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7)
- 2023(2147)
- 2022(1610)
- 2021(1453)
- 2020(969)
- 2019(2182)
- 2018(2000)
- 2017(3391)
- 2016(1722)
- 2015(1753)
- 2014(1832)
- 2013(1952)
- 2012(1863)
- 2011(1919)
- 2010(2090)
- 2009(2117)
- 2008(2035)
- 2007(2087)
- 2006(1941)
- 2005(1305)
- 学科
- 农(18589)
- 农业(12503)
- 济(9872)
- 经济(9861)
- 业(7570)
- 业经(6325)
- 农业经济(5973)
- 发(4153)
- 村(4103)
- 农村(4085)
- 发展(4003)
- 展(4002)
- 建设(3477)
- 地方(3370)
- 制(3269)
- 收入(3241)
- 分配(3091)
- 经济建设(3082)
- 土地(2975)
- 中国(2931)
- 农民(2794)
- 工作(2745)
- 方针(2708)
- 人口(2579)
- 策(2512)
- 及其(2487)
- 政策(2485)
- 农民工(2433)
- 民工(2433)
- 述(2401)
- 机构
- 学院(30226)
- 大学(27061)
- 济(11832)
- 农(11602)
- 经济(11467)
- 管理(10748)
- 研究(10003)
- 理学(9204)
- 理学院(9114)
- 管理学(8965)
- 管理学院(8906)
- 中国(8361)
- 农业(7703)
- 业大(6115)
- 科学(5651)
- 中心(5528)
- 农业大学(5033)
- 京(5014)
- 江(4820)
- 范(4813)
- 师范(4793)
- 财(4792)
- 省(4599)
- 所(4547)
- 发(4132)
- 州(4103)
- 研究所(4075)
- 发展(3855)
- 展(3848)
- 社会(3846)
共检索到46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舒瑾
十里花海,云蒸霞蔚,想象中包山梨花绽放时便是这般盛景。阳春三月,听闻梨花已开,禁不住心神荡漾,怀惴着满满的期待,走向包山。山路崎岖,不知转了多少个弯,终于前方山势逐渐开阔,依稀可见几栋错落有致的泥木民居,间有几棵高大挺拔的柳树,树阴郁郁。隐约间一种似曾相识的香气顺风而至,越近香气越发浓郁,让人心旷神怡。心中不禁窃喜,那无边无际、灿若云霞、清润洁白的梨花花海应该近在眼前了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翀炜 覃丽赢
一、村落不再采取何种聚居方式是与人们采取何种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一般而言,村落聚居方式是与农耕活动相适应的。在长期再生产过程中,村落不仅形成了一套与特定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从而能够通过劳动从自然中获取所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而且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社会结构,并不断创造出文化并凝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翀炜 覃丽赢
一、村落不再采取何种聚居方式是与人们采取何种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一般而言,村落聚居方式是与农耕活动相适应的。在长期再生产过程中,村落不仅形成了一套与特定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从而能够通过劳动从自然中获取所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而且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社会结构,并不断创造出文化并凝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村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翀炜 覃丽赢
一、村落不再采取何种聚居方式是与人们采取何种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一般而言,村落聚居方式是与农耕活动相适应的。在长期再生产过程中,村落不仅形成了一套与特定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从而能够通过劳动从自然中获取所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而且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社会结构,并不断创造出文化并凝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超凡
中国古代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由其产生并发展出的中国古代村落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学界对中国古代村落文化的研究缺少足够的重视,即使有部分研究关注到中国古代村落文化,也将之视为中国古代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研究视角多集中于上层文化或精英文化在村落中的影响与表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霞 金晓玲 胡希军
在理解传统村落公共交往空间含义的基础上,归纳出传统村落公共交往空间的两大类型:物态空间和意态空间,进而分析了村民公共交往活动的情感基础和交往空间的尺度性、模糊性、场所性和序列性,并提出村民公共交往空间的传承建议,以期对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公共交往空间 传承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小田
囿于经典理论家的社会形态话语体系,与村落女红相关的问题意识十分有限。近代性女红的形成条件、特征及其对于平民生活的意义等基本问题,并未得到充分的阐释。以地域江南为案例的实证研究表明,近代性村落女红是地方传统女红纵向濡化与近代世界市场横向渗透相结合的产物,并作为关键性要素,与其它各种劳作形式相互依存,稳定着家庭经济结构的基本样态。在村妇,既已形成的经济结构或制度环境常常被视作无庸考虑的自然事实,她们的常态行为,总是表现为源于日常生计驱动的对经济结构和制度环境的应时而对,从这一积极的意义上说,村落女红其实是村妇在经营属于自己的一份生活。比之于片面强调外在结构和环境对个体(村妇)制约的同情式批判而言,...
关键词:
近代性 江南 村落 女红 日常生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晓毅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当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受到各方越来越多的重视,仅列入建设部前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就有2555个村落。但是应该把传统村落保护成什么样子还不清晰。已知保护成功的案例大多是旅游开发,即通过吸引游客来维持传统村落的延续。旅游开发得当可以使传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德胤
特色小镇,由"特色"和"小镇"两个词组成。小镇是什么?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来说,镇是指县和县级市以下的行政区划基层单位。镇和乡有区别,一般来说,镇的区域面积比较大,人口比较多,尤其要有较多的非农业人口。主管部门虽然没有规定小镇一定要符合镇的行政区划,但是从已经公布的特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萍
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建设对留住乡愁、留存根系文化意义重大,数字技术给传统村落文化资源建设带来新机遇。传统村落文化数字资源建设在政策、文化、技术方面有一定优势,同时也面临多方面问题,包括文化资源碎片化、数字技术单极化、村民主体边缘化等内部问题和法律法规缺位、监管乏力,顶层设计缺乏、协调不畅,规范标准滞后、共享困难等外部障碍。因而,传统村落文化数字资源建设有待加快立法、做好顶层设计、规范标准先行、吸纳村民参与、平衡技术文化,从而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播提供数字资源基础。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文化 数字资源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苏雅珏 李建诗 李女仙
本次餐饮空间的设计将岭南古村落的文化元素融入到餐饮空间的布局和装饰中,旨在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韵味。设计着重考虑人流动线和空间顺序的合理性,以创造出一个符合人们视觉和心理感受的环境,从而给顾客带来良好的就餐体验。顾客可以在用餐的同时感受到浓烈的文化氛围,产生想象与共鸣,增加环境和顾客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打造由情到景、情景合一的餐厅,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用餐。此外,本设计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岭南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实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双赢。
关键词:
餐饮空间设计 传统村落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明强 许汉泽
乡村振兴计划中"治理有效"的政治目标对农村基层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乡政村治""两委并存"为制度变迁的起点,各地尝试探索基层治理结构的创新形式。通过类型比较的分析方法,探究新时期农村基层治理变迁的结构-类型学,可以将自然村落层面的村民自治形式创新概括为村落复权,在行政村层面强化党组织政治权威、拓展职能范围概括为政党拓展,在自然村落层面实现自治单元和党建单元双重下沉概括为耦合调整。三种农村基层治理结构变迁类型各有适用的条件和功能。在乡村振兴的历史任务下,农村基层治理需要改变单一的制度设想,构建"一元多样"的农村基层治理结构,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一元基础,形成更具多样性的农村基层治理样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春成 万志琴
面对传统村落迅速改变、消失的现实,传统村落保护受到了学界和政府的重视。采用比较分析法对我国当前传统村落保护的基本思路进行梳理,结果发现:着眼于民居、文物性建筑的保护思路因为不能照顾传统村落居住者的利益而无以为继;以旅游开发促进保护的思路表面上对推动传统村落保护效果显著,但长期看却存在诸多弊端,其核心缺陷仍然是未能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村庄整治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了最为需要的公共设施,不失为一种值得推广的保护思路。由于传统村落具有历史文化遗产与现实人居环境的双重属性,传统村落的居住者是传统村落的所有者,因此传统村落的保护必须服务于居住者的利益,并以此作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出发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