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31)
2023(5308)
2022(4466)
2021(3990)
2020(3456)
2019(7732)
2018(7507)
2017(13527)
2016(7843)
2015(8801)
2014(8494)
2013(8634)
2012(8065)
2011(7438)
2010(7445)
2009(6548)
2008(6483)
2007(5750)
2006(5145)
2005(4563)
作者
(27836)
(23419)
(23360)
(21880)
(14738)
(11322)
(10476)
(9089)
(8746)
(8392)
(7895)
(7857)
(7774)
(7691)
(7305)
(7256)
(7242)
(7071)
(6751)
(6717)
(6202)
(5823)
(5641)
(5464)
(5354)
(5322)
(5137)
(4971)
(4950)
(4949)
学科
(29069)
经济(29035)
管理(17387)
(17144)
方法(13819)
(12915)
企业(12915)
数学(12100)
数学方法(11955)
(9799)
(8618)
中国(7819)
(6566)
业经(6132)
地方(6020)
农业(5979)
(4949)
贸易(4945)
(4791)
(4733)
环境(4724)
理论(4598)
(4086)
(4056)
(3904)
金融(3904)
教育(3867)
(3813)
技术(3809)
(3808)
机构
大学(116133)
学院(113552)
研究(48185)
(42111)
经济(41263)
管理(37162)
(35447)
科学(35372)
中国(32765)
理学(32395)
理学院(31837)
管理学(31047)
管理学院(30862)
农业(28959)
(27589)
业大(25918)
(25908)
研究所(25736)
中心(21002)
农业大学(18738)
(18299)
(17802)
(17255)
(17161)
(16859)
科学院(16166)
(16067)
北京(15956)
实验(15710)
(15478)
基金
项目(83397)
科学(64106)
基金(60789)
(58153)
国家(57705)
研究(51320)
科学基金(46667)
自然(33939)
(33802)
自然科(33154)
自然科学(33139)
自然科学基金(32565)
基金项目(32254)
社会(31198)
(29692)
社会科(29537)
社会科学(29523)
资助(24712)
教育(23913)
重点(20029)
计划(19912)
(18430)
科技(18242)
编号(18113)
(17744)
(17417)
科研(17192)
创新(16420)
(16087)
(15935)
期刊
(43495)
经济(43495)
学报(32968)
(32079)
研究(30457)
中国(26241)
科学(26000)
大学(22495)
农业(21623)
学学(21534)
管理(13674)
(13432)
(12471)
教育(12344)
业大(10299)
农业大学(8707)
(8205)
金融(8205)
(8202)
技术(7974)
经济研究(7328)
财经(7019)
中国农业(6925)
科技(6704)
林业(6454)
(6147)
业经(6141)
问题(5783)
自然(5587)
图书(5052)
共检索到170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晓波   郭臻昊   李畅   周惠民   刘晓青   苏家乐  
为解析杜鹃品种大鸳鸯锦花瓣粉色条纹形成的分子机制,挖掘与粉色条纹形成相关的关键基因,选取大鸳鸯锦盛花期花瓣,对花瓣白色区域与粉色条纹区域的色素分别进行测定,同时,利用Illumina HiSeq~(TM)测序平台对它们的转录组进行测序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测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大鸳鸯锦花瓣粉色条纹的形成是由花色苷积累引起的。花瓣粉色条纹区域与白色区域共鉴定出7 086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上调表达基因3 802个,下调表达基因3 284个。与花色苷形成相关的花青素生物合成、苯丙素生物合成和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在花瓣粉色条纹区域中更为活跃。根据DEGs的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从与花色苷生物合成代谢相关及其调控途径共筛选出31个DEGs,其中26个为花青素合成代谢结构基因,5个为转录调控基因(3个MYB和2个bHLH);26个花青素合成代谢结构基因共编码9种酶,其中20个基因在花瓣粉色条纹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白色花瓣组织;通过NCBI同源搜索发现2个R2R3-MYB和1个bHLH与已知调控果实或叶片中花青素合成有关的同源基因相似,它们在花瓣粉色条纹区域中的表达水平也均明显高于白色区域。选取10个与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经qRT-PCR验证,发现基因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胡肖肖  段玉侠  金荷仙  唐宇力  庄晓林  
以杜鹃花Rhododendron 4个品种‘琉球红’‘Liuqiu Hong’‘胭脂蜜’‘Yanzhi Mi’‘紫萼’‘Zi E’和‘状元红’‘Zhuangyuan Hong’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遮光处理(全光照、55%遮光和90%遮光)对杜鹃花植株形态、生理特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各杜鹃品种的株高、叶长、叶宽、叶绿素质量分数等呈增加趋势,遮光处理与全光照对比差异显著(P‘胭脂蜜’>‘紫萼’>‘琉球红’。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晓虹  
作品说明:"一园红艳醉坡陀,自地连梢簇蒨罗"。通过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描绘了神农架漫山杜鹃灿若朝霞的美景,以略带变形的小写意风格反映出神农架当地人民质朴、安乐的生活状态。尺寸:220 cm×180 cm材质:纸本水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高晓宁  赵冰  刘旭梅  黄文梅  
杜鹃花Rhododendron抗旱性较差,限制了它们在北方干旱地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杜鹃花的抗旱性可为它们在北方园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西洋杜鹃‘蓝茵’Rh.‘Lan Yin’‘国旗红’Rh.‘Quoqihong’‘爱丁堡’Rh.‘Aidingbao’‘粉珍珠’Rh.‘Fenzhenzhu’等4个杜鹃花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叶片解剖结构及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杜鹃花品种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并用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评价,筛选与抗旱性关联较大的叶片解剖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4个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欧静  刘仁阳  张仁嫒  谌端玉  王丽娟  陈训  
研究12株杜鹃花类菌根(ericoid mycorrhiza,ERM)菌株对2年生桃叶杜鹃Rhododendron annae幼苗生长及矿质元素氮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ERM真菌的植株根系均被有效地感染,不同菌株促生效应显著,接种ERM真菌显著增加幼苗地上、地下部分及总生物量。与对照相比,ERM菌株接种后,显著提高了接种幼苗氮质量分数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且各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接种苗根部氮质量分数提高了2.0%~40.3%,叶部提高了2.8%~50.6%。接种苗根部硝酸还原酶活性除菌株TY41外,其余处理高于对照0.9%~29.3%,叶部除菌株TY41和菌株TY24外,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兰英  王永清  张丽  胡泽明  
选择44个在杜鹃分类中的重要性状用SPSS10.0进行分析,其中二元性状18个、多元性状13个、数量性状13个。Q聚类采用平均欧氏距离平方系数,R聚类采用相关系数距离,聚类方法采用类间平均链锁法。Q聚类结果将46种杜鹃花属植物分为特征明显的2大类群,即有鳞类杜鹃和无鳞的常绿类杜鹃,在2大类群下的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分类基本吻合,但美容杜鹃和汶川星毛杜鹃的亚组归属值得商榷。R聚类结果表明性状被分为明显不同的组,鳞片出现部位、花器构造、外部器官尺寸等性状群内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中,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60.39%,表明杜鹃分类中存在重要性状,主要是有无鳞片、有无腺体和毛被以及叶、花、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岳静  潘远智  鲜小林  陈睿  
以杜鹃‘萍花’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光质(白光、红光、蓝光)和不同浓度梯度B9(0,300,600,900mg·L-1)处理对其花期、花径、成花率、花色素苷含量等开花品质及叶片光合特性、花瓣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B9、红光、蓝光处理均能增强杜鹃叶片光合能力,延缓花瓣衰败,延长花期;在一定B9浓度范围内,红光、蓝光和B9相互作用表现出加合效应,提升观赏品质的效果比单因素处理更好,但当B9浓度过高时,这种相互作用表现出拮抗效应;蓝光+B9300mg·L-1处理光合速率高,有利于花瓣中可溶性蛋白的积累,成花率、花径、花色素苷含量均较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江英  范正琪  殷恒福  李辛雷  吴斌  李纪元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杜鹃红山茶CaaPX基因的表达模式及在模式植物烟草中所起的抗寒、耐热作用,为今后山茶花抗逆育种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山茶花同源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同源克隆和3’,5’-RaCE技术,从杜鹃红山茶嫩叶组织中克隆出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命名为CaaPX,基因全长1 097 bP,开放阅读框753 bP,编码250个氨基酸。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杜鹃红山茶7种组织和温度胁迫下该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aaPX基因在杜鹃红山茶7种组织中均得到表达,但表达水平不一,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未成熟果实>嫩叶>花苞>叶芽>种胚>花瓣>花芽,其中,未成熟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熙  任明见  李鲁华  杨喜翠  徐如宏  
【目的】探明贵紫麦1号小麦灌浆期变紫后和变紫前2个时期籽粒的转录组差异,发掘影响贵紫麦1号花青素合成的关键基因和关键酶,丰富小麦籽粒色素转录组数据信息,为转录因子的克隆及表达提供参考。【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 2000TM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贵紫麦1号籽粒变紫前和变紫后2个时期进行转录组测序、文库构建及建库质量评估,对测序结果进行信息学分析。采用TTM对read count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随后用DEGseq进行差异分析,设定q-value1为阈值。通过筛选分析,获得两者间差异表达基因,按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英  戴思兰  
杜鹃花类菌根是指杜鹃花科几个属植物上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菌根共生体,它可以帮助植物缓解环境的胁迫,使其在逆境下生存。为了发掘和利用菌根的潜能,满足生态建设和园艺生产的需要,杜鹃花类菌根的研究在国外受到广泛关注。该文从菌根的解剖结构、菌根真菌的物种多样性、菌根效应等方面对杜鹃花类菌根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该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梁雯  赵冰  黄文梅  
为探究热锻炼对杜鹃花Rhododendron耐热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经30℃热锻炼的杜鹃花品种‘状元红’Rhododendron‘Zhuangyuan Hong’在不同热胁迫下(38℃,42℃)的叶片解剖结构、光合作用及生理生化特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热胁迫下,经过热锻炼的叶片与未经热锻炼的叶片相比,解剖结构受损较轻,能保持较高的栅海比和结构紧密度(RCT);净光合速率(Pn)得到了提高,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Ci)降低;过氧化氢(H2O2)及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均减少,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金孝锋  金水虎  丁炳扬  卓潇潇  
基于文献考证、标本查阅和野外调查,对景烈杜鹃Rhododendron tsoi(杜鹃花科)及其近缘类群主要形态性状的分类学意义进行分析,进而作分类学修订。结果表明:叶片的大小、形状、叶片先端的形态和叶背的毛被特征可以区分景烈杜鹃及其近缘类群,可作为划分种下等级的依据,而雄蕊长度及其与花柱的长度比较在种内变异很大,不能作为种及种下等级划分的依据。从而将景烈杜鹃及其近缘类群划分为1个种及4个变种,提出4个新组合变种名,即:背绒杜鹃R.tsoi var.hypoblematosum(Tam)X.F.Jin&B.Y.Ding、细石榴花R.tsoivar.nudistylum(Tam)X.F.Jin&B...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书珍  张羽佳  黄诗颖  罗炎炎  金正强  李志良  金卫斌  
[目的]探究锦绣杜鹃(Rhododendron pulchrum Planch.) EST-SSR的类型、分布频率和分布特征,开发有效的SSR标记,并验证其在遗传多样性研究和跨物种转移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采用RNA-seq技术对锦绣杜鹃‘紫鹤’品种的花蕾进行转录组测序,MISA软件对组装的unigenes内部的SSR位点进行检索,分析其类型、分布频率。利用Primer 3.0软件设计引物,并对锦绣杜鹃群体和其近缘种映山红群体进行多样性检测,利用POPGENE-PC 2.2软件计算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多态性位点百分率、Shannon’s信息指数、Nei氏多样性指数、观察杂合度、期望杂合度等参数。[结果]锦绣杜鹃‘紫鹤’花蕾转录组共有49 527个unigenes(43 766 249 bp),从中筛选出16 120个SSR位点(24.46%),发生频率为1·(2.7 kb)~(-1)。微卫星的重复次数主要集中在5~24次之间,二核苷酸发生频率最高(9 624个,59.70%),其次是单核苷酸(3 738个,23.19%),频率最低的为五核苷酸(42个,0.26%)。频率最高的重复基序有A/T、AG/CT、AAG/CTT、AGG/CCT、ACC/GGT、AGC/GCT、AAAG/CTTT、AAGAG/CTCTT、AGAGGG/CCCTCT等。选用13个多态性SSR标记对锦绣杜鹃群体进行PCR扩增,共得到71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3~9个;有效等位基因数在各SSR位点之间变化范围为1.684~5.930;观察杂合度H_O和期望杂合度H_E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000~1.000和0.433~0.848,平均值分别为0.696±0.426和0.705±0.129;Shannon’s信息指数I和Nei氏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736~1.961和0.406~0.831,平均值分别为1.376±0.339和0.683±0.131。此13个标记在映山红群体中的跨物种扩增成功率为100%,并反映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个群体间的遗传差异93.4%存在于群体内部。[结论]基于AG/CT重复基序开发的13个SSR标记具有高度的多态性,为后续杜鹃花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奠定了基础。大别山野生映山红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杂合度过剩,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内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江英  范正琪  殷恒福  吴斌  刘伟鑫  李纪元  
绝大多数观赏山茶花属于设施栽培植物,因环境湿热易造成病虫害出现,导致观赏价值降低,影响种植效益。为了提高抗虫性,根据山茶同源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同源克隆和3',5'-RACE技术,从杜鹃红山茶嫩叶组织中克隆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eine proteinase inhibitor,CPI)基因,命名为Ca CPI,基因全长579 bp,开放阅读框306 bp,编码101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1.078 k Da,等电点p I=6.72。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杜鹃红山茶根、茎、叶中该基因的表达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a CPI基因在叶中的表达量较高,其次为茎,在根中表达量较低,...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颖颖  赵冰  李莹  
为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对杜鹃花耐热性的影响,以杜鹃花品种‘笔止’ Rhododendron ‘Bi Zhi’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法,研究根内球囊霉Glimus intraradices(Gi),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和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Ge)等3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在高温胁迫下对杜鹃花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比较高温胁迫下接种前后杜鹃花叶片解剖结构中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海绵组织比的差异,筛选出最佳AMF。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接种AMF不仅延缓了叶片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和叶绿素质量分数的下降,并且使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摩尔质量分数保持相对较低的水平。此外,接种AMF后杜鹃花叶片解剖结构受损较轻,栅栏海绵组织比明显提高。根据平均隶属函数度对AMF提高杜鹃花的耐热性进行评价,其从强到弱排序为Gi, Gm和Ge,其中接种Gi的效果最为显著。因此, AMF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杜鹃花品种‘笔止’的耐热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