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51)
- 2023(3138)
- 2022(2610)
- 2021(2415)
- 2020(2061)
- 2019(4422)
- 2018(4610)
- 2017(7987)
- 2016(4860)
- 2015(5481)
- 2014(5815)
- 2013(5370)
- 2012(5054)
- 2011(4605)
- 2010(4666)
- 2009(4281)
- 2008(4151)
- 2007(3874)
- 2006(3365)
- 2005(3005)
- 学科
- 济(12847)
- 经济(12822)
- 管理(11717)
- 业(8027)
- 企(6381)
- 企业(6381)
- 学(5929)
- 制(5266)
- 体(4955)
- 中国(4703)
- 农(4512)
- 财(3891)
- 理论(3872)
- 融(3824)
- 金融(3817)
- 法(3766)
- 方法(3468)
- 银(3454)
- 银行(3414)
- 行(3333)
- 教育(3303)
- 业经(3074)
- 地方(2994)
- 体制(2799)
- 农业(2635)
- 数学(2631)
- 数学方法(2574)
- 度(2377)
- 制度(2373)
- 教学(2359)
- 机构
- 学院(66902)
- 大学(66072)
- 研究(27279)
- 科学(20197)
- 中国(19891)
- 农(19714)
- 济(19170)
- 管理(18555)
- 经济(18492)
- 所(15895)
- 农业(15787)
- 京(15275)
- 理学(15133)
- 理学院(14876)
- 研究所(14569)
- 业大(14549)
- 管理学(14341)
- 管理学院(14223)
- 中心(11969)
- 江(11717)
- 省(11257)
- 技术(10872)
- 财(10431)
- 院(10338)
- 农业大学(10126)
- 室(9642)
- 北京(9568)
- 州(9125)
- 范(9014)
- 师范(8803)
- 基金
- 项目(45840)
- 科学(32865)
- 研究(30493)
- 基金(29827)
- 家(28606)
- 国家(28358)
- 科学基金(21641)
- 省(19787)
- 划(16716)
- 社会(16109)
- 基金项目(15305)
- 社会科(15034)
- 社会科学(15029)
- 自然(15019)
- 自然科(14635)
- 自然科学(14624)
- 自然科学基金(14316)
- 教育(14180)
- 编号(12586)
- 资助(12467)
- 成果(11395)
- 重点(10962)
- 科技(10784)
- 计划(10664)
- 课题(10276)
- 体(10182)
- 发(9772)
- 创(9146)
- 科研(9059)
- 部(8890)
共检索到106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红岩 杜兰英 李芳东 谢碧霞
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杜仲果实含胶特性的个体变异规律及其与若干宏观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的果长、果宽、果厚、果形指数、果实千粒质量、果皮含胶率、果实含胶率和单果含胶量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在供试的35个无性系中,果皮含胶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的有14个无性系,果实含胶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的有15个无性系;无性系果实含胶率和果皮含胶率与果实主要形态性状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单果含胶量则与果长、果宽、果厚、果实千粒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与果皮含胶率和果实含胶率的相关性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兰英 杜红岩 乌云塔娜 杨绍彬 谢碧霞
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杜仲皮含胶特性的个体变异规律及其与若干宏观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的胸径、树皮厚度、树皮含胶率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杜仲无性系树皮的含胶率与木栓层厚度和木栓层占树皮厚度的百分比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胸径的大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胸径生长量越大,木栓层越厚,杜仲胶的积累相对越少;杜仲胶密度与树皮含胶率和树皮密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红岩 孙向阳 杜兰英 孙志强
为了弄清杜仲叶片含胶特性的地理变异规律,以便为杜仲高产胶产业化基地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该文选择我国主要杜仲产地和主要引种区共16个产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杜仲叶片含胶率的变异特点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杜仲叶片含胶率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呈逐步减小的趋势.南方产区杜仲叶片的含胶率一般比北方产区的高.纬度越高、年日照时数越长、土壤pH越高,杜仲叶片含胶率越低;而年降雨量越大、海拔高度越高、无霜期越长,杜仲叶片含胶率越高.
关键词:
杜仲叶片 产地 杜仲胶 变异规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红岩 杜兰英 李福海 谢碧霞
为了弄清杜仲树皮含胶特性的地理变异规律 ,为杜仲高产胶产业化基地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选择我国主要杜仲产地和主要引种区共 16个产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 ;含胶率的测定采用杜仲胶综合提取法 ;利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产地 10a生杜仲胸径、树皮厚度和树皮含胶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北方产区杜仲胸径和树皮厚度普遍高于南方产区 ;在纬度相似的地区 ,东部产区高于西部产区。杜仲皮的含胶率大体上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呈逐步减小趋势 ,南方产区杜仲皮的含胶率一般比北方产区高。海拔越高、年降雨量越大、年均气温越高、无霜期越长 ,越有利于杜仲皮内杜仲胶的形成和积累 ,树皮...
关键词:
杜仲皮 杜仲胶 产地 变异规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红岩 杜兰英 李芳东
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杜仲果实含胶率的年变化及逐年变化特点和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杜仲果实内含胶特性的年变化特点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在果实基本停止生长以前,果皮和果实含胶率变化与果实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果皮和果实含胶率随着果实的生长而迅速提高;在果实基本停止生长以后,含胶率提高缓慢。不同树龄杜仲果皮和果实的含胶率比较稳定。采用高接换雌建园和嫁接苗建园两种方式建立杜仲高产胶果园都具有十分明显的增产效果。
关键词:
杜仲果实 杜仲胶 形成积累 变化规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碧霞 杜红岩 杜兰英 傅建敏
为弄清不同变异类型杜仲果实含胶特性的变异规律,为杜仲胶优良资源的选择和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含胶率的测定利用杜仲胶综合提取法。结果表明:4个变异类型的果实形态大小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变异类型在果实形态大小上的不同,表明不同类型生长发育特性的差异;不同变异类型果实含胶率和果皮含胶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果实含胶率和果皮含胶率以浅纵裂型最高,深纵裂型最低。
关键词:
杜仲果实 变异类型 含胶率 变异规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红岩 李芳东 杜兰英 谢碧霞
选择我国主要杜仲产地和主要引种区共16个产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含胶率的测定采用杜仲胶综合提取法;利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果实含胶率存在极显著差异。杜仲果实含胶率的变化与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杜仲果实含胶率大体上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呈逐步减小的趋势,南方产区果实含胶率一般比北方产区高。纬度越高,年日照时数越长,土壤pH值越高,越不利于果实内杜仲胶的形成,果实含胶率越低;年均降雨量越大,则果实含胶率越高。
关键词:
杜仲果实 产地 杜仲胶 差异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岳杰 苏印泉 李雪红 马场健史 张付远
用有机溶剂法提取杜仲不同无性系叶中的杜仲胶,对其含量进行比较,并用高效液相凝胶渗透色谱对杜仲胶的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4个杜仲无性系间杜仲胶的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无性系G 3叶中的杜仲胶含量最高,G 2中的含量最低,无性系G 3,X 18,L 49和L 1(胶含量均在35.00 g/kg以上)可以作为叶胶产量高的优良无性系;相对分子质量较高(Mw在1.550×105以上)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较宽(MW D在13.50以上)的无性系G 2,L 23,L 33和G 1叶中的杜仲胶较适合用作高弹性材料,而相对分子质量较低(Mw在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红岩 李钦 李福海 孙彦超 杜兰英
To establish a HPLC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aucubin in Eucommia ulmoides seeds,to search for the form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aucubin in Eucommia ulmoides seeds,and to provide foundation for the suitable harvest season of aucubin in Eucommia ulmoides seeds,the Hypersil GLOD-C18 column(25...
关键词:
杜仲种仁 桃叶珊瑚苷 含量测定 积累规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康健 白明生 张檀 马希汉 高锦明
通过同一立地条件下生长的 4 0个杜仲无性系叶中次生代谢物 (有效成分 )含量的测定 ,对杜仲个体生长发育特性与其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4 0个杜仲无性系叶中次生代谢物含量差异显著 ,从而进一步证明了杜仲个体生长发育特性 (遗传因素 )是调控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和积累的重要因素 ;芽开绽期早的个体 ,其次生代谢物含量高于芽开绽期晚的个体 ;椭圆形叶的杜仲胶含量明显高于卵形叶的个体 ;叶面积与杜仲胶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 ;光皮类型的京尼平甙酸、京尼平甙含量高于粗皮类型 ;树木的性别、胸径生长量、树高生长量和硝酸还原酶活力则对次生代谢物含量无影响。这些研究结果为杜仲的良种选育...
关键词:
杜仲叶 次生代谢物 生长发育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庆鑫 庆军 刘攀峰 王璐 杜兰英 何凤 杜红岩
[目的 ]分析杜仲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变异规律并进行综合评价,为杜仲良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遗传材料。[方法 ]基于我国18个省(市、区)331份杜仲种质资源,针对杜仲果实19个主要性状,采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果实性状变异状况,评价并筛选优良种质。[结果 ]杜仲果实性状变异系数为4.64%~25.79%,平均变异系数为12.65%,变异系数较高的为包裹种仁果皮百粒质量(25.79%)、种仁百粒质量(22.32%)、种仁体积指数(22.02%)、果实体积指数(19.53%),变异系数较小的为亚麻酸(4.64%)、油酸(5.78%)、果型指数(8.04%)。果实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介于1.657 2~2.094 7,平均为2.023 4。果实百粒质量与果实体积指数、种仁百粒质量等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杜仲橡胶含量与包裹种仁果皮百粒质量、果实侧径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种仁粗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将杜仲种质资源划分为3个类群,类群Ⅰ为小果型类群,类群Ⅱ为中型果类群,类群Ⅲ为大果型类群,初步明确杜仲种质果实不同类型。通过主成分分析,前7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5.169%,表明这7个主成分代表了杜仲果实性状的大部分信息,针对油用、橡胶用和综合利用等不同用途进行评价,分别筛选出10份最优种质。[结论 ]杜仲种质资源果实性状表现出丰富的变异,以包裹种仁果皮百粒质量、种仁百粒质量等产量指标变异最大,为杜仲优良种质选育提供了可能,针对不同用途筛选的杜仲最优种质,为我国杜仲良种选育及综合利用提供了优异的种质基础。
关键词:
杜仲 种质资源 果实性状 变异 综合评价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明鉴 岳娅东 高顺凯 甘敏 董益阳 张继川
[目的]进一步认识杜仲成熟含胶细胞形态特征,并为解释杜仲含胶细胞起源、发育和成熟过程提供细胞形态学证据。[方法]利用整体观察法和组织切片法对杜仲茎、种子萌芽期子叶和幼苗期子叶进行研究,分析和比对杜仲含胶细胞形态。[结果]取得杜仲茎皮层中14个成熟的含胶细胞形态图像、46个含胶细胞膨大端图像和2个成熟中含胶细胞图像;取得杜仲种子萌芽期子叶中原始细胞形态和成熟中含胶细胞图像、杜仲幼苗期子叶中成熟含胶细胞图像以及杜仲含胶细胞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杜仲茎中含胶细胞轴长度范围为981~3 167μm,体积范围为1×10~(-4)~3×10~(-4) mm~3;膨大端椭球体短轴长度范围为8.6~22.4μm,椭圆形的长轴与短轴之比范围为1.08~1.77。[结论](1)杜仲茎皮层中的成熟含胶细胞是一种由细长的圆柱状胞体和近似为椭球体的2个膨大端构成的无分支-非铰接乳管细胞。(2)透明后的含胶细胞大部分无内部结构,小部分存在低折光率的内部结构。(3)杜仲子叶中含胶细胞起源于一连串哑铃状的原始细胞,杜仲子叶中含胶细胞生成过程存在一系列细胞形态变化。
关键词:
杜仲 含胶细胞 细胞形态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红岩 李钦 赫锦锦 刘昌勇 刘攀峰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变异类型杜仲皮中几种关键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4种变异类型杜仲皮中5种不同活性成分的含量及组成比有较大差异,其中京尼平苷酸(GPA)、京尼平苷(GP)、松脂素二糖苷(PDG)、绿原酸(CA)含量以及5种成分的总含量以光皮型和浅纵裂型杜仲皮较高,而龟裂型和深纵裂型活性成分总体含量较低。若遴选优质杜仲药用资源,可首先考虑从优良光皮型和浅纵裂型杜仲群体中开展选育工作。
关键词:
杜仲 杜仲皮 变异类型 活性成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钟建 刘辰露 庆军 王琦 刘攀峰 杜庆鑫 杜红岩 杜兰英 王璐
【目的】研究杜仲种仁生长发育规律以及油体动态变化与种仁含油率的相关性,探讨种仁中脂肪酸变化特征以及各脂肪酸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油用杜仲果实的适时采收和高油高质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不同发育时期‘华仲8号’杜仲种仁为研究对象,采用尼罗红染色技术与共聚焦激光扫描电镜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种仁内油体;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种仁油脂中脂肪酸组分和相对含量进行分析。【结果】1)杜仲种仁生长发育过程可划分为快速生长期(5月底—7月初)、缓慢生长期(7月初—8月底)和种仁成熟期(9月初以后);2)随着种仁发育油体数量逐渐增多,并不断向细胞中央扩散,种仁含油率与含油体率呈正相关关系,其增长速率均表现为“S”形变化趋势;3)种仁发育过程中共检测出9种脂肪酸,主要包括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随着种仁发育,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加,并在9月初达到最大值(91.64%),其中亚麻酸含量高达63.25%;相关性分析表明,棕榈酸与硬脂酸和油酸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亚麻酸与棕榈酸和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杜仲种仁生长发育过程呈先快后慢的变化趋势;种仁内含油体率与含油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种仁油脂中脂肪酸种类丰富,其中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优势显著。
关键词:
杜仲种仁 油脂 油体 脂肪酸 油料植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大玮 李煜 周玮 李周岐
【目的】建立并优化适合杜仲的AFLP技术体系,为进一步构建其遗传图谱及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方法】对杜仲基因组DNA提取方法、酶切与连接体系、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程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适合杜仲AFLP分析的引物组合进行筛选。【结果】模板DNA的提取采用改进的CTAB法,酶切模板DNA用量500 ng,酶切时间6 h,连接反应时间6 h,预扩增产物最适稀释倍数30倍。同时筛选出E-AAG+M-CAA,E-AAG+M-CAT,E-AAG+M-CTA,E-AAG+M-CTG,E-ACA+M-CAA,E-ACA+M-CTA,E-ACC+M-CTG共7对适合杜仲AFLP分析的引物组合。【结...
关键词:
杜仲 AFLP 体系优化 引物筛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