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42)
2023(2671)
2022(2309)
2021(2293)
2020(1829)
2019(4170)
2018(4341)
2017(7309)
2016(4556)
2015(5219)
2014(5747)
2013(5359)
2012(4953)
2011(4679)
2010(5029)
2009(4599)
2008(4864)
2007(4825)
2006(4336)
2005(4122)
作者
(13363)
(10819)
(10524)
(10395)
(7069)
(5332)
(5013)
(4355)
(4147)
(4129)
(3777)
(3761)
(3719)
(3547)
(3413)
(3344)
(3285)
(3251)
(3189)
(3053)
(2954)
(2714)
(2669)
(2634)
(2587)
(2509)
(2458)
(2378)
(2219)
(2192)
学科
(13993)
经济(13968)
管理(13479)
(11343)
(10459)
企业(10459)
理论(6900)
教学(6146)
教育(6133)
中国(5219)
(5174)
(4954)
(4683)
(4357)
业经(4347)
方法(3778)
(3594)
(3341)
财务(3325)
(3320)
银行(3317)
财务管理(3304)
学法(3221)
教学法(3221)
(3113)
企业财务(3065)
(3034)
地方(2943)
(2828)
金融(2826)
机构
大学(67907)
学院(67828)
研究(20758)
(20379)
经济(19581)
管理(19580)
中国(16418)
(15267)
理学(15039)
理学院(14755)
管理学(14329)
管理学院(14185)
(13664)
(13605)
(13550)
师范(13530)
科学(12834)
(11393)
(11118)
师范大学(10620)
教育(10325)
北京(10186)
财经(9845)
中心(9712)
技术(9475)
研究所(9383)
职业(9066)
(8543)
(8267)
(8266)
基金
项目(31689)
研究(28598)
科学(23413)
基金(19023)
教育(15619)
(15341)
国家(15095)
社会(14843)
编号(14413)
成果(14049)
(13823)
社会科(13731)
社会科学(13725)
科学基金(12212)
(11484)
课题(11272)
(9932)
基金项目(9356)
项目编号(8559)
(8294)
资助(8012)
规划(7753)
重点(7550)
研究成果(7450)
(7420)
(7406)
阶段(7389)
大学(7091)
(6934)
(6819)
期刊
(32795)
经济(32795)
研究(26286)
教育(21206)
中国(20197)
(13598)
学报(10168)
管理(8736)
科学(8141)
大学(7877)
(7750)
技术(7686)
图书(7010)
(6902)
金融(6902)
学学(6691)
财经(6186)
书馆(5559)
图书馆(5559)
业经(5485)
(5392)
职业(5317)
(4636)
论坛(4636)
农业(4602)
问题(4260)
财会(4086)
(3947)
经济研究(3899)
会计(3515)
共检索到120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邹红军  柳海民  
杜威的哲学是教育的一般理论,"探究"在杜威哲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正是借由"探究",杜威实现了对传统认识论科学化、实践化的改造,将"实验性的探究"置于认识论的内核,构建了"探究认识论",从而扭转了传统认识论的"知识旁观者"困局,实现了对传统教育的革新。本文认为"探究"具有作为动因的"由问题情境引发的‘解题’的需要"、"实验性的亲历者认识论"的实质、"理智"的保障、"思维五阶段法"的模式与作为结果的"有根据的断言"五个维度并对其进行了初步探讨,借此显明"探究"与"学习"的一致内涵及同构进路,并尝试以此五维度完整建构杜威哲学认识论及其探究学习观链条。最后在此基础上点明了杜威"探究学习"、"做中学"及其"参与性认知"的同源异流、多面会通之体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长林  
科学探究学习科学,是我国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标识符,也是世界科学教育改革的基本特征之一。我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讨论主要集中在方法论的视域,更多地是一种技术理性的分析,注重其方法、步骤、应用的研究,而对其深刻的哲学、政治学、社会学隐喻则鲜有关注。对杜威科学探究思想的解读,对于我们全面理解科学探究的深层文化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法奇  
杜威的教育思想建立在对现代社会、科学和教育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其精髓是鼓励探究与创新,促进儿童的发展。为此,杜威对儿童的创造性、科学方法在教育上的应用以及初等教育阶段良好习惯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余文森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内涵包括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在实践中应处理好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关系;合作学习的内涵包括交往性、互动性,在实践中应处理好合作与学习、竞争、独立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探究学习的内涵包括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在实践中应处理好"形"和"神"的关系。不能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形式化、绝对化,要学会全面辩证地看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徐学福  
当前我国探究学习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在实践中出现始于经验、基于经验、止于经验的自发状况,产生问题泛、方法泛、结论泛的失范现象。这可从探究学习的历史分析中进一步显现出来。美国在20世纪的不同时期,虽出于不同原因倡导探究学习,但都主张学生的探究是一种类似专业探究、体现学科结构的目标导向活动。我国当前的探究学习应以获得学科素养为目标,以教学结构为中介,用学科结构提升学生的认知结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学福  徐飞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探究理论影响大、评价多,西方学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质疑与批评。他们认为,从探究与科学的关系来看,杜威的探究理论存在科学主义倾向而忽视其他认识方式;从探究与经验的关系来看,存在常识性探究、形而上学立场和违反科学规范;从探究与社会的关系来看,存在理性主义倾向、贬低权威和公众被边缘化。了解这些批评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杜威的探究思想,进而反思和改进我们自己的探究教学理论与实践。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凌  曹能秀  
儿童哲学是产生于当代美国 ,并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一门学科课程 ,“探究群体”是儿童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和重要的实施途径。本文在阐述“探究群体”基本观点的基础上 ,比较分析了儿童哲学与杜威教学理论的异同 ,认为儿童哲学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杜威的教学理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华  
我国传统学科教学的根本问题是价值论上的"控制主义"、知识论上的"反映主义"和方法论上的"灌输主义"。走向学科探究教学是新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这意味着将教学由知识传递和技能训练转变为师生合作进行的真实研究。一切学科知识均是师生探究的对象,在探究中产生自己的学科思想和理解。问题情境、合作探究、倾听与对话、交流与展示是学科探究教学的核心要素。实现生活探究与学科探究的一体化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完整内涵。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姜丽华  
教师权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师权力包括规范的教师权力和不规范的教师权力,而狭义上的教师权力只是指后者。为了规范研究用语我们主张取狭义上的教师权力概念。教师权力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来源,即教师教育权利、社会文化传统和教师个人的文化资源。
[期刊] 技术经济 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文泉  
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内涵与意义出发,RAMS理论方法与管理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组成部分及其新进展,大有用武之地,并引起高度重视。基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不断发展,RAMS理论方法与管理更具理论和实际意义,从而受到广泛关注。为此,本文以作者的粗浅认识与初步研究为基础,首先介绍可靠性(Reliability)、可用性(Availability)、维修性(Maintainability)与安全性(Safety)的定义内涵及其密切关系,然后探讨RAMS管理的组成内容与实际应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韩玉芬  费斯威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一个普遍问题;影响高职学生学习动力有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解决这个问题应基于高职的本质特征,借鉴国外高职教育的经验等方面着手研究对策与方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徐学福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为获得科学素养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所开展的学习活动。它既是一种学习观念 ,又是一种具体学习模式。探究学习在提法上比探究式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更为恰当 ,它同问题解决学习、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敏  崔铭香  
工作场所学习作为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学习形式,将职业发展和持续学习有效地融合,成为从业人员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越发地为人们所重视。文章分析了工作场所学习的内涵特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的策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郭学品  陈洪清  李翠白  黄成  
在网络学习中,自我评价对学习者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受学习者自我评价意识淡薄以及自我评价能力不足的制约,自我评价很难落实在学习者的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中。为了促进网络学习中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中应注重评价的过程性、调控性和实时性,并从网络学习能力等多方面构建自我评价的考量要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