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15)
- 2023(6508)
- 2022(5304)
- 2021(5033)
- 2020(4006)
- 2019(8672)
- 2018(8275)
- 2017(15484)
- 2016(8378)
- 2015(9050)
- 2014(8868)
- 2013(8427)
- 2012(7652)
- 2011(7223)
- 2010(7550)
- 2009(7126)
- 2008(7090)
- 2007(6530)
- 2006(6070)
- 2005(5291)
- 学科
- 济(31775)
- 经济(31705)
- 业(23529)
- 农(22874)
- 管理(20783)
- 农业(15278)
- 企(15128)
- 企业(15128)
- 制(11166)
- 业经(11122)
- 中国(10908)
- 地方(8694)
- 财(8674)
- 方法(8473)
- 发(8231)
- 体(7708)
- 发展(7341)
- 展(7333)
- 数学(6982)
- 数学方法(6858)
- 农业经济(6806)
- 学(6220)
- 体制(6105)
- 银(5597)
- 银行(5592)
- 融(5506)
- 金融(5504)
- 土地(5475)
- 行(5432)
- 策(5356)
- 机构
- 学院(117537)
- 大学(115210)
- 济(45244)
- 经济(43984)
- 管理(41931)
- 研究(41844)
- 理学(35644)
- 理学院(35168)
- 管理学(34593)
- 管理学院(34346)
- 中国(31841)
- 京(24336)
- 科学(23829)
- 农(23777)
- 财(22952)
- 所(19931)
- 中心(19892)
- 江(18682)
- 研究所(17740)
- 范(17528)
- 业大(17481)
- 财经(17418)
- 师范(17404)
- 农业(17227)
- 经(15696)
- 院(15651)
- 北京(15209)
- 州(14828)
- 师范大学(13914)
- 省(13903)
- 基金
- 项目(77005)
- 科学(60695)
- 研究(59646)
- 基金(55367)
- 家(48077)
- 国家(47584)
- 科学基金(40383)
- 社会(39107)
- 社会科(36583)
- 社会科学(36576)
- 省(30347)
- 基金项目(29055)
- 教育(26543)
- 划(25650)
- 编号(25347)
- 自然(23881)
- 自然科(23227)
- 自然科学(23222)
- 自然科学基金(22776)
- 成果(21187)
- 资助(20758)
- 课题(17755)
- 重点(17428)
- 发(17406)
- 部(16819)
- 制(16686)
- 国家社会(16257)
- 性(15655)
- 创(15330)
- 年(14842)
共检索到183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浩 卢新海
在解析村镇跨界规划与治理的功能定位基础上,优化重构该政策工具的适用性场景,从多维度视角探索实现村镇跨界规划与治理目标的体系建构方案。研究发现,村镇跨界规划与协同治理分属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乡村现代化治理体系,村镇跨界规划是协同治理的重要抓手。依据村镇空间发展目标可筛选出“保护性约束、发展性需求、功能性调整、共线性联动和经济性权衡”等若干跨界规划与治理场景展开优化重构。从村镇尺度跨界规划与协同治理体系的建构维度看,未来需要加强顶层设计、集合大众力量、界定多方权责和统筹各方利益,需以乡村片区组团的方式突破各级行政区壁垒。
关键词:
村镇 跨界规划 协同治理 共同富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俞艳 张宸赫 樊建 徐雅馨 韩华
城镇职能类型结构是在特定区域范围内,城镇职能互动关系的布局总况。针对当前乡镇职能多以定性判断的现实问题,基于手机信令、企查查、POI等大数据与职能特性的关联,建立了针对各类职能的定量测度方法,并据此构建了适用于乡镇尺度的城镇职能类型结构定量测度框架。以宁波市乡镇为单元展开测度,定量识别出宁波市发挥工业、交通、商业、科教、旅游5类职能优势的城镇单元,且识别结果与该市的规划发展模式基本吻合,验证了框架的可行性。该框架不仅弥补了城镇职能类型定量测度在乡镇尺度的空白,亦能够助力城镇职能类型结构的合理配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京祥
在全球化世界的激烈竞争环境中,来自国家自上而下的尺度重构已经成为重要的区域治理应对方式,空间规划尤其是区域规划就是一种重要的尺度重构工具。文章在简要回顾中国区域规划发展演变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近年来国家密集推出"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的现象及其效应,客观评估了这种尺度重构行动对区域治理产生的影响。文章最后指出,善用、用好区域规划这种积极主动的尺度重构工具,是中国保持国家制度创新柔性的重要优势所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玉梅 邓红蒂 王静 刘爱霞
研究目的:为构建合理的空间规划体系、服务于相关规划的开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归纳综合法。研究结果: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处于探索阶段,较多应用精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形成了公众参与为主导的规划方法,但还存在着规划定位不明、规划研究不足、乡村特色考虑不足、管理实施薄弱等问题。研究结论: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及重点是对村尺度空间规划的定位、基于多样化的乡村特色的规划技术和方法以及村尺度空间管制的研究。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村尺度 空间规划 乡村特色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金贵 邓祥征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是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重要举措。我国正在推进实施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诱发了新的农村集体土地矛盾,对传统的农村经济产业和村民收入方式带来冲击。论文在分析我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驱动因素、典型模式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不同流转模式下的村尺度规划策略,以期为科学指导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促进城乡国土空间均衡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柴彦威 刘天宝 塔娜
中国城市转型面临多尺度的空间重构,从社区、中心城市到都市区、城市群等不同空间尺度。一方面,每个尺度上的空间组织特征及居民行为模式彻底改变;另一方面,一系列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问题出现并累积。面对城市发展的新格局和新问题,需要依托行为研究,梳理多尺度城市空间的概念体系,揭示其形成机理,判断其环境响应,并以低碳和和谐城市为导向,提出规划策略。具体内容包括:整合GPS、手机、网络、问卷和访谈等多种行为数据,建立中国城市多时空尺度居民行为数据库;分析城市、都市区和城市群尺度的城市空间组织模式和居民行为特征,创建基于个体行为的中国城市空间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解析多尺度城市空间组织及居民行为模式与社会矛盾和...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袁紫怡 戈大专 孙攀 汤爽爽 黎雅悦
科学系统地识别乡镇吸引力的内在逻辑,进而制定相应的乡镇吸引力优化路径,对破解区域人口收缩困境、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江苏省为例,从“经济—社会—生态”三维视角剖析了乡镇吸引力的内涵,以此为基础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构建了乡镇吸引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识别了江苏省1100个乡镇(街道)单元吸引力的空间结构和地域类型。结果表明:(1)江苏省乡镇经济吸引力与社会吸引力分布格局基本吻合,均呈现“南高北低”的梯度现象;乡镇生态吸引力呈现不均衡的空间格局,与其他维度的乡镇吸引力存在空间异质性。总体上,江苏省乡镇吸引力空间分布集中度高,呈现“苏南—苏中—苏北”分布的梯度差异格局。(2)江苏省乡镇吸引力指数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乡镇吸引力冷热点极化现象明显,表现出“南热北冷”的空间分布特征。(3)基于乡镇吸引力冷热点分布图以及乡镇吸引力空间分布特征,可将江苏省乡镇划分为优质发展先行区、均衡协同提升区、转型发展滞后区三种地域类型,进而提出了不同类型乡镇吸引力的优化路径,可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石育中 李文龙 鲁大铭 王子侨 杨新军
干旱脆弱性评价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减缓和应对干旱具有重要作用,乡镇尺度的干旱脆弱性评价为西北乡村人地系统可持续性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引用干旱脆弱性分析框架,从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三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选择甘肃榆中县作为黄土高原典型研究区域,采用2002—2015年统计数据、气象数据和遥感数据,运用熵值法、综合指数法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法等分析方法分别对指标权重、干旱脆弱性指数与类型及其空间集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榆中县干旱脆弱性指数呈波动式变化趋势,阶段性升降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瑞明 赵荣钦 焦士兴 李小建 肖连刚 谢志祥 杨青林 王帅 张慧芳
【目的】探索不同乡镇和灌溉模式的农业碳排放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揭示农业水资源和能源消耗的组合特征差异,为农业灌溉模式优化、水资源与能源节约以及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遥感影像、气象数据、统计资料和问卷调研等多源数据,对河南省乡镇尺度冬小麦灌溉碳排放强度及其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对比不同灌溉模式(雨养为主的灌溉模式,PI模式;地表水灌溉为主的灌溉模式,SWI模式;引水灌溉工程为主的灌溉模式,WDI模式;地下水灌溉为主的灌溉模式,GI模式)下的碳排放强度差异,并通过地理探测器探究其影响机制。【结果】(1)2018年河南省乡镇尺度冬小麦灌溉碳排放强度均值为15.05 kg·t~(-1),并呈现出由西向东波动下降和从北向南减少的空间分布格局。碳排放强度高(>20.64 kg·t~(-1))的乡镇主要集中在西部高海拔地区,碳排放强度低(<13.76 kg·t~(-1))的乡镇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2)4种灌溉模式中,冬小麦单位产量灌溉碳排放强度最高的是PI模式(22.22 kg·t~(-1)),最低的是SWI模式(11.05 kg·t~(-1))。(3)平均海拔与有效降水量对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异的解释力分别达到49%和39%,是影响冬小麦灌溉碳排放强度的关键因素。同一驱动因素在不同灌溉模式下的影响具有差异性,能源消耗对WDI模式下的冬小麦灌溉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异格局的影响力最强,土地投入强度在GI模式下的驱动作用最为显著。此外,不同驱动因素交互作用后具有双因子增强效应和非线性增强效应。【结论】河南省乡镇尺度冬小麦灌溉碳排放强度存在空间异质性和灌溉模式差异,PI模式的冬小麦灌溉碳排放强度最高,WDI模式的碳排放量最高。平均海拔与降水是主导河南省乡镇尺度冬小麦灌溉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异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人为因素则是不同灌溉模式下灌溉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异的主导力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涂骏明 琚明亮 陈静 伊宇琪
本文基于福建省福州市在村镇责任规划师制度方面开展的探索实践,分析了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并结合国内其他地市在该方面的有益探索,总结提出了人员管理、沟通协作、监督考核、待遇保障等方面的优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翟晨阳 杜德斌 侯纯光 桂钦昌 段德忠
在当前全球性淡水危机加剧、水冲突频发的背景下,跨界水合作成为化解水危机,实现国家间和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利用跨界水条约数据,基于网络视角,从全球尺度、区域尺度与国家尺度对跨界水合作的时空结构进行研究。结论如下:(1)1820—2017年全球跨界水合作持续增多,覆盖范围明显扩大,合作领域从边界与水量向联合管理与水质保护转变,合作目的由以规管性为主导向规管性、程序性和原生性并进转变。多边合作与跨界地下水合作是当前全球跨界水合作的发展趋势。(2)同一时期五大洲跨界水合作发展进程与侧重领域存在较大差异;尽管全球跨界水合作网络涵盖的流域与国家日益增多,但其流域覆盖率仍较低。(3)1820—2017年全球跨界水合作网络大致经历了"网络形成—网络扩张—网络分化"三个阶段;欧洲国家间的跨界水合作联系相对较强,亚洲国家在跨界水合作网络中也愈发活跃,区域性与全球性并存是当前跨界水合作网络的重要特征。伴随着亚洲国家日益增长的跨界水合作需求,中国应充分发挥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作用,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跨界水合作,不断提升自身在全球跨界水资源合作领域的地位。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凤斌 王福
短视频平台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服务的可能,这为场景化感官服务战略的实施创造了新的条件。本研究将场景要素和情境要素嵌入短视频产业之中,基于短视频平台的场景化感官服务的功能需求对其进行定位,通过对短视频的场景化感官的感知探究其服务效用的感知路径。文章运用多案例的分析方法发现,短视频产业场景化感官服务有助于丰富信息服务创新理论和支持信息服务创新实践,优化其服务策略可以为信息机构利用短视频开展服务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林坚 宋萌 张安琪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如何从规划融合的角度,夯实统一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的工作基础,值得深思。笔者选择国土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等4个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修复紧密关联的规划,对各规划的功能定位、管控目标、实施保障等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提出空间规划体系改
关键词:
国土空间 指标体系 用途管制 功能定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红 柴铎 刘鸿
<正>核心提示自然资源资产规划应以国土空间规划的空间用途管制方案为基础,明确规划期开发性资产和非开发性资产的布局和配置原则,论证自然资源资产配置的潜力和需求,统筹安排各类自然资源资产保护修复、征收收储、管护与临时利用、配置供应等的规模、结构、布局、时序,部署规划实施保障措施,指引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使用的各项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庄贵阳 李红玉 朱守先
中国低碳城市在理论体系建设、规划建设实践等方面目前正处在探索前行的阶段。低碳城市建设要规划先行,通过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制定把握一个城市整体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本文就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定位、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实施步骤等作了论述,以期推动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关键词:
低碳城市 发展规划 功能定位 内容解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