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4)
- 2023(8922)
- 2022(7528)
- 2021(7220)
- 2020(6079)
- 2019(13466)
- 2018(13475)
- 2017(24587)
- 2016(14422)
- 2015(16190)
- 2014(16162)
- 2013(16189)
- 2012(15699)
- 2011(14374)
- 2010(14865)
- 2009(13994)
- 2008(14098)
- 2007(13226)
- 2006(12167)
- 2005(11232)
- 学科
- 济(58154)
- 经济(58069)
- 农(49933)
- 业(43480)
- 农业(33284)
- 管理(33176)
- 企(22756)
- 企业(22756)
- 业经(19338)
- 方法(18611)
- 地方(16453)
- 中国(15904)
- 数学(15335)
- 学(15269)
- 数学方法(15027)
- 制(14207)
- 农业经济(12551)
- 财(12091)
- 发(11624)
- 策(10184)
- 体(9975)
- 发展(9705)
- 村(9681)
- 展(9679)
- 农村(9659)
- 贸(9224)
- 贸易(9212)
- 及其(9175)
- 银(8992)
- 银行(8945)
- 机构
- 学院(207616)
- 大学(204082)
- 研究(79094)
- 济(77438)
- 经济(75416)
- 管理(72652)
- 农(68757)
- 中国(61513)
- 理学(61147)
- 理学院(60355)
- 管理学(58963)
- 管理学院(58622)
- 农业(53373)
- 科学(53256)
- 京(45191)
- 业大(44383)
- 所(43620)
- 研究所(39377)
- 中心(38326)
- 江(37958)
- 省(35186)
- 财(35093)
- 农业大学(33127)
- 范(29425)
- 师范(28990)
- 州(28890)
- 北京(27723)
- 业(27711)
- 院(26964)
- 科学院(25897)
- 基金
- 项目(134990)
- 科学(103013)
- 研究(95640)
- 基金(94052)
- 家(84842)
- 国家(83912)
- 科学基金(68770)
- 省(58498)
- 社会(57560)
- 社会科(53624)
- 社会科学(53605)
- 基金项目(49713)
- 划(46788)
- 自然(45792)
- 自然科(44647)
- 自然科学(44623)
- 自然科学基金(43808)
- 教育(42708)
- 编号(40083)
- 资助(38410)
- 农(36481)
- 成果(33705)
- 重点(30987)
- 发(30879)
- 课题(28942)
- 部(28867)
- 计划(27271)
- 创(26916)
- 业(26315)
- 科研(25971)
- 期刊
- 济(104415)
- 经济(104415)
- 农(74144)
- 研究(59974)
- 中国(55778)
- 农业(50250)
- 学报(45656)
- 科学(38510)
- 大学(34005)
- 学学(32191)
- 财(26156)
- 教育(25605)
- 管理(24151)
- 业(23775)
- 融(23439)
- 金融(23439)
- 业经(23290)
- 技术(17024)
- 版(16042)
- 农村(15145)
- 村(15145)
- 农业经济(15087)
- 业大(14988)
- 问题(14556)
- 农业大学(13315)
- 财经(12374)
- 世界(11934)
- 资源(11913)
- 经济研究(11670)
- 图书(11272)
共检索到3418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兴佐
2005年荆门区域遭受大旱,由于大中型水利设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农民只能依托小水利抗旱,造成水稻因旱减产。荆门旱灾的形成源于近年水利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及税费改革导致了农田水利系统的衰退。改变这种令人堪忧的状况,必须确定并协调好国家、乡村组织及农民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和使用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
抗旱 水利设施 村级组织 农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兴佐
农村税费改革后,国家在许多方面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但由于相关政策不配套或相关政策缺乏实施基础,税费改革在解决了一些“三农”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另外一些问题。自2002年以来,我们一直在荆门农村进行农田水利调查,得以较长时段的观察税费改革给农田水利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建军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但就中西部合作社而言,由于处于起步阶段,普遍存在运作不规范的问题,表现为"一人一票"的表决权问题、内部权力制衡问题以及产权不明晰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要引起相关部门重视,逐步予以完善。
关键词:
农村专业 合作社 内部治理 问题 规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华
在城郊农村阶层分化背景下,征地拆迁本质上是对土地增值收益在农村各阶层间的再分配过程,它涉及到阶层间的博弈关系,必然对农村各阶层的状况、阶层流动和阶层关系产生影响,重构农村阶层结构。征地拆迁对农村各阶层的影响因各阶层的权力、土地和社会关系差异而不同,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有的阶层实现了向上流动,而有的阶层则在经济、声望和职业地位等方面都下降了。征地拆迁中的阶层博弈既促成了精英阶层内部的利益联盟,也产生或加剧了其他阶层与农村体制精英的对立关系,农村阶层关系愈发紧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顺彪 罗之斌 代家宏
"民以食为天,蔬菜占半边"。针对2010年湖北荆门蔬菜价格大幅波动,居民反映"买菜贵"、农民反映"卖菜难"的情况,荆门市物价局近期对蔬菜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超市和蔬菜生产供应主管部门,以及毗邻地市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造成荆门市近几年蔬菜"两难"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政府统筹管理,全面规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延军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刚出台,国家电网公司就及时提出了"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就是要加快农村电网建设,实施"户户通电"工程,推进城乡同网同价,改进农村供电服务,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建立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要"转变发展方式、建设新型农网、统一品牌服务、惠及家家户户"。
关键词:
农业抗旱 用电管理 完善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石龙 罗静
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中在对湖北省荆门市Y村的“机耕道”和农田用水两种公共品供给失败的个案分析后提出,在减免农业税后,农村出现了公共品建设用工投入不足和农村基层组织管理能力弱化等新的特征,并在由于农民的不合作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在改进对策方面,应注重政府公共财政的引导作用,加大政府供给的比重;同时,注重农村基层组织职能的归位,在部分公共品保护上可采取签订合同、明确产权的承包形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泽柱
从宏观经济的现实分析,产业结构失衡已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学界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共识。一、荆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伟松 李江风 姚尧 谭旭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适宜性评价是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规划的基础。以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官垱镇为例,基于三生空间格局重构的视角,采用GIS空间分析法和农户调查法对农村居民点土地整治进行适宜性评价和整治类型划分,为农村土地整治、新农村建设政策提供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GIS叠加分析的方法,对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进行合理评价,并将适宜性结果划分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和不适宜4种类型。4种类型的面积分别为226.15,282.16,537.53,228.92 hm2。(2)根据适宜性评价结果,采用农户调查法,将土地整治类型划分为城镇吸纳型、挖潜型、保留型、迁弃型,并在空间上做出具体的时序安排...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伟军 胡世文
从农民理性的视角出发,采用在荆门市X镇"二村一社区"的调研数据,研究农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认知、农业清洁生产和农民绿色生活状况,分析农民在参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所体现的政治理性、经济理性、社会理性、生态理性等特征,探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当前农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认知水平总体较高,农业清洁生产并不理想,农民绿色生活方式有待改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尚不明显;政策认知、清洁生产分别与绿色生活正相关,政策认知、清洁生产、绿色生活各自与建设成效正相关。据此提出提升农民生态文明政策认知水平、形成生态意识行为自觉,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清洁生产进程,发展农村绿色文化、培育农民绿色生活方式,创新政府管理体制、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良好格局等提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兴佐
地处江汉平原的荆门市,2006年遭遇了五十年不遇的干旱,导致全市水稻不同程度地减产。然而,笔者通过调查发现,造成旱灾的原因除自然因素外,更重要的因素却是人为的,这实在让人倍感意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代家宏 彭巨涛 黄小兰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荆门位于湖北中部,东眺武汉,西临三峡,南望潇湘,北通川陕,临长江、踞汉江,焦柳铁路、长荆铁路、沪蓉高速、二广高速在此交汇,素有"荆楚门户"之称。现辖京山县、沙洋县、钟祥市、东宝区、掇刀区、屈家岭管理区和荆门经济开发区,面积1.24万平方公里,人口300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先红 陈玲
新贺泵站的变迁史的启示是,能否有效整合分散农户、克服搭便车难题,是乡村水利体制顺利运转的关键。尽管组织模式能够将水利体制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克服搭便车难题,但在人民公社走向终结、原有治理体制解体的情况下,组织模式已经无法继续维系下去。在农户个体数量众多且呈高度分散状态、农民分化程度日益加剧的状况下,水利供给的市场化和合作化都因为缺少相配套的制度体系和技术手段而无法对分散农户进行整合以克服搭便车难题。要走出当前农田水利困境,既需要强化国家及其基层代理人在水利供给中的组织者角色,使水利体制嵌入进乡村治理之中,又要求优化和重构农田水利的社会基础,加强农村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培育具有权利义务平衡观念的...
关键词:
农田水利 组织模式 市场模式 合作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泽柱
从应对入世和促进新阶段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出发 ,湖北省荆门市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着眼“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坚持以质取胜 ,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 ,合理有效地配置农业生产要素 ,重点培育优势农产品产业 ,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 ,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和专业分工方面收到了一些初步的成效。本文结合湖北荆门市的实际 ,就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农业产业 结构调整 理论 实践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煌 王金霞 黄季焜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薄弱被认为是导致灾情日益严重的重要原因。研究目的是评估不同农田水利设施在粮食生产中的抗旱效果。基于全国7省(市)、123村和1 162户农户的大规模实地调研数据,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计量经济学模型,定量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的抗旱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最近5 a内,有1/3的农户受旱灾而减产,减产25%以上的农户占到22%;大中型水库、水池和水泵的抗旱作用显著高于河流引水渠道,文章对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做了讨论。
关键词:
旱灾 水利设施 抗旱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湖北省荆门市探索市县审计“一体化”
泵站经营权拍卖能解决什么问题——湖北省荆门市友好泵站调查
尖兵颂——记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区土地监察大队队长杨清江
万丈高楼平地起——湖北省荆门市财政局开展“基础工作年”活动
价格服务进万家 诚信惠民写新章——湖北省荆门市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实践与思考
实施四个调整 抓好五个配套——湖北省荆门市打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华中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的农民满意度分析——以湖北省荆州市岑河镇为例
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以湖北省荆门市为例
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及其效益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省荆门市66家种植类示范家庭农场的调查
勤奋扎实 开拓创新 努力做好价格监测工作——湖北省荆门市物价局工作经验谈