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34)
- 2023(11494)
- 2022(9794)
- 2021(8978)
- 2020(7782)
- 2019(17989)
- 2018(17529)
- 2017(34694)
- 2016(18753)
- 2015(21597)
- 2014(21786)
- 2013(21969)
- 2012(20504)
- 2011(18721)
- 2010(18911)
- 2009(17962)
- 2008(18243)
- 2007(16855)
- 2006(14906)
- 2005(13219)
- 学科
- 济(82741)
- 经济(82640)
- 业(53671)
- 管理(50964)
- 方法(41453)
- 企(40691)
- 企业(40691)
- 数学(37272)
- 数学方法(36980)
- 农(31820)
- 财(22740)
- 制(22434)
- 银(21988)
- 银行(21842)
- 中国(21599)
- 农业(20990)
- 行(20455)
- 业经(18430)
- 学(18298)
- 地方(16472)
- 融(16147)
- 金融(16145)
- 务(14397)
- 财务(14372)
- 财务管理(14329)
- 贸(14302)
- 贸易(14292)
- 易(13846)
- 度(13554)
- 制度(13542)
- 机构
- 大学(280663)
- 学院(278582)
- 济(114074)
- 经济(111463)
- 管理(104896)
- 研究(96218)
- 理学(89584)
- 理学院(88586)
- 管理学(87028)
- 管理学院(86533)
- 中国(80526)
- 科学(60244)
- 农(59639)
- 京(59632)
- 财(54990)
- 所(50320)
- 中心(46744)
- 农业(46551)
- 研究所(45685)
- 业大(45638)
- 江(44450)
- 财经(43435)
- 经(39397)
- 北京(37489)
- 经济学(36078)
- 州(35177)
- 范(35138)
- 师范(34654)
- 院(33952)
- 经济学院(32865)
- 基金
- 项目(184309)
- 科学(143991)
- 基金(135340)
- 研究(128842)
- 家(119746)
- 国家(118761)
- 科学基金(100327)
- 社会(82066)
- 社会科(77657)
- 社会科学(77634)
- 省(71639)
- 基金项目(71563)
- 自然(66512)
- 自然科(64952)
- 自然科学(64928)
- 自然科学基金(63808)
- 划(61012)
- 教育(59098)
- 资助(56757)
- 编号(51250)
- 重点(42118)
- 成果(41890)
- 部(41390)
- 发(39503)
- 创(37100)
- 科研(36376)
- 课题(35641)
- 计划(35152)
- 教育部(34966)
- 创新(34833)
- 期刊
- 济(127114)
- 经济(127114)
- 研究(82091)
- 农(57818)
- 中国(54991)
- 学报(50094)
- 科学(44631)
- 财(43889)
- 融(41076)
- 金融(41076)
- 大学(37526)
- 农业(36627)
- 学学(35749)
- 管理(34847)
- 教育(22599)
- 财经(22387)
- 技术(22367)
- 业经(22271)
- 经济研究(19372)
- 经(19008)
- 业(17527)
- 问题(17265)
- 版(15819)
- 理论(14081)
- 技术经济(14059)
- 统计(13738)
- 农村(13163)
- 村(13163)
- 业大(13073)
- 实践(12739)
共检索到423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孟好斯 韩福顺 赵仁杰
建立村镇银行接入征信系统的收益成本比较模型,并以内蒙古兴安盟地区的实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村镇银行接入征信系统的收益远远高于成本,这对村镇银行和征信中心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征信系统 村镇银行 机构接入 收益和成本
[期刊] 征信
[作者]
盛庆军 赵宗荣 赵志新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金融机构,贷款信息尚未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在实际工作中造成贷款信息查询和异议处理等诸多不便。在现有条件下,村镇银行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客观上存在诸多难点。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村镇银行存在电子化程度低、网络办公环境差、信贷科目设置不规范、缺乏查询信用报告的积极性、对农户未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等情况。因此,应出台相应政策,升级前置系统,理顺征信系统运行管理体制,加强征信业务培训,促进村镇银行更好发展。
关键词:
村镇银行 人民银行 征信系统
[期刊] 征信
[作者]
郭箭 张晋伟
作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村镇银行的建立对培育健康多元的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增强对农户、农村、农业的金融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接入征信系统是村镇银行防范风险、健康发展的需要。在实地调研山西省村镇银行相关情况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村镇银行接入征信系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村镇银行 征信系统 农村金融服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松灿
本文以河南省402户农民的调查材料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村镇银行贷款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户主性别、年龄及家庭收入等变量对其村镇银行贷款意愿有显著影响。本文提出加大村镇银行贷款业务的宣传力度、对农户进行贷款相关知识培训、因地制宜完善相关制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岳 万安泽
完善村镇银行治理结构、提高村镇银行治理能力是村镇银行服务"三农"、实现金融普惠的基础。论文从收益水平、经营风险视角出发,考察村镇银行董事会、监事会结构的影响,以2014~2019年全国范围内123家村镇银行构成的非均衡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第一,董事会规模与村镇银行收益水平呈倒U型曲线关系,与村镇银行经营风险呈正U型曲线关系;第二,非执行董事占比正向影响收益水平,但与经营风险无显著相关关系;第三,监事会规模与村镇银行收益水平、经营风险分别呈倒U型、正U型曲线关系;第四,职工监事占比与村镇银行经营风险正相关,但与收益水平无显著相关关系。
关键词:
村镇银行 治理结构 收益水平 经营风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姣华
村镇银行是普惠金融在我国的具体实践,有利于弥补我国农村金融空白、缓解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等问题。但从孝感市几家村镇银行的调研中发现,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网点单一、定位偏离、竞争力差、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需要村镇银行的内部完善和监管部门的外部支持,实现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普惠金融 村镇银行 主发起行 政策支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韩旺红 张丞
本文以广西村镇银行的信贷数据为样本,综合运用logistic方法,针对村镇银行农户信贷违约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提升信贷员的自身素质并改革激励机制,积极积累优质客户,充分发挥本土化信息优势,加强贷后监控,合理设置抵押资产要求等措施降低西部地区村镇银行的信贷风险。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村镇银行 农户信贷风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熊德平 陆智强 李红玉
本文针对村镇银行网点的重要性和中国各村镇银行网点设置数量的差异,从农村金融供给和主发起行跨区经营相结合的视角,构建解释村镇银行网点数量决定机制的概念框架,并基于概念框架的逻辑推论,形成研究假说,进而利用村镇银行发展定位和经营范围由政策统一确立,网点类型单一的独特样本条件,运用865家村镇银行的数据,对研究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村镇银行网点数量与所在地区农村金融供给水平呈负向关系,与主发起行跨区经营决策及其经营能力呈正向关系。本文据此进一步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熊德平 陆智强 李红玉
本文针对村镇银行网点的重要性和中国各村镇银行网点设置数量的差异,从农村金融供给和主发起行跨区经营相结合的视角,构建解释村镇银行网点数量决定机制的概念框架,并基于概念框架的逻辑推论,形成研究假说,进而利用村镇银行发展定位和经营范围由政策统一确立,网点类型单一的独特样本条件,运用865家村镇银行的数据,对研究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村镇银行网点数量与所在地区农村金融供给水平呈负向关系,与主发起行跨区经营决策及其经营能力呈正向关系。本文据此进一步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廖继伟
村镇银行在产权组织形式、资金定价机制、信贷模式、产品设计等方面的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贷款脱农化、信贷规模化、业务同质化,偏离三农倾向,业务拓展受到资金来源、政策限制、外部环境等制约,高度依赖发起行,赢利模式的长期可持续性不明朗等问题。该文认为,村镇银行应明确办行方向,准确定位,加强自身建设,同时应加强监管引导与风险监测,完善央行货币政策支持与金融服务措施,强化财税政策支持,优化村镇银行的外部经营环境,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孙建平 彭徐婷
村镇银行的设立,是为了丰富和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支持新农村建设。但在当前的起步阶段,其发展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困惑和问题。本文通过对个案的调查与分析,试图探索一些能够促进村镇银行发展经营的有效途径,为村镇银行长远发展的有益尝试提供一点思路。
关键词:
村镇银行 经营 调查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韩冰
救助问题银行需要耗费资源,为减少银行救助的随意性,政府、中央银行和监管当局在决定是否救助问题银行时,要估算在救助过程中需要耗费掉的资源成本与实现救助目标后的收益谁大谁小,要权衡救助的道德风险与不救助的传染效应孰轻孰重,因此,在干预行动前应进行必要的成本——收益分析。既要考虑直接成本和直接收益,也要考虑间接成本和间接收益。要从保护债权人利益、维护银行体系稳定、减少社会政治震荡、根据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环境相机抉择等原则出发,统筹兼顾,综合权衡,决定是否救助并选择最优处置方式。
关键词:
救助问题银行 成本收益 分析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钱水土 王文中 石乐陶
实现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研究的核心问题。论文基于"联合系"村镇银行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影响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因子有规模因子、盈利因子、风险管理因子、主发起行因子、市场定位因子以及五个因子与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关联度对比的结论,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促进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爱民 姚清亮
本文对《森林法》和《退耕还林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分析表明,退耕农户从其依法享有的采伐利用权所获得的收益受到严格限制,而且,退耕农户的补偿收益和景观开发收益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对林木预期收益测算表明,退耕农户经营林木的收益具有很强时滞性。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林木收益权 林木预期收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冬青 王树贤
本文采用描述统计和二元Log it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了目前我国村镇银行的发起人、注册地址以及注册资本等方面的特点。研究发现:(1)发起人发起设立村镇银行,除了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以外,还有实现跨区经营等多重目标;(2)村镇银行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主要选择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区)设立;(3)村镇银行注册资本金额的大小与当地规模以上企业的个数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以上特点与政府允许设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初衷有所偏离。本文还提出了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