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81)
2023(9869)
2022(8224)
2021(7895)
2020(6555)
2019(14882)
2018(14546)
2017(26816)
2016(15216)
2015(17679)
2014(17511)
2013(16904)
2012(16044)
2011(14783)
2010(14932)
2009(13712)
2008(13948)
2007(12467)
2006(11084)
2005(10453)
作者
(42113)
(35288)
(35146)
(33619)
(22638)
(16639)
(15855)
(13647)
(13492)
(12777)
(12328)
(11937)
(11545)
(11485)
(11445)
(10948)
(10471)
(10460)
(10106)
(10083)
(9276)
(8601)
(8519)
(8078)
(8049)
(7984)
(7821)
(7764)
(7083)
(7000)
学科
(59971)
经济(59870)
管理(44654)
(38682)
(31408)
企业(31408)
方法(23991)
中国(23272)
数学(20682)
数学方法(20487)
(17335)
(16873)
(16744)
业经(13406)
(13199)
贸易(13191)
(12941)
(12574)
(11999)
银行(11982)
(11726)
(11576)
(11354)
金融(11350)
农业(10492)
理论(10201)
环境(9993)
体制(9767)
(9639)
财务(9619)
机构
大学(219853)
学院(218166)
(95794)
经济(93998)
研究(81859)
管理(76289)
理学(64757)
理学院(63935)
管理学(62940)
中国(62638)
管理学院(62511)
(47607)
(47180)
科学(45815)
(41406)
研究所(37345)
财经(36674)
中心(35491)
(33492)
(33079)
(33018)
经济学(31630)
(30851)
北京(30772)
师范(30617)
(29238)
经济学院(28366)
业大(27887)
财经大学(27295)
农业(25638)
基金
项目(139955)
科学(112253)
研究(107411)
基金(103349)
(89894)
国家(89168)
科学基金(75507)
社会(70000)
社会科(66261)
社会科学(66243)
基金项目(53175)
教育(52470)
(51449)
(45621)
自然(45498)
自然科(44453)
自然科学(44436)
自然科学基金(43683)
编号(43186)
资助(42373)
成果(37016)
(34198)
重点(32938)
课题(32128)
(31587)
(30357)
国家社会(30159)
教育部(30074)
中国(29184)
(29113)
期刊
(107013)
经济(107013)
研究(71050)
中国(50939)
(37179)
教育(33148)
学报(32348)
科学(31267)
(31065)
管理(30132)
大学(25418)
学学(23671)
(22237)
金融(22237)
技术(22098)
农业(21083)
财经(19546)
经济研究(17978)
(16919)
问题(14360)
业经(14277)
(13869)
职业(13628)
世界(13120)
国际(12667)
(11844)
(11288)
论坛(11288)
(10266)
技术教育(9843)
共检索到343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宾恩林  
通过辨析杜威发展的职业观,阐明其中包含的生长性、扩展性、统一性与生活性内涵,能够为构建合理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提供借鉴。具体可阐释为:从目标导向到经验过程;丰富内涵与扩宽外延;社会与个人需求二元统一;嵌入审美与道德。进而分析该内涵与现代学徒制发展的内在关联,发现杜威的职业观内涵与现代学徒制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具有相容性,结合之后能产生理论之美、实践之美、发展之美与生活之美。因而提出构建基于杜威职业观建构现代学徒制的策略:重新诠释现代学徒制的概念内涵;梳理现代学徒制层级与类型;创建现代学徒制共同治理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袁源  余明辉  
2014年3月24日,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主办,以中高职衔接和现代学徒制为主题的广东中英职业教育交流会,在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中英与会代表400余人齐聚一堂,就如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以及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筱颖  
基于经济、文化、教育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英国致力于发展学位学徒制。英国发展学位学徒制的社会背景与我国现阶段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在深入分析英国学位学徒制发展历程、社会背景及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归纳出英国学位学徒制的实践特征:政府、企业、培训机构多元体协同推进,企业深度参与,完整的学徒制发展体系,深化专业培养促进职业生涯发展。这为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政府、企业和学校多方共治,构建人才培养的良性生态系统;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彰显人才培养的类型特征;完善职教高考制度和职业教育学位制度,打通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黎明  
从理论上说,现代学徒制的构建应该拥有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三个基本面。政府牵着企业和职业院校,政府需要企业纳税,并通过职业院校给企业提供尽可能多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企业连着政府和职业院校,企业要给政府提供税收并获得政策上的支持,同时需要职业院校提供高素质的技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星  
清末民初中国工业化转型过程中,学徒制呈现出一种畸形的制度形态;对学徒工群体而言,学徒制是一种传授谋生技能的教育制度;对于资本家而言,学徒制实质上已经属于一种劳动雇佣制度。一面是宗法家长制色彩浓厚的伦理性师徒关系,另一面却又是基于"自由契约"之上的非等价性市场交换。传统与现代在这个制度中被强制性杂糅嫁接在一起,内嵌于学徒制中的制度张力得到了充分释放,而依赖于行会组织内部自行仲裁解决的治理手段已经失效,在缺乏相应的劳动法律制度的背景下,这在当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正宝  
厘清现代学徒制的构成要素,是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中的"现代性"突出表现在:功能目的上,由重生产性到重教育性;教育内涵上,由狭隘到广泛;制度建构上,由分散化到制度化;师徒体系上,由物态化到生态化。加强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的长效机制构建,应着力于完善现代学徒制的政策引导机制,强化政府的支持和指导;构建现代学徒制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建立基于互惠共赢的利益保障和驱动机制,提升校企合作深度;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实现对学生考核评价的科学化、规范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柯昌林  
现代学徒制是我国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改革方向,也是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方式。当前,在现代学徒制构建中,尚有一些问题未能理顺,影响了人们对于现代学徒制的看法。因此,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构建,必须要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即构建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形式、现实障碍以及具体路径。只有理顺了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才能对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有清醒的认知,才能真正推进现代学徒制的构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韩建清  李秀丽  陆玉梅  
在新经济形势下,共享会计模式得到不断的充实与完善,为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思路和新要求。在现有的职教框架中,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面临着人才培养难以满足智能时代的需求、师资水平难以适应"共享会计"职业岗位要求以及职业岗位难以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等现实困境。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全面推进需要进行系统构建和机制设计,文章通过总体实践机制和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再设计,确立"四位一体"人才培养理念、基于"三项管理"的机制设计和"四共目标"的实施模式等完成会计专业现代学徒的系统构建,形成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基本运行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凯  
针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系统性不强、可操作性差、形式单一、企业参与度低等问题,在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校企要共建"全程化、多层次、分阶段"职业指导体系,要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推行"双导师制"、共建"专家工作站"、共建"高端定制班",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评价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志群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让学习者获得从事一门职业的能力,然而仅靠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训练尚不足以形成职业能力,而单纯的工作经验积累又会带来眼界狭窄等问题,因此,职业学习既包括知识技能的习得,又包括对工作经验的反思。知识技能学习与相关工作经验获取相结合,是当代各国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漆军  吴念香  李海东  
职业院校在现代学徒制实践中遇到许多困惑,主要原因是对现代学徒制的理解有所不同。现代学徒制是企业本位的职业教育形态,企业在学徒人才培养中应处于主导地位,现代学徒制具有5种形态特征,这是区别于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形态,这种形态特征分析能够较好解决实践困惑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施晶晖  舒焱萍  
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普通高中毕业生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由于高中阶段鲜有职业教育的内容,使得高中毕业生因为职业技能的缺乏就业艰难,鉴于"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的发展趋势,2011年教育部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推进普职渗透,丰富学生发展途径",项目组通过对澳大利亚普通高中学徒制的研究,总结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我国普通高中开展有效性职业教育的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建宇  
学徒制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问题,解决校企融合不足,关键要充分考虑企业诉求。成本收益理论分析表明产教融合企业参与的关键在于,收益与财政激励之和应大于等于投入成本,其中学徒留用率、招聘成本和工资控制直接影响企业收益和财政投入额度。借鉴经合组织国家财税激励政策,实施税收优惠、财政直补和培训基金等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学徒制,同时避免政策的效果不佳,无法甄别合适企业,扭曲和无效效应等问题,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亟待推进的工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民盟中央、民盟天津市委课题组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不仅能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还能有效缓解制造业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进而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俊杰  
德国"双元制"与中国现代学徒制在推动学徒制与正规教育融合、注重基础理论与通用技能培养、发挥第三方积极作用、坚持契约约定、校企共同培养等方面具有较多相似之处。但文化、制度的不同又使两者在管理层级、举办主体构成类型、行业范围、具体流程和权益、规范度、对象范围等方面表现出诸多不同。整体而言,中国现代学徒制处于范围较小、规范性相对较低、体制机制有待优化等阶段,亟需提升和完善。面向未来,借鉴德国优势,中国现代学徒制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职业资格制度,推动体制机制、组织支撑、制度拉力等整体合力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