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80)
2023(7844)
2022(6457)
2021(6424)
2020(5093)
2019(12087)
2018(11976)
2017(19981)
2016(11654)
2015(13429)
2014(13574)
2013(12733)
2012(12237)
2011(11610)
2010(11770)
2009(10718)
2008(10800)
2007(9406)
2006(8554)
2005(8043)
作者
(32060)
(26811)
(26766)
(25781)
(17259)
(12768)
(12038)
(10576)
(10392)
(9653)
(9440)
(9182)
(8731)
(8697)
(8641)
(8564)
(8036)
(7814)
(7791)
(7503)
(7218)
(6597)
(6453)
(6264)
(6134)
(6091)
(5864)
(5732)
(5454)
(5364)
学科
(45201)
经济(45140)
管理(24002)
中国(21520)
(20940)
方法(20347)
教育(20152)
数学(17420)
数学方法(17212)
(16351)
企业(16351)
(12962)
理论(11978)
(10854)
贸易(10848)
(10826)
(10636)
(9299)
业经(8257)
(8190)
(7929)
(7371)
银行(7358)
(7331)
金融(7330)
教学(7292)
(7205)
发展(6881)
农业(6851)
(6757)
机构
大学(178243)
学院(167492)
(71107)
经济(69795)
研究(69246)
管理(53796)
中国(47596)
理学(46207)
理学院(45471)
管理学(44391)
管理学院(44051)
(40775)
科学(39189)
(34694)
(33398)
师范(33102)
(31983)
研究所(31861)
教育(31346)
中心(28285)
师范大学(27873)
北京(27464)
财经(25815)
(24580)
经济学(24567)
(24426)
(23909)
(23242)
经济学院(22064)
业大(20165)
基金
项目(107053)
科学(86607)
研究(84386)
基金(78210)
(68627)
国家(67977)
科学基金(56583)
社会(53441)
社会科(50382)
社会科学(50373)
教育(47363)
基金项目(39306)
(37698)
(36027)
自然(33928)
编号(33443)
自然科(33186)
自然科学(33171)
自然科学基金(32641)
资助(32608)
成果(31220)
(27792)
课题(27403)
重点(26510)
教育部(24808)
中国(24144)
(23808)
国家社会(22777)
大学(22725)
(22405)
期刊
(75406)
经济(75406)
研究(64082)
教育(50760)
中国(42977)
学报(24976)
科学(24270)
(22703)
管理(22377)
(20419)
大学(20355)
技术(18282)
学学(17453)
农业(14456)
财经(14002)
经济研究(13191)
(12965)
金融(12965)
(12308)
职业(11872)
(11307)
世界(10831)
国际(10193)
问题(10130)
(9008)
论坛(9008)
(8818)
业经(7980)
技术教育(7709)
职业技术(7709)
共检索到266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书光  
杜威教育理论的生成离不开芝加哥实验学校的创立及其求索,而杜威来华讲学则直接推动了实用主义教育在中国的广泛传扬。我国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在学习和吸纳其重要思想时,更认同并践行其勇于开拓创新的教育实验精神,注重结合国情进行创造性的本土化探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石中英  
价值理论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杜威在对"价值"概念的认识中,特别强调动词意义上作为"评价"、"鉴定"的价值概念以及作为形容词的价值概念。基于这种价值的概念,讨论了真正的价值判断的预成性、假设性与理性特征;分析了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以及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努力揭示它们背后的认识与社会文化因素。以上述价值理论为基础,杜威对教育活动中的诸多价值问题,如教育价值的发生问题、不同教育价值的分裂问题、不同学科的价值分配问题以及教育价值取向中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优先性问题等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价值主张。杜威的价值理论和教育价值主张有助于促进当代教育者和研究者重新思考教育价值的基本理论问题,批判性反思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手段价值与目的价值以及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深入思考价值教育特别是学生价值判断力培养问题,重新思考学科价值假定和课程改革中出现的课程拥挤问题,促进建立更加均衡的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国家价值与世界价值的价值关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和学新  田尊道  
在影响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国外教育理论中,杜威教育理论是最具影响的理论之一,其中国化至今已走过近百年的历程,经历了兴起、繁荣、批判与否定和多元发展四个阶段。杜威教育理论之所以能在中国产生持续的长期影响,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杜威教育理论本身的时代性、实用性、真理性是根本性因素,文化从深层次上影响了其在中国的扎根深度,政治变动影响了其兴衰起伏,杜威的来华及其中国弟子的努力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杜威教育理论的中国化经验启示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外教育理论,既要尊重中国实情,还要张显主体意识,同时又要在借鉴和创新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丁道勇  
在2022年出版的《世界中心教育》中,比斯塔把杜威视为培养范式的典型案例。他进而认为,培养范式的教育只要人适应环境,忽略了人拒绝对环境做调适的可能性。比斯塔的评论,构成了对于杜威教育理论的严厉批评。但是,在对比比斯塔与杜威的教育理论,尤其是在回顾杜威的环境概念以后可知,比斯塔和杜威在教育上有共同的反对对象,比斯塔对杜威的批评并不公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法奇  
一百年前的杜威中国之行是一次接触、认识并影响中国思想界和教育界的重要之举。在华两年多的时间里,杜威通过参观、演讲、讲学等,不仅留下了许多著述和记录,其理论也成为中国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之一。一百多年来,得益于杜威的教育理论,中国的教育实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应根据新的教育实践,合理运用杜威的教育理论,超越杜威,为教育改革作出新的贡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樊杰  兰亚果  
本文指出,不同于片面强调情绪和个体主体性的兴趣视角,杜威的兴趣观乃是基于关系和生长的辩证视角,将兴趣看做个体与活动对象之间的"居间事物"、"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与象征"以及个体"对新的经验的态度",从而为我们描绘了个体在丰富的关系中积极更新经验、整全发展的兴趣教育图景。本文能让我们厘清兴趣与情绪、知识、奖惩、吃苦等事物的关系以及与"儿童中心"等观念的差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勇  
胡适、陶行知等邀请杜威访华以来,杜威研究先后出现诸多意义不一的范式,这些范式多是围绕杜威教育理论本身展开分析,忽视了杜威这个人及其理论形成方式。这个人曾长期考察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剧烈社会变迁,探索美国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新教育"。如果像杜威这个人学习,便应考察当代中国近三十年剧烈社会变迁,分析当代中国社会急需何种"新教育",进而生产中国教育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瑶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美国教育学科的构建时代,作为学科构建的最重要领航者,杜威的相关言说和行动,一方面是我们了解当时教育学科构建和发展样态不可或缺的资源,另一方面,也是我们检验当代教育学科发展变化的一种参照。杜威在其相关的三个重要文献中,以及在芝加哥大学创建教育系、实验学校和教育学院的实践中,体现了他对教育学科的基本看法和设想,即创建一种"统一的教育科学"。这是杜威赋予教育学的一种理想,然而这一理想在当时的种种现实条件下还难以实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藤春  
杜威先生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关于职业与教育的论述则显得更为深刻而有见地,论述的全面性和严密性都值得称道,特别是在拜读了他的《教育与职业》一文后,我对于职业与教育的联系、职业教育的应然之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思考。根据自己的职业观,杜威先生又对于当前的职业教育提出了他的观点与看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逯行  黄荣怀  
社会转型期的时代背景推动了智能时代的教育改革。如何系统化地认识与研究当下的教育改革,同时科学合理地设计教育实践的干预策略,是当下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两个核心问题。本研究从历史学、社会学和教育学三个视角出发,通过探讨教育实践及其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从认识论的角度梳理了教育社会实验生成演化的四个阶段,包括教育实践理论启蒙与初步探索的"前认识阶段"、教育实验形成与规范化的"前研究阶段"、从教育实践社会化到教育实验社会化的"后实践阶段",以及从关注教育实践到关注教育社会实验的"后研究阶段"。作为价值回应,"教育社会实验"在提升对教育改革的认识上起到了认识论的作用;"教育社会实验研究"在加深对当代教育改革认识的基础上,为实践干预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赵可云  何克抗  王以宁  
文章通过分析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在时下国内教育领域引起热议的原因及教育技术实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可以为时下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提供借鉴。结合杜威的芝加哥大学教育实验,文章认为,教育技术实验应当创造性地借鉴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在方法论上,需要依托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思想;在思维模式上,归纳与演绎并行,进行动态研究;在技术观上,教育技术实验中的"技术"选择应具有积极性与针对性;在实验环境上,提倡自然实验环境,重视实验环境建设;在实验科学性上,求真与求善内在统一、科学论证、谨慎推广,走适合国情的教育技术实验研究之路。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涂诗万  
杜威是一位具有高尚人格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在日常生活中,杜威朴实真诚、温厚直率,他重视家庭,孝敬老人,夫妻和睦,热心慈善事业;他有高雅的艺术兴趣,通过艺术作品表达了对世界深沉的爱。作为教师的杜威,严格自律,认真负责,尊重学生,关心学生,非常关注现实社会中的真问题,将上课当作师生共同的探索;作为实验学校校长的杜威,尊重普通教师的意见,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发挥创造性。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杜威积极参与反种族隔离的斗争,为有色人种争取民主权利;参加游行示威,为妇女争取选举权;维护正义,为普通移民的冤案辩护;顶住社会偏见,为知识分子争取自由权利;参与发起"战争非法化"运动,力争国际和平;领导"第三党"运动,参与...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冯嘉慧  
关注西方学者尤其是美国学者对杜威教育哲学所提出的学术批评,可为中国学者更准确地理解杜威教育哲学的得失提供更冷静的研究视角。白璧德与杜威之争主要包括三个分歧。从白杜之争的视角来看,杜威教育哲学至少在三方面值得关注和重新评估:当杜威以一元论哲学反对各种形式的二元论教育哲学时,这种一元论容易把个人本该承担的责任推卸给社会或他人;当杜威从民主主义的视角来建构其教育哲学体系时,需要谨慎处理一与多的关系,尽量避免过度浪漫的情感主义;当杜威将进化论作为其教育哲学的基本视角时,需要谨慎对待这种进化论所激发出来的"古今之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庞庆举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宋岭  
杜威虽不曾卷入具身认知的潮流之中,但其许多思想却蕴含着具身化的意蕴,也影响了近年来具身认知理论的发展。杜威的哲学建立在对种种二元论批判的基础上,从对身心、心物二元论的反思,到强调认知的具身性、延展性和行动品格的身心融合认识论,再到主体与自然和社会的联结以及自身经验的连续性等理念,都与具身认知的核心观念“认知是大脑、身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而且他在教育中强调“做中学”“实验探究”、儿童经验与课程的联结、学校教育与社会及儿童生活的联结等思想,与其哲学和心理学理论是贯通的,对整全的身心参与、课程融合、课程过程还原以及回归生活世界等具身化的教育实践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