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23)
- 2023(2459)
- 2022(1950)
- 2021(2063)
- 2020(1507)
- 2019(3665)
- 2018(3684)
- 2017(4861)
- 2016(3925)
- 2015(4507)
- 2014(4776)
- 2013(3859)
- 2012(3617)
- 2011(3433)
- 2010(3827)
- 2009(3095)
- 2008(2978)
- 2007(2701)
- 2006(2521)
- 2005(2455)
- 学科
- 教育(18335)
- 中国(9474)
- 理论(5532)
- 教学(5435)
- 济(4602)
- 经济(4593)
- 学(4467)
- 管理(3797)
- 发(3489)
- 研究(3454)
- 发展(3341)
- 革(3299)
- 展(3219)
- 改革(3150)
- 思想(3085)
- 高等(3040)
- 政治(2938)
- 教育改革(2778)
- 思想政治(2774)
- 技术(2774)
- 政治教育(2774)
- 治教(2774)
- 德育(2753)
- 学校(2579)
- 学法(2438)
- 教学法(2438)
- 生(2337)
- 业(2245)
- 计算(2216)
- 教育学(2215)
- 机构
- 大学(47558)
- 学院(41787)
- 教育(25581)
- 研究(19929)
- 范(17783)
- 师范(17742)
- 师范大学(14983)
- 京(12266)
- 科学(11664)
- 职业(10094)
- 教育学(9932)
- 所(9717)
- 技术(9318)
- 研究所(8904)
- 北京(8873)
- 管理(8419)
- 济(8360)
- 江(8207)
- 经济(7881)
- 中国(7834)
- 中心(7557)
- 教育学院(7273)
- 院(7245)
- 理学(6959)
- 职业技术(6877)
- 理学院(6734)
- 管理学(6418)
- 管理学院(6300)
- 州(6123)
- 技术学院(5839)
共检索到78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桂生
在现代教育改革中,"新教育"几乎是"现代教育"的同义语。"新教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如何看待标榜"儿童中心"(或"学生本位")的新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中不容回避的问题。鉴于杜威一度被视为"进步教育"的代言人,故本文着重介绍杜威对进步教育的客观分析。其中涉及进步教育实践的基本特点(共同要素),新教育同传统教育的主要区别,新教育本身问题的症结,从中触及教育舆论中"新教育"解读的误区。由此进一步讨论杜威在进步教育与传统教育争论中的角色地位问题。
关键词:
新教育 进步教育 杜威教育价值取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钱晓菲
杜威与进步主义教育的关系是当代美国教育史研究中充满争议的话题。当前,关于杜威与进步主义教育关系的研究存在"完全关联论"、"部分关联论"和"毫无关联论"三类观点。三类主张都反映了不同时期学界的认识成果,都有其合理性,然而它们未能从具体的和历史的情境中分析杜威与进步主义教育的关系及其变化,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瑕疵、不足。基于史实而非推论,从动态和多样性的角度重新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现杜威教育思想是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而非其理论基础或指导思想;杜威对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批评则缘于对运动方向的调整,而非对运动所倡导原则的否定。杜威与进步主义教育的关系充满了复杂性、多样性和可变性,而非学界以往所认为的是简单的、单一的和静止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段勃
杜威是20世纪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杰出代表。本文在分析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本质内涵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建设进行了探讨,以期通过提升课程设计的可行性促进学生能力提升,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进步主义 教育思想 高等教育 课程建设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姜丽华
杜威针对上个世纪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偏激做法,旗帜鲜明地指出:反对教育改革中建立“非此即彼”的教育哲学;反对将经验与教育直接等同起来;反对不加控制的自由;反对轻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而这些批评在今天我国的课程改革中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瑶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美国教育学科的构建时代,作为学科构建的最重要领航者,杜威的相关言说和行动,一方面是我们了解当时教育学科构建和发展样态不可或缺的资源,另一方面,也是我们检验当代教育学科发展变化的一种参照。杜威在其相关的三个重要文献中,以及在芝加哥大学创建教育系、实验学校和教育学院的实践中,体现了他对教育学科的基本看法和设想,即创建一种"统一的教育科学"。这是杜威赋予教育学的一种理想,然而这一理想在当时的种种现实条件下还难以实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藤春
杜威先生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关于职业与教育的论述则显得更为深刻而有见地,论述的全面性和严密性都值得称道,特别是在拜读了他的《教育与职业》一文后,我对于职业与教育的联系、职业教育的应然之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思考。根据自己的职业观,杜威先生又对于当前的职业教育提出了他的观点与看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在百花盛开的中国科学园地里,教育科学这朵鲜花的绽开有着特别的意义,它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反映了社会的进步。笔者谨对教育科学的若干问题作一些粗浅的议论。一、教育科学与教育科学分类学基于种种不同的视角而有种种不同的划分。我们似乎还可以作另一种划分:一类是离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维和
科学的普及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也是实现科学的社会和经济功能的重要途径。可以认为,科学的普及也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和措施。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个词汇在教育科学的各种文献和语言中出现的频率是不高的。尽管我们不能简单地由此认为教育科学的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冯嘉慧
关注西方学者尤其是美国学者对杜威教育哲学所提出的学术批评,可为中国学者更准确地理解杜威教育哲学的得失提供更冷静的研究视角。白璧德与杜威之争主要包括三个分歧。从白杜之争的视角来看,杜威教育哲学至少在三方面值得关注和重新评估:当杜威以一元论哲学反对各种形式的二元论教育哲学时,这种一元论容易把个人本该承担的责任推卸给社会或他人;当杜威从民主主义的视角来建构其教育哲学体系时,需要谨慎处理一与多的关系,尽量避免过度浪漫的情感主义;当杜威将进化论作为其教育哲学的基本视角时,需要谨慎对待这种进化论所激发出来的"古今之争"。
关键词:
白璧德 杜威 一元论 理性主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丽莉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所处的时代正值美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杜威出生后不久,美国就爆发了南北战争,战后加快了工业化发展进程,到1900年,美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和新移民,他们定居在城市,加快了美国城市化的步伐。于是,美国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文明——城市工业文明。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美国涌现出了大量的问题,教育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虽然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然而,面对新形势,美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不断暴露出来:学校与社会脱节,课程与...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樊杰 兰亚果
本文指出,不同于片面强调情绪和个体主体性的兴趣视角,杜威的兴趣观乃是基于关系和生长的辩证视角,将兴趣看做个体与活动对象之间的"居间事物"、"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与象征"以及个体"对新的经验的态度",从而为我们描绘了个体在丰富的关系中积极更新经验、整全发展的兴趣教育图景。本文能让我们厘清兴趣与情绪、知识、奖惩、吃苦等事物的关系以及与"儿童中心"等观念的差异。
关键词:
关系 生长 杜威 兴趣 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石中英
价值理论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杜威在对"价值"概念的认识中,特别强调动词意义上作为"评价"、"鉴定"的价值概念以及作为形容词的价值概念。基于这种价值的概念,讨论了真正的价值判断的预成性、假设性与理性特征;分析了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以及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努力揭示它们背后的认识与社会文化因素。以上述价值理论为基础,杜威对教育活动中的诸多价值问题,如教育价值的发生问题、不同教育价值的分裂问题、不同学科的价值分配问题以及教育价值取向中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优先性问题等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价值主张。杜威的价值理论和教育价值主张有助于促进当代教育者和研究者重新思考教育价值的基本理论问题,批判性反思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手段价值与目的价值以及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深入思考价值教育特别是学生价值判断力培养问题,重新思考学科价值假定和课程改革中出现的课程拥挤问题,促进建立更加均衡的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国家价值与世界价值的价值关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底特里希·本纳 彭韬
本文反对将杜威简单地作为改革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进行解读,而主张将他视为一位在对教育学思想问题史的梳理中形成了自身立场的现代教育理论家。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在杜威思想与西欧尤其是德国教育哲学的对接中从四个方面解读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首先阐释杜威关于教育、学校的观点,然后解释杜威教育思想中关于经验消极性的论述,接着说明杜威对社会和共同体的概念区分,最后阐发杜威对民主作为生活方式和国家政体的区别,并推论出现代民主社会中教育和政治的非等级关系。
关键词:
杜威 民主 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关松林
20世纪初,西方的文化和教育思想开始大量涌入日本,在这种背景下,杜威的教育思想也作为外来思想开始传入日本。随着日本学者对杜威教育思想研究的不断加深,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日本将杜威的教育思想与日本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使其成为日本教育思想实践的主流,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伊万·A.斯诺克 陈荷男
一、引言约翰·杜威发表于1897年的《教育信条》(Pedagogic Creed)开篇就激动人心地说道:"我相信,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在人出生之际就无意识地开始了。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