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98)
2023(15747)
2022(12943)
2021(12409)
2020(10349)
2019(24071)
2018(23221)
2017(44405)
2016(23389)
2015(26337)
2014(25585)
2013(25401)
2012(23403)
2011(21181)
2010(21042)
2009(19492)
2008(18702)
2007(16314)
2006(14260)
2005(12685)
作者
(62898)
(53203)
(52418)
(50231)
(33368)
(25200)
(23889)
(20738)
(20228)
(18532)
(18071)
(17795)
(16614)
(16456)
(16241)
(16108)
(15533)
(15299)
(15168)
(15147)
(13091)
(12790)
(12552)
(12354)
(11999)
(11956)
(11451)
(11385)
(10577)
(10492)
学科
(106615)
经济(106477)
(68124)
管理(61779)
(51782)
方法(47549)
(45875)
企业(45875)
数学(42914)
数学方法(42448)
农业(34294)
中国(29877)
业经(26788)
(24957)
(20973)
(20080)
贸易(20067)
(19633)
地方(19585)
(16681)
(15779)
银行(15763)
(15524)
金融(15522)
(15186)
(15083)
(15057)
(14192)
技术(13989)
环境(13436)
机构
大学(326758)
学院(326166)
(147046)
经济(144587)
管理(129993)
理学(113061)
理学院(111969)
管理学(110219)
研究(110125)
管理学院(109605)
中国(88191)
(67714)
(65418)
(63039)
科学(61727)
中心(52867)
(52443)
财经(52143)
业大(48472)
(48020)
农业(47847)
研究所(47341)
(46941)
经济学(46361)
北京(42542)
经济学院(41926)
(41699)
师范(41360)
(39205)
财经大学(38790)
基金
项目(223172)
科学(178866)
研究(167688)
基金(166969)
(143939)
国家(142713)
科学基金(124015)
社会(111846)
社会科(105887)
社会科学(105864)
基金项目(87269)
(83690)
自然(76534)
教育(75841)
自然科(74806)
自然科学(74786)
自然科学基金(73479)
(70451)
资助(67741)
编号(66969)
成果(54305)
(51654)
重点(49657)
国家社会(48253)
(48202)
(46308)
课题(45117)
教育部(45112)
人文(43924)
(43744)
期刊
(159921)
经济(159921)
研究(96817)
中国(66301)
(65608)
(48208)
学报(45712)
科学(45542)
管理(45070)
农业(44737)
大学(37622)
学学(35367)
(34642)
金融(34642)
教育(30793)
业经(30743)
技术(27627)
财经(25707)
经济研究(25025)
问题(22358)
(22106)
(21861)
世界(18989)
(17675)
统计(17481)
(16203)
农村(15897)
(15897)
技术经济(15818)
农业经济(15496)
共检索到487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杨义武   芦千文  
基于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由一人担任的“一肩挑”制度实践背景,本文利用中国乡村振兴调查数据库的数据,分析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对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一肩挑”制度实施显著提升了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但与其在探索期和倡导期的影响相比,这种提升效应在全面推进期有所下降;“一肩挑”制度实施可通过增强村庄集体行动能力、改善干群关系和壮大村庄经济等方式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异质性分析表明:与村党组织书记为初中及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村庄相比,村党组织书记拥有高中及同等学力的村庄实施“一肩挑”制度更有利于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与村党组织书记任职前的身份是农业生产经营大户、个体工商户和企业主、村“两委”干部的村庄相比,村党组织书记任职前的身份是退伍军人或政府干部的村庄实施“一肩挑”制度更有利于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与特大型村庄相比,大型或中小型村庄实施“一肩挑”制度更有利于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与东部地区村庄相比,中部和西部地区村庄实施“一肩挑”制度更有利于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素豪  
全面推行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的乡村治理模式在国家政策层面已经达成共识,然而“一肩挑”如何影响农村基层治理效能仍然是一个长期存在争议的理论和实证问题。基于行政村层面的微观数据,考察了“一肩挑”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显著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从作用机制来看,“一肩挑”的协调功能有助于提高村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村庄集体经济发展,进而提高村集体对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一肩挑”的控制功能通过重构乡村治理组织权责,推动农村公共事务管理效率提升,进而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此外,在城市郊区、人口规模较大或村干部主体素质较高的行政村,“一肩挑”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应更加明显。据此提出完善“一肩挑”制度设计、优化“一肩挑”推行策略、健全“一肩挑”监督机制的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素豪  
全面推行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的乡村治理模式在国家政策层面已经达成共识,然而“一肩挑”如何影响农村基层治理效能仍然是一个长期存在争议的理论和实证问题。基于行政村层面的微观数据,考察了“一肩挑”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显著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从作用机制来看,“一肩挑”的协调功能有助于提高村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村庄集体经济发展,进而提高村集体对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一肩挑”的控制功能通过重构乡村治理组织权责,推动农村公共事务管理效率提升,进而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此外,在城市郊区、人口规模较大或村干部主体素质较高的行政村,“一肩挑”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应更加明显。据此提出完善“一肩挑”制度设计、优化“一肩挑”推行策略、健全“一肩挑”监督机制的建议。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同顺  史猛  
村级两委负责人得以实现大规模"一肩挑"的条件是:进行包括改变党组织负责人的产生方式、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条件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借助中央的权威塑造村民对"一肩挑的认识";通过利益补偿机制对村级精英进行有效整合等。但大规模推进"一肩挑",尤其是百分之百做到"一肩挑",也面临着冲破相关制度规定、农村党建基础薄弱以及对村干部监督压力进一步加剧等现实挑战。在农村两委换届的实践中,既要明确"一肩挑"的努力方向,也要坚持在法治的框架内因地制宜地推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杰  李斌  
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的全面推行,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直接体现,能够有效克服村级组织权威分散化问题及由此造成的村域治理限度。通过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的特定人事安排,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促进了村级组织权威的重塑,并在其组织耦合中实现权力结构一体化运作,全面提升村级组织治理能力。同时,借由制度效能在村域治理中的延展,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亦可强化对村域公共事务的有机整合,促成以党为中心的村域整合治理,并在接受实践成效之检验中,形成良性循环,不断将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的制度效能转化为治理效能,推进乡村善治与全面振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荣华  陈琰  
本文将Logistic回归方法运用于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分析,首先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选取五个影响因素并提出研究假设,其次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调查数据,科学确定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家庭年收入、居住区域和对社会公平的看法这三个因素对江苏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因此,以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以社会公平为目标推进政治经济建设将成为提高江苏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有效措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罗千峰  
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而且是中国“三农”政策核心目标之一。基于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系统分析参与农村电商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参与电商能够显著提升农户收入水平,使用工具变量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解决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仍可得到一致性结论。使用更换核心变量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十分稳健。根据农户群体及收入结构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参与电商对高教育水平、身体健康状况较好的农户收入水平的提升作用最为明显;对农户农业经营性收入、非农业经营性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没有显著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参与电商主要通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改善金融获取、强化信息获取、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提高社会资本水平六种机制促进农户增收。因此,要大力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协同发展,发挥农业生产资料电商、农产品电商、农村消费品电商协同效应;充分释放农村电商增收效应,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强化农村电商收益的公平共享,促进电子商务的包容性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荣华  陈琰  
本文在提出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江苏省21个县(市、区)1121个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现状。本文发现,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综合得分为3.12,即基本满意,其中,家庭关系得分最高(3.67),经济状况得分最低(2.09)。本文还通过象限图分析考察了各具体领域的满意度及其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产生了积极影响的主要因素为人际关系和政府公共政策,而经济状况、工作和环境是阻碍其生活满意度提高的重要原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成前  王鸿儒  倪志良  
本文结合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CGSS)数据库,运用线性及有序概率模型探讨了财政支出、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发现:(1)财政支出、户籍改革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工具变量回归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影响的因果效应;(2)财政教育和城乡社区支出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民生活满意度的作用却不显著;(3)户籍改革对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提升作用存在明显的人群异质性,男性的提升作用略高于女性、中老年人高于青年人、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机制分析表明,户籍改革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效率、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地位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但社会交往机制却不显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成前  王鸿儒  倪志良  
本文结合中国综合社会调查项目(CGSS)数据库,运用线性及有序概率模型探讨了财政支出、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发现:(1)财政支出、户籍改革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工具变量回归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影响的因果效应;(2)财政教育和城乡社区支出提高了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社会保障支出对农民生活满意度的作用却不显著;(3)户籍改革对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提升作用存在明显的人群异质性,男性的提升作用略高于女性、中老年人高于青年人、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机制分析表明,户籍改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聪  刘喜华  李慧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度数据,运用样本选择模型与中介效应检验等方法,实证考察了中国乡村治理制度与农村居民家庭财务违约风险的内在关系与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乡村治理能够显著降低农村居民家庭财务违约风险,且收入水平、健康状况在降低违约风险过程中发挥了明显的中介作用。同时,在我国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以及中老年家庭,乡村治理的这种缓解效果更为有效。本文将为防范与化解中国农村地区居民家庭财务违约风险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对乡村治理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艳玲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双艳  张晓林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且注重主观评价。依照我国国情,基于客观角度建立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了影响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4个主成分,计算了各成分系数与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综合得分,分析了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各方面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蒲实  袁威  
幸福感是对个人或家庭的总体综合认知的感觉体现。本文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民生保障领域的七大重点工程,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和2014年的微观数据,测度了收入增长、停滞两种情况下农村居民民生保障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影响农民幸福感的首要因素不是"个人(家庭)增收",而是"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关切";此外收入增长组样本农户更在意与就业相关的公平稳定的环境、更在意自身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而停滞组样本农户更在意外在环境带给自身的影响,如对社会地位的推崇、对下一代教育的期盼、对政府投入的倚重等。文章据此给出了分析并提出了下一步通过民生项目提升农民幸福感的发展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红平  
探究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协同关系有利于破解农村居民消费不振的困局,寻找经济的新增长点。本文利用2015-2020年省级农村居民收入,城乡收入差距,农业生产总值以及农业机械总功率等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构建了乡村振兴指数,并使用系统矩估计评估乡村振兴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关系,进一步探究地方政府在挖掘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的作用。地方政府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提升农民收入,助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