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51)
- 2023(11833)
- 2022(10329)
- 2021(10125)
- 2020(8076)
- 2019(18914)
- 2018(19062)
- 2017(35227)
- 2016(20134)
- 2015(22825)
- 2014(22997)
- 2013(22151)
- 2012(20531)
- 2011(18301)
- 2010(18237)
- 2009(16139)
- 2008(15697)
- 2007(13577)
- 2006(12047)
- 2005(10673)
- 学科
- 济(69103)
- 经济(69017)
- 管理(50574)
- 业(47598)
- 企(39960)
- 企业(39960)
- 方法(32840)
- 数学(27972)
- 数学方法(27610)
- 中国(23245)
- 教育(22996)
- 学(19028)
- 农(18227)
- 财(17923)
- 理论(16542)
- 业经(15262)
- 地方(14360)
- 贸(12785)
- 贸易(12778)
- 和(12483)
- 易(12407)
- 技术(12383)
- 农业(12318)
- 制(11327)
- 环境(11040)
- 务(10734)
- 财务(10674)
- 财务管理(10659)
- 企业财务(10097)
- 发(10081)
- 机构
- 大学(279698)
- 学院(272512)
- 管理(104436)
- 济(97808)
- 经济(95359)
- 研究(93020)
- 理学(91250)
- 理学院(90113)
- 管理学(88429)
- 管理学院(87933)
- 中国(62014)
- 京(60884)
- 科学(58662)
- 所(46507)
- 范(46187)
- 财(45912)
- 师范(45872)
- 研究所(42689)
- 中心(40694)
- 农(39646)
- 业大(39608)
- 江(39513)
- 北京(39334)
- 师范大学(37839)
- 教育(37511)
- 财经(37162)
- 经(33859)
- 院(33526)
- 州(32213)
- 技术(31784)
- 基金
- 项目(187427)
- 科学(147817)
- 研究(142924)
- 基金(132747)
- 家(114857)
- 国家(113798)
- 科学基金(97015)
- 社会(86109)
- 社会科(81218)
- 社会科学(81197)
- 省(73738)
- 教育(71732)
- 基金项目(70772)
- 划(64280)
- 自然(62871)
- 自然科(61379)
- 自然科学(61368)
- 编号(60937)
- 自然科学基金(60226)
- 资助(54085)
- 成果(51890)
- 课题(44007)
- 重点(42738)
- 部(42632)
- 发(40290)
- 创(39139)
- 项目编号(37917)
- 教育部(36990)
- 创新(36148)
- 年(35970)
共检索到398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康
通过展现1996年~2012年间有关杜威教育思想在世界传播和吸收的研究状况,本文认为国外这类研究在理论视角和分析框架方面显出多样性,其方法论大多可用"外化"理论解释,方法上呈现为历史与比较分析结合的走势。这种结合为揭示与解释教育知识的跨文化传播与吸收过程及其"机制"提供了历史案例,并促成国际视野的建构。其研究案例有助于重新评价杜威在教育史上的地位,也有助于理解和借鉴"外化"理论以及历史与比较研究结合的取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康
教育知识的跨国扩散引起一国对外来教育知识的"吸收"活动。对和外来知识的"语言背景"相同的国家而言,其吸收活动是否更通畅、发生的影响是否更深远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此研究从"知识吸收"的立足点出发,考察20世纪初期到20年代英国引入美国的杜威教育思想的过程,20年代后期到40年代它在英国教育改革中的角色,以及50年代以后它在英国淡出和再被吸收的反复现象,展现出一个多世纪以来英国吸收、排斥和改造杜威教育思想的缓慢而复杂的历程;再基于知识社会学的"知识吸收理论"分析这一历史现象,如此得以具体评判杜威教育思想对英国教育的影响,并深刻认识"社会系统"建构教育理论的"机制"。
关键词:
杜威 教育思想 英国 知识吸收理论 影响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赵康
本文围绕杜威访华,分析胡适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收和转化。杜威访华前,胡适已对杜威教育思想有所吸收并大力宣传实用主义,他对杜威教育思想的阐述精辟,但也反映出其选择倾向、阐释的缺失和过度现象。杜威访华期间,胡适对杜威大量演讲的通达翻译,体现了他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系统吸收;一些误译和漏译虽会招致误解,但却集中传达了杜威教育思想要旨,影响深远。胡适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运用体现了他改良中国社会的努力,透露出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转化。杜威离华后,胡适持续吸收杜威教育思想,并对先前的吸收有所反思和修正。胡适并未全盘吸收杜威教育思想,他在某个层面可能借助杜威之旗推进自己的文化和政治主张,但总体上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中国化"以应对当时社会现实之需。
关键词:
胡适 杜威访华 杜威教育思想 吸收 转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森 单中惠
从1904年杜威的《手工训练在基础学习课程中的地位》一文被介绍到俄罗斯,杜威教育思想已经在俄罗斯传播了117年。杜威教育思想在俄罗斯的传播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十月革命前、20世纪20年代、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20世纪70年代至今。进入21世纪,杜威教育思想研究在俄罗斯迎来了一轮新的热潮,俄罗斯学者对杜威教育思想在俄罗斯传播历史分期的划分、苏联时期践行杜威教育思想的教育实验活动、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苏联去杜威化的原因、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再认识等方面,挖掘了大量新史料,发表了诸多新论断、新观点,以客观反映杜威教育思想对俄罗斯教育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杜威 教育思想 俄罗斯教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仁
民主主义社会是杜威理想的社会 ,他把教育视为实现这一社会理想的重要工具。他的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观点包括 :培养民主主义社会的公民品格是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 ;学校道德教育的过程是社会生活与人性发展的统一 ;理想的学校道德教育途径是现实生活、教法和课程三位一体。杜威的学校道德教育思想尽管形成于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 ,存在着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但其中仍不乏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杜威 民主主义社会 学校道德教育 思想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康
20世纪末以前,杜威教育思想在德国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一直不被看重。虽然在德意志帝国时期古利特和凯兴斯泰纳等对杜威教育思想有所吸收,但主要是从民族主义立场对其著作进行翻译和阐释。魏玛共和国时期对自由民主的崇尚和许拉对《民主主义与教育》的译介,使这一时期德国教育学界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收有所扩大加深;一些教育学家将其民主思想转化在学校改革实践中。然而,这一时期杜威教育思想在德国教育实践中不仅没有产生可观影响,还遭到德国主流教育界的篡改、冷遇和贬损,导致后来杜威在德国长久被误解。为究其根源,以教育史学家特罗勒的"教育语言"概念为研究工具,发现当时德国的教育领域被精神科学教育学以及支撑此学派的"教化"语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藤春
杜威先生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关于职业与教育的论述则显得更为深刻而有见地,论述的全面性和严密性都值得称道,特别是在拜读了他的《教育与职业》一文后,我对于职业与教育的联系、职业教育的应然之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思考。根据自己的职业观,杜威先生又对于当前的职业教育提出了他的观点与看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付道明 杨改学
目前,国际国内有关网络教育传播研究已经逐步深入到网络传播活动的整个过程,既包括对传播的主体、客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等内在构成要素的探讨,又包括对网络教育传播外在要素如社会信息化程度、教育观念、国家政策支持等的研究。本文在梳理网络技术及网络传播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根据网络传播的主客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等构成要素对国内外网络传播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述。
关键词:
网络传播 网络教育传播 发展 述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蒋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丽莉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所处的时代正值美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杜威出生后不久,美国就爆发了南北战争,战后加快了工业化发展进程,到1900年,美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和新移民,他们定居在城市,加快了美国城市化的步伐。于是,美国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文明——城市工业文明。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美国涌现出了大量的问题,教育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虽然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然而,面对新形势,美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不断暴露出来:学校与社会脱节,课程与...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关松林
20世纪初,西方的文化和教育思想开始大量涌入日本,在这种背景下,杜威的教育思想也作为外来思想开始传入日本。随着日本学者对杜威教育思想研究的不断加深,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日本将杜威的教育思想与日本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使其成为日本教育思想实践的主流,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关松林
杜威的教育思想在日本影响很大。在日本的教育家中有众多的解读者、追随者,也有一些持反对态度的批判者。各种不同的声音,推动了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的发展,也反映了杜威教育思想对日本教育的独特贡献,促进了日本教育哲学的变革,助推了日本教育现实的改变,加速了日本教育制度的建立。
关键词:
日本 杜威 教育思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康红芹
发生学方法将一切历史事物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发生、发展的整体过程。发生学方法与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在本质上具有关联性。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已有研究成果中存在的研究资料褊狭、研究视角单一、研究的交叉点较受忽视等问题亟须发生学方法的注入。运用发生学方法研究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解决已有研究成果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发现发生学方法所带来的其他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
发生学方法 约翰·杜威 职业教育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赵可云 何克抗 王以宁
文章通过分析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在时下国内教育领域引起热议的原因及教育技术实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可以为时下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提供借鉴。结合杜威的芝加哥大学教育实验,文章认为,教育技术实验应当创造性地借鉴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在方法论上,需要依托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思想;在思维模式上,归纳与演绎并行,进行动态研究;在技术观上,教育技术实验中的"技术"选择应具有积极性与针对性;在实验环境上,提倡自然实验环境,重视实验环境建设;在实验科学性上,求真与求善内在统一、科学论证、谨慎推广,走适合国情的教育技术实验研究之路。
关键词:
实用主义 教育技术实验 思维模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温辉 彭正梅
杜威关于"什么经验最具有教育价值"的论述一直存在模糊性,但其晚年的美学转向补充和明确了这一点。杜威寻求审美经验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把艺术回归到日常生活之中。审美经验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受到情感和想象力的推动,不断克服阻力,整合过去和现在,面向未来而最终达到和谐完满的过程。这最为清晰和强烈地体现在艺术中,艺术的节奏性既强调解决问题和审美体验的过程,也强调结果性的艺术作品。杜威的审美经验确立了经验的教育标准,也就是,审美经验最具有教育价值,它真正地指向生长。这就要求教师像艺术家那样思考和行动,按照艺术创作的方式,以审美经验或艺术作品为结果导向来进行范例性的课程设计和教学,以强化儿童对审美经验的获得。
关键词:
杜威 审美经验 艺术 教育性经验 美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