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56)
- 2023(14205)
- 2022(11946)
- 2021(11242)
- 2020(8966)
- 2019(19954)
- 2018(19706)
- 2017(36880)
- 2016(19933)
- 2015(22174)
- 2014(21758)
- 2013(21312)
- 2012(19889)
- 2011(18322)
- 2010(18715)
- 2009(17715)
- 2008(17350)
- 2007(15938)
- 2006(14568)
- 2005(13311)
- 学科
- 济(85211)
- 经济(85030)
- 业(60533)
- 农(50385)
- 管理(48767)
- 企(37244)
- 企业(37244)
- 农业(33737)
- 中国(29670)
- 方法(26566)
- 业经(25720)
- 地方(23199)
- 数学(20624)
- 数学方法(20335)
- 制(19363)
- 学(18433)
- 财(18205)
- 银(17311)
- 银行(17291)
- 行(16702)
- 融(15854)
- 金融(15852)
- 发(15836)
- 贸(15149)
- 贸易(15135)
- 理论(15090)
- 易(14632)
- 和(12961)
- 策(12936)
- 农业经济(12762)
- 机构
- 学院(282207)
- 大学(276666)
- 济(115062)
- 经济(112441)
- 管理(104098)
- 研究(98721)
- 理学(87621)
- 理学院(86606)
- 管理学(85063)
- 管理学院(84519)
- 中国(80296)
- 农(62971)
- 科学(59238)
- 京(59145)
- 财(54124)
- 所(49919)
- 农业(47850)
- 中心(47170)
- 江(45476)
- 研究所(44479)
- 业大(44435)
- 财经(41333)
- 范(40837)
- 师范(40484)
- 经(37390)
- 北京(37366)
- 州(36601)
- 院(34327)
- 经济学(33980)
- 省(33082)
- 基金
- 项目(178075)
- 科学(140217)
- 研究(137191)
- 基金(126405)
- 家(108636)
- 国家(107488)
- 科学基金(91923)
- 社会(88658)
- 社会科(82560)
- 社会科学(82538)
- 省(71883)
- 基金项目(66003)
- 教育(62066)
- 划(58961)
- 编号(58781)
- 自然(55372)
- 自然科(54065)
- 自然科学(54054)
- 自然科学基金(53080)
- 资助(50236)
- 成果(48586)
- 发(43654)
- 课题(40551)
- 重点(39751)
- 部(39045)
- 创(36956)
- 国家社会(35788)
- 发展(35640)
- 性(35252)
- 展(35054)
- 期刊
- 济(145752)
- 经济(145752)
- 研究(89692)
- 中国(68038)
- 农(67290)
- 农业(45383)
- 学报(43504)
- 科学(40836)
- 财(40504)
- 教育(38488)
- 管理(36288)
- 融(36046)
- 金融(36046)
- 大学(34269)
- 学学(32088)
- 业经(29625)
- 技术(24470)
- 业(21378)
- 经济研究(20508)
- 财经(20251)
- 问题(19255)
- 经(17423)
- 版(16220)
- 农村(15814)
- 村(15814)
- 农业经济(15506)
- 世界(14764)
- 图书(14088)
- 经济问题(13477)
- 技术经济(13422)
共检索到453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志勇 韩倩 张以瑾
农村学校面临的风险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根据在农村地区的实地调查,描述和分析了学校与之所在的社区对于风险问题的取向、行动与互动。借助于风险社会学理论,研究发现学校与社区对于风险的判定与承担有不同的立场和解释,处于"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的困局中;在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方面,学校教育的唯技术和物质化倾向,以及圈养与封闭的消极保护举措,与社区的"报"与"偿"逻辑产生冲突,造成了二者的区隔与对峙,并产生了权力的博弈。
关键词:
风险 农村学校 社区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海忠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社区党政组织贯彻中央政府政策的职能效果减弱。而同时,农村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又不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村人口超计划生育。发展是使生育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鹏
基于地域社会学视角审视中国乡村都市化进程,以地域社会分析框架从地域动力机制、社会样态及整合机制三个维度系统性考察超级村庄及城中村两种特殊地域社会类型。超级村庄是典型的市场导向内生模式,而城中村则属于行政驱动外生型模式;超级村庄地域社会样态呈现一种城乡衔接带特征,而实践中的城中村则是一种新型都市村社共同体样态;超级村庄通过一种后集体主义整合机制实现集体不散的神话,而城中村则通过复调型整合机制实现暂时性秩序,最终实现类贫民窟式的流动人口聚居区向现代城市社区转型。中国多元城镇化战略不仅要求学术界突破城乡二元对立
关键词:
乡村都市化 超级村庄 地域社会 城中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蒙雅
随着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政府为其新建了大批安置社区,用于安置农村转移人口。然而,这部分社区人口尽管已获得城市居民身份,但依然难以较好地融入社区。为更好更快地融入社区,农村转移人口往往希望通过教育克服当下面临的困境。故而,各相关主体还需基于教育社会学理论,分别从客观与主观视角下分析农村转移人口的社区教育需求,推进宣传工作,优化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时间与地点,完善保障体系。
关键词:
教育社会学 农村转移人口 社区教育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晓晴
本研究基于江苏省嘉泽镇的实证调查,对农村社区发展存在的现实困境及其产生的深层原因进行实证层面的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以村民需求为重心、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网络化发展模式是农村社区发展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农村社区 社会管理 困境 化解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彪
从社会空间视角对村落变迁进行考察能够提供新的认识和启发。粤北客家农村是典型的宗族型村落空间系统,祖厅作为村落中的主要权威空间而存在。通过对祖厅的空间形式、价值及功能的考察,发现旧有的村落空间社会系统正在瓦解,作为熟人社会的村落共同体逐渐变得陌生化。要重建新社区共同体,必须加强对传统村落空间的保护和借鉴,注重新社区的空间建设。
关键词:
社会空间 村落空间 祖厅 社区重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饶小龙 唐丽霞
根据发展资金的来源和管理方式不同,我国农村的社区发展基金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国际机构推动型、政府推动型和村民自建型。社区发展基金是在小额信贷模式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在我国现行的农村金融体制下,社区发展基金的发展还有诸多制约。
关键词:
社区发展基金 小额信贷 农村金融 扶贫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鲁可荣 朱启臻
科学划分农村社区类型对制定有效的农村社区发展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新农村建设的对象和农村社区发展动力的角度入手,针对学术界关于农村社区类型及社区发展的研究现状,在总结影响农村社区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依据农村社区发展时序和发展程度划分农村社区类型的观点,并将农村社区划分为先发型农村社区、后发型农村社区和滞发型农村社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对象应该是广大的后发型农村社区。后发型农村社区发展动力的获得,首先需要培养和激发社区成员的需求和发展欲望,其次在于培养社区精英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其三在于形成互助合作的机制,通过广泛的参与形成社区的内聚力和合力。政府的作用在于引导和支持,为社区发展动力的...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后发型农村社区 社区发展动力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郝文武
特色发展是21世纪以来我国城乡学校共同追求的目标。农村学校在做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上,应通过凝聚、强化、凸显个性与优势来形成特色,展现积极向上的发展活力。农村学校的特色化发展对充分发挥师生主体性,激发师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自信和现代性活力有积极意义;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文化、红色基因有重要意义;对充分发展师生个性、活跃师生文化生活、提升师生素质有重要意义;对师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有重要意义;对凝聚、强化和凸显学校文化、校训、校风、学风有重要意义;对密切学校与乡村文化的关系有重要意义。坚持特色化发展,要清楚认识学校特色的本质,厘清学校特色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学校特色发展与学生自由发展的关系、学校特色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在学校特色发展过程中,要关注学校特色凝聚、强化与凸显的过程,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与手段,找准学校特色的类型,重视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
关键词:
农村教育 学校特色 文化精神 现代性活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史玉丁
作为传统村落的重要标志,传统村落文化在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中,政策文本和产业支撑等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法理困境与政策缺失、物质保护与文化缺失、外来关注与内生缺失的问题。从发展人类学的视角审视传统村落文化保护,改善、参与、赋权和可持续,这4个核心理念对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活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可通过保护传统村落文化的生存载体、构建传统村落文化的参与机制、厘清传统村落文化参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促进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活化的持续性,实现对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活化,最终达到传统村落文化与乡村系统发展之间的协同与共荣。
关键词:
传统村落文化 发展人类学 保护 活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淳
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与社会大系统深度耦合,与其他子系统互动、交流、协调。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教育既表现出对社会系统的追随、顺应及依赖,又不时地以自觉、主动、超前的姿态展现出改造社会系统的主体性力量。随着我国逐步过渡到“知识型社会”,知识和技术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核心资源。
关键词:
社会学思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玲玲 李长健
农村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推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农村社区治理机制的内涵入手,重构了农村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目标;从社区发展权理论的基点、核心、内核、逻辑思路、支持条件、结构要素、研究范式方面,揭示了其与农村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契合性;从主体、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分析了农村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阻碍因素。进而从"战略要点:制高点、切入点、突破点、着力点、载体面","协调匹配问题:公权力的匹配度、存量利益改革、增量利益发展"以及治理方式方法创新三方面探索了农村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途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先佐
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如何使农村基础教育实现均衡发展,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对中西部6省(自治区)38个县市177个乡镇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调查,分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并就如何保证偏远地区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布局调整 教育均衡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海燕
农业的旅游开发成为一种理想的扶贫途径,旅游资源丰富的乡村应需而建的景区给村落社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一系列变迁,改变了村落传统自然的状态和观念,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关键词:
农业旅游 村落社区 变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