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17)
- 2023(15795)
- 2022(13378)
- 2021(12155)
- 2020(10334)
- 2019(23608)
- 2018(23148)
- 2017(44427)
- 2016(24787)
- 2015(27537)
- 2014(27510)
- 2013(27249)
- 2012(25165)
- 2011(22785)
- 2010(22915)
- 2009(21579)
- 2008(21499)
- 2007(19772)
- 2006(17606)
- 2005(15706)
- 学科
- 济(103294)
- 经济(103157)
- 业(73029)
- 管理(67719)
- 农(51792)
- 企(50492)
- 企业(50492)
- 方法(42210)
- 数学(37682)
- 数学方法(37324)
- 农业(34099)
- 财(28726)
- 业经(27033)
- 中国(26811)
- 制(23950)
- 地方(22490)
- 学(21059)
- 贸(19156)
- 贸易(19151)
- 易(18626)
- 体(16517)
- 银(16110)
- 银行(16039)
- 务(15987)
- 财务(15956)
- 财务管理(15909)
- 发(15865)
- 环境(15346)
- 税(15246)
- 行(15245)
- 机构
- 学院(355864)
- 大学(353201)
- 济(146944)
- 经济(143938)
- 管理(131840)
- 研究(123620)
- 理学(113976)
- 理学院(112638)
- 管理学(110680)
- 管理学院(110031)
- 中国(94354)
- 农(85642)
- 科学(78446)
- 京(73997)
- 财(69160)
- 农业(66711)
- 所(64718)
- 业大(63239)
- 研究所(58627)
- 中心(58244)
- 江(55977)
- 财经(53898)
- 经(48951)
- 北京(45654)
- 经济学(45064)
- 范(44995)
- 师范(44418)
- 省(43700)
- 州(43440)
- 院(43361)
- 基金
- 项目(240112)
- 科学(187180)
- 基金(174005)
- 研究(170117)
- 家(154535)
- 国家(153158)
- 科学基金(129029)
- 社会(109371)
- 社会科(103383)
- 社会科学(103349)
- 省(95500)
- 基金项目(93035)
- 自然(83755)
- 自然科(81749)
- 自然科学(81717)
- 自然科学基金(80331)
- 划(80122)
- 教育(76711)
- 资助(69643)
- 编号(68076)
- 成果(54902)
- 重点(54533)
- 部(52980)
- 发(52679)
- 创(49811)
- 课题(47257)
- 创新(46740)
- 科研(46556)
- 制(46287)
- 国家社会(45729)
- 期刊
- 济(167817)
- 经济(167817)
- 研究(102431)
- 农(86118)
- 中国(73232)
- 学报(65648)
- 农业(57818)
- 科学(57338)
- 财(53685)
- 大学(48926)
- 学学(46993)
- 管理(43672)
- 融(35295)
- 金融(35295)
- 业经(32465)
- 教育(31217)
- 业(28451)
- 技术(27611)
- 财经(26562)
- 经济研究(25170)
- 问题(23788)
- 经(22746)
- 版(21169)
- 业大(18487)
- 世界(17551)
- 技术经济(17285)
- 科技(16810)
- 农村(16392)
- 村(16392)
- 资源(16220)
共检索到533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杨晓猛
本文利用对哈尔滨市321位村镇干部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村镇干部对影响农民增收的制度因素的认知情况,并对其认知差异进行了研究。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村镇干部虽然对政府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土地流转方式、涉农补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较明显的认知差异,但是都共同表达了对深化农村制度改革的期待,反映了现实工作中亟待解决的政策问题。根据调查结果,本文认为,规范村镇干部行为、提高村镇干部素质,改善乡村发展环境,深化农村制度创新,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
关键词:
村镇干部 农民增收 农村制度创新 认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晓猛
利用哈尔滨市321个村镇干部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农民增收、乡村发展与农村制度创新的认知进行的经验研究表明,村镇干部对政府在农民合作社发展中的角色、土地流转方式、涉农补贴方式等三方面存在较显著的认知偏差。规范村镇干部行为、提高村镇干部素质是决定政策执行力的关键因素,建议在政策上对合作社的绩效考核做出相应调整;规范土地流转程序,严控失地风险,保障农民财产权利;探索涉农补贴方式,寻求国家、集体与农户三者之间的平衡点。
关键词:
村镇干部 制度创新 农民增收 乡村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子联
新型城镇化所带来的农地制度、户籍制度和支农政策的调整为农民增收带来了机遇。机理分析和实证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有效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而制度调整的"增收效应"表现在:第一,由农地使用权期限的延长所带来的"收益保障效应"和"成本分摊效应"促进了农民增收,但该效应的发挥应以土地流转机制的完善为前提;第二,城乡分割的长期存在使得户籍放松政策难以发挥"增收效应",后续政策应进一步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第三,财政金融支农政策通过对经营环境改善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投入,促进了农民收入的长期增长;第四,相较于"东中西部地区差异"而言,城镇化促进农民增收的"南北地区差异"更为明显,且南方农村具有较强的"增收效应...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民增收 户籍管制 农地制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凤杰 刘洋 韩文文 单培明 张志民 张颖 郭欣欣
以2013-09—2015-03对东北黑、吉、辽3省以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发放的1 545份有效调研问卷为数据基础,运用多项Logistic模型,对东北严寒地区村镇环境满意度及其显著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4省份中,黑龙江省环境满意度评价均值最高,其他3省份满意度评价值差异较大;矿区环境满意度评价均值最低,且变异系数最高,林区、牧草区满意度评价均值较高;未上过学、大专以上学历、≤20岁及>60岁的人群对环境满意度评价较高。Logistic分析表明,整体上农民对东北严寒地区村镇环境满意度评价偏低,其中饮用水水质和大气环境质量对环境满意度评价存在极显著的影响,而土壤污染程度、地表水水质、环保...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谕 廖辉 杨保清 晁恒 李贵才
村镇系统是城乡综合体要素聚集与空间融合的重要载体。基于多维研究视角,引入生命力概念模型,构建村镇系统生命力评价体系,采用2008—2019年广东省20个城市村镇系统的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空间属性双聚类模型和ESDA方法剖析村镇系统生命力时空格局、区域类型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广东省村镇系统生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并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可划分为珠三角综合驱动成熟区、滨海功能拓展发育区、北部生态约束衰弱区和中部核心辐射稳健区四大区域。地形、交通、经济与政策、城市与人口、生态规制等对村镇系统生命力变化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市场与产业是影响村镇系统社会经济要素的核心,交通便捷程度尤其是高铁等快速交通网正深刻变革着村镇系统的空间格局,以城市群为代表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驱动力正在左右着村镇系统空间演化的未来走向。
关键词:
村镇系统 生命力评价 影响因素 广东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道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陆智强
本文通过对辽宁省30家村镇银行的实地调研,从村镇银行建设的"机构观"与"功能观"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机构路径下所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其派生的限制村镇银行发展的"三个枷锁"。在当前的机构路径中,村镇银行的设立并没有考虑到农村地区的信息、文化和经济特征,因而不具备向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的功能。村镇银行建设应遵循"机构观"与"功能观"相融合的制度思路,将自身金融功能与农村金融需求相匹配,实现村镇银行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鸿建
本文通过对全国三家村镇银行的调查研究发现,业务发展较慢、资金外流严重、对农户融资支持力度不够是村镇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根源在于村镇银定位于为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贷款和还款模式上缺乏根本创新。这亟待需要对村镇银行进行重新定位,建立政策性村镇银行,同时也需要商业化村镇银行自身改变经营思路和贷款模式。
关键词:
村镇银行 农村金融 担保 抵押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乾宇 张忠永
村镇银行的建立对促进农村金融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发起银行种类较为全面的湖北省村镇银行的发展情况为例,分析了村镇银行的支农效应及其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并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孟德锋 卢亚娟 方金兵
利用2009年江苏52个县域银行网点数据,从金融排斥的形成机制角度分析了村镇银行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破解金融排斥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和就业等经济因素、人口年龄结构、金融基础设施及政策因素是农村地区金融排斥的重要影响因素;村镇银行发展受就业、企业经济效益和经济开放度的正向影响,同时受税收政策的负向影响,而且村镇银行发展不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基础设施的限制,倾向于青少年人口比例较高的人群,在破解金融排斥问题上已经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关键词:
金融排斥 村镇银行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金准
古村镇旅游是基于社区生活环境的旅游,而社区旅游发展的核心在于良性制度的推动;围绕制度形成的利益相关者格局与旅游业发展的相洽性,决定了社区旅游的发展走向。西递、宏村和周庄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利益界定模式,经历了不同的制度演化,并最终生成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格局。在古村镇旅游的发展中,制度设计是重中之重,积极而和谐的利益相关者格局能够产生良性效果,从而推动旅游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古村镇旅游 利益相关者 制度分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罗永明 蔡洋萍 刘强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又对农村金融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农村信贷市场发展过程中,农户和村镇银行均产生了严重的惜贷情绪,大大阻碍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唐山市H镇村镇银行及H镇所辖行政村的145户农户进行数据调研,即从需求视角对影响农户惜贷情绪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又从供给视角对H镇村镇银行的内部管理结构与信贷风险进行分析。最后,本文分别从供给方面和需求方面及政策方面提出缓解双方"惜贷"情绪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村镇银行 农户 双向惜贷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罗永明 蔡洋萍 刘强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又对农村金融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农村信贷市场发展过程中,农户和村镇银行均产生了严重的惜贷情绪,大大阻碍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唐山市H镇村镇银行及H镇所辖行政村的145户农户进行数据调研,即从需求视角对影响农户惜贷情绪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又从供给视角对H镇村镇银行的内部管理结构与信贷风险进行分析。最后,本文分别从供给方面和需求方面及政策方面提出缓解双方"惜贷"情绪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村镇银行 农户 双向惜贷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娟 苑恩旗
近两年来,哈尔滨连续出现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天气,雾霾灾害已严重影响到哈尔滨市民的生活,使得民众不得不对其加以认识和了解。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哈尔滨市民对雾霾的认知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哈尔滨居民对雾霾的了解程度较高,但是仍有一部分人对雾霾的各层面非常陌生或比较陌生,且居民对雾霾天气的可控程度认可度较低,然而居民对政府和媒体报道的信任程度较高。
关键词:
哈尔滨 雾霾认知 调查与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