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78)
- 2023(3195)
- 2022(2629)
- 2021(2386)
- 2020(1869)
- 2019(4438)
- 2018(4075)
- 2017(8371)
- 2016(4255)
- 2015(4668)
- 2014(4534)
- 2013(4517)
- 2012(4145)
- 2011(3771)
- 2010(3640)
- 2009(3261)
- 2008(3262)
- 2007(2956)
- 2006(2681)
- 2005(2593)
- 学科
- 济(18214)
- 经济(18197)
- 银(11000)
- 银行(10999)
- 出(10581)
- 贸(10572)
- 贸易(10568)
- 易(10476)
- 行(10206)
- 管理(9964)
- 方法(9950)
- 业(9794)
- 数学(9294)
- 数学方法(9261)
- 制(8893)
- 出口(7739)
- 出口贸易(7739)
- 口(7739)
- 企(7675)
- 企业(7675)
- 业务(6644)
- 度(6468)
- 制度(6465)
- 财(6130)
- 融(5783)
- 金融(5783)
- 银行制(5762)
- 中国(4880)
- 农(3931)
- 财政(3332)
- 机构
- 大学(58697)
- 学院(56890)
- 济(30577)
- 经济(30144)
- 管理(22484)
- 中国(19769)
- 理学(19326)
- 理学院(19157)
- 管理学(18965)
- 管理学院(18861)
- 研究(17877)
- 财(15524)
- 银(13336)
- 银行(12897)
- 财经(12545)
- 行(12195)
- 经济学(11700)
- 经(11622)
- 京(11453)
- 经济学院(10979)
- 财经大学(9690)
- 中心(9392)
- 农(9320)
- 融(9266)
- 金融(9163)
- 江(8775)
- 科学(8594)
- 所(8039)
- 农业(7438)
- 研究所(7235)
- 基金
- 项目(39075)
- 科学(31784)
- 基金(31191)
- 研究(28019)
- 家(26794)
- 国家(26627)
- 科学基金(23483)
- 社会(20749)
- 社会科(20026)
- 社会科学(20022)
- 基金项目(16200)
- 自然(14192)
- 自然科(13944)
- 自然科学(13941)
- 自然科学基金(13694)
- 省(13631)
- 资助(13126)
- 教育(12691)
- 划(11463)
- 国家社会(9888)
- 部(9785)
- 编号(9619)
- 教育部(8957)
- 人文(8652)
- 重点(8533)
- 创(8274)
- 发(7998)
- 中国(7898)
- 制(7849)
- 大学(7845)
共检索到92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储朝晖
陶行知与杜威的交往始于1915年陶行知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直至陶行知逝世杜威发来唁电。陶行知从杜威那里获得思想和理论启发,在中国推行平民教育,创建晓庄学校、工学团、育才学校,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都有所创新。全方位、多视角考察和辨析显示,杜威与陶行知在思想理论上的基本关系是原理与应用。杜威对陶行知思想和事业的影响都是关键性的,没有杜威来华,陶行知和杜威其他中国学生的人生将有所不同。他们在事业上相互支持与激励,成为当时以民主和科学为价值取向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共同体,大大增强了中国教育的现代性,促进了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杜威 陶行知 投射效应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小威廉·多尔 余洁
倘脱离了道德和人文关怀,知识可能成为毁灭世界的力量。这是人类社会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杜威的思想中包含着道德追求,因而充满实践智慧。他所倡导的课程是一种"转变性课程"。杜威的智慧与当今法国著名哲学家、复杂理论学家Michel Serres的思想若合符节、交相辉映。杜威对中国文化的独特理解向我们昭示:21世纪的中国社会的健全发展需要尊重自己的智慧传统,而不能简单模仿美国。
关键词:
知识 道德 智慧 第三类课程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瑶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美国教育学科的构建时代,作为学科构建的最重要领航者,杜威的相关言说和行动,一方面是我们了解当时教育学科构建和发展样态不可或缺的资源,另一方面,也是我们检验当代教育学科发展变化的一种参照。杜威在其相关的三个重要文献中,以及在芝加哥大学创建教育系、实验学校和教育学院的实践中,体现了他对教育学科的基本看法和设想,即创建一种"统一的教育科学"。这是杜威赋予教育学的一种理想,然而这一理想在当时的种种现实条件下还难以实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藤春
杜威先生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关于职业与教育的论述则显得更为深刻而有见地,论述的全面性和严密性都值得称道,特别是在拜读了他的《教育与职业》一文后,我对于职业与教育的联系、职业教育的应然之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思考。根据自己的职业观,杜威先生又对于当前的职业教育提出了他的观点与看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斌贤
1916年3月,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哲学导论》(Democracy anD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由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出版,距今整整一百周年。一百年来,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等著作中所阐述的教育思想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就这种影响的广泛性、复杂性和深刻性而言,几乎没有一位现代教育家能与杜威相比。但在另一方面,也没有哪一位现代教育家的思想像杜威思想那样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曾经历大起大落的境遇,这种现象在我国尤甚。20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董标
杜威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即"杜威效应"。学界以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方式探讨之,中国学界的研究领先美国学界。理论旅行与交往对话的合二为一,是生发"杜威效应"的独特动力。把杜威思想的文化资本中国化,把杜威行动的象征资本扩大化,是形成"杜威效应"的高明策略。改变方法论的社会思潮、重建教育观的知识革命、创造新价值的文化行动是"杜威效应"的主要表征。承载"杜威效应"的社群,具有各异的立场和属性。社群与资本的种种结合方式及其流变,在开发思想革命的优质资源、掌握教育变革的理论武器、聚焦文化转型的有益参照、汲取民主革命的宝贵经验等多方面,全面展示了"杜威效应"。
关键词:
杜威 “杜威效应” 理论旅行 中国教育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良才
陶行知既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又是一位著名的爱国主义民主战士;既是一位勇于创新的理论家,又是一位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人民缅怀他、崇敬他,不仅是因为他实验了一条中国乡村教育改造的新路子,也不仅仅是因为他在反对“传统旧教育”和“洋化教育”的斗争中创立了“生活教育”的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他那“不避艰难险阻,不顾敌人威胁利诱,不计个人得失安危,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和人民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精神,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可以说,陶行知精神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中最为宝贵的财富,是永远激励后人奋进的一股强大精神力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冯嘉慧
关注西方学者尤其是美国学者对杜威教育哲学所提出的学术批评,可为中国学者更准确地理解杜威教育哲学的得失提供更冷静的研究视角。白璧德与杜威之争主要包括三个分歧。从白杜之争的视角来看,杜威教育哲学至少在三方面值得关注和重新评估:当杜威以一元论哲学反对各种形式的二元论教育哲学时,这种一元论容易把个人本该承担的责任推卸给社会或他人;当杜威从民主主义的视角来建构其教育哲学体系时,需要谨慎处理一与多的关系,尽量避免过度浪漫的情感主义;当杜威将进化论作为其教育哲学的基本视角时,需要谨慎对待这种进化论所激发出来的"古今之争"。
关键词:
白璧德 杜威 一元论 理性主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丽莉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所处的时代正值美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杜威出生后不久,美国就爆发了南北战争,战后加快了工业化发展进程,到1900年,美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和新移民,他们定居在城市,加快了美国城市化的步伐。于是,美国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文明——城市工业文明。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美国涌现出了大量的问题,教育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虽然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然而,面对新形势,美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不断暴露出来:学校与社会脱节,课程与...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石中英
价值理论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杜威在对"价值"概念的认识中,特别强调动词意义上作为"评价"、"鉴定"的价值概念以及作为形容词的价值概念。基于这种价值的概念,讨论了真正的价值判断的预成性、假设性与理性特征;分析了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以及个人与社会的价值关系,努力揭示它们背后的认识与社会文化因素。以上述价值理论为基础,杜威对教育活动中的诸多价值问题,如教育价值的发生问题、不同教育价值的分裂问题、不同学科的价值分配问题以及教育价值取向中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优先性问题等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价值主张。杜威的价值理论和教育价值主张有助于促进当代教育者和研究者重新思考教育价值的基本理论问题,批判性反思教育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手段价值与目的价值以及自由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深入思考价值教育特别是学生价值判断力培养问题,重新思考学科价值假定和课程改革中出现的课程拥挤问题,促进建立更加均衡的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国家价值与世界价值的价值关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樊杰 兰亚果
本文指出,不同于片面强调情绪和个体主体性的兴趣视角,杜威的兴趣观乃是基于关系和生长的辩证视角,将兴趣看做个体与活动对象之间的"居间事物"、"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与象征"以及个体"对新的经验的态度",从而为我们描绘了个体在丰富的关系中积极更新经验、整全发展的兴趣教育图景。本文能让我们厘清兴趣与情绪、知识、奖惩、吃苦等事物的关系以及与"儿童中心"等观念的差异。
关键词:
关系 生长 杜威 兴趣 教育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郭法奇 张胜芹 张玲
在19世纪至20世纪的美国教育中,约翰·杜威不仅是美国进步教育的领袖,也是儿童研究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美国儿童研究运动中,杜威参与其中,关注运动的进程,为运动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杜威参与美国儿童研究运动的经历及其思考不仅成为他教育思想和实践的组成部分,也成为现代教育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
外国教育史 杜威 儿童研究运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底特里希·本纳 彭韬
本文反对将杜威简单地作为改革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进行解读,而主张将他视为一位在对教育学思想问题史的梳理中形成了自身立场的现代教育理论家。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在杜威思想与西欧尤其是德国教育哲学的对接中从四个方面解读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首先阐释杜威关于教育、学校的观点,然后解释杜威教育思想中关于经验消极性的论述,接着说明杜威对社会和共同体的概念区分,最后阐发杜威对民主作为生活方式和国家政体的区别,并推论出现代民主社会中教育和政治的非等级关系。
关键词:
杜威 民主 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关松林
20世纪初,西方的文化和教育思想开始大量涌入日本,在这种背景下,杜威的教育思想也作为外来思想开始传入日本。随着日本学者对杜威教育思想研究的不断加深,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日本将杜威的教育思想与日本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使其成为日本教育思想实践的主流,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伊万·A.斯诺克 陈荷男
一、引言约翰·杜威发表于1897年的《教育信条》(Pedagogic Creed)开篇就激动人心地说道:"我相信,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在人出生之际就无意识地开始了。它不断地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