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30)
- 2023(8915)
- 2022(8043)
- 2021(7696)
- 2020(6444)
- 2019(15067)
- 2018(15117)
- 2017(29365)
- 2016(16130)
- 2015(18129)
- 2014(18085)
- 2013(17962)
- 2012(16227)
- 2011(14513)
- 2010(14229)
- 2009(12759)
- 2008(12216)
- 2007(10303)
- 2006(8791)
- 2005(7332)
- 学科
- 济(60864)
- 经济(60798)
- 管理(44950)
- 业(42524)
- 企(35790)
- 企业(35790)
- 方法(30932)
- 数学(26838)
- 数学方法(26550)
- 农(15671)
- 学(15267)
- 中国(14697)
- 财(14462)
- 业经(13467)
- 地方(12739)
- 和(10657)
- 农业(10636)
- 理论(10634)
- 贸(10564)
- 贸易(10560)
- 易(10228)
- 环境(10033)
- 技术(9938)
- 务(9620)
- 财务(9562)
- 财务管理(9547)
- 制(9207)
- 企业财务(9046)
- 教育(8784)
- 划(8711)
- 机构
- 大学(224603)
- 学院(222430)
- 管理(92473)
- 济(82435)
- 理学(81307)
- 经济(80535)
- 理学院(80410)
- 管理学(79016)
- 管理学院(78633)
- 研究(71969)
- 中国(50763)
- 科学(48206)
- 京(47929)
- 农(36995)
- 业大(36620)
- 所(35979)
- 财(35632)
- 研究所(33357)
- 中心(32276)
- 江(30461)
- 北京(30092)
- 财经(29679)
- 范(29562)
- 师范(29261)
- 农业(29115)
- 经(27073)
- 院(26553)
- 州(25236)
- 技术(24004)
- 师范大学(23841)
- 基金
- 项目(162459)
- 科学(126733)
- 基金(117299)
- 研究(116649)
- 家(102647)
- 国家(101816)
- 科学基金(87409)
- 社会(71165)
- 社会科(67324)
- 社会科学(67306)
- 省(63847)
- 基金项目(63683)
- 自然(59113)
- 自然科(57703)
- 自然科学(57689)
- 自然科学基金(56625)
- 划(53856)
- 教育(53176)
- 资助(48382)
- 编号(47863)
- 成果(37832)
- 重点(36057)
- 部(35130)
- 发(33881)
- 创(33646)
- 课题(32391)
- 科研(31692)
- 创新(31296)
- 大学(30109)
- 计划(30024)
共检索到303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康健 董娟娥 马柏林 高锦明 韩学文
对同一生态环境下生长的杜仲不同部位次生代谢物含量的测定和分析表明 ,各次生代谢物个体间差异显著 ,同一个体不同部位之间差异也显著。就某一种次生代谢物而言 ,各部位含量高低的顺序为 :绿原酸 :叶 >雄花 >皮 >果 ;桃叶珊瑚甙 :果 >叶 >皮 >雄花 ;总黄酮 :雄花 >叶 >皮 >果 ;杜仲胶 :果 >皮 >叶 >雄花。就某一部位而言 ,各种次生代谢物含量的高低顺序为 :叶 :绿原酸 >总黄酮 >杜仲胶 >桃叶珊瑚甙 ;皮 :杜仲胶 >桃叶珊瑚甙 >绿原酸 >总黄酮 ;雄花 :总黄酮 >桃叶珊瑚甙 >绿原酸 ;果 :杜仲胶 >桃叶珊瑚甙 >总黄酮 >绿原酸。分析结果显示 ,所测定的绿原酸...
关键词:
杜仲 次生代谢物 部位分布 差异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康健 王亚琴 马希汉 王蓝 张檀
通过对不同产地杜仲叶中次生代谢物( 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及其生态因素分析,对杜仲叶次生代谢物进行了生态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杜仲叶次生代谢物含量差异显著:遵义地区的京尼平甙、绿原酸、桃叶栅瑚甙、总黄酮含量最高,慈利地区的京尼平甙酸含量最高;洛阳地区的京尼平甙含量最低,宜昌地区的绿原酸、桃叶珊瑚甙、总黄酮、京尼平甙酸含量最低,但杜仲胶含量最高,从而说明了生态因素也是调控次生代谢物的重要因素。对各生态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影响杜仲叶次生代谢物合成与积累的主要因素是微量元素;土壤中微量元素( 有效态) 与杜仲( 叶) 中微量元素( 植物吸收) 不完全呈正相关关系;以两者为主因...
关键词:
杜仲叶 次生代谢物 生态因素 微量元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窦春蕊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康健 马希汉 马梅 王蓝 张檀
通过对杜仲叶中次生代谢物含量的测定,对其生长积累动态作了以下有关分析:不同无性系的次生代谢物含量差异显著:绿原酸在略1中含量最高(407%),略49中含量最低(127%);桃叶珊瑚甙在略1中含量最高(398%),略49中含量最低(108%);京尼平甙酸在灌3中含量最高(012%),略49中含量最低(005%);总黄酮在略11中含量最高(167%),略41中含量最低(018%);杜仲胶在略1中含量最高(380%),略0中含量最低(176%);表明树木的遗传基因(决定个体生长发育)也是调控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因素。在年周期中,杜仲叶次生代谢物生长积累的动态变化为:绿原酸含量以6月...
关键词:
杜仲叶,次生代谢物,生长积累动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康健 白明生 张檀 马希汉 高锦明
通过同一立地条件下生长的 4 0个杜仲无性系叶中次生代谢物 (有效成分 )含量的测定 ,对杜仲个体生长发育特性与其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4 0个杜仲无性系叶中次生代谢物含量差异显著 ,从而进一步证明了杜仲个体生长发育特性 (遗传因素 )是调控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和积累的重要因素 ;芽开绽期早的个体 ,其次生代谢物含量高于芽开绽期晚的个体 ;椭圆形叶的杜仲胶含量明显高于卵形叶的个体 ;叶面积与杜仲胶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 ;光皮类型的京尼平甙酸、京尼平甙含量高于粗皮类型 ;树木的性别、胸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和硝酸还原酶活力则对次生代谢物含量无影响。这些研究结果为杜仲的良种选育...
关键词:
杜仲叶 次生代谢物 生长发育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咏梅 苏印泉 彭锋 中泽庆久
通过回流提取法,对杜仲乔林与叶林2种栽培模式下树皮中次生代谢物的含量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乔林树皮中杜仲醇、总黄酮和杜仲胶的含量均比叶林树皮中的高,而叶林树皮中绿原酸、京尼平甙酸和桃叶珊瑚甙却比乔林树皮中的高;同时比较将杜仲树皮碾成粉状和丝绵状2种处理方式对次生代谢物提取的影响发现,二者效果相差不明显,但考虑到后期要提取杜仲胶,建议将杜仲皮碾成丝绵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檀 白明生 刘丽 马希汉 司守霞
通过对同一立地条件下生长的 40个杜仲无性系叶中次生代谢物 (有效成分 )及吸收的 6种矿质元素的测定 ,初步研究了矿质元素主动吸收的差异性及其与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关系。结果发现 ,不同个体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差异极显著 ,从而说明个体生长发育特性 (遗传因素 )是调控树木吸收矿质元素的重要因素 ;对 6种矿质元素与次生代谢物含量的通径分析结果显示 ,镁 (Mg)对杜仲叶中 6种次生代谢物的合成和积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锰 (Mn)则有负影响作用。
关键词:
杜仲叶 次生代谢物 矿质元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瑞致 张馨宇 杨大伟 夏广东 董娟娥
【目的】研究不同剥皮处理对杜仲次生代谢物含量及伤害修复能力的影响,为杜仲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借鉴。【方法】以5年生杜仲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50%、75%、100%剥皮处理,以植株不剥皮为对照,研究116天内杜仲叶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丙二醛、苯丙氨酸解氨酶、绿原酸、总黄酮、京尼平苷酸的含量变化。【结果】不同剥皮处理的杜仲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随剥皮时间均呈先上升后迅速下降并基本保持稳定的趋势;除21天和36天外,50%、75%剥皮处理间杜仲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36天时,100%剥皮处理
关键词:
杜仲 剥皮 抗性 渗透调节物 次生代谢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红岩 李芳东 杜兰英 谢碧霞
选择我国主要杜仲产地和主要引种区共16个产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含胶率的测定采用杜仲胶综合提取法;利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果实含胶率存在极显著差异。杜仲果实含胶率的变化与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杜仲果实含胶率大体上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呈逐步减小的趋势,南方产区果实含胶率一般比北方产区高。纬度越高,年日照时数越长,土壤pH值越高,越不利于果实内杜仲胶的形成,果实含胶率越低;年均降雨量越大,则果实含胶率越高。
关键词:
杜仲果实 产地 杜仲胶 差异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魏艳秀 刘攀峰 杜庆鑫 杜红岩
[目的]比较不同种质杜仲叶中多酚及黄酮含量的差异性,合理评价与利用杜仲种质资源。[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105份杜仲种质叶中多酚、总黄酮、异槲皮苷及槲皮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种质叶中槲皮素含量平均为0.33 mg·g-1,变异系数最大,为42.42%;总黄酮含量平均为15.92 mg·g-1,变异系数最小,为19.35%;异槲皮苷、多酚含量平均值分别为3.37、42.74 mg·g-1,变异系数分别为34.42%、23.72%。杜仲雌株和雄株叶中的多酚、总黄酮、异槲皮苷及槲皮素含量差异不著性。多酚及黄酮类物质在不同来源间均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河北地...
关键词:
杜仲叶 活性成分 多酚 黄酮 差异分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峻山 张聿梅 姜声虎
本文概述了杜仲在资源、栽培、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杜仲,资源,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玲 魏洪玲 李德文 唐中华 刘英 解胜男 田叙晨 储启明
【目的】探讨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杜仲Eucommia ulmoides叶片次级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筛选促进次级代谢产物生成的最适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条件,为杜仲次级代谢产物的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2年生杜仲幼苗作为研究材料,施加不同质量浓度配比的吲哚乙酸(IAA)和6-苄氨基嘌呤(6-BA),测量杜仲叶片生长形态特征以及叶干、鲜质量,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测定9种次级代谢产物的质量分数,结合生物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筛选高产量的次级代谢产物的最适生长调剂配比条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00 mg·L~(-1) IAA+500mg·L~(-1) 6-BA处理时,杜仲叶面积、叶周长、叶宽、叶干质量、叶鲜质量显著提高(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IAA质量浓度与比叶面积、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京尼平苷酸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6-BA质量浓度与绿原酸以及京尼平苷酸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红岩 杜兰英 李芳东
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杜仲果实含胶率的年变化及逐年变化特点和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杜仲果实内含胶特性的年变化特点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在果实基本停止生长以前,果皮和果实含胶率变化与果实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果皮和果实含胶率随着果实的生长而迅速提高;在果实基本停止生长以后,含胶率提高缓慢。不同树龄杜仲果皮和果实的含胶率比较稳定。采用高接换雌建园和嫁接苗建园两种方式建立杜仲高产胶果园都具有十分明显的增产效果。
关键词:
杜仲果实 杜仲胶 形成积累 变化规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广辉 陈春秋 李竞芸 汪西强
银杏是原产我国的重要药用植物 ,主要含黄酮类和银杏内酯类等药用成分 .由叶片提取药用成分受到含量低、提取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的限制 .通过离体培养生产黄酮和银杏内酯近年取得了一定进展 ,对影响愈伤组织诱导、固体继代培养和液体悬浮培养愈伤组织生长和代谢产物含量的因素 ,如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矿质元素、有机营养和有机附加物、褐变抑制剂、培养条件等有了较深入了解 .银杏的发根培养也在近年取得了成功 .该文从上述几个方面对银杏的组织和细胞培养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银杏 离体培养 次生代谢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慧敏 乌云塔娜 王淋 许靖诗 叶生晶
以杜仲果实和叶片转录组为基础,研究了MEP途径系列基因的表达差异,为杜仲基因的克隆、功能鉴定及重要成分的分子积累机理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结果表明,杜仲转录组中共42条Unigene被MEP途径注释。DXS的DXS2和DXS3在幼果和叶片中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且DXS2在幼果和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该酶在幼果和成熟果实中有7条Unigene被注释,其中DXS6在成熟果实中特异表达,的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DXR在幼果和叶片中有4条Unigene被注释,其中DXR1、DXR2、DXR3的表达量具有显著差异;该酶在幼果和成熟果实中有3条Unigene被注释,其中DXR3在成熟果实中特异表达,3条Unig...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