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58)
2023(7163)
2022(5845)
2021(5181)
2020(3799)
2019(8626)
2018(8340)
2017(15288)
2016(8130)
2015(8961)
2014(9171)
2013(9331)
2012(9258)
2011(8818)
2010(9171)
2009(8593)
2008(8227)
2007(7717)
2006(7266)
2005(6561)
作者
(25445)
(21406)
(21250)
(19892)
(13428)
(10249)
(9499)
(8240)
(8212)
(7751)
(7347)
(7083)
(6989)
(6819)
(6602)
(6468)
(6119)
(6102)
(6090)
(6029)
(5580)
(5301)
(5146)
(5009)
(4892)
(4830)
(4786)
(4700)
(4473)
(4353)
学科
(44770)
经济(44726)
(26741)
(23316)
地方(19117)
农业(18124)
中国(17290)
管理(16727)
业经(13994)
(11647)
(11507)
企业(11507)
地方经济(9803)
发展(9349)
(9329)
(8854)
(8805)
金融(8805)
农业经济(8803)
方法(8648)
(8645)
银行(8636)
(8535)
数学(7212)
(7195)
数学方法(7166)
(7102)
环境(6914)
(6485)
贸易(6474)
机构
学院(125086)
大学(119609)
(53523)
经济(52221)
研究(49649)
管理(43305)
中国(38623)
理学(35596)
理学院(35106)
管理学(34574)
管理学院(34323)
科学(29001)
(28085)
(26697)
(25415)
(23753)
中心(22855)
研究所(22601)
(21406)
农业(20348)
(19709)
师范(19550)
业大(18573)
(18163)
(17572)
北京(17430)
(17416)
财经(17344)
(16155)
经济学(15993)
基金
项目(76483)
研究(60627)
科学(59986)
基金(52443)
(44774)
国家(44233)
社会(39443)
科学基金(37213)
社会科(37035)
社会科学(37031)
(32538)
基金项目(27433)
编号(25955)
(25938)
教育(25835)
(24361)
成果(21792)
发展(20268)
自然(20191)
资助(20109)
(19893)
自然科(19652)
自然科学(19650)
自然科学基金(19249)
课题(19060)
重点(17262)
国家社会(16025)
(15994)
(15932)
(15765)
期刊
(77149)
经济(77149)
研究(42224)
中国(34866)
(34125)
农业(22476)
科学(18729)
学报(18073)
(17537)
金融(17537)
业经(17283)
教育(16612)
管理(16003)
(15742)
大学(14618)
学学(13774)
技术(10917)
经济研究(10805)
问题(9991)
农业经济(9846)
农村(9137)
(9137)
(8822)
财经(8183)
经济问题(7354)
(7229)
(7126)
世界(7072)
(6811)
商业(6694)
共检索到214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聚任  
[主持人语]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既体现了国家对乡村发展前所未有的重视,也意味着中国乡村发展正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为此,我们不但要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去关注乡村的未来发展,同时也要具有国际视野和比较分析的思维,了解和借鉴国外乡村发展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先行一步发展的日本、韩国的经验,以更好地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菁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已经成为重要的旅游产业形式之一,不仅关系到旅游产业整体的发展,也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推进。通过乡村旅游的形式带动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内的乡村旅游产业整体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基于此,本文针对乡村旅游对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产生的正面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是从内在机理和发展路径两个方面分别展开具体研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鹏  刘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今后农业农村的发展指引了道路,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政策基础。本文在回溯日本和韩国的乡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两国乡村发展经验与教训,并分析了目前中国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机遇,提出从顶层设计、精神文明建设、基层治理体系和农村经济建设等方面入手,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乡村振兴道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敏  
本文从"三农"问题着手介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分析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并根据中央一号文件从乡村绿色发展的角度研究实施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本文还结合乡村发展特点从五方面剖析乡村振兴实施之路。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罗必良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浓墨重彩描绘了乡村振兴战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也步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就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句话20个字,是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设定的新的战略目标,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式意义,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景盼  
文旅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文旅融合具有清晰的逻辑依据,得到了国家政策、人文地理和发展模式的支持。发挥政府积极引领作用,以文化为核心,因地制宜进行模式创新,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是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有效措施。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佳宁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三农"工作的全新战略部署,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将为城乡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梁家河是一个深处黄土高原腹地的村庄,因习近平当年下乡插队且两次回村探望而备受关注。我于党的十九大开幕后的第二天赴当地深入调研,与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巩
关键词: 发展取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鸣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和路径明确提出了"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即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强调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培养的投入力度,在农村实用人才、现代农民、大学生村官、科研杰出人才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总体来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金焱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信息技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论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农村金融实现普惠的“五个难”,即商业可持续性难、降低交易成本难、克服金融排斥难、金融风险防控难、有效监管约束难。其次,说明了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三个坎”,即金融科技靠得住、数字金融落得下、农村地区接得住。再次,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乡村治理和生活富裕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的“五大融合”。最后,针对在乡村振兴中如何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一系列关于农村发展的顶层部署,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期刊发的这一组笔谈文章,围绕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教育发展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芳  
<正>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推进,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动不断增加,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且存在较大差异。近年来,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建设和发展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其可持续的发展,旨在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实现当地经济发展。因此,如何促进民族地区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由贺卫光、尹伟先、祁进玉等人编写的《民族地区发展与乡村振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6月)一书,通过对不同民族地区的调研和分析,探讨民族地区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全书主要特点如下。
关键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慧  
在日前举行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上,国家林业局宣布启动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将分两步走建成美丽宜居乡村。到2025年,使乡村人居环境接近或达到城市水平;到2035年,乡村人居环境达到或优于城市水平,基本建成生态和谐、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生活富裕、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明确部署。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绿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罗必良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浓墨重彩描绘了乡村振兴战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也步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就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句话20个字,是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设定的新的战略目标,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式意义,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孙志贤   田宇   陆一轩   姚冠新   徐静  
数据要素发展与乡村振兴相互赋能、协调共进,对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数据要素发展与乡村振兴互动耦合机理的分析,本文运用熵权法、PVAR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数据要素发展水平与乡村振兴水平进行测度,研究二者的互动响应关系和耦合协调性,并分析数据要素发展对乡村振兴空间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据要素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综合水平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并且展示出“东部>中部>西部”的梯度发展规律。2)数据要素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长期来看,两者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3)数据要素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度稳步上升,其空间演变特征为“东部高协调跃升、中西部失调脱离”,三大地带区域间的差异是导致耦合协调空间不平衡的主要因素。4)单一的数据要素发展因子对乡村振兴空间分异的影响力较弱,但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大多表现出强烈的放大叠加效应,尤其是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为推进数据要素发展并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奇  牛耕  赵国昌  
电子商务等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利用2000-2017年中国县级数据,基于2014年财政部、商务部以及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开展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计划",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电子商务发展对县域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发展对县域经济具有显著推动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计划显著提高了当地电商发展水平,扩大了市场可及性,降低了地理位置和人口规模对地区发展的限制。此外,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教育水平越高、人口结构越年轻地区,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大。本研究为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中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经验证据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