪酬水平较低的公司,公司负债融资与高管薪酬之间的U型关系并不明显,两者间仅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公司负债融资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正向促进作用不受产品市场竞争和高管薪酬激励水平高低的影响。上述研究结论充分肯定了负债融资对于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研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晓珊
公司负债融资是否是一种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利用我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并基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视角实证检验公司负债融资的相机治理作用,结果发现:公司负债融资与高管薪酬之间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公司负债融资会显著提高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对于外部竞争程度较低和内部高管薪酬水平较低的公司,公司负债融资与高管薪酬之间的U型关系并不明显,两者间仅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公司负债融资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正向促进作用不受产品市场竞争和高管薪酬激励水平高低的影响。上述研究结论充分肯定了负债融资对于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相关经验研究,而且也有助于厘清我国上市公司负债融资的治理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军 仲欣 刘正军
"债转股"对高管激励具有显著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样本研究发现,相对于非"债转股"公司来说,"债转股"公司的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较高,"债转股"能提高对公司高管的激励效应。提高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要结合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当单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过高时,可以引进新的股东改善公司治理的监督机制以更好地激励高管;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支配权的让渡必须依靠各产权主体之间的资源谈判来完成,应使债权人在公司治理中更好地发挥相机治理及其对高管激励的替代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薛伟 郭小东
以东北地区实行增值税转型政策为制度背景,基于我国2001年-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检验转型政策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资本成本敏感性和代理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政策对不同性质类型企业的投资资本成本敏感性都有所提高,但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提高更显著;市场化改革也促进了该政策对资本成本敏感性的提高的影响;增值税转型政策也使企业的代理成本显著下降,并使税务机关发挥了良好的外部治理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敏
文章以2011—2018年沪深两市发生并完成并购事件的2985个企业的30287个观测值为样本,对并购中高溢价和高业绩承诺增长率即"双高"现象对并购绩效的作用与影响机理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探讨银行持股介入对"双高"现象与并购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以及在不同最终控制人视角下两者关系的变化。结果表明:并购过程中的"双高"即高并购溢价率和高业绩补偿承诺增长率会对并购绩效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银行持股介入能显著削弱并购过程中"双高"对并购绩效的负向影响;相较于国有企业,在非国有企业中并购"双高"对并购绩效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研究可拓展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相关研究领域,同时为我国上市企业实现预期并购绩效提供新的借鉴与参考,还能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实体企业发展与管理提供证据支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际萍
并购绩效水平的不断提升是保障上市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寻求新利益增长点的关键,而现阶段我国众多的并购交易中实现预期绩效增长目标的成功案例并不多,甚至出现因并购绩效不理想导致主营业务受损进而破产的状况。文章以2009—2016年国内主板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机构持股和杠杆缺口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机理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机构持股比例的提升能对并购绩效水平的提升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杠杆缺口与企业并购绩效之间显著负相关;机构持股能显著削弱杠杆缺口对企业并购绩效的负面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嵇存海 王琳 王孟举
企业并购长期绩效的影响因素众多。在并购支付多样化和高管层持股增加的背景下,文章研究了高管持股、支付方式和并购长期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相较于现金支付方式,主并方采用股票支付方式有助于获得更优的并购长期绩效;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高管持股会削弱股票支付方式对主并方并购长期绩效的正向影响。同时,从政府降低并购股权融资门槛、公司注重选择股票支付方式和完善高管股权激励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并购 支付方式 高管持股 并购长期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姜岩磊 余灼萍
文章以2010年发生并购的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并购前后各两年即2008年、2009年与2011年、2012年的绩效指标为研究样本,采用管理费用率和自由现金流作为代理成本的代替指标;同时,引入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检验机构投资者对并购公司的市场绩效指标(Tobin_Q)和财务绩效指标(每股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公司管理者的代理成本会损害到并购后公司的绩效,机构投资者可以提升并购公司绩效,并可以抑制并购公司代理成本对并购绩效的损害。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代理成本 并购绩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宋芝
本文以我国深沪两市2013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构建模型实证分析负债期限结构对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负债期限结构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有显著影响,随着长期负债比例的增加,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会增强;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负债期限结构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正面影响并不比国有上市公司强。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目前的制度环境下,负债期限结构虽然对高管薪酬激励发挥了一定的治理效应,但我国上市公司利用负债期限结构工具降低代理成本的做法还有待加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诗 黄世忠 吴超鹏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步伐不断加快,但不少并购却因无法通过他国的外资并购安全审查而遇阻。本文研究中国企业并购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性海外资产对并购成败及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地方国企和民企,中央国企更可能到海外并购敏感性资产。相比其他并购,敏感性资产并购的成功概率较低,但市场反应较好,有利于提升股东价值。国企实施敏感性资产并购对股东价值的正面影响显著弱于民企。综上,作者认为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时,应注意减少并购的政治风险,实现国家、市场和企业利益多赢的局面。
关键词:
海外并购 敏感性资产 并购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