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41)
2023(10659)
2022(8360)
2021(7767)
2020(6324)
2019(14479)
2018(14685)
2017(27210)
2016(14870)
2015(16960)
2014(17115)
2013(16928)
2012(15193)
2011(13490)
2010(13823)
2009(12754)
2008(12855)
2007(12011)
2006(10826)
2005(9609)
作者
(42210)
(35310)
(34718)
(33258)
(22358)
(16616)
(16117)
(13579)
(13442)
(12764)
(12011)
(11925)
(11420)
(11028)
(10695)
(10605)
(10573)
(10258)
(10098)
(10025)
(8728)
(8585)
(8434)
(8135)
(8086)
(7874)
(7786)
(7735)
(7220)
(7037)
学科
(55966)
经济(55908)
(46226)
管理(45459)
(31472)
企业(31472)
(29703)
农业(19889)
中国(18378)
业经(17958)
方法(17856)
地方(16194)
(15685)
数学(14496)
(14346)
数学方法(14260)
(11714)
(10772)
工作(10190)
(10007)
银行(10001)
土地(9969)
(9602)
(9535)
财务(9493)
财务管理(9466)
理论(9433)
(9393)
(8938)
贸易(8931)
机构
学院(200851)
大学(197479)
管理(78203)
(72501)
经济(70059)
研究(65343)
理学(64102)
理学院(63301)
管理学(62129)
管理学院(61702)
中国(54851)
(44815)
科学(41163)
(38649)
(36263)
(34478)
中心(33537)
(32338)
业大(30716)
农业(28921)
研究所(28882)
(28882)
师范(28624)
(28430)
北京(27975)
财经(26640)
(25416)
(24005)
(23928)
技术(23016)
基金
项目(130325)
科学(101072)
研究(99755)
基金(90130)
(77357)
国家(76538)
科学基金(65985)
社会(61218)
社会科(57493)
社会科学(57473)
(53501)
基金项目(48332)
教育(44591)
编号(44341)
(43643)
自然(40971)
自然科(39921)
自然科学(39911)
自然科学基金(39142)
成果(36694)
资助(34996)
课题(30114)
(29052)
重点(28647)
(26766)
(26370)
项目编号(25620)
(25262)
创新(24584)
(24525)
期刊
(96881)
经济(96881)
研究(57018)
中国(54496)
(41127)
(30580)
管理(29728)
学报(29483)
科学(29039)
农业(26657)
教育(25624)
大学(23222)
(22391)
金融(22391)
学学(21228)
技术(19456)
业经(19366)
图书(16766)
(13772)
问题(12560)
经济研究(12297)
书馆(12169)
图书馆(12169)
财经(12071)
资源(11811)
(11618)
农村(10643)
(10643)
(10548)
(10289)
共检索到326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丹丹  吴秋兰  耿霞  孙永香  刘志虹  韩庆瑞  
针对羊流镇土地管理现状与需求,借鉴城市网格化管理成功的经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无线通信等技术,构建羊流镇土地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平台。该系统采用以村镇行政区划为基础的不规则网格划分方法,将羊流镇土地划分成不规则等级空间网格体系,并设计了15位的划分网格标识码;以网格化管理手段对村镇土地管理流程进行再造,研究并设计了4层框架体系:基础设施层、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和应用层。研发的羊流镇土地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平台能提供羊流镇土地单元网格划分、网格数据信息采集、网格监督事件处理以及基本农田管理的功能。通过在羊流镇的示范应用表明,平台对羊流镇土地的执法巡查、流转监管、基本农田保护等业务进行了精准监控,落实了层层管理、责任到人、任务到人的管理体制,为土地全方位、高效精准的管理提供了数据与技术支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丹丹  吴秋兰  耿霞  孙永香  刘志虹  韩庆瑞  
针对羊流镇土地管理现状与需求,借鉴城市网格化管理成功的经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无线通信等技术,构建羊流镇土地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平台。该系统采用以村镇行政区划为基础的不规则网格划分方法,将羊流镇土地划分成不规则等级空间网格体系,并设计了15位的划分网格标识码;以网格化管理手段对村镇土地管理流程进行再造,研究并设计了4层框架体系:基础设施层、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和应用层。研发的羊流镇土地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平台能提供羊流镇土地单元网格划分、网格数据信息采集、网格监督事件处理以及基本农田管理的功能。通过在羊流镇的示范应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吕婧  刘今朝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自2017年1月颁发以来,原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相继颁布占补平衡、增减挂钩等一系列政策,鼓励多元投资模式、多渠道落实补充耕地任务。为此,山东省展开了有益探索和实践,截至2018年11月底,山东省社会资本投资土地综合整治已超过财政投资,并覆盖了2/3的地市。其中,山东新泰市的社会资本投资已占总投资的九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晓云  黄元起  
发展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积极推动农村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将大大促进我国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笔者近期对全国5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的新泰市小协镇进行了实地调查,该镇在农村小城镇建设上进行的有益探索,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慧汶   王茂军   刘涛   曹广忠  
近年来,中国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农民占用耕地栽树的耕地林化现象,与严禁耕地“非农化”、耕地“非粮化”的要求背道而驰,威胁了国家粮食安全。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快速非农化与耕地利用方式转变密切相关。论文以山东省新泰市735个村庄为研究对象,将劳动力非农化细分为全户外迁型、部分外迁型、住村非农就业型,在分析2009—2019年耕地林化空间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多元回归方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对耕地林化的复杂影响。研究发现:(1)新泰市村庄耕地林化在空间上呈现西多东少的分布格局,在西部呈现白马山脚下和中部平原两大集聚区,柴汶河流域村庄耕地林化相对较少。(2)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三种类型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村庄全户外迁规模、部分外迁规模刺激了耕地林化,其中,全户外迁刺激影响最大,其次为部分外迁。迁移到市外人数越多的村庄,耕地林化面积越大。村庄住村非农就业规模显著抑制了耕地林化,但这种抑制作用与其非农就业地点关系不大。(3)耕地林化在平原、丘陵村庄都普遍存在,坡度2°以上的村庄耕地林化面积较大,耕地林化多占用质量较差的耕地。(4)政府征地显著刺激耕地林化,且耕地林化具有空间邻近效应,但耕地流转对其具有抑制作用。此外,耕地林化受到认为粮食生产非常重要的村干部的抑制。研究结果展示了村庄耕地林化的动因,并为防治耕地林化提出可行途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明杰  余斌  卓蓉蓉  胡书玲  王权坤  
立足于分级诊疗制度背景,以山东省新泰市为研究区,采用以行政边界设置多级搜索半径完善两步移动搜索模型,分三阶段分析新泰市村级居民点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及其空间格局。结果表明:①乡村地域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是由乡村居民对不同等级医院医疗服务选择的空间可达性叠加而成,医院服务能力、交通时间距离主要影响空间可达性叠加的权重分配。②新泰市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总体较差,二级医院空间效能未能充分发挥是拉低市域总体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的主要原因。③新泰市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呈圈层式空间分布,可达性圈层沿交通线延伸特征显著。城区及城郊可达性高,市域东北、西北、南部形成三大集中连片"短缺区"。主要交通干线沿线空间可达性较高,通达能力对医疗服务空间可达性影响较大。据此,提出完善分级诊疗政策、增加新的医疗机构、加快市域交通网络建设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霍冉  鲁博  徐向阳  高俊莲  祝婷婷  
研究目的:基于当地居民感知视角,研究分析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福祉效应及其与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变化趋势及受益者社会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煤炭资源型城市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福祉效应进行定量评估;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生态系统服务福祉效应评估的关键因子及影响方式。研究结果:(1)受访者认为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基本呈增长趋势,且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福祉效应高于供给服务和文化服务;(2)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福祉效应与受访者是否居住在采煤沉陷区、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收入构成等因素显著相关。研究结论: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福祉效应受当地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特征的双重制约,基于当地居民感知的生态系统服务福祉效应评估可为该类城市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章敏  李延敏  
农村金融联结作为一种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有效途径,已经得到理论证实和实践推广,但对其风险的认识尚处于空白。鉴于农村金融联结涉及多个经济主体的特征及相互利益关系,本文以联结的风险来源为基础,构建了农村金融联结风险的评价体系,对山东省大村镇食用菌合作社联结的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认为,大村镇食用菌合作社农村金融联结风险较低,能够实现农村金融联结的目的。其中有利的自然、政策和产业等外部环境以及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形成的稳定联结关系有助于降低联结风险,而参与者间的利益冲突及自身能力约束增加了联结的风险。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勇  葛国钦  万丹  刘玉龙  邱瑛  
村镇道路网络与建设空间协调发展是促进村镇地区健康发展的关键手段之一。以山东省招远市14个乡镇单元为例,构建路网通达发展度、空间扩展发展度和"路网—空间"协调发展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其协调发展规律。研究表明:招远市村镇道路网络建设较之空间扩展呈现滞后特征,主要表征为路网成熟性和对外联系便捷性较差,层级结构失衡与层级衔接较差是其主要成因;招远市村镇道路网络建设与空间扩展作用关系可以抽象为"两圈层,三类型,三传导"结构模式。文章可以为我国村镇地区道路网络与空间扩展协调发展规律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百团  尹爱田  韩东  宋冠利  赵欣  夏琴  桑新刚  
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是搞好村卫生室工作的关键一环,尤其是在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即时补偿的地区,如果不实行一体化管理会增加监管风险,门诊统筹很不安全,进而危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安全,最终损害参合农民的积极性和信任度。但是由于各地在20世纪90年代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推行过程中急于求成,仅仅在形式上完成了一体化建设,并未实现真正意义的一体化,不利于农村卫生长效机制的建立。课题组对经济情况在山东省居于中游水平的海阳市的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进行了研究,从中发现一体化管理的成功经验,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树娟  
以山东省寿光市张农商村镇银行为例,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来诠释分析单个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建立发展与当地农村经济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农村新型金融的发展规模对乡镇企业增加值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影响较大,但对农林牧副渔总值影响较小;农村新型金融的发展效率对农林牧副渔总值和乡镇企业增加值影响较大,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小。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晓玲  唐欣  李凌  
根据土地整治项目区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选择了固碳制氧、净化空气、气候调节、蓄水能力、水土保持、农业观光旅游等6类指标,采用市场评价法、成果参照法、影子工程法、生产成本法等定量化评价章丘市绣惠镇土地整治项目区整治前后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整治后项目区生态效益比整治前增加了163.53万元,在所选定的6个指标中,除蓄水价值减少外,其余各项生态价值均增加,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能够有效增加项目区的生态效益,但也要警惕生态系统的逆向发展。在项目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以及后期管护阶段,要将生态效益理念贯穿始终。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炜  马承伟  杨晓东  
采用实地调查法对沁阳市村镇建设用地的现状进行了现场踏勘 ,并结合GB5 0 188— 93《村镇规划标准》 ,利用定性判定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沁阳市村镇建设用地的潜力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 ,沁阳市村镇建设用地的内部潜力为 86 1 6hm2 ,城区建设用地潜力为 16 6 0hm2 ,闲散地的潜力为 2 2 5 7hm2 ,建设用地潜力合计为12 5 3 3hm2 。提出了村镇建设用地整理的途径 :可以通过撤乡并镇、迁村并点 ,调整村镇等级结构 ,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率 ,为村镇建设提供大量用地 ;可以通过改造村镇内部的闲置土地 ,盘活建设用地存量 ;通过乡镇企业进入工业园区 ,非农...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孙娟  王瑷玲  姜曙千  邹县委  刘洁  
基于城镇地籍数据,分析镇驻地土地利用特征,提出加强和改进镇驻地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政策建议,对促进镇驻地土地集约利用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胶州市胶北镇驻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分析了土地利用现状和结构、土地利用强度、建设用地、宅基地等土地利用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人均建设用地、工业用地、道路用地指标值偏大,住宅用地、绿化用地、基础设施用地等指标值偏低,宅基地利用粗放、一户多宅问题突出,土地利用强度有待提高。针对镇驻地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等土地利用和管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