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20)
2023(3878)
2022(3276)
2021(3326)
2020(2730)
2019(6667)
2018(6690)
2017(11078)
2016(6854)
2015(7594)
2014(7707)
2013(6848)
2012(6250)
2011(5902)
2010(6254)
2009(5474)
2008(5404)
2007(4900)
2006(4601)
2005(4147)
作者
(15931)
(13159)
(13138)
(12690)
(8355)
(6323)
(6132)
(5297)
(5147)
(4949)
(4362)
(4327)
(4268)
(4244)
(4148)
(4079)
(3998)
(3950)
(3905)
(3754)
(3623)
(3285)
(3269)
(3152)
(3053)
(2996)
(2960)
(2933)
(2709)
(2639)
学科
(21791)
经济(21772)
教育(19077)
管理(12423)
中国(12421)
(10553)
(9139)
企业(9139)
方法(9046)
理论(8050)
数学(7767)
数学方法(7619)
(7041)
教学(6005)
关系(4846)
(4787)
(4578)
(4383)
技术(4238)
发展(4230)
(4108)
地方(4040)
研究(3736)
(3680)
政治(3643)
思想(3608)
(3475)
贸易(3471)
(3312)
(3288)
机构
大学(89734)
学院(82889)
研究(33629)
教育(27871)
(27299)
经济(26511)
管理(24101)
(22969)
师范(22908)
(20899)
理学(20835)
理学院(20421)
管理学(19728)
管理学院(19534)
师范大学(19285)
科学(18708)
中国(18337)
(16558)
研究所(14998)
北京(14496)
(14054)
(13308)
中心(13059)
技术(12410)
职业(12318)
(12137)
(10923)
教育学(10716)
财经(10351)
研究院(9578)
基金
项目(50126)
研究(44091)
科学(41280)
基金(33363)
教育(29783)
(27963)
国家(27571)
社会(26068)
社会科(24206)
社会科学(24199)
科学基金(22870)
(20065)
编号(20027)
成果(19767)
(19380)
课题(17753)
基金项目(16355)
(15292)
资助(13530)
规划(13374)
(13356)
重点(12915)
自然(12866)
自然科(12611)
自然科学(12607)
教育部(12463)
自然科学基金(12374)
(12162)
项目编号(12034)
(11556)
期刊
教育(47462)
研究(37851)
(31050)
经济(31050)
中国(28535)
技术(11447)
学报(11232)
职业(11153)
科学(10479)
(10304)
大学(10127)
管理(9693)
(7982)
学学(7540)
技术教育(7335)
职业技术(7335)
职业技术教育(7335)
(6118)
论坛(6118)
高等(5762)
财经(5636)
经济研究(5532)
农业(5351)
(5281)
高等教育(5138)
(4956)
成人(4834)
成人教育(4834)
(4398)
金融(4398)
共检索到141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钱晓菲  
杜威与进步主义教育的关系是当代美国教育史研究中充满争议的话题。当前,关于杜威与进步主义教育关系的研究存在"完全关联论"、"部分关联论"和"毫无关联论"三类观点。三类主张都反映了不同时期学界的认识成果,都有其合理性,然而它们未能从具体的和历史的情境中分析杜威与进步主义教育的关系及其变化,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瑕疵、不足。基于史实而非推论,从动态和多样性的角度重新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现杜威教育思想是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而非其理论基础或指导思想;杜威对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批评则缘于对运动方向的调整,而非对运动所倡导原则的否定。杜威与进步主义教育的关系充满了复杂性、多样性和可变性,而非学界以往所认为的是简单的、单一的和静止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柯华庆  
杜威秉承皮尔斯的实效主义哲学,强调理性认知对于理性目标的实现作用。实效主义教育观将理性目标、有效手段和实际效果统一起来,概括了实用主义教育观、工具主义教育观和实验主义教育观的优点,同时摒弃了其缺陷。在实效主义教育观看来,教育仅仅是一种工具,它的价值在于有效地服务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的教育目标,学校和教材只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工具。在现代社会,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培养儿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高振宇  
儿童哲学主要是在继承和发展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剖析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至关重要。从李普曼的自传式记录中即可发现杜威在实践、艺术、逻辑等方面的思想对其创立儿童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从具体的理论观点来看,在教育即生长、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哲学的理论与实践品格、思维的意义及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学习与探究团体的关系等议题上,儿童哲学直接受到了杜威思想的影响,但又在不同层面上实现了对后者的超越与发展。未来的研究者若要真正了解儿童哲学,有必要走进杜威的思想世界,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育学领域其他理论流派的观点,丰富和发展儿童哲学的理论体系,以此更好地指导学校教育的实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段勃  
杜威是20世纪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杰出代表。本文在分析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本质内涵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建设进行了探讨,以期通过提升课程设计的可行性促进学生能力提升,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媛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世界教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其教育理论体系中,道德教育占有重要位置。教育即生活、生长、经验的改造,学校的道德教育应该让学生在"做中学"。加强和改进我国学校德育工作,要积极推进学校德育实践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科学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媛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世界教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其教育理论体系中,道德教育占有重要位置。教育即生活、生长、经验的改造,学校的道德教育应该让学生在"做中学"。加强和改进我国学校德育工作,要积极推进学校德育实践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科学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韵   徐国庆  
经济与社会的进步对现代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加快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迫切性。当前,职业教育还未能摆脱“技能教育”“低技能人才的教育”和“差生教育”的社会认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关键在于认识其教育属性。基于对杜威思想的分析,职业应是教育的手段,而非目的。教育通过职业活动来建立与工作世界的联系,激发个体的职业兴趣来获得自我成长。当社会生产活动深化了职业内容,技能人才需要的职业教育内涵亦随之深化。其表现为三个方面,即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要转向更为完善的人格培养,教学内容要转向“知其所以然”,教学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反思能力。基于此,职业教育要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生涯指导,强化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知识性,加强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经验体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樊杰  兰亚果  
本文指出,不同于片面强调情绪和个体主体性的兴趣视角,杜威的兴趣观乃是基于关系和生长的辩证视角,将兴趣看做个体与活动对象之间的"居间事物"、"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与象征"以及个体"对新的经验的态度",从而为我们描绘了个体在丰富的关系中积极更新经验、整全发展的兴趣教育图景。本文能让我们厘清兴趣与情绪、知识、奖惩、吃苦等事物的关系以及与"儿童中心"等观念的差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桂生  
在现代教育改革中,"新教育"几乎是"现代教育"的同义语。"新教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如何看待标榜"儿童中心"(或"学生本位")的新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中不容回避的问题。鉴于杜威一度被视为"进步教育"的代言人,故本文着重介绍杜威对进步教育的客观分析。其中涉及进步教育实践的基本特点(共同要素),新教育同传统教育的主要区别,新教育本身问题的症结,从中触及教育舆论中"新教育"解读的误区。由此进一步讨论杜威在进步教育与传统教育争论中的角色地位问题。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瑶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美国教育学科的构建时代,作为学科构建的最重要领航者,杜威的相关言说和行动,一方面是我们了解当时教育学科构建和发展样态不可或缺的资源,另一方面,也是我们检验当代教育学科发展变化的一种参照。杜威在其相关的三个重要文献中,以及在芝加哥大学创建教育系、实验学校和教育学院的实践中,体现了他对教育学科的基本看法和设想,即创建一种"统一的教育科学"。这是杜威赋予教育学的一种理想,然而这一理想在当时的种种现实条件下还难以实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藤春  
杜威先生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关于职业与教育的论述则显得更为深刻而有见地,论述的全面性和严密性都值得称道,特别是在拜读了他的《教育与职业》一文后,我对于职业与教育的联系、职业教育的应然之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思考。根据自己的职业观,杜威先生又对于当前的职业教育提出了他的观点与看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谢重光  
唐末福州侯官蓝文卿舍大量田宅建立雪峰寺的记载,被广为引用,建构起各自在唐代经济史、佛教史、地方史、畲族史上的理论。但有关蓝文卿舍田业的种种说法只是一种传说,最初出现于明万历末年。证诸唐宋时期可靠的僧俗文献及畲族历史,并与《雪峰寺志》的其他相关记载互勘,完全可以证明其说之伪。因此,由这一类传说支撑建构起来的相关理论,应该重新审视,唐代经济史、佛教史、福建地方史和畲族史的这段史实,必须加以澄清。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赵可云  何克抗  王以宁  
文章通过分析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在时下国内教育领域引起热议的原因及教育技术实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可以为时下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提供借鉴。结合杜威的芝加哥大学教育实验,文章认为,教育技术实验应当创造性地借鉴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在方法论上,需要依托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思想;在思维模式上,归纳与演绎并行,进行动态研究;在技术观上,教育技术实验中的"技术"选择应具有积极性与针对性;在实验环境上,提倡自然实验环境,重视实验环境建设;在实验科学性上,求真与求善内在统一、科学论证、谨慎推广,走适合国情的教育技术实验研究之路。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夏剑  
如何更好地解读杜威,其关键是如何理解杜威教育哲学中"民主与教育的关系问题"。通过对杜威教育哲学得以展开的现实基础、思想渊源及其内在逻辑等方面的分析研究,首先,可以确立"民主与教育的关系问题"是杜威教育哲学的根本问题。其次,把握这一问题的实质与内涵。一方面关乎对杜威教育哲学中的"民主"概念的理解,包括"作为社会生活方式的民主"、"作为实验计划的民主"以及"以‘理智能力’与‘道德情感’为基础细节的民主"三个层面;另一方面则涉及对"民主与教育的关系问题"在杜威教育哲学中内在展开的双重逻辑的认识,其一为"民主作为教育的原则与教育民主化的逻辑",其二为"教育作为维持和改进民主的工具与民主教育的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