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83)
- 2023(16805)
- 2022(14329)
- 2021(13410)
- 2020(10977)
- 2019(25224)
- 2018(25213)
- 2017(47544)
- 2016(25823)
- 2015(29204)
- 2014(29423)
- 2013(29049)
- 2012(26995)
- 2011(24481)
- 2010(24554)
- 2009(22400)
- 2008(21612)
- 2007(19368)
- 2006(17288)
- 2005(15277)
- 学科
- 济(107789)
- 经济(107679)
- 管理(68098)
- 业(67152)
- 企(50291)
- 企业(50291)
- 方法(41226)
- 农(38849)
- 数学(35193)
- 数学方法(34799)
- 中国(33654)
- 地方(32050)
- 业经(26554)
- 农业(26010)
- 财(22452)
- 学(22328)
- 制(19488)
- 贸(18247)
- 贸易(18227)
- 发(17759)
- 环境(17664)
- 易(17546)
- 和(16996)
- 理论(16756)
- 银(16688)
- 银行(16648)
- 技术(16496)
- 融(16394)
- 金融(16390)
- 行(16039)
- 机构
- 学院(359889)
- 大学(359524)
- 管理(140731)
- 济(139840)
- 经济(136302)
- 研究(125576)
- 理学(120336)
- 理学院(118862)
- 管理学(116810)
- 管理学院(116147)
- 中国(94300)
- 京(79035)
- 科学(78378)
- 农(63287)
- 财(62858)
- 所(62599)
- 中心(58325)
- 研究所(56697)
- 江(56137)
- 业大(54933)
- 范(52567)
- 师范(52135)
- 北京(50436)
- 财经(49101)
- 农业(48135)
- 院(46082)
- 州(45950)
- 经(44518)
- 师范大学(42089)
- 省(41005)
- 基金
- 项目(245189)
- 科学(192435)
- 研究(183011)
- 基金(174386)
- 家(151015)
- 国家(149623)
- 科学基金(128606)
- 社会(114009)
- 社会科(107633)
- 社会科学(107607)
- 省(98398)
- 基金项目(93808)
- 教育(83541)
- 自然(82335)
- 划(81531)
- 自然科(80359)
- 自然科学(80341)
- 自然科学基金(78834)
- 编号(77060)
- 资助(70205)
- 成果(62662)
- 发(56163)
- 重点(54615)
- 课题(53624)
- 部(52880)
- 创(50511)
- 创新(47047)
- 科研(45983)
- 国家社会(45772)
- 项目编号(45602)
- 期刊
- 济(167087)
- 经济(167087)
- 研究(109118)
- 中国(82032)
- 农(61925)
- 学报(55900)
- 科学(52891)
- 管理(50996)
- 教育(48517)
- 财(45000)
- 大学(42747)
- 农业(42165)
- 学学(39487)
- 融(34133)
- 金融(34133)
- 技术(33044)
- 业经(30485)
- 经济研究(24279)
- 图书(23983)
- 财经(22390)
- 问题(21995)
- 业(20139)
- 经(19098)
- 资源(18229)
- 科技(18163)
- 版(17368)
- 理论(17348)
- 技术经济(17076)
- 书馆(16675)
- 图书馆(16675)
共检索到554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勇 葛国钦 万丹 刘玉龙 邱瑛
村镇道路网络与建设空间协调发展是促进村镇地区健康发展的关键手段之一。以山东省招远市14个乡镇单元为例,构建路网通达发展度、空间扩展发展度和"路网—空间"协调发展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其协调发展规律。研究表明:招远市村镇道路网络建设较之空间扩展呈现滞后特征,主要表征为路网成熟性和对外联系便捷性较差,层级结构失衡与层级衔接较差是其主要成因;招远市村镇道路网络建设与空间扩展作用关系可以抽象为"两圈层,三类型,三传导"结构模式。文章可以为我国村镇地区道路网络与空间扩展协调发展规律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村镇 道路网络 空间扩展 协调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燕舞
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分析,发现党支部领办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成功的上层建筑保障,而实化的集体地权则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成功的经济基础保障。党支部领办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规划、分配、协调和监管环节,既可以让合作社经营所产生的农业剩余不溢出村庄,又可以为合作社应对各种风险提供坚实支持。党的领导和集体地权实化加上合作社与市场的具体对接,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特征。研究认为,新时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功能定位应是服务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将农民纳入现代职业体系,重新组织农民和再造农村社会,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有川 段文婷 迟义浩 李鹏 刘含
村庄分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分析村庄分类实践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基于城乡融合发展背景细化完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的村庄分类,建构由类型易判定村识别、剩余村庄发展评价、村庄分类草案制定、分类草案空间合理性校核、村民意愿征求与村庄分类完善环节组成的村庄五步筛选分类法,提出了包含乡村振兴能力、建设投入积累、城镇化能力、闲置用地潜力等4个维度的村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山东省招远市乡村地区616个行政村进行了分类。实证研究表明,细化后的村庄类型及其分类方法对县域村庄分类实践具有指导价值。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有川 马璇
村民是乡村发展的第一要素,因此掌握村庄人口变化的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是制定差异化乡村空间发展政策和判定村庄发展前景的重要依据。以招远市为例,采用集聚程度、集聚方向和邻近度分析方法研究市域内不同人口增长类型村庄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法研究村庄人口变化的整体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不同人口变化类型村庄空间分布的具体影响因素,为制定差异化乡村发展政策、判定村庄发展前景和配置乡村建设资源提供依据,从而科学地指导编制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
关键词:
村庄人口变化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招远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有川 马璇
村民是乡村发展的第一要素,因此掌握村庄人口变化的空间分布与影响因素是制定差异化乡村空间发展政策和判定村庄发展前景的重要依据。以招远市为例,采用集聚程度、集聚方向和邻近度分析方法研究市域内不同人口增长类型村庄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法研究村庄人口变化的整体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不同人口变化类型村庄空间分布的具体影响因素,为制定差异化乡村发展政策、判定村庄发展前景和配置乡村建设资源提供依据,从而科学地指导编制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
关键词:
村庄人口变化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招远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潇 刘卫东 范辉 吕添贵 王向东
研究目的:评价土地财政与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为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研究方法:在阐述地方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利用系统学思想构建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度模型,并以山东省为例,分析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布。研究结果:(1)土地财政与城镇化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性,其相互关系的拟合曲线分别适用于线性和S型;(2)从时间上看,山东省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呈现从失调衰退向协调发展的演变趋势;(3)从空间分布上看,山东省17地市土地财政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东部半岛城市的协调发展度普遍大于西部内陆城市,并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对应性。研究结论...
关键词:
土地评价 城镇化 协调发展度模型 山东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书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秋颖 方创琳 王少剑 王洋
构建了人口城镇化与空间城镇化综合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山东省1985—2012年人口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状况与演进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人口的增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张、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山东省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根据耦合协调度可将山东省城镇化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即不协调阶段(1985—1989年)、基本协调阶段(1990—2005年)和高级协调阶段(2006—2012年),城镇化协调类型从严重不协调-空间城镇化滞后到高级协调-人口城镇化滞后;进而以山东省2011年县域为研究单元,对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格局和协调类型进行了分析,县域城...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逄杰武 孙凤芝
有限非均衡理论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文章分析了省域经济有限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在对山东省区域发展非均衡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省域经济有限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山东省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有限非均衡 协调发展 山东省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素春 智迪迪
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化解农业风险、保障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对山东省农业保险和农业信贷的耦合协调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为中度耦合,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依赖关系,并且二者相互作用中耦合协调度逐渐趋好。同时,针对山东省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协调发展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最大化协调效应。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业信贷 熵值法 耦合协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德军 张靖会 樊丽群
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东部与中西部、沿海与内陆及主体功能区的协调发展三个方面。山东省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东中西梯度差异和各经济板块不均衡状态,与全国区域发展格局十分相似。文章以山东为例,从财政体制、转移支付、公共投资、税收优惠和奖励补贴、政府采购等方面探讨逐步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差距,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的财税政策,以实现区域内经济的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久田 尹建中
缓解资源与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是关系全局的战略课题,本文从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山东省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21世纪山东省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关键词:
山东 经济 资源 环境 协调发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素春 智迪迪
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化解农业风险、保障农业生产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对山东省农业保险和农业信贷的耦合协调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为中度耦合,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依赖关系,并且二者相互作用中耦合协调度逐渐趋好。同时,针对山东省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协调发展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最大化协调效应。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业信贷 熵值法 耦合协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婷婷 龙花楼
在乡村转型发展进程中,各发展要素转型之间往往存在不协调现象,超前转型或滞后转型现象时有发生,阻碍了乡村乃至整个城乡地域系统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基于此,分析研究区域乡村发展要素间转型的协调性对制定乡村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综合集成传统地理学调查分析、数量模型模拟及"3S"决策支持等技术方法,构建乡村协调转型度模型,基于"人口—土地—产业"乡村发展三要素,搭建"乡村转型度—综合协调度—协调转型度"三维平台,从"转型"与"协调"视角分析了1990-2009年间山东省乡村发展过程中乡村整体转型速度与乡村发展要素间转型协调性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①乡村转型度空间结构逐渐由局部集聚向全局分散转变;综合协调度呈现小集聚、大分散的空间分布格局;协调转型度在"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时期与乡村转型度和综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不同的耦合特点;②乡村转型度和综合协调度与协调转型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和0.61,表明山东省乡村系统与城市系统之间"人口—土地—产业"要素的全面流动促使了其乡村系统的协调转型;③"转型"与"协调"分别代表了乡村转型发展进程中的"量"与"质",乡村转型发展应秉着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原则,持续稳定推进。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为努力适应经济变化的新要求,山东省招远市财政局坚持以"会计管理为经济服务"为中心,紧紧围绕财政工作总目标,认真抓好会计人员教育培训,着力提升会计人员服务发展的整体水平。1.借助继续教育平台,全面普及新的会计知识。为使会计人员能较快地了解掌握新的会计制度和准则,用以指导工作实践,招远市财政局坚持抓好每年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并以此为平台加快新知识的普及与应用。在具体教育培训过程中,结合实际采取了集中教育、上门教育等形式,确保每名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都能及时学到新的会计知识。这一措施的实施,使新会计知识的普及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