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61)
2023(17002)
2022(14403)
2021(13436)
2020(10977)
2019(25175)
2018(24992)
2017(47561)
2016(25963)
2015(29167)
2014(29316)
2013(28438)
2012(25811)
2011(23255)
2010(23630)
2009(22240)
2008(20775)
2007(18814)
2006(16697)
2005(14691)
作者
(73391)
(61012)
(60559)
(57752)
(38491)
(29107)
(27529)
(23696)
(23249)
(21829)
(20809)
(20542)
(19221)
(19207)
(18871)
(18747)
(18039)
(17847)
(17438)
(17345)
(15154)
(15071)
(14727)
(13963)
(13700)
(13631)
(13575)
(13458)
(12363)
(12155)
学科
(96465)
经济(96315)
管理(75838)
(74049)
(59942)
企业(59942)
方法(39902)
(35554)
数学(34070)
数学方法(33649)
中国(32958)
(29594)
(28550)
金融(28541)
(27548)
银行(27503)
(26461)
(26199)
业经(25699)
农业(23594)
地方(22475)
(21099)
(18699)
财务(18620)
财务管理(18582)
理论(17872)
(17730)
企业财务(17690)
(16154)
贸易(16136)
机构
学院(359582)
大学(358476)
(139812)
管理(139295)
经济(136406)
理学(119721)
研究(119678)
理学院(118390)
管理学(116343)
管理学院(115687)
中国(95049)
(76007)
科学(72600)
(68975)
(60510)
(59227)
中心(56250)
(54203)
财经(54104)
研究所(53589)
业大(53297)
(48996)
北京(47873)
(47779)
师范(47309)
农业(46303)
(44163)
(43562)
经济学(42277)
财经大学(40087)
基金
项目(243953)
科学(191318)
研究(182791)
基金(175179)
(151346)
国家(149987)
科学基金(128836)
社会(114586)
社会科(108337)
社会科学(108313)
(96806)
基金项目(92786)
教育(83837)
自然(81646)
(80495)
自然科(79670)
自然科学(79653)
自然科学基金(78166)
编号(76181)
资助(71206)
成果(63217)
重点(54413)
(53330)
课题(53099)
(52244)
(50883)
(47873)
创新(47426)
项目编号(46792)
国家社会(46689)
期刊
(159095)
经济(159095)
研究(108006)
中国(75742)
(59499)
学报(56667)
(53455)
科学(51533)
管理(50541)
(45449)
金融(45449)
大学(43789)
教育(43720)
学学(41300)
农业(39327)
技术(30435)
业经(27763)
财经(26289)
经济研究(23922)
(22369)
问题(20392)
理论(18105)
(18027)
(17681)
图书(17446)
科技(16902)
实践(16578)
(16578)
现代(16085)
技术经济(15592)
共检索到540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昭涵  许存格  朱奎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村镇金融出现了金融机构服务方向不明、县城内的贷款紧缩、村镇金融市场存在空白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村镇融资正规渠道不通畅,村镇居民贷款难等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为缓解上述问题应采取把农村信用社变为由农村各种主体入股的地方性金融机构、重新定位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的功能、建立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结合的保障型农业保险等相关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祝晓路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组织混乱、资金外流、市场无序等问题,同时,存在体制结构性、功能性等缺陷。对此,提出了完善农村金融监管、鼓励民间信贷、发挥农村信用社作用,提高农村吸纳资金能力等具体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立法  唐海燕  
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对外商直接投资(FDI)有着强烈的需求偏好。中国之所以也对FDI存在着强烈的需求偏好,同中国的资本市场、银行体制、利率体制和结售汇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密切相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殷孟波  甘煜  张颖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断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商品货币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化,金融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改革开放20周年的时候回顾这一发展的过程,其成效,同时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未来的走势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立法  
中国金融体制存在某些缺陷,至少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即金融体制的计划特征和国内金融市场的不发达。它们导致国有银行积累了大量坏账,影响了合理间接融资市场的形成并限制了金融领域的竞争;同时,它们也阻碍了政府和民营企业国内融资渠道的形成。因而,政府和民营企业有外资需求偏好。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上的经验分析也表明,如果国有商业银行富有效率且能对国有与民营经济实施国民待遇,民营、外资金融以及证券市场得到充分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我国数量型外资需求偏好。因此,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并重视金融体制变迁中某些政策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新宇  
村镇银行的设立承载着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以及解决农村资金需求和资金供给之间矛盾等重任。经过十年的发展,村镇银行的数量不断增加,已经达到1500多家。但是关于村镇银行的法律规制仍然存在缺陷,亟需在法律层面完善村镇银行的发起人制度、公司治理制度和信贷风险防控制度,才能保证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项卫星,李玉蓉  
在 70年代后半期至 90年代初这一期间 ,日本对战后金融体制进行了以利率自由化和金融业务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但这次改革并没有消除其金融体制中存在的多种结构性缺陷。进入90年代以后 ,随着日本泡沫经济走向崩溃和金融危机的爆发 ,这些结构性缺陷开始充分暴露。据此可以认为 ,70年代后半期至 90年代初的金融体制改革的不彻底即金融体制中存在的结构性缺陷 ,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小华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诸多种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中 ,人们似乎忽视了金融服务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农民增收与农村金融体制之间的关系以及当前农村金融体制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的基础上 ,提出了如何通过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制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石丹林  欧阳姝  
村镇银行是以民营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正规银行业为特点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对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本文在回溯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思路转换的基础上,阐明村镇银行产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新意,并借鉴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历史教训探讨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及其经营战略的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敬东   徐继军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间接融资格局经过17年的金融体制改革仍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这种融资方式为什么不适合于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的中国的现实经济生活,怎样阻碍了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为什么要建立和发展直接融资方式,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杰成  
认为"积极福利"的核心理念是无责任即无权利,其具体的实施维度可以丰富和重构为四个方面,即保障生活、提升资本、增加权利和增强动力,其中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从"积极福利"的角度看,我国现行城市扶贫政策存在较为明显的消极性,即侧重于从外部对贫困者进行基本生活救助,而相对忽视了挖掘和激发贫困者自身的潜能,这不利于搞好城市扶贫工作和构建和谐社会,应营建更加积极的城市扶贫政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志辉  刘卫军  
基于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与产权制度的核心地位 ,认为引发西北地区农村资源严重破坏的主要根源是农村资源制度的缺陷 ,制约农村资源破坏乃至实现西北地区农村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措施和途径是农村资源产权制度建设。立足于西北地区农村资源产权制度中存在产权的拥有不稳定、内容不细致、关系不明晰、运用不顺畅等问题 ,提出西北地区农村资源产权制度建设应从保护产权拥有、明晰产权关系、丰富产权内容、保障产权应用等几方面着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