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40)
- 2023(11932)
- 2022(9919)
- 2021(9164)
- 2020(7801)
- 2019(18352)
- 2018(17758)
- 2017(34566)
- 2016(18062)
- 2015(20356)
- 2014(20452)
- 2013(20452)
- 2012(19096)
- 2011(17347)
- 2010(18008)
- 2009(17402)
- 2008(16891)
- 2007(15730)
- 2006(14106)
- 2005(12871)
- 学科
- 济(78487)
- 经济(78400)
- 业(50831)
- 管理(46487)
- 企(38826)
- 企业(38826)
- 银(34778)
- 银行(34633)
- 方法(33476)
- 行(33028)
- 融(31349)
- 金融(31347)
- 农(31180)
- 数学(28930)
- 数学方法(28646)
- 中国(28165)
- 制(25790)
- 财(22495)
- 农业(20730)
- 业经(19625)
- 地方(18699)
- 学(15617)
- 度(15127)
- 制度(15121)
- 务(13928)
- 财务(13895)
- 财务管理(13855)
- 贸(13796)
- 贸易(13780)
- 易(13370)
- 机构
- 大学(259778)
- 学院(258737)
- 济(110449)
- 经济(107859)
- 管理(96754)
- 研究(88277)
- 理学(81490)
- 中国(81348)
- 理学院(80583)
- 管理学(79255)
- 管理学院(78747)
- 财(56114)
- 京(54485)
- 科学(50538)
- 农(48803)
- 中心(44740)
- 所(44627)
- 财经(43546)
- 江(41472)
- 研究所(39998)
- 经(39382)
- 农业(37357)
- 业大(36743)
- 经济学(35808)
- 银(35560)
- 北京(34684)
- 银行(34129)
- 州(33843)
- 范(33569)
- 师范(33266)
- 基金
- 项目(162491)
- 科学(127120)
- 研究(121535)
- 基金(117693)
- 家(101026)
- 国家(100111)
- 科学基金(85363)
- 社会(78154)
- 社会科(73961)
- 社会科学(73938)
- 省(63605)
- 基金项目(62005)
- 教育(55200)
- 划(52714)
- 自然(52306)
- 自然科(51089)
- 自然科学(51070)
- 编号(50453)
- 自然科学基金(50162)
- 资助(48293)
- 成果(42196)
- 重点(36757)
- 部(36701)
- 发(35881)
- 课题(34527)
- 创(33486)
- 国家社会(32409)
- 性(32097)
- 教育部(31641)
- 创新(31261)
共检索到413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储昭东 彭璧玉 程昆
从村镇银行特征出发,构建银监会与村镇银行信贷经理人之间的博弈模型,求解出村镇银行信贷经理人违规放贷概率的函数,分析各因素的影响机制,得出村镇银行的监管范式是实施威慑性外部人监管。
关键词:
村镇银行 金融监管 银监会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蒋海 刘少波
金融监管的设计是为了纠正市场失灵、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然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监管者的目标会偏离这一社会目标,导致监管者提供有效监管的激励不足和监管的低效率。基于这一认识,本文通过建立存款人与监管部门、监管当局与金融机构三方的监管博弈模型,对金融监管中的激励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信息结构决定着不同的监管激励水平,从而直接影响着监管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信息不对称程度愈大,监管激励水平愈低,监管效率也就愈低。中国当前金融监管中的主要问题也正是监管者及金融市场的透明度较低而缺乏监管激励所致。因而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关键不在于是否从宏观层面加强或放松金融监管,而在于如何通过监管当局及金融市...
关键词:
信息结构 监管激励 监管透明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明华 黎志成
银行监管是有成本的,它一方面可以降低银行体系的风险,使整个社会从中获益;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会造成监管成本超过由监管带来的收益,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福利。本文对银行监管的成本和收益及其构成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影响银行监管成本收益的各种因素、建立了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最优监管模型;同时从现阶段我国银行业监管中监管对象和监管环境的特殊性出发,提出了重新塑造高效银行监管体系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许文彬 赵霖 李志文
本文利用演化经济学的思想和动力学方法研究金融创新的扩散及其与金融监管共同演化的路径和结果,论证了在三种不同监管策略下金融创新与监管共同演化的路径,指出随金融创新扩散程度而渐次展开的一阶监管策略更有助于实现监管目标和市场稳定。本文还考虑了存在时滞的监管策略,进一步论证了监管对金融创新扩散的影响以及监管策略的有效性。最后,总结了理论论证的政策启示,即监管者对市场动态的切实把握和平稳可预期的监管政策是实现市场稳定的关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德强
民间金融是金融领域中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关于是否能对民间金融实施监管,又是民间金融领域关注的焦点。目前,民间金融监管问题还是个崭新的课题,有些学者的研究仅从民间金融自身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显然不能完全令人信服。本文把作者此前的研究成果吸收进来,又从监管机构的视角分析实施监管的可行性。然后,利用完全完美的动态博弈模型对民间金融实施监管前后的风险与收益进行实证理论比较分析,论证对民间金融实施监管是否可行。
关键词:
民间金融监管 风险 收益 可行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文学 郝君富
近年来,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也普遍面临"融资难"和"审贷难"两大现实经营困境,并带来了更大的运营风险。因而,强化外在金融监管约束已成为保障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融资难"和"审贷难"这两大现实困境的形成与村镇银行特殊的机构属性和运营环境直接相关,在加强金融监管的过程中,监管部门必须通过监管思路的创新,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应村镇银行机构属性的监管措施,为村镇银行发展初期面临的两大经营困境破题,从而保障村镇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村镇银行 金融监管 农村金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曼
近年的实践证明,村镇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为缓解农村资金供求矛盾开辟了新的路径,但是村镇银行经营的特殊性使其表面看来高效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隐含较大问题,随着同业竞争加剧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村镇银行潜在风险可能会不断积累放大,而由于外部监管和内控机制不完善,这些问题都和村镇银行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存在着矛盾。本文旨在通过探讨有效的外部监管框架,寻求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长效约束和保障机制。
关键词:
村镇银行 可持续发展 外部监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军,邹恒甫
The relation between deposit insurance and moral hazard is the focus of constructing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In this paper,a model is constructed from the view of bank for illustrating this relation and is applied in China.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is the degree of moral hazard doesn't depend on the type but depend on the parameter of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When it comes to China,the transformation from implicit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to explicit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 can efficiently improve monitoring level of bank,reduce the emergence of moral hazard.
关键词:
存款保险 道德风险 银行监管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强
存款保险和资本充足性管制是现代银行监管体系的两大支柱。传统上的理论成果大多偏向于对这两项制度本身的探讨,而忽略了对两者相关联系的研究。本文通过对银行中介理论的回顾论证了存款保险引入的必要性,并运用资本结构理论证明,资本充足性管制是应对存款保险制度道德危害的优化选择。籍此,存款保险和资本充足性管制被纳入了一个逻辑一致的分析框架。这一框架应该成为我们理解现代银行监管制度的基础。
关键词:
银行挤兑 存款保险 资本充足性管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丛梅 李琳
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对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与有效金融监管机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在不对银行进行审计和对银行进行审计两种不同情形下,银行和监管者分别的占优均衡策略。所建立模型对指导监管者如何部署有限的力量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研究发现:是否需要对银行进行审计应取决于银行所汇报的资本风险率。一个银行宣称自己的风险越低,越应该对其进行审计。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息披露 监管机制 博弈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周向雯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后,引发了全球对影子银行的关注,中国也不例外。同时,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应,亟需加强金融监管。本文从影子银行的规范分析出发,通过分析影子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规模、特征与价值分析,提出了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影子银行 价值分析 金融监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伟
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建立一个以金融监管主体的协调行为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分析框架———“金融监管的协调论”。金融监管协调论有其特有的理论分析框架 ,主要包括 :监管协调的必要性、协调与独立性的关系、协调的成本—收益分析、协调的现实困难、协调机制的设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谢朝华
基于银行管制的自由——管制——放松管制——再管制的历史过程,如果说20世纪30—70年代银行监管理论的核心是银行体系的安全性,20世纪70—80年代银行监管理论的核心是银行体系的效率,那么20世纪90年代银行监管理论的核心就是如何协调安全与效率的关系,实现安全与效率二者之间的均衡。协调安全与效率的关系,实现安全与效率二者之间的均衡,从理论上讲就有必要分析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效率均衡偏离及其存在的环节,穷举针对这些环节和偏离可能存在的管制措施,结合制度环境分析这些措施的实施对银行业安全和效率的影响,以及所有措施相互之间的协调,从而为银行监管提供一个动态的、基本的框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思
中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形成于1992年以后,具有两大基本特征: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对银行证券、保险实施分业监管,以及按机构牌照确定监管对象的机构监管。在上述监管体制下,央行主要负责货币政策制定,基本不承担监管职能。但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现行"一行三会"模式无法满足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要求。央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迎春 张璐
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我国新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其发展至今的运营效果与政策设立的初衷存在着背离。从银行监管理论框架、银行监管成本收益分析以及银行经营利润最大化这三个维度对实施差别监管进行分析后认为,应通过调整村镇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以及股权结构,加大对村镇银行的财政政策支持,调整农村地区的监管机构数量,制定差异化的经营策略、进入以及退出准则等有别于传统商业银行的监管规则,以实现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中小银行 村镇银行 差别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