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50)
2023(13031)
2022(11494)
2021(10638)
2020(8926)
2019(20656)
2018(20539)
2017(39693)
2016(21488)
2015(24127)
2014(24021)
2013(24063)
2012(22123)
2011(20006)
2010(19714)
2009(18022)
2008(17448)
2007(15182)
2006(13186)
2005(10908)
作者
(61397)
(51083)
(50663)
(48372)
(32626)
(24643)
(23081)
(20146)
(19462)
(18209)
(17697)
(17091)
(16148)
(15801)
(15677)
(15465)
(15407)
(14966)
(14634)
(14391)
(12738)
(12359)
(12236)
(11674)
(11431)
(11293)
(11285)
(11214)
(10343)
(10150)
学科
(88051)
经济(87942)
(61271)
管理(60445)
(48042)
企业(48042)
方法(42859)
数学(37738)
数学方法(37389)
(32953)
(22025)
农业(21945)
业经(21278)
中国(21141)
地方(19058)
(18662)
(15333)
(14745)
贸易(14739)
(14384)
财务(14326)
财务管理(14298)
(14226)
企业财务(13584)
理论(13553)
环境(13092)
(12834)
技术(12828)
(11856)
金融(11852)
机构
大学(303874)
学院(303111)
管理(123906)
(117152)
经济(114455)
理学(108536)
理学院(107355)
管理学(105636)
管理学院(105087)
研究(96675)
中国(71678)
(63960)
科学(60960)
(53110)
(52899)
业大(47516)
(47371)
中心(44971)
财经(43574)
研究所(43333)
(43258)
(40537)
农业(40485)
师范(40195)
北京(39912)
(39670)
(35516)
(35329)
经济学(34548)
师范大学(32546)
基金
项目(214732)
科学(168827)
研究(157447)
基金(156228)
(135390)
国家(134202)
科学基金(116000)
社会(99122)
社会科(93719)
社会科学(93696)
基金项目(84285)
(84097)
自然(76008)
自然科(74195)
自然科学(74179)
自然科学基金(72846)
教育(71577)
(70148)
编号(65076)
资助(63744)
成果(51897)
(47377)
重点(47015)
(45009)
(44162)
课题(43636)
创新(41064)
科研(40943)
教育部(40743)
人文(40333)
期刊
(127172)
经济(127172)
研究(85515)
中国(54181)
(51565)
学报(48772)
科学(44969)
管理(41403)
(39318)
大学(37072)
农业(35050)
学学(34889)
教育(31595)
(25426)
金融(25426)
技术(24825)
业经(23815)
财经(20515)
经济研究(18732)
(17257)
问题(17103)
图书(16861)
(16010)
(15126)
理论(14971)
科技(14460)
技术经济(14151)
资源(14091)
实践(13889)
(13889)
共检索到427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纯阳  黄福才  
文章在文献研究和专家调查的基础上,界定了村落遗产地利益相关者,并借鉴"多维细分法"和"米切尔评价法",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对村落遗产地利益相关者的分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村落遗产地利益相关者在主动性、重要性和紧急性等3个维度上存在不同差异,而且根据这3个维度可以将村落遗产地利益相关者细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蛰伏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每一类利益相关者在村落遗产地旅游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发挥的作用、扮演的角色等各不相同,对于村落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也不一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纯阳  
村落遗产地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旅游开发中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他们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其中任何一方行为的改变,将会对其它主体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影响村落遗产地旅游业发展的和谐进程。本文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探讨了村落遗产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及其实现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村落遗产地不同类型的核心利益相关者都有特定的利益诉求,并且与各种利益诉求的重视程度之间存在差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庄晓平  朱竑  邓素球  
过往旅游感知研究多停留在实证研究层面——以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的视角居多,而实证之后对其从制度伦理等哲学角度的反思鲜有涉及。实际上,研究旅游只在管理学或社会学层面的思考是远远不够的,许多问题还涉及目前旅游学界未给予足够关注的制度伦理。文章拟从另一视角来验证旅游发展带来制度伦理方面的诉求。通过比较两个地理位置相当、人口社会学特征相似的古村落——广东开平自力村和马降龙村的旅游影响感知及态度,发现由于旅游发展程度的不同,居民对开放社会的制度伦理诉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得出旅游发展程度越高,居民呈现出对公民社会的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庄晓平  尹书华  孙艺萌  
政府信任是政治学、社会学新兴的研究领域,旅游研究对此鲜有涉及。文章以旅游地居民对政府信任的影响因素为研究目标,借鉴了西方学者的研究范式,从政府信任的制度理论、文化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的3种理论视角,构建了6个理论假设维度。以广东省开平市自力村、马降龙村、锦江里村3个村落为研究案例地,展开实证调研,运用SmartPLS 3.0软件分析相关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绩效、居民决策权、人际信任、文化价值观和感知利益对政府信任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成本对政府信任影响不显著;且政府绩效与人际信任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文化价值观,最后是居民决策权和感知利益。研究为旅游地政府的善政良治提供理论支持,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纯阳  屈海林  
本文基于社区依恋的多维性视角,以社区依恋的四个维度作为中介变量,建立社区意义、社区参与、社区依恋、社区满意和社区居民保护行为的结构关系模型,以福建土楼为例,实证分析社区居民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社区满意的调节作用,揭示在满意程度不同的居民中,社区依恋对居民保护行为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社区依赖、社区认同和社区情感均对居民保护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社区依赖的影响最大,其下依次为社区情感和社区认同;(2)社区意义通过社区依赖、社区认同和社区情感对居民保护行为产生间接影响;(3)社区参与通过社区依赖和社区情感对居民保护行为产生间接影响;(4)社区满意分别对社区依赖与社区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朝枝  游旺  
社会表象是某一社会群体围绕着特定社会客体而建构起来的价值观、概念及实践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修订或重构。本文通过对开平碉楼世界遗产申报过程中的社区居民进行跟踪调查访谈发现,遗产申报为当地社会表象变化创造了社会互动、直接体验和媒介3种新异信息源,进而推动当地社区对碉楼的遗产价值重新认识。在申遗过程中,社区居民对碉楼的价值认知从"外观与功能"不断向"间接经济价值"、"直接经济价值"、"文化遗产价值"转向,重构了当地社区的社会表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卢松  陈思屹  潘蕙  
进入21世纪,全国掀起了古村落旅游热潮,古村落成为旅游开发的重点。寻求古村落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赢"之路、探索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旅游学术界和业界的共同任务。本文在库(Ko)构建的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展开了古村落旅游可持续性的评估模型及其实证研究。古村落旅游可持续性评估模型包括人文系统和生态系统两大部分,其中人文系统包括社会文化发展、经济发展、古建筑保护状况、社会政策、旅游服务与质量等5个维度,生态系统包括总体环境感知、生态系统质量、环境政策与管理水平等3个维度,总共有32个具体量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海萍  王燕华  李经龙  
古村落型世界遗产地的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均衡关系一直倍受关注。文章通过对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旅游开发历程、现状深入的调查,对西递、宏村两种旅游开发模式下的经济、社会影响做了比较,指出古村落型世界遗产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在实施社区参与的开发模式(Commun ity-BacedDevelopm ent)的同时融入企业经营因素,根据当地实际探索适宜的开发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婉玲  
乡村旅游,是当代富起来的中国人首选的一种旅游方式,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更是国内外旅游爱好者最爱的乡村游。如何让世人享用到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感受到中国乡村旅游浓厚的文化底蕴,根据波特产业集群化发展理论,结合开平碉楼与村落设施的实际情况,拟研究政府主导下乡村旅游新模式的发展对策与措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时少华  
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社区中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对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隶属网络分析方法,在确定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两个旅游村落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和参与事件的基础上,采用专家调查法、访谈法、媒体报道和文献资料等方式收集网络数据,建立隶属参与关系网络,通过紧密度、互惠性、核心边缘、传递性、中间人分析,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银春  赵荣荣  梁越  
以芋头侗寨为研究对象,分析村落遗产地负责任旅游扶贫模式。研究发现,芋头侗寨现已建立完善的保护利用机制和行动协调机制,其联动帮扶机制及包容性增长机制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在现阶段芋头侗寨的负责任旅游扶贫开发中,已经形成了当地政府主导的多元主体参与旅游扶贫模式:通道县、双江镇等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中景信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的旅游带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扶贫工作队的物资和技术帮扶、芋头侗寨贫困人口的旅游参与。这样的扶贫模式使得旅游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甚至规避了旅游扶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政府、旅游企业及扶贫工作队在后期的扶贫工作中,仍应重点考虑如何提升寨内贫困人口技能、重点发挥当地村民特别是贫困村民及当地旅游企业的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卢松  张捷  
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文旅游资源,古村落正备受关注,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在对相关部门的访谈和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本文从游客量、游客结构以及旅游收入来源等方面对宏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分析了宏村旅游在外部环境、资源垄断性、旅游经营运行机制等优势,认为宏村旅游目前主要存在环境容量有限、当地居民参与不够、各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协调较差、遗产资源面临自然侵蚀和风化威胁、地域文化缺乏深度挖掘五大制约因素,文章最后提出了宏村旅游未来发展的基本对策思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苏莹莹  孙业红  闵庆文  王英  
[目的]文章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归纳农业文化遗产地村落旅游经营模式现状,对村落旅游经营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类分析,为农业文化遗产地其他村落旅游发展提供借鉴。遗产地发展旅游的基础是当地的特色资源,旅游发展过程中经营模式的选择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相对遗产地其他村落而言,历史文化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核心村具有相对较高的影响力和资源优势,这是村落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方法]该文通过搜集筛选出分布在91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历史文化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共47个,对这47个村落旅游经营模式进行归类,分析其旅游经营模式的现状。并从中选取3个典型案例村进行分析,通过对案例村旅游经营模式的发展过程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结果]目前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经营模式主要以村民自主经营和政府投资经营模式为主。遗产地旅游旅游经营模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当地村民的参与,但村落经营仍处于探索阶段,尚不成熟,且在资金、参与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结论]遗产地村落旅游经营过程中应该注意资金和专业化管理的合理引入,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卢松  张捷  
在市场需求与政府战略双重导向的推动下,古村落正日益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旅游地类型。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为案例,通过对调查所得数据采用均值分析、相关分析和矩阵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古村落居民的社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未来古村落旅游社区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分析结果表明:(1)住房条件、经济收入水平、学校教育、村民参与事务管理状况、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是古村落社区建设与发展中急需改进的因素,也是未来工作中的重点建设方向;(2)村容村貌、道路交通、村内环境卫生、自然环境、基础设施、消防设施、医疗服务等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汪清蓉  李凡  
客观评价古村落的综合价值是正确保护和利用古村落的依据。针对古村落综合价值评价的模糊性,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可以在专家知识和主观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具有严密逻辑性的数学方法合理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效结合,从而提高了模糊综合评判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以佛山三水大旗头古村落为例,对其进行综合价值评价,以此为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