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1)
2023(11815)
2022(9942)
2021(9327)
2020(7797)
2019(17463)
2018(17257)
2017(32974)
2016(17432)
2015(18946)
2014(18294)
2013(18030)
2012(16564)
2011(14728)
2010(14686)
2009(13755)
2008(13479)
2007(12328)
2006(10917)
2005(9575)
作者
(47312)
(39983)
(39182)
(37492)
(25146)
(19294)
(17838)
(15227)
(15036)
(14318)
(13577)
(13461)
(12740)
(12396)
(12225)
(12063)
(11422)
(11402)
(11340)
(11307)
(9930)
(9557)
(9417)
(9197)
(8987)
(8875)
(8865)
(8832)
(8064)
(8051)
学科
(65389)
经济(65304)
(54932)
管理(47160)
(39972)
企业(39972)
(32883)
方法(25502)
农业(22853)
数学(22246)
(22217)
银行(22072)
数学方法(22046)
(21406)
(20710)
中国(20647)
地方(18709)
业经(18563)
(18124)
技术(17462)
(15994)
金融(15992)
(13017)
制度(13012)
技术管理(12222)
(12001)
业务(10898)
(10820)
(10460)
(10310)
机构
学院(229232)
大学(225896)
(94269)
经济(92027)
管理(89741)
研究(76471)
理学(76458)
理学院(75620)
管理学(74522)
管理学院(74072)
中国(66989)
(46786)
(46228)
(45689)
科学(45588)
中心(38781)
(37981)
(37146)
业大(35409)
农业(35373)
财经(35152)
研究所(33561)
(31915)
(31064)
(30365)
师范(30103)
(29528)
经济学(29031)
(29017)
银行(28316)
基金
项目(156416)
科学(124542)
研究(116806)
基金(113369)
(97789)
国家(96831)
科学基金(84394)
社会(76552)
社会科(72331)
社会科学(72309)
(66227)
基金项目(61357)
自然(52985)
教育(52210)
(52196)
自然科(51781)
自然科学(51768)
自然科学基金(50891)
编号(46433)
资助(43765)
(37999)
成果(36844)
(34886)
创新(34631)
重点(34623)
(33664)
课题(32740)
国家社会(31496)
(30458)
(30060)
期刊
(110733)
经济(110733)
研究(72400)
中国(53978)
(48186)
(42521)
金融(42521)
(35748)
学报(34345)
科学(33815)
管理(32005)
农业(29960)
大学(27013)
学学(25540)
教育(24634)
业经(21497)
技术(19405)
财经(17280)
经济研究(15684)
(14685)
问题(14456)
(14102)
农村(13540)
(13540)
科技(12964)
(12361)
技术经济(11912)
理论(10832)
资源(10506)
(10382)
共检索到361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武晓芬  邱文静  
普惠制金融观,是由联合国于2005年推广"小额信贷年"时率先提出的,其目的是能有效的、全方位的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特别关注被传统金融长期排斥在外的欠发达地区和中低收入群体,强调金融功能的包容性和公平性。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特别是农村经济落后特别严重,发展农村经济是提升全省经济的途径之一。云南省响应银监局的号召,自2008年起先后开启了6家村镇银行支持当地农村金融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云南省村镇银行在信贷资金运行和扶贫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晓明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金融市场化进程加速的大背景下,广大县域及农村地区金融需求快速增长。村镇银行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目前行业发展已初具规模,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村镇银行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坚守底线、锐意创新,在补齐农村经济短板、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过程中发挥更大的功效。村镇银行金融扶贫的优势从国际经验看,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以社区银行(村镇银行)为代表的小型金融机构是小微和涉农信贷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竹清  张超林  
村镇银行旨在服务三农、践行普惠金融、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天然肩负了金融扶贫的任务,处在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前线。本文选取2012—2016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村镇银行和扶贫数据,分析村镇银行的扶贫效应。实证结果发现,村镇银行扶贫过程中存在以下三种效应:一是累积效应,即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村镇银行数量越多,扶贫效果越好;二是同域效应,即与发起行位于同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村镇银行数量越多,扶贫效果越好;三是补充效应,在经济金融欠发达的省域,村镇银行能够发挥较好的扶贫效果,即村镇银行的设立和运作弥补了部分欠发达省域扶贫金融服务的短板。此外,村镇银行在农村扶贫效应显著,而在城市扶贫作为有限。为进一步推动村镇银行加强和改进金融扶贫,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通过税收政策支持等方式,鼓励和引导设立更多村镇银行,充分发挥村镇银行支农支小、践行普惠金融的特色和特长;第二,鼓励有条件的商业银行作为发起行在其总部所在省域的农村地区新设村镇银行,通过同域效应充分发挥"本乡本土"和"地缘人缘"优势,使金融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的贫困群体;第三,引导和鼓励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较差、金融体系不健全的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真正实现金融扶贫力量下沉,助力农村脱贫。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胡琰  
本研究以云南省瑞丽市D傣寨为例,从空间性的视角探讨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扶贫的有效路径,强调社会文化的再生产应以主体的在场为前提,具有场域性和空间性。教育作为社会文化再生产的主要方式,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均具有特定的空间性特点。本研究中首先以传统的奘寺教育为例,阐明传统教育的实践空间具有地域性特点;其次运用数据分析,呈现瑞丽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这种不均在结果上表现为农村傣族青壮年多外出从事体力劳动并且最终返乡。教育赋予了个体实现就业流动的能力,这种赋能体现了以人力资本为基础的劳动力市场的运转逻辑和跨时空联结。学校是现代教育的实践空间,成为将社会行动从地方社会脱离出来的脱域机制,并对传统社会文化空间产生冲击。本研究还对目前教育扶贫中的行政举措和市场力量加以分析,由此强调教育扶贫需遵从场域的逻辑,重视农村社区教育的建设;村落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重构是有效增强内生动力的非制度化路径,儿童应成为非制度化路径中教育扶贫的重要对象。这是教育精准扶贫的应有之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绍成  王学林  
近年来,南漳县银行系统信贷资金投入多、产出少、周转慢、效益低的状况一直未能从根本上扭转,银行每增加一元工业贷款,1989年创产值15.45元,1990年仅为1.34元,1991年也仅为1.41元,投入与产出的反差拉大,不仅加剧了资金供求紧张的矛盾,而且影响到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应当从深层次探其原因,继而对症下药,使信贷资金步入良性循环。本文就信贷资金效益低下的原因和对策谈点看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严芝清  杨子生  
[目的]探究扶贫开发成效对于国家进一步精确制定脱贫政策具有的借鉴意义。[方法]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度扶贫开发成效,并探讨扶贫开发成效的影响因素,最后以云南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1)云南省扶贫开发成效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2)各州(市)与经济中心距离与扶贫开发效率成正比,距离越远,扶贫开发效率越好,各州(市)经济密度、扶贫资金与扶贫开发效率具有负相关系,经济密度高、扶贫资金投入多的地区,扶贫开发效率越低,这与扶贫开发效率区域差异特征相吻合。[结论]在实践方面,为制定区域扶贫开发相关政策提供有益启示,即区域扶贫开发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学决策,以及实时把握客观规律,遵循规律的引导性。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宙翔  张文波  陈雪蕾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境,在"一带一路"中位置优越。但受制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经济发展不均衡,贫困人口基数大,对促进云南省城乡均衡发展产生掣肘。基于对云南省贫困致因、现状以及相关扶贫集市建设政策背景的分析,明确了以国际驿道综合工程项目集群为依托,系统实施交通沿线扶贫集市建设,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发挥出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濂  
村镇银行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开发银行创新运用开发性金融原理,整合各方力量,建立完善了"以市县合作为基础,以平台与合作机构建设为手段,以多级风险分担和补偿为保障"的融资机制和村镇银行经营发展模式,为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实现金融普惠,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新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余红红  李娅  
根据县域视角选择核桃传统生产大县、精准扶贫重点县——大理州漾濞县开展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精准扶贫效果调研工作,分析结果表明:核桃产业在提高当地贫困户经济收入与促进当地就业方面的扶贫效果明显;但在核桃产业精准扶贫过程中,政府监管不到位,技术创新滞后,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因此,应充分依托当地资源,加强政策引导,发挥市场作用,整合生产要素,促进三产融合,激发动力,提升贫困户的参与度,从而更好地发挥核桃产业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云霞  
本文立足于旅游扶贫的相关理论,对云南省的扶贫工作及当前形势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在阐述了云南省实施旅游扶贫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该省发展旅游扶贫的相关对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晓波  王海燕  王云美  杨红钧  陈蕊  鄢文光  袁媛  李学林  
【目的】进一步找到云南省精准扶贫新动能和关键点。【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选取88个共性县(市、区)并按照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进行划分,对云南省精准扶贫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贫困地区资源环境是建设绿水青山的天然"本底";贫困地区农村和少数民族人口是精准脱贫的"聚焦点";贫困地区具有将优势和潜在劣势转化成经济发展后发优势的"闪光点";贫困地区农业和科技是精准脱贫的"着力点"。【结论】研究结果为云南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窦亚权  李庆磊  李明虎  李娅  
文章以云南省泸水市鲁掌县和昭通市大关县2个典型村为例,在对其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云南省林下产业扶贫的现实基础出发,分析2个案例村的贫困原因、扶贫措施以及扶贫成效,找出林下产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促进林农增收致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学术  刘楠  熊辉  
特殊困难群体和特殊困难区域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中的最后堡垒。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和特殊性客观上需要特殊的工作思路和对策。本文在对特殊困难群体和特殊困难区域进行明确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特殊困难群体和区域的贫困现状与特征,深入剖析了其中的脱贫制约因素,结合农村全面实施低保制度的时代背景,进行了富有针对性的理论探索和制度设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武晓芬  屠强  齐玲  邱文静  莫呐  刘少东  屠爱心  
本文通过对云南昭通昭阳富滇村镇银行的实地调研,从一个点分析研究一个面的问题,即村镇银行的成立正是实现农村金融组织多元化的一种有效途径,村镇银行的成立对于农村金融的改革将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农村市场存在局限性以及村镇银行的自身缺陷,村镇银行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农村金融深化还需要实践证明,但作为农村金融组织多元化的一种进步是需要我们呵护和鼓励的,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进行调查研究,并对我国村镇银行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叶映辉  
近年来,在金融管理等有关部门的重视下,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逐渐得到缓解。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系统总结了区域信贷支持小微企业的主要措施和成效,深入分析了信贷支持小微企业存在的制约因素,对改善区域小微企业融资和促进区域中小金融机构充分发挥灵活经营的特点及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构建区域银企良性互动的运作机制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