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
2023(147)
2022(100)
2021(114)
2020(92)
2019(200)
2018(175)
2017(316)
2016(240)
2015(215)
2014(219)
2013(198)
2012(168)
2011(131)
2010(147)
2009(145)
2008(185)
2007(130)
2006(137)
2005(166)
作者
(531)
(469)
(468)
(444)
(275)
(194)
(179)
(179)
(171)
(164)
(156)
(154)
(152)
(152)
(144)
(142)
(140)
(136)
(130)
(122)
(111)
(111)
(106)
(104)
(104)
(103)
(101)
(101)
(101)
(101)
学科
(566)
经济(564)
管理(523)
(437)
(385)
企业(385)
中国(293)
教育(277)
(224)
(200)
方法(194)
业经(181)
(175)
(166)
理论(166)
财务(166)
财务管理(166)
企业财务(160)
数学(143)
数学方法(140)
(138)
贸易(138)
(137)
(126)
银行(126)
(116)
金融(116)
(114)
农业(108)
(107)
机构
大学(2937)
学院(2688)
研究(1061)
(1047)
经济(1024)
管理(795)
中国(697)
理学(685)
理学院(665)
管理学(655)
管理学院(645)
(625)
科学(623)
(596)
师范(592)
教育(535)
师范大学(522)
(512)
(510)
中心(481)
(463)
研究所(457)
财经(434)
北京(421)
(419)
(416)
(402)
(400)
研究院(350)
财经大学(327)
基金
项目(1756)
研究(1349)
科学(1303)
基金(1236)
(1082)
国家(1070)
科学基金(860)
社会(825)
社会科(775)
社会科学(774)
教育(679)
(662)
(620)
基金项目(605)
编号(529)
资助(521)
成果(517)
自然(496)
自然科(486)
自然科学(485)
自然科学基金(473)
课题(407)
大学(403)
重点(403)
(387)
科研(385)
(368)
国家社会(355)
(349)
(348)
期刊
(1064)
经济(1064)
研究(847)
教育(790)
中国(714)
学报(556)
科学(460)
(434)
大学(431)
(410)
学学(384)
管理(335)
(259)
金融(259)
财经(233)
农业(217)
(197)
图书(193)
(178)
(175)
林业(174)
技术(169)
(164)
书馆(162)
图书馆(162)
国际(160)
问题(152)
科技(136)
(134)
(134)
共检索到4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长华  
近年来,学历歧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许多用人单位不顾岗位属性和实际需要,互相攀比,争相抬高学历门槛,盲目追求高学历、重点大学,一些用人单位还在人才招聘中设置"特殊条款",造成事实上的"同等学力不同等",也造成人才浪费,直接损害了普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权益。杜绝学历歧视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国家、社会、用人单位和高校要达成共识,步调协同,发挥规范、引领作用。特提出如下建议:1.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充分广阔的舞台。全社会都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尊重人才,崇尚创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创新人才管理体制,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搭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善超  江新华  苏青  曹南燕  
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科研不端行为,今年我国政府部门和有关单位陆续出台了不少文件,如科技部颁布了《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中国科学院发布了《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和《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了《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但是,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杜绝科研不端行为,将我国的科研诚信建设落到实处,值得研究和探讨。为此,《中国科技论坛》组织了本期专题笔谈。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崔炜  廖斌  
就业歧视违反平等原则,侵犯了公民基本的生存权利,扭曲了人力资源配置。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包括性别歧视、年龄歧视、户籍歧视、身材相貌歧视、经验歧视、学历歧视乙肝歧视、血型歧视等等现象已成蔓延之势,使得原本就已经很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化,不断演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贤金  
笔者曾在《城市》1995年第1期剖析我国城乡土地市场割裂成因时阐述过地权歧视问题,即重视国有轻视集体所有问题,但不够系统,也未引起理论界关注,现结合我国现行土地政策专门论述,以期引起评说。一、对农村地权歧视的表现改革前,我国一直追求“一大二公”的经济...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汪栋  王宗业  
我国博士生培养规模的持续扩张导致就业门槛不断提高,伴随着"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实施,部分用人单位在学历背景方面提出歧视性要求,从而影响了教育结果公平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学历背景歧视现象是雇主、求职者和政府等主要参与者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雇主与不受歧视者在博弈中容易结成歧视偏好同盟,而政府作为制度因素的主导者在博弈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快   何丹   涂勤建   牛更枫   周宗奎  
为探讨学历歧视知觉对专科生就业焦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学历歧视知觉量表、就业焦虑问卷、学习投入量表和专业认同问卷对1 230名专科学校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学历歧视知觉、学习投入、专业认同和就业焦虑之间两两显著相关;学历歧视知觉对专科生就业焦虑不仅有直接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还能通过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影响专科生就业焦虑;专业认同调节学习投入中介作用的前半段,具体而言,在专业认同水平较低时,学历歧视知觉对学习投入的负向预测作用更强。研究揭示了学历歧视知觉影响专科生就业焦虑的作用机制,深化了我们对专科生就业心理和行为的理解,能够为专科生就业焦虑和学历歧视知觉的干预提供实证依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杨园争  方向明  郑晓冬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杨园争  方向明  郑晓冬  
容貌歧视是劳动力市场中一种较为隐匿的歧视行为。文章基于2012年中山大学"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所得数据,运用OLS回归及倾向性得分匹配法对容貌的工资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支持容貌的优势和劣势都会显著影响劳动者的工资的结论,并且证明在男性群体、女性群体以及低学历群体中,"美貌溢价"和"丑陋罚金"都存在:前者会带来工资升水而后者则会降低工资水平。更为重要的是,文章首次揭示出容貌歧视在高学历群体中的失效,即"颜值"并不会对高学历劳动者的工资产生显著影响。由此,"Dress for success"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降低容貌—收入负效应的途径之一则是提高学历水平。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小武  
人们对家畜和某些特定人群持歧视态度并习以为常,该歧视充分反映在汉语言中。文章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针对语言(主要是汉语)中存在的家畜歧视和人群歧视现象进行归因分析,并认为经济弱势和价值观的偏误是构成歧视的两个要件。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郭凤鸣  张世伟  
本文将东北城市劳动力按受教育程度划分为三个群体,应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和反事实分析方法在个体水平上度量了每个群体中的工资性别歧视程度,并通过比较群体间和群体内部的工资歧视程度分析了教育对工资性别歧视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所有受教育群体中,均存在针对女性的工资歧视;随着个体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工资性别歧视不断缩小;在所有受教育群体中,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工资性别歧视呈现出下降趋势。因此,政府在设计和实施公平的就业制度和工资制度的同时,通过发展教育提升女性人力资本水平,将有助于缓解工资性别歧视和缩小工资性别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嗣胜  
就业歧视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产生严重的负面作用,国际社会以及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反歧视措施。本文从比较研究角度出发,对就业歧视治理措施进行评述,同时对我国未来法律制度设计和政策取向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艳  戴良铁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就业歧视现象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较,具有某些特殊性。本文拟对这些特殊性进行初步的阐明与分析,以期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及促进我国进一步完善有关就业歧视方面的法律法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海鸿  龚明越  
工资歧视与歧视工资是两个不同概念,但理论上至今未对二者进行清晰界定和区分,应还原工资歧视的经济学本意。目前学术界将不同群体的系统性工资差异普遍解释为歧视原因的观点是错误的,其中应包含无歧视倾向的工资歧视。对二者区分有助于寻求经济机制以减轻工资歧视、缩小收入差距和避免劳动者过度维权。本文用经济租金剖析了二者的经济原因,用Rubinstein模型分析了劳资双方经济租金分配中二者形成的经济机制。主要结论:二者的经济动因都是经济租金;工资歧视是企业利润最大化时自发经济行为和工资策略;歧视工资由歧视行为和经济租金双重引发;不同群体工资差异由工资歧视与歧视工资组成;应将工资出价而不是工资结果作为歧视的判别标准;应将经济租金纳入税基并实行累进税率以缩小工资差距。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海鸿  龚明越  
工资歧视与歧视工资是两个不同概念,但理论上至今未对二者进行清晰界定和区分,应还原工资歧视的经济学本意。目前学术界将不同群体的系统性工资差异普遍解释为歧视原因的观点是错误的,其中应包含无歧视倾向的工资歧视。对二者区分有助于寻求经济机制以减轻工资歧视、缩小收入差距和避免劳动者过度维权。本文用经济租金剖析了二者的经济原因,用Rubinstein模型分析了劳资双方经济租金分配中二者形成的经济机制。主要结论:二者的经济动因都是经济租金;工资歧视是企业利润最大化时自发经济行为和工资策略;歧视工资由歧视行为和经济租金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